微拉伸轻运动 彻底摆脱全身酸痛麻

微拉伸轻运动 彻底摆脱全身酸痛麻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毛琪瑛 著
图书标签:
  • 微拉伸
  • 轻运动
  • 酸痛缓解
  • 身体放松
  • 健康生活
  • 居家健身
  • 办公室运动
  • 柔韧性
  • 舒缓疲劳
  • 保健养生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ISBN:9787115428677
版次:1
商品编码:11966093
包装:平装
丛书名: 悦动空间
开本:小16开
出版时间:2016-08-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39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李开复作序推荐,28年临床经验的“专业复健科医师+物理治疗师”独创的「轻运动」三部曲:
1.全身伸展強化操 
2.上/下半身共同运动 
3.局部肌群舒缓操

Step 1【全身伸展強化操】(附1页动作示范插页+3段动作示范影片二维码)
还没有被酸痛困扰以前,你应该这么做!通过全身伸展強化操,放松紧绷的肌肉,趁着酸痛问题还沒來,就先让肌肉得到完善的拉伸,才能预防之后出現的酸痛麻问题!如果时间不够,也有零碎时间简易版,加上二维码,一天只要5分钟,忙碌再也不是借口!

Step 2【上/下半身共同运动】
身体部位觉得酸痛麻,但还不确定问题在哪?那就先做上/下半身共同运动吧!例如手肘麻麻的,不知道是什么问题,这是就跟着书里的详细图解步骤,先舒展整个手臂、肩颈,让酸痛点周围肌肉都得到彻底放松,等确定病症以后,再继续进行局部肌群的舒缓!

Step 3【局部肌群舒緩操】
做完全身伸展強化操和上/下半身共同运动后,接着就能根据症状,找到本书为你量身打造的21招局部肌群舒緩操!全书简单易懂、详细的真人动作照片图解,跟着图解示范,做出正确的动作(还附有复健病人常做錯的错误动作提醒),让你做得标准,才能真正舒缓酸痛麻!

快跟着图解一起,微拉伸、轻运动,避开错误不良姿势
拉伸范围从大到小、循序渐进加强,才能治标又治本
从此酸痛麻不再,大小毛病都滚开!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本教你彻底摆脱全身僵硬、酸痛、麻木的拉伸运动指南。献给那些日常忙的不行、工作疲劳、久未运动、全身硬邦邦的年轻上班族们,书中按照全身、上下半身、颈肩、手部、腰背部、髋关节与臀部、膝盖与腿部以及脚部进行分类,系统全面地讲述了多套伸展运动操。每天5分钟,自己的僵硬自己救,从此酸痛麻不再,大小毛病都滚开。

作者简介

毛琪瑛医生,具有28年临床经验,毕业于中国台北医学院。

曾任中国台大医院复健科兼任主治医师、中国台北阳明医院复健科主治医师、美国哈佛大学附属复健医院研究员。

现任中国台湾复健医学会专科医师、中国台湾复健医学会理事、实康复健科诊所资深顾问医生。

曾荣获中国台湾商业周刊评选的“百大良医复健科好医师”称号。


目录

推荐序1 台湾复健医学会理事长——王亭贵
推荐序2 美国《时代杂志》全球百大影响力人物、创新工场创办人兼董事长——李开复
推荐序3 书田诊所复健科主任——潘筱萍
推荐序4 台北艺术大学音乐系前系主任及管弦与击乐研究所所长——苏显达
作者序——学习与自己的身体对话,用更多的爱心守护它,相信身体能够给你最大的回报!
写在本书之前:
不想再为酸痛苦恼的你,
一定要知道的「轻运动三部曲」

轻运动一部曲
每天都该做的「全身伸展强化操」,
酸痛不会来,肌群老化说拜拜!
轻运动一部曲「全身伸展强化操」的特点和优势
为何有事没事都该做伸展强化操?为何酸痛不是吃药就好?
关于酸痛,你应该要具备一个好的、完整的复健观念!
专业医生教你轻松做「全身伸展强化操」
全身伸展强化操:一刀未剪完整版——给时间充裕,想要彻彻底底伸展强化的你!
完整版动作1 .020 完整版动作2 .026
完整版动作3 .029 完整版动作4 .032
完整版动作5 .035 完整版动作6 .038
完整版动作7 .041 完整版动作8 .044
完整版动作9 .047
全身伸展强化操:零碎时间简易版——给比较忙碌,却依旧用心找到空挡运动的你!
简易版动作1 .050 简易版动作2 .051
简易版动作3 .052

