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作为公共领导力研究领域的权*,对于每一问题,从学术的角度切入,辅以翔实的文献研究,也引用历史上的政治领导、公共管理事件,使得本书不仅专业,可读性也很强。
——王辉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泛太平洋管理学会院士专家
第三章 领导力曾经是什么?
为何要为起源大伤脑筋?更何况,起源当从哪里算起?首先应当指出,对研究领导力的学者而言,“起源”乃是有记载的历史之初,而非智人之始。自有记载以来,任何具备相当规模和存续时间的组织和社团都曾有过某种形式的领导,该领导往往表现为一个人,并非历来如此——通常是男人, 却并不永远这般。 这未必是说领导一贯并将始终至关重要或不可或缺,当然更不表明其雄性特质,但它却暗含着我们一直都有领导者这一事实。那么,我们当如何证明领导的确不可或缺,或者领导形式和风格是否随时空发生了变化呢?
在很大程度上,我们关于古代领导力的知识主要依赖于书面文献的存在,这就引出了领导力的第一课:一般而言,历史都是由胜者书写的,这既包括获胜的军事领导者,也包括掌权的政治团体。在前一类别中,不妨想想为什么我们对亚历山大大帝或尤利乌斯·?凯撒的胜利倒背如流,却对斯巴达克斯知之甚少,对整个古代不断撼动奴隶社会根基的成百上千次奴隶暴动更是几近无知。答案一目了然,那就是亚历山大和尤利乌斯·?凯撒要么自己书写历史,要么吩咐专业人士为其撰写历史,而斯巴达克斯没有留下任何书面记录,在奴隶主的记录中,提到其他奴隶领袖之处更是寥寥无几。因此需要预先警告诸位,在阅读任何古典时期领导力的记录—当然,当代领导力的记录也是一样—时,需要对资料来源持警醒。那些记录并非事实信息的中立记载;相反,它们是为实现某一特定目的而进行的偏颇记录。
在某种程度上,某个故事是否被记载下来,首先取决于该叙事是否包含被认为意义重大的内容。也就是说,我们倾向于只记录那些在一定程度上不同寻常或非凡罕见的事件。如此一来,就没有多少专著讨论两千年前的中国人如何经营一块小小的农场,也没有多少资料帮助人们了解同一历史时期,高卢的凯尔特部落在相对和平时期的领导风格。但我们有那个时期凯尔特人与罗马人作战的记录,也不乏同一历史时期中国战争首领的记载。然而,关于高卢人与罗马人之间战争的文本是罗马人的文本:首先因为凯尔特人基本上是没有文字的社会,主要还是口头文化,其次则是因为,大体说来,罗马人取得了胜利的同样,能够经过漫长的历史时期保留下来的东西往往是实体的文本和人工制品,而不是口头叙述,因此我们关于非文字社会领导力的了解往往是根据其他人的记录重建的,而那些记录往往是贬抑的。从我们根据考古记录对有文字以前的古代文明的了解来看,由博爱的领袖领导、与邻近部落和平共存的时期实在是凤毛麟角。
这样看来,战争显然是领导实践早期发展的一个关键部分。从如今中东地区的阿卡德的萨尔贡(约公元前2334—前2279)到埃及大帝拉美西斯二世,从公元前3000年左右的克里特岛文明到同一时期印度河流域的哈拉帕文明,再到中国黄河流域那些筑有城墙的聚居地, 我们知道,军事领导在人们追求生存和统治的过程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样,这也不是声称领导力起源于战争,或者军事领导是古代时期领导力的最重要元素—我们对这些时期的了解远远不够,无法对此证实或证伪。但的确如此,有些最重要的古典时期领导力文本要么与作战有关,也就是普鲁士军事理论家卡尔·?冯·?克劳塞维茨所谓的“以其他方法延续政策”,要么事关政策本身。古典时期和文艺复兴时期尤其如此,下面要先考察这两个时期,随后再转向近现代文献。
序言
有关领导力的书籍已经出版很多了,尤其是从国外翻译过来的有关领导力的著述更多。那么,基思· 格林特这本《领导力》 有什么特色,或者为什么要出版呢?基思· 格林特先生是英国华威大学(University of Warwick)领导力研究领域的教授,在这一领域进行了多年深入且扎实的研究,著述颇丰。他不仅在牛津大学赛德商学院担任研究员, 还是英国社会科学院的院士,由他撰写的关于领导力的书自然是十分专业,又非常权威的。难能可贵的是,这本小书深入浅出、条理清晰,就领导力的最基本问题一一进行了专业而又易读的解答。
