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商,是現在社會中提的越來越多的一個詞。人們發現,高智商也許會在某個領域取得卓越的成績,但要想在這個社會上過的如魚得水,情商要比智商更加重要。因此,現在越來越多的傢長,從小開始培養孩子的情商。讓孩子不僅做一個智商卓越、情商更加突齣的人。
“濛氏教育”中,對於如何培養孩子的情商,如何讓孩子更加自信、如何讓孩子融入到集體當中、如何讓孩子能夠獨立自主的生活和學習有著詳細的講解和分析。而這套“濛氏教育”也越來越多地獲得老師和傢長的認可,逐步深入人心。但是,很多傢長和老師都是從“濛氏教育”中摘取一部分來進行學習和對孩子的教育,很少有係統地閱讀“濛氏教育”在孩子成長中的每一個環節所能起到的作用。
李世強,內濛古人。自由撰稿人、旅行作傢、80後新銳作者。
曾創辦原創類型小說網站。做過圖書編輯,做互聯網營銷策劃多年。
熱愛文學、曆史、旅遊。並對職場、心理學、企業管類類書籍有較深瞭解和個人獨特見解。
柴一兵,自由作傢、學者。某文化公司特約審稿編輯,中文係漢語言文學專業,本科,現定居北京。從事撰稿、編輯、策劃等工作多年。
第一章 高情商要有好智商,開發孩子無限的想象力
孩子的心靈,需要一個空間 3
兒童都有著齣色的想象力 6
任何想象力,都是以現實為基礎的 10
激發孩子的潛能,每個兒童都能成為天纔 18
將孩子意識中的意象分門彆類 22
給孩子一支筆,看看會發生什麼 27
培養想象力,訓練抽象力 30
第二章 堅強的意誌品質,是高情商的助推器
意誌是一種力量,一種不氣餒的精神 37
意誌在兒童纔能方麵發揮著重要作用 42
每一個孩子都應該掌控自己的意誌 49
以自由為基礎教育,讓孩子自由發展 54
意誌是心智發展的前提,服從是在意誌的基礎上産生的 58
服從,是人類的一種自然錶現 63
溺愛,會讓孩子的意誌消磨殆盡 71
第三章 孩子無法獨立,就無法培養自己的情商
給孩子全部的自由,讓他們獨立地成長 79
生命通過活動纔能趨於完美 87
不要把你的意誌強加於孩子,更不要想著替代孩子 92
給孩子一個適宜的生長環境 96
教師,不要給孩子的身心發展設置障礙 101
不要因為你認為孩子纍,就停止他們的工作 105
不要輕視孩子,他們有能力為自己服務 112
沒有人能代替孩子去成長 115
孩子能做的事,遠遠超齣你的想象 118
過度保護,孩子如何獨立健康地成長 121
第四章 讓孩子充滿好奇,不要睏在思想架構的
牢籠中
孩子用視覺,能照亮一個黑暗的世界 127
讓孩子在想象中書寫“人生” 131
好奇,讓孩子的思維不斷“成長” 137
不要親手扼殺瞭孩子的天性 141
第五章 不要怕犯錯,讓孩子在磕碰中成長
不犯錯,孩子怎樣去成長 147
莫在孩子的心靈上留下陰影 151
不要小看瞭孩子的“破壞”力 158
錯誤也是生活的一部分 160
彆怕孩子摔倒,讓孩子獨立自主地行走 163
讓孩子在學習中學會自我糾正 167
正確認識孩子的優點和缺點 172
不要害怕失敗,讓孩子相信自己 179
第六章 貼近生活的練習,不斷提高孩子的情商
與人交往,是一門大學問 185
鍛煉孩子的雙手,完善大腦的發育 191
生活不能自理,孩子如何健康成長 197
孩子應該在自然規律中長大成人 200
幫助孩子慢慢適應環境與社會 207
在點滴生活中,建立孩子的辨彆能力 211
給孩子建造一個“世界”,讓他們永遠保持熱情 214
從斷奶開始,讓孩子自然發展 217
第七章 知識,是提高情商的最佳途徑
孩子的學習能力,永遠是那麼驚人 227
讓孩子的占有欲發展到對知識的渴望 231
語言技能,讓孩子打開世界的大門 235
通過遊戲,讓孩子對數字敏感起來 238
用音樂撫慰孩子激動的情緒 245
書寫和閱讀,孩子必不可少的課程 249
知識不是對書本的死記硬背 255
禮儀,是人類最必不可少的知識 257
第一章 高情商要有好智商,開發孩子無限的想象力
孩子的心靈,需要一個空間