轻运动二部曲
开始出现酸痛,或急性症状明显缓解后,来个
「上/下半身共同运动」吧!
专业医生教你轻松做「上/下半身共同运动」
上半身共同运动(肩颈/手部)
动作1 .060 动作2 .063 动作3 .064
动作4 .066 动作5 .069 动作6 .072
动作7 .076
下半身共同运动(腰部/髋关节/膝盖/脚部)
动作1 .079 动作2 .081 动作3 .082
动作4 .083 动作5 .084 动作6 .086
动作7 .087 动作8 .091 动作9 .094
动作10 .098 动作11 .101

轻运动三部曲之
身体区块一:肩颈不适?就做
「肩颈局部肌群舒缓运动」吧!
先来个肩颈自我小评估,看看问题出在哪 106
原来问题在这里!
常见症状1「五十肩」:
专业医生教你,对抗五十肩的局部肌群舒缓操! 108
常见症状2「颈椎退化」:
专业医生教你,对抗颈椎退化的局部肌群舒缓操! 111
常见症状3「上背肌膜炎」:
专业医生教你,对抗上背肌膜炎的局部肌群舒缓操! 116
常见症状4「肩膀肌腱受伤」:
专业医生教你,对抗肩膀肌腱受伤的局部肌群舒缓操! 120
搞什么,原来我不是肩颈问题?
那到底是身体哪里出状况了呢? 125

轻运动三部曲之
身体区块二:手臂、手指不适?就做
「手部局部肌群舒缓运动」吧!

先来个手部自我小评估,看看问题出在哪 128
原来问题在这里!
常见症状5「网球肘、高尔夫球肘」:
专业医生教你,对抗网球肘、高尔夫球肘的局部肌群舒缓操! 130
常见症状6「妈妈手」:
专业医生教你,
对抗妈妈手的局部肌群舒缓操! 137
常见症状7「扳机指」:
专业医生教你,
对抗扳机指的局部肌群舒缓操! 144
常见症状8「腕隧道症候群」:
专业医生教你,
对抗腕隧道症候群的局部肌群舒缓操! 149

轻运动三部曲之
身体区块三:腰背不适?就做
「腰背局部肌群舒缓运动」吧!
先来个腰背自我小评估,
看看问题出在哪 156
原来问题在这里!
常见症状9「急性背肌拉伤」:
专业医生教你,
对抗急性背肌拉伤的局部肌群舒缓操! 158
常见症状10「腰椎退化」:
专业医生教你,
对抗腰椎退化的局部肌群舒缓操! 163
常见症状11「腰椎间盘突出」:
专业医生教你,
对抗腰椎间盘突出的局部肌群舒缓操! 166
护腰的介绍与选择 170

轻运动三部曲之
身体区块四:髋关节、臀部不适?就做
「髋关节与臀部局部肌群舒缓运动」吧!
先来个髋关节与臀部自我小评估,
看看问题出在哪 174
原来问题在这里!
常见症状12「梨状肌症候群」:
专业医生教你,对抗梨状肌症候群的局部肌群舒缓操! 176
常见症状13「髋部肌腱炎」:
专业医生教你,对抗髋部肌腱炎的局部肌群舒缓操! 181
常见症状14「髂胫束摩擦症候群」:
专业医生教你,对抗髂胫束摩擦症候群的局部肌群舒缓操! 186
搞什么,原来我不是髋关节与臀部问题?
那到底是身体哪里出状况了呢? 189