整体来看,这本书有三个特点。第一,简洁而系统。这本书的中译本不超过八万字,非常简洁。在这个信息非常容易获得,同时又是信息碎片化的时代,人们似乎很难对一些大部头的书产生兴趣或者读下去的勇气。因此,这本书的短小很容易引起人们的兴趣, 使读者能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很快读完。同时,这本书又不失系统。作者从基于地位、个人、结果和过程的领导力等方面对它的定义进行了系统描述,随后从领导力研究历史的沿革,什么样的人会有领导力,到如何获得领导力等方面都进行了比较详尽的论述。读完之后,会对领导力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有一个系统且深入的了解。
本书的第二个特点是它有着不同于同类书籍的内容。例如,作者在第二章详细地描述了“领导力不是什么”,使我们从另外一个视角很好地理解了领导力与管理等方面的不同。又如,作者在第七章中提出了追随者的问题,这也是与以往有关领导力的书籍有所区别的地方。追随者,或有关追随力(followership)的研究是当代领导研究的一个新视角和新课题。前人有关领导力的研究过多地关注了领导应该是什么样的人,领导做什么才能有影响力等方面,然而正如作者所说,“领导力的所谓‘精华’ 遗漏了追随者, 而没有追随者,任何人都不可能成为领导者”。从追随者的角度来研究领导力,会帮助我们对这一概念有一个更加全面的认识。
第三,这本书的作者既有企业管理实践的经验,同时又对领导力的相关文献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整理。作者引用大量来自政界、企业界和公共管理领域的真实案例,详细地说明了领导力的概念,以及如何产生领导力、发展领导力等内容,对来自不同领域的读者都会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作者列举的例子不只来自西方,同时也出自中国的古典书籍和传说故事。因此,对于中国的读者会有不同程度的启发和借鉴作用。作为研究型的学者,专著的发表一定要有充分的理论和实证依据,这一点也是我喜欢这部专著的一个原因。作者在最后列出了很多参考文献,为读者就某一部分的内容进行更加详尽的了解提供了指引和参考。
读完《牛津通识读本:领导力》之后,我最大的感受就是,这本书提供了一个极具启发性的视角,来重新审视我们对“领导力”这个概念的理解。它并非简单地罗列成功领导者的案例,或者提供一套僵化的“秘诀”,而是深入探讨了领导力背后复杂的社会、心理和哲学根源。我特别喜欢它在不同章节中对历史上的重要思想家和领导者进行的分析,这些分析不仅揭示了他们思想的精髓,更巧妙地将这些古老的智慧与当代的管理挑战联系起来。比如,作者对马基雅维利关于权力和统治的解读,让我开始思考,在现代社会,我们对“操纵”的恐惧是否阻碍了我们更有效地实现目标。又比如,对古希腊哲学家关于美德和公共事务的探讨,则让我重新审视领导者的品格和责任感。这本书的语言也相当吸引人,它避免了枯燥的学术术语,而是用一种清晰、流畅且富有洞察力的方式,将复杂的概念娓娓道来。每次阅读,我都会发现新的思考角度,仿佛在与作者进行一场深入的对话。它鼓励我跳出传统的思维定式,去探索领导力的更多可能性,也让我对自己所处的环境和其中的领导者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它就像一个思想的催化剂,不断激发我进一步的探索和思考,让我不再仅仅满足于表面的理解,而是追求更深层次的洞察。
评分这本《牛津通识读本:领导力》就像一位博学多才的向导,带领我踏上了一段探寻领导力本质的精彩旅程。它并没有提供一套现成的“成功模板”,而是通过对一系列深刻问题的追问,激发我独立思考,去构建自己对领导力的理解。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作者并没有将领导力局限于某个特定的领域,而是将其置于更广阔的社会和历史背景下进行审视。比如,它探讨了领导力在不同文化中的表现形式,以及它如何在历史进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这种宏大的视角,让我不再拘泥于眼前的具体案例,而是能够从更长远、更根本的角度去理解领导力的意义。书中对于领导者所面临的伦理困境的讨论,也让我受益匪浅。它让我认识到,任何形式的领导力都伴随着责任,而如何平衡利益、做出艰难的抉择,是每一位领导者都必须面对的挑战。这本书的语言风格也非常独特,它既有学术的严谨,又不失文学的魅力,读起来一点也不枯燥。它让我觉得,我并非在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在积极地参与一场思想的探险,不断发现新的惊喜和启示,它就像一盏明灯,照亮了我对领导力认识的许多盲点。
