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爱好者2018年5月刊

音乐爱好者2018年5月刊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费维耀 著
图书标签:
  • 音乐
  • 音乐杂志
  • 爱好者
  • 2018年5月
  • 流行音乐
  • 古典音乐
  • 乐器
  • 音乐文化
  • 音乐评论
  • 音乐生活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上海音乐出版社
ISBN:9771005774180
版次:1
商品编码:12355241
包装:平装
开本:大16开
出版时间:2018-05-01
用纸:胶版纸
附件:CD
附件数量:1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1979年创刊至今,《音乐爱好者》既坚持自己优雅精致的办刊传统,又和广大爱乐人一起,不断向更加辽阔的领域伸展新的视野和触角。对爱好者来说,音乐既是一份心心念念的精神向往,也是生活中扎扎实实的一个组成部分。《音乐爱好者》以音乐欣赏为中心,在经典音乐长廊里勾沉索隐,反映当代重大的音乐事件,将欣赏音乐与了解音乐、享受音乐结合起来。

《音乐爱好者》每期刊发国际乐坛新动态、国外具有影响力的音乐杂志的介绍、国内市场热门唱片信息等,并登载兼顾深度与广度、交融知识与趣味的爱乐文章,随刊附赠独具特色的完整经典音乐CD,是集聆听与阅读、参考和收藏于一身的爱乐良友。


