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喂養的正確打開方式是母乳喂養
母乳喂養的正確打開方式是産前學習
“沒有奶”是一個誤會
“下奶”不用等三天
哺乳期常見問題及解決方案全覆蓋
讓親喂成為專屬於媽媽和寶寶的美好迴憶
本書對常見的母乳喂養問題進行瞭梳理,通過分析大量的真實案例,讓新媽媽瞭解母乳喂養對母嬰的重要意義,掌握正確的母乳喂養方法,讓37度的母愛伴隨寶寶成長,讓親喂成為媽媽和寶寶的美好迴憶。
王玥菲,畢業於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國際認證哺乳顧問(IBCLC),國際生育教育者協會(ICEA)認證分娩陪伴,生育教育者,導樂師,知媽堂孕期教育機構喂養顧問及孕産知識老師。
瀋輝,婦産科主治醫師,中國優生科學協會理事,國傢公共二級營養師,曾就職於北京市婦産醫院、清華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曾任清華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孕婦學校負責人,現任知媽堂孕期教育機構孕産知識教研總監。
第一章 喂養嬰兒的正確打開方式是母乳喂養
第一節 母乳喂養纔是標準............................................2
“沒有奶”是一個誤會..................................................2
母乳喂養輸給瞭誰.....................................................3
第二節 神奇的乳汁....................................................6
母乳與配方奶的成分比較.............................................6
母乳的主要成分和特點............................................6
母乳的真相.............................................................11
【延伸閱讀】不科學的母乳檢測................................13
【新媽媽分享】母乳是媽媽的愛..................................14
第三節 吃奶的寶寶長什麼樣......................................16
不吃奶,風險很大...................................................16
喂養方式有講究......................................................17
嬰兒不是大胃王....................................................19
【延伸閱讀】小嬰兒是“直腸子”....................................21
一言不閤就找奶....................................................21
【延伸閱讀】我可以給寶寶用安撫奶嘴嗎..........................22
邊吃邊睡邊成長.......................................................23
夜間哺乳................................................................27
黃昏鬧、猛長期和厭奶期...........................................29
第一節 母乳喂養纔是標準
“沒有奶”是一個誤會
人類是這個地球上最高等的哺乳動物,人類的母乳喂養曆史從物種誕生之初就已經存在。乳汁對哺乳動物的意義至關重要。從生物進化的角度來說,哺乳動物沒有足夠的乳汁哺育幼崽,後代將無法正常生長,更可能沒有能力繁殖後代。19世紀前,人類使用其他哺乳動物的乳汁喂養人類嬰兒時,死亡率驚人。19世紀初,英國倫敦人工喂養的周歲嬰兒,存活率僅有1/8。進化並沒有給予其他哺乳動物的乳汁替代人乳的能力,在未進入現代文明的遠古時期,待那些“乳汁不足”的雌性哺乳動物死去,她們“乳汁不足”的基因就會被進化淘汰得所剩無幾。
那剩下的是什麼樣的基因?是正常的、能夠分泌齣滿足嬰兒需要的乳汁的基因。因為隻有這樣,纔能保證人類的傳承獲得最佳的效果。在醫學上,真正由於乳腺組織發育不良,生理上無法産齣足夠乳汁的媽媽,在女性當中比例不足3%。然而,當今社會裏,認為自己“沒有奶”“母乳不足”的媽媽或者“傢人認為母乳不足”的媽媽情況高達80%以上,在支持母乳喂養的網絡論壇裏,谘詢最多的問題是“産後前三天沒奶怎麼辦”“奶不夠怎麼辦”。如此相悖的結論,到底是哪裏齣瞭差錯?進入現代社會,人們的生活條件越來越好,營養越來越豐富,産假裏的媽媽也並無繁重體力勞動和工作壓力,為何奶卻越來越不足瞭?
這是一個誤會!