孩子的心理發展離不開外部環境,它為孩子的心理發展提供瞭一個必不可少的空間。在這個空間裏,在父母還沒有注意的情況下,孩子的心理已經在悄然發展。
孩子的心理發展是秘密進行的,無窮的奧秘就隱藏在這團紛亂的綫團中,隻有找到這團綫團的結點,我們纔能對孩子的心理發展有更清晰和深入的瞭解,而這結點就是孩子的敏感性。孩子與他所在的環境之間,有一種特彆敏感的關係,這種關係正是揭開孩子心理發展秘密的“鑰匙”。
敏感性容易快速消逝,隻有當生物體為瞭獲得某種特性時,針對其敏感性纔相應齣現,而且在生物體獲得瞭這種特性之後,敏感性就會很快消失瞭。
德·弗裏斯曾經做過一個實驗,這個實驗能夠給我們一些啓示:德·弗裏斯發現,剛生下來的毛毛蟲吃不瞭大樹葉,隻能吃樹尖上的小嫩葉。為瞭幼蟲的安全,蝴蝶媽媽總是喜歡在樹乾和樹枝連接的角落裏産卵,所以當毛毛蟲破卵之後,要學會自己去覓食。問題是,那些小嫩葉並不在毛毛蟲的身邊,需要它們自己爬到樹枝頂端的最高處纔能覓到。
令人不可思議的是,毛毛蟲雖然不知道小嫩葉長在什麼地方,但是它們能夠很輕易地找到。這種情形是如何發生的呢?這應該算是本能的驅使。事實上,毛毛蟲的感覺非常敏銳,特彆是它對光的敏感性。而小嫩葉處所照射到的太陽光顯然要多些,幼蟲通過感覺光的位置,便能夠判斷齣小嫩葉的位置。也就是說,憑藉著對光的敏感,幼蟲一步步嚮小嫩葉爬去,並最終找到它們。
令人奇怪的是,等到毛毛蟲稍微長大一點,能把其他東西當作食物的時候,它對光的敏感性就消失瞭。也就是過瞭幼蟲時期,毛毛蟲對光綫的敏感就變得完全遲鈍瞭。從此之後,毛毛蟲便找到新的生活方式,運用本能求生存的時期已經過去。
孩子身上也有類似的敏感性,使得孩子有強烈的欲望去探索外部世界。在孩子的敏感期間,他們對周圍的一切都充滿瞭好奇。這個時期的孩子充滿瞭活力和激情,大腦活躍,能夠輕鬆地學會一些技能。孩子每學會一樣技能,他的能力就會得到提升,自身也會逐漸完善,隨著這個敏感期目標的實現,孩子對外部世界的某一方麵的刺激反應也變得遲鈍。
但是,孩子的敏感期又是多方麵的。當孩子的一種激情耗竭後,另一種激情又會被點燃。孩子就從一種敏感期過渡到瞭另一種敏感期。這個過渡過程非常平穩,孩子絲毫感覺不到不適,就這樣,對外部世界各方麵都充滿瞭好奇的孩子快樂又幸福地度過瞭童年。當孩子的敏感期消失之後,孩子的思考力也得到瞭提升,通過積極努力和不斷思考,最終獲得瞭智力的發展。
我們應該重視孩子的心理發展過程,要做好從一開始就為他們提供幫助的準備。這種幫助並不是說讓我們去塑造孩子,因為塑造孩子是大自然的任務;這種幫助僅在於認真觀察孩子的行為,因為行為是孩子心理發展的外在錶現。通過觀察,我們能不斷地為孩子提供幫助,使其心靈得以成長。如果沒有我們的幫助,單靠孩子自己的努力,他的心靈是無法得到完善的。
人類的第一個本能是大自然賦予的,這項本能就是對秩序的敏感性。人類通過這種本能去適應世界,這就像大自然給瞭人類一個指南針,教給人類如何去做。等孩子經曆瞭一個又一個敏感期之後,他們的智力也便慢慢地發展起來瞭。
……
這本書最大的價值在於它對“挫摺教育”的重新定義。很多傳統觀念認為,高情商就是讓孩子永遠快樂、避免痛苦,但這本書清晰地闡明瞭,真正的韌性(Resilience)恰恰來自於對失敗和負麵體驗的健康處理。它詳細講解瞭如何將“哎呀,你失敗瞭”轉化為“哇,你嘗試瞭,現在我們來分析一下下次怎麼做得更好?” 這個轉變看似微小,實則蘊含瞭巨大的能量。書中關於“自我效能感”的培養有著非常多新穎的活動設計,比如“錯誤日誌”的記錄方式,鼓勵孩子將犯錯視為寶貴的數據點,而非個人能力的缺陷。我注意到,自從我開始用書中的方式引導孩子麵對考試失利後,他不再是立刻躲藏或哭泣,而是會主動問我:“媽媽,這次我錯在哪裏瞭?” 這種主動求教的態度,比任何時候的誇奬都更能讓我感到欣慰。這本書真正做到瞭“授人以漁”,它給的不是一時的安撫,而是讓孩子受益終生的心理工具箱。
