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课》——你的影响力与创意力进阶指南!
★这是一个说好故事比写好说明书更重要的年代。传媒、广告、营销、游戏,甚至更广泛的职场和商业领域,都要求我们必须擅长说故事,能不能在3分钟内打动面试官、合作伙伴、投资人或者消费者,说好故事很重要。
★故事是人类历史上zui古老的影响力工具,也是zui有说服力的沟通技巧。说故事,不是编造用来消遣娱乐的奇异情节,而是制造把人们带入其中情境,让他们跟着你一起呼吸、心跳,从而影响和说服。
★华语世界首席故事教练许荣哲,教你用故事收服人心。罗振宇盛赞“ZUI适合中国人的故事入门教练”,同时在罗辑思维、喜马拉雅开讲的台湾DIYI人,一年演讲邀约超过500场,代表作《小说课》在两岸掀起故事狂潮。
★《故事课1》侧重从个人角度出发,强调故事在人际沟通中发挥的巨大影响力,层层解析故事的规律与搭建技巧,展示故事思维和说故事的能力如何在现实生活中深刻决定我们在自我品牌建设、演讲、说服、行为方式等方面的表现和成败。
谁会说故事,谁就拥有世界。伟大的天才如何利用故事的力量打造自己的传奇:乔布斯、毕加索、村上春树、毛姆、褚时健……伟大的企业如何用故事塑造自我发光的容器——品牌:耐克、苹果、可口可乐、迪士尼、香奈儿……这是一个说好故事比写好说明书更重要的年代:未来的广告、营销、游戏,甚至更广泛的职场和商业领域,都要求我们必须擅长说故事,能不能在三分钟内打动面试官、投资人或者消费者,说好故事很重要。
许荣哲,故事营销高手、演讲家、小说家、编剧、导演。在台湾被称为“ZUI会说故事的人”,他是罗振宇眼中ZUI适合中国人的故事入门教练,也是九把刀追随的文学偶像。他当过《联合文学》的主编,干过出版公司总编辑,写过小说和剧本,曾获台湾时报及联合报文学奖、梁实秋文学奖等多种奖项。他每年做300多场关于故事与写作的培训和讲座,很多人评价他,讲得比写得还好。
《人物》杂志:说故事已经成为一种商业策略,从好故事到热门IP似乎只有一步之遥,许荣哲解剖故事的一招一。在他看来,故事是ZUI原始的虚拟实境,像海绵体一样,可以包含任何你想要传递的信息。
罗振宇:笨拙的人讲道理,而聪明的人,会说故事。
绿茶:故事心法也许不一定适用所有人,故事高手过招,有套路总比打乱拳有优势。
《新京报》:许荣哲从人物、场景、对话、开场、性格等角度出发,与读者进行了一场关于创意写作的探讨,向我们揭示了:写好故事是需要技巧的,打动你的那些故事背后,也潜藏着不为人知的秘诀。
推荐序 文 / 罗振宇 001
序 世界是你的,去拿它 005
第一课 三分钟说一个完整的故事 013
靶心人公式 015
褚橙翻身 020
乔布斯的英雄旅程 026
第二课 一分钟说一个精彩的故事 033
努力人VS 意外人 035
垂直思考VS 水平思考 037
一千六百多次的爱迪生 043
伟哥的离奇身世 049
第三课 十秒钟说一个说服人的故事 053
全世界最有影响力的人 056
现实扭曲力场 059
第四课 一鸣惊人的自我介绍术 069
姓名联想法 072
十秒钟自我介绍 074
一分钟自我介绍 076
三分钟自我介绍 082
第五课 打造自己的品牌:五招让你“红” 089
世界上最会卖东西的人 091
演员毕加索 095
史上最贵画作 103
第六课 三分钟说5040 个故事 109
89%的套路 112
为“靶心人”开挂 115
《海的女儿》 117
从“转弯”的地方说起 122
第七课 故事强力胶:相似物转场 125
相似物转场 128
《2001 太空漫游》 130
《现代启示录》 132