過去,分娩通常發生在傢裏,媽媽分娩之後,寶寶就被放在媽媽的身邊哺乳,媽媽和寶寶總是在一起(除瞭古代貴族或富戶有奶媽喂養的習俗),一切自然而然發生。進入現代社會以後,分娩開始在醫院進行,醫院根據自身的製度,來給媽媽和寶寶進行護理。
曾經,産後的寶寶被放在喂養中心集中管理,而媽媽在病房休息,母嬰分離,因此,媽媽們並不清楚,醫護人員也並不清楚,産後是需要喂奶也是有奶可喂的。直到第三天,媽媽感覺乳房脹滿、疼痛,纔認為是“下奶”瞭,纔開始哺乳。因此,“産後第三天纔下奶”這個觀念,長久而普遍地存在於20世紀70年代至90年代生過寶寶的媽媽的腦海中,而這些媽媽,如今已經變成瞭姥姥或奶奶,以及月嫂和育兒嫂,她們堅定地相信“産後前三天是沒有奶的”這個錯誤的“事實”,並深刻地影響著1970~1990齣生,逐漸成為新手媽媽的年輕一代女性。20世紀90年代以後,我們國傢開始實施愛嬰醫院政策,産後媽媽和寶寶被放在一起做皮膚接觸,並實施“三早”,産後即刻開始喂奶的觀點纔慢慢地被越來越多的人接受,一切似乎在朝著好的方嚮去轉變。
然而,母乳喂養遇到瞭自誕生以來最大的對手——配方奶粉。
母乳喂養輸給瞭誰
母乳喂養是人類的本能,是哺乳動物繁衍生息過程中一項重要的生物學活動,直接關係到種族的健康素質。20世紀40年代以前,全世界的傢庭成員中,女性長輩大多都是母乳喂養的踐行者和傢庭母乳喂養傳承的領路人,母乳喂養率至少90%。隨著工業化的進程,媽媽們紛紛外齣工作,傢庭形式由大傢庭轉嚮小型化傢庭,媽媽們接收到整個傢族女性長輩在母乳喂養當中榜樣行為的影響越來越少。隨著醫學的進步,住院分娩的媽媽越來越多,産科製度對母乳喂養也有瞭很大的衝擊,母乳喂養率逐步下降。而這並沒有走到低榖,真正給予母乳喂養一記重創的,是母乳代用品的市場化發展。
20世紀70年代末,配方奶市場占有率飛速發展,工業發達的國傢母乳喂養率降到瞭榖底,據瑞典、美國等國統計,當時的母乳喂養率僅為20%,發展中國傢也緊隨其後。世界性的母乳喂養率下降,造成瞭嬰兒死亡率的上升,死於消化係統、呼吸係統、營養不良性疾病的嬰兒逐年增加,全世界每年大約有150萬的嬰兒死於這些疾病,這引起瞭國際醫學界以及社會公眾的關注,他們呼籲為瞭人類生存、嬰兒健康,需要保護母乳喂養。
配方奶公司花大量的市場費用進入醫療衛生保健機構,展開各種“嚮母乳緻敬”的大型路演,大量派發免費樣品,開展各種孕婦教育活動,贊助各種營養研究項目、學術會議,至於大眾廣告,則早已深入人心。
大量的配方奶廣告充斥著各個媒體,配方奶喂養變成瞭比母乳喂養更為常見的喂養方式,甚至成為喂養標準。大量的新手父母,把配方奶喂養的寶寶的錶現當作正常錶現,母乳喂養的寶寶錶現稍有不同,便因此放棄。配方奶公司並不會聲稱全部或者部分代替母乳,反而會常常把“母乳喂養是最好的”掛在嘴邊。
而隨著配方奶的廣告越來越普遍,中國的母乳喂養率一路下滑,據國傢衛生計生委2014年公布的數據顯示,我國母乳喂養率16年間下降瞭近40%,2008年發布的0~6個月嬰兒純母乳喂養率為27.8%,其中城市為15.8%,遠低於國際平均水平。2013年國傢疾控中心所做的營養與慢病調查監測數據顯示,中國純母乳喂養率僅為20.8%。2001年中國母乳代用品市場銷售額總價值為1億美元左右,到2012年時,中國母乳代用品市場銷售額總價值已經到瞭35億美元。中國寶寶吃掉瞭全球近1/3的奶粉。據中國奶業協會發布的消息稱,2017年中國嬰幼兒配方奶粉市場將達到863億的規模,比2012年翻瞭接近4倍。
這本書給我最大的觸動在於它對“母愛”這個概念的重新解讀。我一直以為母愛就是無私的奉獻,但這本書讓我看到瞭母愛中蘊含的智慧和力量。書中關於“循序漸進”的喂養方式,讓我覺得沒有那麼大的壓力,仿佛一個逐步探索的過程,而不是一場必須立刻成功的戰鬥。作者在講解一些比較專業的問題時,也用瞭很多通俗易懂的比喻,讓我這個新手媽媽也能輕鬆理解。我特彆欣賞她鼓勵媽媽們“傾聽寶寶的聲音”,學會解讀寶寶的信號,而不是一味地按照書本上的標準來衡量。這一點讓我覺得很有啓發,因為每個寶寶都是獨一無二的,強求一緻反而可能適得其反。書中還分享瞭一些關於“應對母乳喂養中的誤區”的內容,讓我茅塞頓開,原來我之前聽到的一些說法都是片麵的。這本書就像一個指南針,指引我在母乳喂養的海洋中,找到方嚮,不再迷茫。我迫不及待地想把書中的知識運用到實際中,去體驗這份“37°C的母愛”。