評分這本書簡直是為我們這些新手父母量身定做的指南!我之前對“高情商”這個概念總是有些模糊,覺得它就是指孩子會說話、懂禮貌,但讀瞭這本書,我纔真正理解到情商對孩子未來幸福感的重要性。它不是那種空洞的說教,而是充滿瞭具體、可操作的建議。比如,書中詳細分析瞭孩子在不同發展階段可能齣現的情緒爆發,並提供瞭傢長可以立即使用的“情緒急救包”——真的太實用瞭!我記得有一次孩子因為玩具被拿走而大哭,我以前隻會簡單粗暴地製止,但按照書裏的建議,我先蹲下來,用溫和的語氣描述他的感受:“我知道你現在非常生氣,因為你的積木被碰倒瞭。”僅僅是說齣他的感受,孩子的情緒居然奇跡般地穩定瞭下來。這種從理論到實踐的無縫對接,讓我感覺自己不再是一個手忙腳亂的傢長,而是一個有章法的引導者。作者在闡述復雜心理學概念時,語言非常親切,像是鄰傢經驗豐富的阿姨在分享她的育兒心得,沒有那些高深的術語,讀起來非常輕鬆愉快,但收獲卻異常豐厚。這本書不僅教我如何處理眼下的衝突,更重要的是,它讓我學會瞭如何“預見”和“預防”負麵情緒的産生,從根本上構建孩子健康的內心世界。
評分這本書的結構安排簡直是教科書級彆的優秀,邏輯清晰得讓人贊嘆!它並非一味地堆砌理論,而是巧妙地將理論基礎、具體情境案例以及傢長自檢清單穿插融閤在一起。我最欣賞它“按需學習”的設計,我可以根據孩子當前的年齡段和遇到的具體挑戰,快速定位到相應的章節進行閱讀和實踐。比如,在“友誼與社交篇”中,它詳細分析瞭孩子在麵對排斥、分享矛盾時的內心OS,並提供瞭傢長可以在遊戲前、遊戲中、遊戲後分彆采取的輔助策略。這些策略詳細到連使用的詞匯都給齣範例,這對於像我這樣在社交引導方麵感到力不從心的傢長來說,簡直是救命稻草。它教會我,培養情商不是一蹴而就的魔術,而是一係列日積月纍的、有意識的“小練習”。翻閱這本書的時候,我感受到的不是壓力,而是一種清晰的路綫圖——你知道下一步該往哪裏走,該如何搭建支持孩子的腳手架。這種係統性和實用性的完美結閤,讓它在我的書架上獨占鰲頭。
評分我必須說,這本書的視角非常獨特,它沒有把焦點僅僅放在“如何讓孩子聽話”上,而是非常深入地探討瞭“如何幫助孩子理解並接納自己的全部情緒”。這與我之前看過的很多強調紀律和規則的書籍形成瞭鮮明的對比。這本書就像一個溫柔的透視鏡,讓我看到瞭孩子內心那些微小的掙紮和需求。我特彆喜歡其中關於“共情式傾聽”的部分,它教會我如何真正“看見”孩子,而不是僅僅“聽到”他們發齣的聲音。舉個例子,當孩子說“我討厭上幼兒園”時,很多傢長可能會反駁說“幼兒園多好玩啊,你就是矯情”,但書裏引導我們去探尋背後的恐懼或不安全感。這種深層次的對話練習,極大地改善瞭我和孩子之間的溝通質量,我們之間的“連接感”明顯增強瞭。它不僅僅是一本育兒書,更像是一本自我成長的教材,讓我這個成年人也重新審視瞭自己處理壓力和錶達情感的方式。讀完後,我發現我自己的耐心和同理心都有瞭顯著的提高,因為我首先得學會用這本書的方法來對待自己。
評分老實說,市麵上的育兒書浩如煙海,很多都是觀點先行,讀起來很爽快,但真正落地操作時卻發現根本行不通。但這本書的“反思性”極強,它不斷地拋齣問題引導傢長自省:“你上次發火時,是在迴應孩子,還是在處理你自己的舊傷?” 這種直擊靈魂的提問,讓我不得不停下來,審視自己的育兒模式是否受到瞭原生傢庭的影響。書中關於“情緒標記”的練習讓我印象深刻,它強調傢長必須先能準確命名自己的情緒,纔能引導孩子。我曾以為自己很瞭解自己的情緒,但通過書中的練習,我纔發現自己經常把“焦慮”僞裝成“生氣”。這種深層次的自我覺察,是培養孩子高情商的基石,因為孩子最擅長模仿的就是父母最真實的狀態。這本書的偉大之處在於,它沒有將傢長塑造成一個完美的聖人,而是認可瞭傢長的局限性,並提供瞭修復關係的具體步驟,這種坦誠和接地氣,讓閱讀過程充滿瞭安全感和被理解的感覺。
評分我發現能得到京豆 所以全部復製粘帖 沒有差評就是好評
評分孩子成長是每個父母的所希望的
評分還沒細看,不過看著很不錯,適閤新手媽媽學習
評分孩子成長是每個父母的所希望的
評分書不錯,很受用
評分還沒細看,不過看著很不錯,適閤新手媽媽學習
評分還沒看。
評分還沒看。
評分還沒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