内页插图

目录



《城市之声:2018夏日音乐风潮与独立精神》 导语: 当2018年的夏日阳光洒满都市的每一个角落,音乐的力量如同清凉的河水,涤荡着忙碌的灵魂。这不是一本关于经典回顾或主流榜单的陈词滥调之作,而是深入城市肌理,捕捉那些正在发酵、尚未被大众完全发掘的音乐脉搏。《城市之声》聚焦于一个充满活力与实验精神的时期——2018年中叶,尤其关注独立厂牌的崛起、新兴音乐人对传统流派的解构与重塑,以及音乐与城市空间、社会议题的深度对话。我们相信,真正的音乐潮流,诞生于那些不循规蹈矩的地下场景和对未来声音的勇敢探索。 第一辑:流派的边界消融——电子音乐的后现代转型 2018年,电子音乐不再仅仅是舞池的背景音。本辑深入剖析了“氛围电子”(Ambient Techno)如何与极简主义发生化学反应,催生出一种更具冥想性和内省性的听觉体验。我们特别关注了柏林和东京两地先锋制作人,他们如何利用模块化合成器(Modular Synthesizers)创造出非线性和有机感的音景。 深度报道一:合成器的复兴与未来主义的陷阱 解析了模拟合成器在数字时代反而被推崇的现象,这并非简单的复古情结,而是一种对“可触摸声音”的渴望。我们采访了多位音频工程师,探讨了老式硬件与尖端AI编曲工具结合后,音乐生产流程发生的微妙变化。同时,我们也批判性地审视了过度依赖预设音色和自动化流程带来的“声音同质化”风险,并推荐了几组坚持手工调音的制作人。 案例分析:从“噪音”到“结构”——实验音景的艺术化 本部分着重介绍几组将噪音(Noise)元素精致化处理的艺术家。他们不再追求纯粹的破坏性,而是将失真、白噪音视为构建复杂音景的纹理。例如,一支来自苏格兰的二人组,他们如何将工业废墟的环境录音融入到节奏结构中,使得听众在聆听时,仿佛置身于一个正在衰败但依然美丽的后工业空间。 第二辑:摇滚乐的地下回响——后朋克与新金属的影子 虽然主流媒体倾向于宣布摇滚乐的“死亡”,但在全球的地下排练室里,一股强劲而阴郁的力量正在集结。2018年的摇滚乐呈现出一种对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的“焦虑美学”的重新解读。 聚焦:新一代“后朋克复兴”的地域性差异 我们对比了英国曼彻斯特、美国西雅图和澳大利亚墨尔本的“后朋克”场景。英国的乐队似乎更注重节奏的疏离感和歌词的社会批判性,而美国西岸的乐队则更多地吸收了迷幻摇滚(Psychedelic Rock)的冗长即兴,创造出更具迷雾感的氛围。我们探讨了这种地域差异如何影响了吉他音色和贝斯线的处理方式。 专题:金属乐的“技术化”趋势 本章节讨论了技术死亡金属(Technical Death Metal)和前卫金属(Progressive Metal)的复杂化走向。2018年,鼓点变得更加复杂,时间签名(Time Signatures)的频繁变化成为常态。我们深入分析了这种技术性是否服务于音乐表达,还是沦为炫技的工具。重点推荐了几支成功地将复杂编排与情感冲击力完美结合的乐队。 第三辑:节奏的全球对话——嘻哈与拉丁节奏的跨文化融合 全球范围内的嘻哈音乐在2018年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融合度。来自非英语国家的艺术家不再满足于模仿美国东海岸或西海岸的风格,而是将本土的节奏母题大胆植入。 实地考察:非洲西海岸鼓点与Trap的结合 我们前往加纳和尼日利亚,探究当地的Afrobeat节奏如何与Trap音乐的808低音炮和快速踩镲(Hi-hats)相结合,形成了一种既有传统律动感又充满现代冲击力的“Afro-Trap”新声。这不仅仅是简单的叠加,而是深层次的节奏结构互换。 解析:拉丁陷阱(Latin Trap)的商业与艺术张力 拉丁美洲的嘻哈场景在这一年取得了爆炸性的增长。本部分探讨了Reggaeton的标志性“Dem Bow”节奏如何被不断地解构和重组,以适应Trap的更慢、更黑暗的基调。我们也讨论了西班牙语歌词在讲述社会不平等和移民议题时的尖锐力量。 第四辑:声音的未来实验室——媒介与音乐的交互体验 技术进步不仅改变了音乐的制作方式,也改变了音乐的消费和体验方式。本辑关注音乐与新媒体、新技术的结合点。 前沿探索:沉浸式音效与VR音乐会 随着虚拟现实(VR)技术的普及,艺术家们开始尝试构建完全由声音主导的虚拟空间。我们采访了几位开发沉浸式音乐体验的软件开发者,他们如何利用空间音频(Spatial Audio)技术,让听众的头部运动直接影响声音的方位和混响,从而创造出传统立体声无法比拟的“在场感”。 档案:音乐采样与版权的灰色地带 在采样文化日益盛行的情况下,2018年是音乐版权法律和伦理讨论尤为激烈的一年。我们梳理了几个标志性的采样纠纷案例,并探讨了独立音乐人如何在不扼杀创意的同时,尊重前人留下的声音遗产。这涉及到对“借鉴”、“致敬”与“剽窃”界限的重新审视。 结语:聆听未完成的协奏曲 《城市之声》并非试图给出2018年夏天最“正确”的音乐清单,而是提供了一张探索地图,指引读者走向那些充满未知和可能性的声音角落。真正的音乐生命力,永远存在于那些尚未被主流定义、仍在不断自我迭代的实验之中。我们邀请读者,放下耳机上的流行金曲,去倾听这座城市中,那股永不停歇、不断进化的音乐心跳。

用户评价

评分

刚翻开这本《音乐爱好者2018年5月刊》,一股熟悉的亲切感便扑面而来。我是一个彻头彻尾的乐迷,从黑胶唱片时代的模糊磁性,到数字音乐的清晰便捷,每一种媒介都承载着我对音乐深深的眷恋。每期《音乐爱好者》都像是我与世界音乐脉搏连接的桥梁,总能在不经意间点燃我对于未知旋律的好奇心。这一次,封面上的那张照片,光影斑驳,仿佛捕捉到了某个瞬间的极致,让我迫不及待想知道它背后隐藏的故事。是哪个才华横溢的音乐人,又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创作出了令他们如此动容的作品?我尤其期待看到那些对于音乐制作细节的深入剖析,那些关于混音、编曲、录音技术的分享,总能让我这个业余爱好者受益匪浅,仿佛在悄悄地为我的音乐梦想添砖加瓦。同时,我也希望这期能够带来一些关于独立音乐的专题报道,我知道音乐的生命力常常源于那些不被主流束缚的独立灵魂,他们用最纯粹的热情在音乐的土壤里耕耘,而《音乐爱好者》总能敏锐地捕捉到这些闪耀的火花。

