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無數的企業宣傳自己正在引入精益、成功地實施瞭精益,但他們沒有告訴你的是:
— 改善成果無法保持;
— 流程反復惡化,退迴到引入精益之前的水平;
— 精益看似創造瞭很多效益,但無法讓企業的財務錶現變得更好;
……
本書的主角藍泰剋公司是一傢被精益經典著作《精益思想》收錄為成功案例的精益實踐先鋒企業,但它也同樣麵臨著上述問題。幸運的是,在前後兩代傑齣的帶領者和齣色的精益導師的指導下,藍泰剋公司擺脫瞭這些問題,實現瞭巨大的發展,獲得瞭更多的成功。
這並不是一個一帆風順的過程,而是一個充滿著挫摺、反復的艱苦的過程。藍泰剋公司以自己有特色的實踐路徑創造瞭一套適閤自己的“精益的日常管理體係”,這套體係可以有效固化改善成果,使生産流程保持穩定,大幅改善企業的財務錶現。
重要的是,這套精益的日常管理體係並不是隻適用於藍泰剋公司或製造企業,你也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實踐在自己所在的組織裏麵建立起一套威力無窮的日常管理體係。
很多管理者都認為,要想實現真正的精益管理,必須投入大量資源,引入外部專傢,成立項目組,投入大量資金和時間……但這並不是事實,精益管理的基本原則十分簡單且基於常識,相比於資源,決心和持之以恒的態度更加重要。
藍泰剋公司CEO詹姆斯.蘭卡斯特從兩個不同的層麵講述瞭一個既有實用性又鼓舞人心的故事。他基於個人視角,對自己身為一名企業帶領人的轉變過程進行瞭全景式的、坦率的迴顧和反思。同時,他也從曆史見證者的角度,對藍泰剋公司引入精益生産、改善財務錶現、建立精益的日常管理體係這一漫長而又艱苦的過程進行瞭深入、全麵的剖析。製造企業和其他組織可以充分藉鑒這一案例實施精益轉型,獲得更多效益。
詹姆斯.蘭卡斯特是藍泰剋公司的CEO和擁有者。藍泰剋在拉伸纏膜包裝技術領域是公認的帶領者和具有創新能力的企業。
藍泰剋的銷售和製造總部位於美國肯塔基州路易斯維爾市。藍泰剋在荷蘭設有工廠,在澳大利亞設有銷售和服務公司,在中國設有銷售公司。藍泰剋製造的纏膜包裝和物料搬運設備,通過經銷商和夥伴渠道銷往世界各地,很多大型消費品公司都是其客戶,包括寶潔、利華兄弟、雀巢、米勒釀酒和百事等。藍泰剋的年銷售額超過1.3億美元,大約有475名員工。
藍泰剋是美國早一批推行豐田生産方式的公司,其精益實踐從20世紀90年代早期便開始瞭。詹姆斯.沃麥剋和丹尼爾.瓊斯(他們也是美國精益企業研究院的創立者)將藍泰剋的案例寫入瞭《精益思想》一書,以及在《哈佛商業評論》和其他刊物上發錶的文章中。吉姆參與瞭藍泰剋過去21年的精益旅程,他是目前藍泰剋持續推進精益實踐的領頭人。
加入藍泰剋之前,詹姆斯在金融業工作,服務於紐約的Catalyst Energy公司。詹姆斯於1990年加入藍泰剋,擔任定製機器業務部的銷售經理。經過幾次提升,他在1995年成為公司總裁和CEO。
詹姆斯非常支持並積極參與路易斯維爾的技術和職業教育活動。他是傑佛遜社區和技術學院的校董會,他還參與瞭其他許多與教育相關的活動。
第 1章 跌跌撞撞 /1
第 2章 噴塗綫終身班長 /21
第3章 走動式檢查的韻律 /41
第4章 信息從下嚮上,支持從上嚮下 /61
第5章 醜陋的壁紙 /71
第6章 解決當前的問題 /87
第7章 人員危機 /103
第8章 走動式檢查的藝術 /121
第9章 急於改善 /135
第 10章 戰略規劃和部署 /147
第 11章 麵對未來的挑戰 /161
第 12章 確保未來的發展 /175
緻 謝 /187
作為一名在管理崗位上摸爬滾打多年的老兵,我對於各類管理書籍並不陌生。然而,《精益管理的日常實踐:通嚮持續改善之路》這本書,卻給瞭我一種久違的驚喜。它的價值,不在於提供瞭多少全新的理論,而在於它將那些耳熟能詳的管理原則,通過一種更加接地氣、更具操作性的方式呈現齣來。書中對於“PDCA循環”的講解,便是我認為最具代錶性的一個例子。它並沒有簡單地羅列A、B、C、D四個字母,而是深入地剖析瞭每個環節的具體執行要點,以及如何將其貫穿於日常工作的每一個細節。我尤其贊賞書中關於“持續改進的文化建設”的論述,認為這纔是精益管理能否真正發揮作用的關鍵。隻有當持續改進成為一種習慣,一種內化於心的理念,精益管理纔能真正生根發芽,開花結果。這本書,為我提供瞭一種全新的視角和方法,讓我能夠更好地理解和踐行精益管理的精髓,並在實際工作中取得更大的成效。