轻运动三部曲之
身体区块五:膝盖、腿部不适?就做
「膝盖与腿部局部肌群舒缓运动」吧!
先来个膝盖与腿部自我小评估,看看问题出在哪 192
原来问题在这里!
常见症状15「膝盖肌腱炎」:
专业医生教你,对抗膝盖肌腱炎的局部肌群舒缓操! 194
常见症状16「膝盖十字韧带断裂」:
专业医生教你,
对抗膝盖十字韧带断裂的局部肌群舒缓操! 198
常见症状17「膝盖退化」:
专业医生教你,
对抗膝盖退化的局部肌群舒缓操! 203
常见症状18「侧韧带扭伤」:
专业医生教你,
对抗侧韧带扭伤的局部肌群舒缓操! 207
搞什么,原来我不是膝盖与腿部问题?
那到底是身体哪里出状况了呢? 211

轻运动三部曲之
身体区块六:脚部不适?就做
「脚部局部肌群舒缓运动」吧!
先来个脚部自我小评估,看看问题出在哪 214
原来问题在这里!
常见症状19「跟腱炎」:
专业医生教你,对抗跟腱炎的局部肌群舒缓操! 215
常见症状20「足底筋膜炎」:
专业医生教你,对抗足底筋膜炎的局部肌群舒缓操! 226
常见症状21「踝韧带扭伤」:
专业医生教你,对抗踝韧带扭伤的局部肌群舒缓操! 230
搞什么,原来我不是脚部问题?
那到底是身体哪里出状况了呢? 236
鞋垫与鞋子的选择 237
《微拉伸轻运动:身体的秘密语言与和谐新生》 导言:听,你的身体在诉说 是否常常感到午后疲惫不堪,肩颈僵硬如石,腰背酸痛难忍,甚至夜不能寐,被莫名的麻木感侵扰?你是否也曾尝试过各种运动方式,或效果甚微,或加剧了不适?我们似乎总是习惯于将这些身体的“小信号”视为生活压力下的必然产物,却忽略了它们背后可能隐藏着更深层的原因。 身体,远非冰冷的躯壳,它是一部精密的仪器,一个充满智慧的生命系统。而那些我们习以为常的酸痛、紧绷、麻木,实则是身体在用一种独特的语言与我们沟通,它们是关节的哀鸣,是肌肉的抗议,是神经的诉说,是筋膜的纠缠。这些“疼痛”,如同远方传来的微弱信号,提醒我们某些环节正在失衡,某些潜藏的“枷锁”正在限制着我们的活动自由与生命活力。 本书并非宣扬剧烈运动的挑战,也不是介绍复杂多样的健身器械。它聚焦于一种更温和、更深入、更贴近身体本质的探索——微拉伸轻运动。它是一种全新的视角,一种倾听身体、理解身体、并与之和谐共处的艺术。我们将一同踏上一场身体的探险之旅,学习如何解读身体发出的每一个细微信号,如何通过极其轻柔、精巧的拉伸练习,释放那些日积月累的紧张,重塑身体的平衡与律动。 第一章:身体的诉说——认识酸痛麻的根源 在你开始这场身体的对话之前,我们首先需要拨开迷雾,理解这些“不适”的真正根源。我们常常误以为,运动就是挥洒汗水,肌肉的酸痛才是健康的证明。然而,许多令人困扰的身体不适,并非源于运动不足,而是源于运动模式的失衡,姿势的长期不良,以及由生活习惯造成的组织粘连与紧张。 姿势的悄然侵蚀: 长时间的电脑工作、低头玩手机、不良的坐姿和站姿,都在悄无声息地改变着我们的身体结构。肩膀前倾,头部前伸,骨盆移位,这些看似微小的姿态改变,都会在肌肉、韧带、筋膜层面造成不均匀的拉扯与受力。一侧肌肉过度紧张,另一侧则被长期牵拉而变得薄弱,这种失衡状态,正是引发酸痛的温床。 筋膜的缠绕之痛: 筋膜,包裹着我们全身肌肉、器官、骨骼的致密结缔组织网络,它如同身体的“隐形衣”,赋予身体形状,传递力量,维持稳定。长时间的重复性动作、缺乏活动、甚至情绪压力,都会导致筋膜失去原有的弹性和滑韧性,发生粘连、僵硬、甚至“打结”。这些筋膜的“缠绕”如同蛛网般限制了肌肉的正常舒展,阻碍了气血的畅通,进而引发深层的酸痛与麻木感。 