評分閱讀體驗簡直是齣乎意料的好,我原本以為這會是一本純粹的育兒指南,但它卻以一種極其人性化的方式展開。作者的文字就像一位經驗豐富的朋友,娓娓道來,沒有絲毫的生硬和刻闆。她分享的那些小故事,有成功的經驗,也有失敗的教訓,卻都帶著一種溫暖的共情,讓我覺得不是一個人在麵對育兒的種種挑戰。我尤其喜歡書中關於“建立連接”的部分,它不僅僅講授瞭如何讓寶寶吃飽,更強調瞭在這個過程中,母子之間情感的交流和依戀的建立。那種細膩的描寫,讓我仿佛親身感受到瞭每一次喂養時的溫情。書中還提到瞭許多關於“媽媽的自我關懷”,這一點真的太重要瞭!我們常常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孩子身上,卻忽略瞭自己。作者用她自己的經曆告訴我們,一個健康的、快樂的媽媽,纔能更好地照顧孩子。我從中學到瞭很多實用的方法,讓我覺得照顧自己並不是自私,而是育兒的一部分。這本書真的讓我對母乳喂養有瞭更深刻的理解,它不僅僅是生理上的喂養,更是一種情感上的滋養和成長的過程。
評分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關於母乳喂養的書,更像是一次關於母愛本質的深度探索。作者用一種非常詩意卻又不失嚴謹的筆觸,描繪瞭母乳喂養過程中,母子之間那種超越語言的情感連接。我被書中那些關於“荷爾濛的魔法”、“皮膚與皮膚的交流”的描寫深深打動。它讓我意識到,母乳喂養不僅僅是為瞭滿足寶寶的營養需求,更是為瞭建立一種深刻的、不可替代的親密關係。書中的一些關於“媽媽的情緒管理”的內容,也讓我受益匪淺。作者並沒有迴避母乳喂養過程中可能會遇到的各種情緒波動,而是提供瞭非常有效的應對策略。這讓我覺得,這本書是真正站在媽媽的角度去思考問題,去解決問題的。我讀完這本書,感到一種前所未有的平靜和力量。我不再害怕母乳喂養過程中的種種不確定性,而是充滿瞭期待和信心,相信自己能夠用這份“37°C的母愛”,為我的寶寶創造一個溫暖而充滿愛的成長環境。
評分這本書的名字一下子就抓住瞭我的眼球,“37°C的母愛”,多麼溫暖而又充滿生命力的意象!我雖然還沒真正成為母親,但每次看到這個書名,腦海中就會浮現齣嬰兒在母親懷裏安睡的畫麵,以及那份無私、深沉、甚至有點滾燙的愛。書名裏的“母乳喂養”更是直擊核心,我知道這不僅僅是關於喂養技巧,更深層次地觸及到母子之間最原始、最親密的連接。我一直對母乳喂養充滿好奇,也有些許的睏惑和期待。網上流傳著各種各樣關於母乳喂養的信息,有成功的喜悅,也有放棄的無奈,我渴望有一本能夠真正讓我信服、給我力量的書,讓我瞭解其中的奧秘,也讓我對未來育兒之路充滿信心。這本書的封麵設計也很有特點,我猜測它一定充滿瞭親切感和生活氣息,而非冰冷的說教。我期待它能像一位溫柔的導師,在我人生這段嶄新的旅程中,給予我恰到好處的指導和支持,讓我能夠自信地迎接寶寶的到來,並用這份“37°C的母愛”去滋養我的孩子。
評分我不得不說,這本書的實用性超齣瞭我的想象。我平時對各種育兒書籍都有一些涉獵,但很多都停留在理論層麵,或者過於強調某個方麵。但這本書不同,它非常接地氣,充滿瞭作者親身的實踐經驗。從産前準備到産後恢復,從哺乳姿勢到追奶技巧,書中都給齣瞭非常詳細的指導。最讓我感到驚喜的是,它還包含瞭如何處理一些常見問題的建議,比如乳頭皸裂、乳腺炎等等,這些都是我非常擔心的問題。作者的建議非常具體,操作性也很強,讓我覺得即使遇到這些問題,我也能有應對之策。而且,這本書不僅僅是關於“怎麼做”,更重要的是關於“為什麼這麼做”,它會解釋背後的原理,讓我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我不再是盲目地跟著做,而是能夠理解其中的邏輯,從而更自信地進行母乳喂養。這本書讓我感覺自己不再孤軍奮戰,而是有瞭一個強大的後盾,可以讓我更加從容地迎接母乳喂養的挑戰。
評分真的很好
評分挺好挺好挺好挺好挺好挺好挺好。。。
評分比書城便宜很多哦
評分還可以,有一定的幫助
評分還可以,有一定的幫助
評分挺好挺好挺好挺好挺好挺好挺好。。。
評分還可以,有一定的幫助
評分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
評分其他寶媽推薦的書,為即將齣生二寶重新學習知識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