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生命中的不完美》是一本帮助大众塑造良好心态的治愈系励志书籍。本书以优美的文笔,动人的故事,理性的思考,为读者奉上篇篇洋溢着人生正能量的文章,激励每一个在人生路上默默拼搏的人。生命本不完美,但我们可以在接受与面对缺憾的同时,用自信与努力,书写属于自己的成功。本书以丰富的案例出发,教会人们如何正确面对苦难,心存梦想,在不断地奋斗与砥砺中,塑造出一个更加美好的自己,坦然接受并爱上生命中的不完美。
王娟娟,偶尔用笔名“艾浵”。文字工作者,曾做过生活、心理、职场励志类图书编辑。热爱文字,文笔流畅,善于将生活哲理融于文字中,写过多本励志类图书。性格有时候多变,但认真执著。拒绝随波逐流,喜欢随心所欲,坚持随遇而安。已出版励志类图书数十万字,代表作有《正能量:做内心强大的自己》《不抱怨的人生》等
Part01苦乐交织,人生也要半糖主义/1
生命是一场修行/2
人生加减法,你能做对吗/5
让缺了一块的圆来告诉你/9
常想“一二”多多益善/12
生活这个势利眼,你笑它才对你好/15
风靡世界前的1009次失败/17
擦肩而过,是另一种意义上的相遇/20
帝王蛾和布里的三根琴弦/25
愿你的人生,在遗憾中步步为赢/29
Part02绊脚石才是人生垫脚石/31
逆境中“舞出我人生”/32
适时妥协,有何不可/35
当失败被雕刻成艺术品/38
摔过跟头,才能铺就锦绣/40
经历跌跌撞撞,才能越变越强/44
先苦后甜,助力破茧成蝶/46
让折磨来得更猛烈些吧/48
拥抱困境,成就自己/52
安迪·葛鲁夫的咖啡人生/55
Part03生活这场戏,悲喜都在心态里/59
不做杞人,不忧天/60
很欣慰,我的世界早已满满当当/63
学会“悦己”更快乐/65
自信,一款平价奢侈品/67
平常心一颗,从容过生活/72
五味人生,淡味最浓/75
打败心中的“我不行”/78
快时代,更要“慢生活”/84
其实,你早把命运握在了手里/88
不要为打翻的牛奶哭泣/91
生活可没空让你“货比三家”/95
在快乐里,种桃种李种春风/98
Part04与其做个守财奴,不如成为“梦想家”/101
梦想,不仅仅是梦而已/102
约翰的127个愿望/107
行动上的“小巨人”/112
学习学习再学习,重要的事情说三遍/116
刘德华,另一种意义上的“牌王”/119
越挫越勇——陈可辛的逐梦之旅/124
一句话,成就一个作家/127
因为梦想,怎么会有沧桑/130
用智慧获得命运的青睐/135
小事中的大乾坤/138
Part05你本来就可以更好/141
29天的奉献之旅/142
摆正心态,也要摆正位置/146
有时候,你需要把自己逼到绝境/149
笑傲人生,关键靠“自救”/154
人生不过四个字——好好活着/159
把握每个今天,成就更好的自己/164
给自己最好的交代/169
“愚儿移山”又何必/174
自信这堂课,绝不能挂科/178
做个点赞王,为自己鼓掌/182
Part06做人,最重要的是开心啦/187
忘记失去,记得拥有/188
读懂不在意,人生大不同/193
扫去心灵上的杂草/198
人人都爱幽默家/202
怒刷“快乐存在值”/205
难得糊涂才是福/208
塔莎奶奶的快乐秘籍/210
人的一生当中,总会遇到艰险,可是因为有亲人朋友的关爱,一切都变得可以解决,再苦再累的人生,也都充满生气,变得快乐。就好像一杯咖啡,喝起来有些苦涩,可是细细品味起来,苦涩变成了甜蜜,而且充满浓浓的香气。
咖啡是苦的,人生却是甜的,因为我们都在不断地重新认识自己,即使遇到挫折,只要不放弃,就会重新振作。伤口总会愈合,只要怀着一份快乐的心情,一切都会豁然开朗。
英特尔公司的总裁安迪·葛鲁夫出身贫寒,从小就受人蔑视,经常缺衣少食。他那时候就暗自发誓,一定要出人头地。
大学期间,他充分展现出自己的商业才能,在市场上买各种半导体零件回来,组装之后再低价卖给同学,从中赚取差价。因为他组装的半导体比原装产品便宜很多,但是质量却很棒,所以在同学中卖得很好。与此同时,他的成绩也非常优秀,所以,经常有老师表扬他不仅学习好,而且智商高。
然而,让大家意想不到的是,安迪·葛鲁夫其实是个非常悲观的人。也许是因为出身于贫困家庭,他凡事都喜欢极端化,这样的性格特点在他以后经商的道路上表现得淋漓尽致。
安迪·葛鲁夫第三次破产了。这一天黄昏,他来到一条河边散步,他想到了去世的父母,想到了自己那么辛苦才创下的产业,心中阴云密布,他很苦闷,他觉得自己的人生是一出悲剧。
悲痛欲绝的他本想号啕大哭一场后跳河自尽,以求立刻解脱,从此世界上的愁事都和他没有任何关联。可是,就在这时候,河的对岸突然走过来一位看起来憨憨的男青年。只见他背着鱼篓,哼着歌,一副非常快乐的神情。他就是拉里·穆尔。
安迪·葛鲁夫被他的情绪感染,不禁问道:“您好,先生,请问您捕了很多鱼吗?”