评分这本书给我带来的体验,更像是在一次精心策划的思想漫游,而非一次简单的知识灌输。它将领导力这一概念置于一个宏大的历史和社会框架之下,让我们看到领导力并非凭空而生,而是深深植根于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之中。作者巧妙地穿梭于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时代,从部落首领的原始权威,到现代企业CEO的复杂管理,再到政治领袖的公共责任,都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考察。我尤其欣赏它在探讨领导力与权力的关系时所展现出的 nuanced approach,既不回避权力的必要性,也警惕权力的滥用。书中对不同权力形态的分析,如魅力型权力、合法性权力、专业性权力等,让我能够更清晰地辨别和理解不同领导者行为背后的驱动力。此外,作者对领导力与群体心理的联系也进行了深入的剖析,例如对从众心理、群体决策的偏见等问题的探讨,让我对领导者如何影响和引导群体产生了新的认识。这本书的结构也十分精巧,每一章都像是一个独立的论证,但又与整体的主题紧密相连,形成一个逻辑严谨的知识体系。阅读过程中,我常常会暂停下来,对照自己过往的经验,思考书中提出的观点是否适用于我所处的环境,这极大地提升了阅读的实践性和价值。
评分我必须说,《牛津通识读本:领导力》是一本让我惊喜连连的书。它没有故弄玄虚,也没有贩卖焦虑,而是以一种清晰、理性且富有启发性的方式,深入剖析了领导力这个复杂的主题。我特别欣赏书中对领导力与“意义”的关联的探讨。它让我开始思考,一个真正的领导者,不仅要指明方向,更要为团队和组织赋予意义,让大家明白所做之事的重要性。这种超越功利层面的思考,让我对领导者的角色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此外,书中关于领导者如何构建信任和建立社群的论述,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当下这个信息爆炸、人际关系疏离的时代,如何通过领导力来凝聚人心,建立起牢固的信任基础,这本书提供了一些非常实用的见解。它让我明白,领导力并非仅仅是一种个人能力,更是一种与他人建立连接,共同创造价值的能力。这本书的结构设计也十分合理,每一章都像是一块精心打磨的宝石,独立成篇,但又共同构成了领导力这幅宏伟画卷。阅读过程中,我常常会不自觉地反思自己的行为,并尝试将书中的观点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这种即时的反馈和验证,让阅读体验变得更加充实和有意义。
评分坦白说,在翻开这本书之前,我对“领导力”的理解还停留在比较表层,觉得无非就是发号施令、做出决策,或者带领团队取得胜利。但《牛津通识读本:领导力》彻底颠覆了我的认知。它让我意识到,领导力是一个极其复杂且多维度的概念,它涉及到认知、情感、伦理、哲学,甚至还有一点点运气。我特别欣赏它在章节中引入的那些具有前瞻性的理论,比如对“仆人式领导”的探讨,这完全颠覆了我对传统领导者高高在上的印象,让我开始思考,真正的领导者是否应该将服务和赋能他人置于自身利益之上。书中关于领导者如何应对不确定性和变化性的论述,也给了我很多启发。在如今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如何保持韧性,如何带领团队穿越迷雾,找到方向,这本书提供了一些非常宝贵的思路。它让我明白,领导力不是一种固定的能力,而是一种动态的、需要不断学习和适应的过程。它鼓励我去反思自己的领导方式,去探索更具包容性和人本关怀的领导模式。读这本书,感觉就像是在给自己的大脑进行一次“系统升级”,让我对领导力这个话题有了更宏观、更深刻的认识。
评分这次京东618的活动明显不给力啊!
评分很不错的一本书,很值得看,还会再来
评分非常满意非常满意非常满意
评分牛津通识系列一直都很不错 是中英对照的
评分京东服务好送货快值得信赖!
评分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评分京东服务好送货快值得信赖!
评分好书中的好书,正品,质量有保证
评分很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