肌肉的“报复性”收缩: 当身体某个部位长期处于紧张状态,该区域的肌肉会进入一种“防御性”的收缩模式,即使在休息时也难以完全放松。这种持续的肌肉紧张,不仅会消耗身体能量,还会压迫神经与血管,造成血液循环不畅,出现麻木感。而为了维持身体的平衡,代偿性的肌肉又会过度用力,形成恶性循环。 神经的“沉默”抗议: 神经系统是身体的信号传输网络。当肌肉或筋膜过度紧张,压迫到神经时,就会产生刺痛、麻木、针刺感等不适。这些“麻”感,往往是神经在发出强烈的求救信号,提示我们身体某处正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情绪与身体的链接: 鲜为人知的是,我们的情绪也深刻地影响着身体。长期的焦虑、压力、抑郁,会在身体层面转化为肌肉的紧绷,特别是颈部、肩部、胸部和腹部的肌肉。这些“情绪性”的紧张,会进一步加剧身体的不适感,形成一个难以摆脱的负面循环。 理解了这些根源,我们才能更有针对性地去解决问题。微拉伸轻运动,正是要从这些被忽视的细节入手,通过温和而精准的练习,化解身体的“误会”,倾听它的真实需求。 第二章:微拉伸的哲学——温柔的力量与身体的智慧 “拉伸”,在许多人的概念里,意味着用力,甚至达到“拉到极限”的程度。然而,微拉伸轻运动所倡导的,却是一种截然不同的理念。它强调的是“微”,是“轻”,是“顺应”,而非“对抗”与“征服”。 “微”——精准的力量: 微拉伸并非追求幅度上的极致,而是注重在身体能够接受的范围内,进行最精妙、最集中的动作。它就像在给身体“挠痒痒”,触及那些最容易被忽略的深层组织。每一个微小的动作,都是一次精准的信号传递,引导身体去感受,去调整。 “轻”——温柔的释放: 抛弃“忍痛拉伸”的误区。微拉伸轻运动的核心是“温柔”。它鼓励你在完全放松的状态下进行练习,体会身体肌肉、筋膜在舒展过程中的细微变化。当你不再与身体对抗,而是顺应它的节奏,你会发现,最强大的力量往往来自于最温柔的触碰。 “顺应”——倾听身体的声音: 身体拥有自我修复和平衡的强大智慧。微拉伸轻运动并非一套僵硬的指令,而是一个邀请你与身体对话的过程。在练习中,仔细聆听身体的回馈——哪里有轻微的拉扯感?哪里有温暖的放松?哪里有逐渐消退的紧绷?这种“顺应”的过程,能让你与身体建立起更深层次的连接。 “觉察”——从知道到做到: 许多身体问题源于我们对自身身体的“无知”或“疏忽”。微拉伸轻运动,本身就是一种极佳的身体觉察练习。通过动作,你开始注意到自己习惯性的身体姿态,你开始感知到肌肉的紧张程度,你开始分辨出不同区域的身体感受。这种觉察力的提升,是后续改变的基石。 “持续”——润物细无声的改变: 微拉伸轻运动不是一次性的“治疗”,而是一种融入日常的生活方式。如同细水长流,每一次轻柔的拉伸,都在悄悄地为身体注入活力,舒缓紧张,促进循环。日积月累,这些“微小”的改变,将汇聚成身体的“大智慧”,带来意想不到的健康提升。 第三章:轻运动的实践——点燃身体的活力之光 理论指导实践,而实践则验证理论。本章将为您揭示一系列经过精心设计的微拉伸轻运动练习,它们简单易学,无需特殊器械,却能触及身体的关键部位,有效缓解全身的酸痛与麻木。这些练习将涵盖身体的各个重要区域,循序渐进,由浅入深。 颈部与肩部的“解锁”: “天鹅颈”回旋: 模拟天鹅优雅的颈部动作,通过缓慢的侧屈、前屈,以及轻柔的旋转,释放颈部深层肌肉的紧张,缓解因长期低头造成的“科技颈”。 “肩胛骨舞动”: 关注被忽视的肩胛骨区域,通过向上、向下、向前、向后,以及环绕的轻柔运动,激活肩胛骨周围的肌肉,改善圆肩驼背,减轻肩周僵硬。 “锁骨的呼吸”: 学习利用锁骨区域的微小起伏,配合呼吸,带动胸腔的扩张与舒展,释放胸部及上背部的压抑感。 脊柱的“新生”——脊柱的柔韧性与稳定性: “猫牛式”的温和变奏: 在保持核心稳定的前提下,体会脊柱一节一节地向前、向后舒展,如同猫咪伸懒腰般,增加脊柱的灵活性,缓解腰背的僵硬。 “脊柱侧屈的韵律”: 学习温和地向左右两侧进行脊柱侧屈,重点感受肋间肌与腰部侧面的舒展,改善身体侧面的张力不均。 “腹部螺旋的放松”: 通过轻柔的腹部旋转,带动脊柱的扭转,促进腹腔器官的活力,缓解腹部及下背部的紧张。 骨盆与下肢的“重塑”——步态的流畅与平衡: “髋关节的温情唤醒”: 专注于髋关节的内旋、外旋、屈曲、伸展,特别是那些容易被忽略的微小幅度,打开被久坐“锁住”的髋部,改善腿部麻木及下肢的活动受限。 “大腿内侧与外侧的舒展”: 针对大腿内侧(内收肌群)和外侧(阔筋膜张肌、髂胫束)的常见紧张,进行温和的拉伸,改善腿部线条,缓解膝盖压力。 “足弓的“弹簧”再生”: 从足部开始,通过足趾的抓地、足弓的推展,以及踝关节的活动,激活足部的小肌肉群,为全身的平衡提供坚实的基础。 全身连接与能量流动: “筋膜的流动之舞”: 学习如何通过身体的整体性运动,引导筋膜网络的“滑动”,减少组织间的粘连,促进全身的能量流动,让身体感觉轻盈而有弹性。 “呼吸与律动的协同”: 强调呼吸在微拉伸运动中的重要作用,学习如何通过深长、舒缓的呼吸,引导身体的放松与舒展,将呼吸的韵律融入到每一个动作之中。 第四章:超越酸痛——微拉伸的健康生活方式 微拉伸轻运动,绝不仅仅是缓解一时的不适,它更是一种深刻的生活方式的改变,一种与身体建立和谐关系的哲学。 将运动融入生活: 告别“抽时间运动”的压力,将微拉伸练习融入日常的碎片时间。早晨醒来,午间休息,睡前时光,都可以是身体自我疗愈的时刻。 倾听身体的信号: 通过练习,你将学会更敏锐地捕捉身体发出的细微信号。当感到疲惫时,是肩膀在诉说?还是背部在抗议?当你能及时回应身体的需求,很多潜在的问题就能在萌芽阶段被化解。 情绪与身体的平衡: 了解情绪如何影响身体,并通过微拉伸练习释放因情绪积压而产生的身体紧张。当你不再被负面情绪“固化”在身体里,你的身心都会变得更加轻盈。 提升生活品质: 当身体不再被酸痛麻木所束缚,你的精力会更加充沛,睡眠质量会提高,情绪会更加积极,生活中的每一个瞬间,都能感受到身体带来的愉悦与自由。 个体化的身体对话: 每一具身体都是独一无二的。本书提供的练习,是引导你开启身体对话的“钥匙”。随着你对身体的理解越来越深入,你将能够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创造出更适合自己的微拉伸方案。 结语:与身体和解,拥抱新生 身体,是我们此生最忠实的伙伴,也是我们探索世界最重要的载体。它默默承受,孜孜不倦地支撑着我们的生活。是时候,放下对抗,停止忽视,开始一场温柔的拥抱。 微拉伸轻运动,不是一场艰苦的战役,而是一次平和的回归,一次对身体最深切的关怀。它将带领你卸下身体的重负,找回属于你的轻盈与活力。当你学会倾听身体的语言,你就会发现,那些曾经让你痛苦不堪的酸痛麻,不过是身体在期待你的关注,在呼唤你的温柔。 愿这本书,能成为你与身体和解的桥梁,开启一段和谐共处、生生不息的健康旅程。从今天起,让身体的秘密语言,成为你生活中最动听的旋律,让微拉伸轻运动,成为你身体最温柔的守护。