拉里·穆尔依旧开心地回答:“没有呀,我今天一条鱼都没捕到呢!”说着,他还打开了鱼篓,果然里面空空的。
安迪·葛鲁夫不解:“明明一无所获,您为什么还那么高兴?”
拉里·穆尔说:“我捕鱼可不全是为了赚钱哦,更是为了享受捕鱼的过程。难道你没发现,被晚霞刚刚渲染过的河水要比平时美丽一百倍吗?”
就是这一句话,让安迪·葛鲁夫豁然开朗。之后,就是这个对做生意一窍不通的拉里·穆尔,在安迪·葛鲁夫的再三请求之下,成了英特尔公司总裁安迪·葛鲁夫的贴身助理。
很快,英特尔公司以奇迹般的速度重新崛起,安迪·葛鲁夫再次成为美国巨富。其间大家都对拉里·穆尔提出过质疑,但只有安迪·葛鲁夫知道他对自己是多么的重要。
安迪·葛鲁夫冷静地说:“的确,他什么也不懂,但是我并不缺少他懂的这些,而是缺少他在苦难来临时候的那种积极乐观的态度,因为这样的好心情,总能让我一同被感染而不会做出错误的决策。”
对安迪·葛鲁夫来说,拉里·穆尔就是咖啡里的方糖。没有他,咖啡就显得分外苦涩,有了他,咖啡就变得醇香。其实,拉里·穆尔代表着一种精神,他的乐观和积极告诉我们,咖啡也许是苦的,人生却是甜的,只要加上一点点的调味剂——乐观。
……
我们每个人,无论贫穷还是富有,健康抑或疾病,都有着属于自己的幸与不幸。这世上,本不存在毫无瑕疵的人生。
一位作家曾说“上帝从来不对任何人施舍‘最幸福’这三个字,他在所有人的欲望面前设下永恒的距离,公平地给每一个人以局限”。最幸福如是,完美亦然,既然我们每个人都无法冲破生命的局限,那么所谓完美则是一个虚妄的目标,一场徒劳的较量。与其执着于完美,倒不如学习如何在认清现实局限的前提下,积极勇敢的面对生活,然后爱上那个虽不完美,却从不言败,永远乐观努力的自己。
或许那个时候,我们才恍悟,那些生活中的波折与坎坷,遗憾与错失,与其说是命运之神投来的恶意嘲弄,倒不如说是他慷慨而智慧的馈赠。试想,若不是他一次次地在我们面前设置藩篱,埋下陷阱,我们又怎能在跌撞中迅速成长;若不是他在每一次的相聚与别离之间限以日期,我们又怎能珍惜每一份来之不易的感情?
不完美是一种缺憾,是人生的曲线与蜿蜒,可曲线却比直线更美,蜿蜒也让一段路上有了更多栽种花草的空间。
生命中的不完美,才让你我有了更多无限的可能。
这本书的文字有一种奇特的魔力,仿佛能穿透那些我们习惯性戴上的完美面具,直抵灵魂深处最柔软、最真实的部分。我记得读到其中一段关于“接受自己的局限”的描述时,那一瞬间,我放下了一些长期以来对自己近乎苛刻的要求。作者的笔触细腻得让人心惊,她描绘的那些生活中的“瑕疵”——比如一次失败的尝试、一段略显尴尬的回忆、甚至是我们身体上那些不符合主流审美的痕迹——非但没有被贬低,反而被赋予了一种近乎诗意的光辉。这光辉不是那种虚假的、强行励志的光芒,而更像是雨后青苔上折射出的、带着湿气的、沉静的微光。阅读体验是极其私密的,好像作者是一位老友,坐在我对面,不带评判地分享着她对生命复杂性的理解。我尤其欣赏她处理矛盾冲突的方式,从不给出一个简单的“非黑即白”的答案,而是用一种开放式的结局邀请读者自己去寻找与这些不完美共存的平衡点。这本书读完后,我没有那种“我被治愈了”的瞬间高潮感,而是获得了一种更踏实、更悠长的平静,如同品尝一杯回甘悠长的茶,需要时间去细细品味。
评分与市面上那些强调“积极思考”和“瞬间蜕变”的书籍相比,这本书简直是一股清流,一股带着清冷气息的泉水。它不贩卖焦虑,更不兜售速成的成功学秘籍。我最欣赏它对“失败”这个词汇的重新定义。作者没有把失败描绘成一个需要被清除的障碍,而是将其视为生命进程中必然发生的“岔路口”,每一个岔路口都通往不同的风景。书中引用的一些古典哲学观点,处理得极其巧妙,它们不是生硬的知识点堆砌,而是像背景音乐一样,烘托出一种对生命更深层次的敬畏感。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与其说是学习,不如说是一种陪伴,一种缓慢的、自我接纳的仪式。它引导你关注那些你一直想忽略的“小裂痕”——无论是人际关系中的误解,还是职业生涯中的原地踏步——然后,它教你如何像对待一件有故事的古董一样,去欣赏这些裂痕所承载的岁月和坚持。它让我明白,真正的坚韧,不是永不跌倒,而是跌倒后,能温柔地拍拍身上的尘土,继续带着这些“伤痕”前行。