評分這本書給我帶來的啓示,遠超我最初的期待。我一直對效率提升和流程優化有著濃厚的興趣,但很多時候,理論知識停留在紙麵,難以轉化為實際行動。而《精益管理的日常實踐:通嚮持續改善之路》則像一把鑰匙,為我打開瞭一扇通往落地實踐的大門。它沒有空洞的理論說教,而是充滿瞭可操作的工具和方法,讓我能夠切實地在工作中找到可以改進的切入點。從5S管理到看闆方法,再到價值流圖的繪製,每一項都講解得深入淺齣,並配以大量生動的案例,仿佛作者就站在我身邊,手把手地指導我如何運用這些工具。我特彆喜歡書中關於“小步快跑,持續迭代”的思想,這讓我不再害怕改革的阻力,而是學會瞭從小處著手,通過不斷的小改進積纍起巨大的能量。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關於精益管理的讀物,更是一種思維方式的啓濛,它鼓勵我去觀察、去思考、去行動,從而真正實現工作中的持續改善。我強烈推薦這本書給所有希望提升工作效率、優化流程、追求卓越的職場人士,相信它一定會給你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獲。
評分這是一本讓我耳目一新的管理類書籍。我一直認為,管理的核心在於“人”,而這本書恰恰強調瞭這一點。它沒有把員工當作執行機器,而是將他們視為改善的主體和創新的源泉。書中對於如何激發團隊的參與度,如何建立開放的溝通文化,以及如何通過賦權來驅動持續改進,都有著獨到而深刻的見解。我特彆欣賞作者提齣的“尊重人性”的理念,認為這是精益管理得以落地的基石。很多時候,精益改進之所以難以推進,並非是方法有問題,而是忽視瞭人的情感需求和發展願望。這本書提供瞭一係列行之有效的方法,幫助管理者構建一個積極嚮上、鼓勵創新的工作環境。例如,書中關於“建立學習型組織”的章節,讓我深刻認識到持續學習和知識分享的重要性,這對於個人和團隊的成長都至關重要。總之,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操作手冊,更是一本關於如何構建高效、人性化團隊的智慧寶典。
評分這本書的行文風格非常獨特,充滿瞭故事性和畫麵感。作者並沒有采用傳統的教科書式的敘述方式,而是通過一個個生動的小故事,將復雜的精益管理理念娓娓道來。這種敘述方式,使得閱讀過程輕鬆愉悅,卻又不失深度。我仿佛置身於書中的各種場景,與主人公一起經曆著挑戰,體驗著成長。書中關於“發現浪費”的描述尤為精彩,作者通過各種具體的例子,將隱藏在日常工作中的各種“浪費”展現得淋灕盡緻,讓我不禁開始反思自己的工作方式。從時間管理上的無效會議,到資源配置上的重復勞動,再到流程設計上的冗餘環節,這些“浪費”無處不在,卻又常常被我們忽視。而這本書,則像一雙銳利的眼睛,幫助我們撥開迷霧,直擊問題的核心。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仿佛獲得瞭一種“精益思維”的“超能力”,能夠更容易地發現問題,並找到解決之道。
評分初讀這本書,我便被其獨特的視角深深吸引。作者並沒有將精益管理描繪成一套高深莫測的理論體係,而是將其拆解成瞭一係列切實可行、融入日常的點滴實踐。這種“日常化”的解讀方式,極大地降低瞭學習門檻,也讓我看到瞭將精益理念融入工作中的可能性。我尤其對書中關於“變異與穩定”的論述印象深刻。在很多組織中,人們往往習慣於固守現狀,對任何形式的“變異”都心存警惕。然而,本書卻巧妙地指齣,真正的改善恰恰源於對現有流程中“變異”的識彆與分析,並通過規範化的實踐,將有利的變異轉化為穩定的流程。這種辯證的思維,讓我重新審視瞭許多看似微不足道的工作細節,並開始思考如何從中發現改進的機會。書中的案例分析也非常到位,它們來自真實的業務場景,使得讀者能夠感同身受,並從中汲取經驗。閱讀此書的過程,就像是在進行一次自我賦能的旅程,讓我對如何推動組織進步有瞭更清晰的認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