用户评价

评分

拿到这本书,我第一时间翻阅了目录,发现它从人体解剖学基础讲起,然后逐步过渡到不同身体部位的拉伸技巧,最后还提到了运动后的放松和日常养护。这种循序渐进的讲解方式让我觉得很安心,不会一开始就感到无从下手。而且,书中的插图看起来非常清晰、专业,每一个动作的分解图都标注得很详细,包括发力点、呼吸配合等关键细节,这对于我这种肢体不太协调的人来说,简直是福音。我最担心的是自己动作不标准,反而加重伤势,但看了这些图,我觉得自己可以尝试着模仿。这本书的语言也比较通俗易懂,没有太多晦涩的医学术语,我这种普通读者也能轻松理解。我迫不及待地想按照书中的指导,从最基础的动作开始练习,希望能真正感受到身体的变化。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得很有吸引力,淡淡的绿色调,配合着“微拉伸”和“轻运动”的字样,给人一种轻松、舒缓的感觉。我一直饱受肩颈酸痛的困扰,工作久了脖子僵硬,手臂也经常发麻,试过很多方法,效果都不是很理想。所以当我在书店看到这本书时,立刻被它“彻底摆脱全身酸痛麻”的承诺吸引了。我不是那种特别喜欢剧烈运动的人,而且常常因为疼痛而不敢做大幅度的动作,这本书的“微拉伸”和“轻运动”的概念正是我所需要的。我期待它能提供一些简单易学、不伤身体的练习方法,让我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轻松融入,慢慢改善我的身体状况。尤其想知道它是否能提供一些针对久坐人群的特殊运动建议,以及如何通过微小的调整来达到显著的改善效果。我对这本书的期待很高,希望它真的能成为我摆脱酸痛麻的“救星”。

评分

我一直认为,身体的健康需要长期的坚持和正确的引导,这本书的出现,仿佛为我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它不仅仅是教你如何“动”,更重要的是告诉你“为什么”要这么动,以及“如何”科学地动。我特别喜欢它提到的“倾听身体的声音”,这句话让我意识到,与其强迫自己去做一些力所不及的运动,不如学会感受身体的信号,然后用最温柔的方式去回应它。书中关于“微拉伸”的理念,让我觉得这是一种非常人性化的运动方式,它不追求速度和强度,而是注重动作的质量和身体的感受,这与我一直以来对运动的理解有些颠覆,但又让我觉得非常契合。我希望这本书能让我重新认识运动,不再将其视为一种负担,而是成为一种享受,一种与自己身体对话的方式。

评分

读完这本书的序言,我就被作者的专业和热情所打动。他用一种非常真诚的态度,分享了自己对运动医学的理解和实践经验。我尤其欣赏他强调的“循序渐进”和“因人而异”的原则,这让我觉得这本书不是一本“万能药”,而是会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给出个性化的指导。书中关于“主动放松”和“被动拉伸”的区分,让我觉得非常受启发。我一直以为拉伸就是用力把身体拉长,没想到还有这么多讲究。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教会我如何正确地进行拉伸,避免一些不必要的误区,并且能够在我感到疲劳或者疼痛的时候,找到一些简单有效的方法来缓解。我已经迫不及待地想开始实践书中的内容了。

评分

我注意到这本书在介绍拉伸动作时,非常注重细节,比如每一个动作的起始姿势、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以及结束后的感受。这让我觉得作者非常用心,不是简单地罗列动作,而是真正地想要帮助读者解决问题。书中提到的“触发点”和“筋膜链”的概念,让我对身体的酸痛有了更深的理解,原来很多时候的疼痛并不是局部的,而是与身体的其他部位息息相关的。这让我对书中提出的“全身性”改善运动有了更强的信心。我最期待的是书中关于如何“预防”和“缓解”腰背疼痛的内容,因为这是我长期以来最困扰的问题之一。如果这本书真的能提供一些有效的解决方案,那对我来说将是巨大的福音。

评分

真有效果,要坚持锻炼。

评分

刚开始看

评分

真有效果,要坚持锻炼。

评分

开始运动起来

评分

好。

评分

这本书台湾本土作者所著,作者还是理疗复检方面的专家医师,通过拉伸改变形体及健身,值得购买实践。

评分

很实用的一本书。

评分

刚开始看

评分

质量不错,朋友很喜欢。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