评分这本书的叙事结构非常松散,但这种松散感却恰到其实地模拟了我们记忆和思绪的游走方式,这一点我非常赞赏。它没有一个传统意义上的、紧绷的故事情节线索来牵引读者,而是像一系列精致的、带着露水的散文诗串联而成。有时候,前一页还在探讨关于“时间流逝带来的认知偏差”,下一页却突然跳跃到了对童年某个气味的回忆。这种跳跃感起初可能会让习惯了线性阅读的读者感到一丝不适应,但我很快就沉浸其中了。作者的语言风格有一种老派的韵味,用词精准,句式复杂却不晦涩,仿佛是从一本泛黄的旧笔记本里直接誊抄出来的珍贵手稿。最让我触动的是,她敢于直面那些“难以言说”的情感内核,比如那种混合着怀念与遗憾的复杂情绪,或者面对不公时内心深处的无力感。她没有试图用廉价的口号来“修复”这些情绪,而是选择了一种更高明的做法:承认它们的存在,并邀请读者与它们和平共处。这本书读完后,我感觉自己像是在一个喧闹的集市里,忽然找到了一处安静的、只属于自己的角落,可以喘口气,重新校准自己的内心指南针。
评分这本书的结构和节奏,非常适合在需要沉静和反思的时刻进行阅读。我发现我无法一口气读完它,它需要被拆分成一个个小份,像珍贵的糖果一样,每次只融化一点在舌尖。作者的文字里有一种独特的“疏离美学”,她描述情感时,保持着一种恰到好处的距离感,这反而避免了过度煽情或情感泛滥,让读者得以用理性的视角去审视自己被触动的部分。我特别喜欢她对“时间”的阐释,她将时间描绘成一个不可逆的河流,但河流中那些被冲刷下来的鹅卵石,正是我们宝贵的经验。这本书没有提供任何“标准答案”或“人生模板”,而更像是一份开放式的邀请函,邀请你进入一个由不确定性和矛盾性构成的迷人花园。读到最后,我最大的收获是学会了与内心的“不和谐音”和解。那些曾经让我耿耿于怀的、觉得“本不该是这样”的时刻,在作者的引导下,慢慢沉淀为一种成熟的智慧:生命本身就是一场充满偶然和妥协的艺术创作,而我们,就是那件永远在雕琢中、永远无法达到终极完美的杰作。
评分如果用色彩来形容这本书给我的感受,它绝不是那种鲜艳夺目的正红或亮黄,而更接近于一种经过时间洗礼的、沉淀下来的赭石色,带着温暖的泥土气息和历史的厚重感。我发现自己常常会读上一小段,然后合上书本,盯着窗外发呆好一会儿,脑子里像是在进行一场缓慢的、自我对话的梳理。作者对日常细节的捕捉能力堪称一绝,她能将那些我们每天都会忽略的、看似微不足道的瞬间——比如清晨第一缕阳光落在未擦干净的玻璃上的样子,或者咖啡杯底不均匀的釉色——放大并赋予其深层的象征意义。这种对“不完美细节”的聚焦,让我开始重新审视我自己的生活空间。过去我总想把一切整理得井井有条,追求一种“样板间”式的完美生活,但这本书似乎在温柔地告诉我:那些散落的书页、那件洗旧了但依然舒适的毛衣,才是生活真正的纹理。它不是在鼓吹混乱,而是在倡导一种“有机的自然”,一种允许事物按照其自身规律生长的状态。这种哲学性的渗透,让这本书的价值远远超越了一般的心理慰藉读物。
评分如果你对这方面内容感兴趣,我建议买这本书,价钱便宜,内容丰富!文字风格读起来很顺,推荐!
评分书是旧的 旧的不要不要的 我还买了送别人的 拿货的时候不看着点儿么? 差评 在京东最差的一次!
评分生活匆匆忙忙,偶尔看看这类型的鸡汤书也不错
评分封面很漂亮,戳中我的文艺情怀,哈哈哈哈。纸质很好,印刷清晰,而且不是长篇大论,能读的下去,好评。
评分活动入手,质优价廉。
评分怎么快递外包好的,书本怎么灰头土脸的这么脏
评分生活匆匆忙忙,偶尔看看这类型的鸡汤书也不错
评分清茶系列 爱上生命中的不完美,希望阅后有收获。
评分标题党~因为书名爱上一本书~翻来看内容也很不错~适合一个人的时候安安静静的看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