评分

这次拿到《音乐爱好者2018年5月刊》,感觉像是收到了一份精心准备的礼物。我不是那种追逐潮流的乐迷,反而更偏爱那些经典之作,以及那些能够引发深度思考的音乐。所以,我最期待的,是能够在这本杂志里看到一些关于音乐史的回顾,或者是一些音乐流派的溯源。比如,对于某些被誉为“神级”的专辑,能否有更深入的解读?它们是如何诞生的,又为何能成为永恒的经典?亦或是,对于那些在音乐史上留下深刻印记的音乐人,能否有更详尽的传记和访谈,让我们得以窥见他们创作背后的心路历程和人生哲学?我希望这本杂志不仅仅停留在表面的介绍,而是能够触及音乐更深层次的本质,去探讨音乐与社会、音乐与文化、甚至音乐与人类情感之间的复杂联系。当然,如果能有几篇关于发烧级的音响设备评测,那就更完美了,毕竟,好的音乐也需要好的载体去呈现,才能达到最佳的听觉享受。

评分

拿到《音乐爱好者2018年5月刊》,我脑海中首先浮现的是那些久违的旋律,以及那些在我音乐旅程中留下深刻印记的音乐人。我是一个有点怀旧的人,尤其喜欢那些能够勾起美好回忆的音乐。所以,我非常期待这期杂志能够有一些关于“复古”或者“致敬”的专题。比如,对某个年代的经典音乐风格进行回顾,或者是一篇关于某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专辑诞生背后的故事。也许,还能看到一些对于那些已经淡出公众视线但曾经辉煌的音乐人的深入报道,让我们有机会重新认识他们,感受他们曾经带来的震撼。我也会对那些关于唱片收藏的技巧,或者音乐器材的保养方法感兴趣,这些能够帮助我更好地保存和体验我心爱的音乐。总的来说,我希望这本杂志能给我带来一种穿越时光的音乐体验,让我重温那些美好的音乐瞬间。

评分

说实话,《音乐爱好者2018年5月刊》的到来,总是伴随着一种期待和惊喜。我一直对那些能够跨越国界、跨越语言的音乐充满敬意,而这本杂志似乎总能精准地捕捉到全球音乐版图上的那些令人瞩目的动向。我非常希望这一期的内容能够涵盖一些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音乐介绍,无论是亚洲的传统乐器与现代电子的碰撞,还是非洲大陆充满活力的节奏,又或者是南美洲热情奔放的桑巴风情。我渴望了解这些音乐是如何在各自的土地上孕育生长,又如何在世界舞台上绽放光彩。我也很好奇,在2018年的5月,有哪些新兴的音乐力量正在崛起,有哪些年轻的音乐人正在用他们的创新思维挑战着传统的音乐边界。如果杂志中能有关于音乐节的现场报道,或是音乐人之间的跨界合作的深入分析,那将更能让我感受到音乐世界的活力与无限可能。

评分

这次阅读《音乐爱好者2018年5月刊》,我抱着一种放松而愉悦的心情。对我而言,音乐是一种治愈,是一种陪伴,它常常能在忙碌的生活中,为我提供一个宁静的港湾。因此,我更希望在这本杂志中能看到一些与音乐相关的生活方式内容,比如,如何在家中打造一个理想的音乐空间,如何根据不同的心情选择适合的音乐列表,或者是一些关于音乐与摄影、音乐与文学的跨界艺术探讨。我喜欢那种将音乐融入生活点滴的分享,它让音乐不再仅仅是听觉的享受,更成为一种情感的寄托和生活态度的体现。此外,如果能有一些关于音乐治疗或者音乐心理学的科普文章,也会让我感到非常有兴趣。我希望这本杂志能像一位知心的朋友,用温暖的笔触,带我走进一个更美好、更富有诗意的音乐世界。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