从“悬疑”的地方说起 135
从“结局”的地方说起 136
乔布斯的人生转场 139
第八课 用故事来逆转胜 143
我犯了十恶不赦的罪 146
丘吉尔、威尔逊:“闹场”的反击 148
比尔·盖茨:“抄袭”的反驳 151
“我被外星人绑架了” 156
第九课 史上第二厉害的故事心法 165
《宁静祈祷文》 168
《拯救大兵瑞恩》 169
赛局理论 174
笛卡儿的第十三封情书 180
第十课 预言可能成真的故事 187
“预言成真”的预言家 190
“幻想成真”的小说家 191
预言>智慧>数学 198
恐怖的制约 203
第十一课 三分钟说十八万个故事 207
36 种剧情模式 209
剧情模式22:为爱情牺牲一切 213
剧情模式18:不知而犯的恋爱罪恶 219
《海的女儿》×《天龙八部》 223
第十二课 情节数据库:36 种剧情模式 227
1. 哀求请托:《我不是潘金莲》
2. 援救:《拯救大兵瑞恩》
3. 复仇:《慕尼黑》
4. 亲族间的报复:《投名状》
5. 逃亡者的追捕:《火线追击令》
……
序:世界是你的,去拿它
关于影响力,我最喜欢的故事是底下这一个。
二十四岁以前,前往我的家乡下营,需要参考坐标—要用知名度高一级的麻豆和新营来导航,否则无法抵达。
“下营,位于麻豆和新营中间。麻豆,中秋月饼的好伙伴,袖子的故乡;至于新营不用介绍,因为有火车经过。”
事实上,下营不只流着海盗的血液,同时也散发着神明的仙气。但小时候,没人告诉我这些,所以我一点也不尊敬它。
二十四岁之后,我开始说故事,装神弄鬼的开关被打开了,参考坐标变成了海盗和神明。
介绍家乡时,我会故作神秘:“呼,那个地方啊,恐怖喔,杀人县、会赢乡、赢钱村。”(台南县、下营乡和营前村的闽南语发音。)
“杀人?赢钱?这是海盗住的地方吧?”
“没错,我的家乡下营确实跟海盗有关。”
下营周遭,柳营、林凤营、中营、新营、左营……这些名字里带有“营”的乡镇,大都是当年郑成功军队来台驻扎、开垦的地方。
“你的意思是……郑成功是海盗?”
“错、错、错,郑成功不是海盗,他的老爸郑芝龙才是。”
一半商人一半海盗的郑芝龙,后来投降明朝,明朝覆亡之后,被接续的政权清朝诱降。清朝利用郑芝龙,希望他儿子投降,但郑成功一直不从。
“所以我们是海盗的后代!”
除了弄鬼,我也喜欢装神,像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一样。
下营最著名的地标——“玄天上帝庙”,当地人像喊自己的爹一样,亲切地叫祂一声“上帝爷”。
上帝爷是郑成功从大陆带来的,但源头在朱元璋身上。
话说,元朝末年,朱元璋和陈友谅,争夺天下。
打了大败仗的朱元璋,一个人往武当山逃,在后有追兵的情况下,远远看到前面有间破败的小庙,想都没想就冲了进去──没想到门口结满了蜘蛛丝。
躲进供桌底下的朱元璋,抹了抹脸上的蜘蛛丝,心都凉了,因为追兵一到,看见门口破碎的蜘蛛丝,肯定会进来搜索。
看来今天就是命丧之日,朱元璋悲从中来,忍不住哭了。
朱元璋一哭,庙里突然传来笑声。他一惊,左看右看,根本没人啊。随后,他再哭,庙又笑。抬头一看,笑声居然来自庙里的神明。
朱元璋赌气说,万一今天他有命活,明天就把庙拆了。
随后,追兵到了。正当小兵要进庙搜索时,立刻被大将军喝止:“你是笨蛋吗?庙门口布满密密麻麻的蜘蛛丝,这代表庙里没人!”
怎么可能,蜘蛛丝不是被自己撞毁了吗?朱元璋摸一摸脸,蜘蛛丝全不见了。
抬头看着神明,祂又笑了。
逃过一劫的朱元璋最后当上皇帝,为了感念小庙神明的相助,于是下了一道圣旨,封祂为明朝的“开国神明”,并升级为“玄天上帝”。
这个故事怎么来的?
我个人认为最靠谱的说法是:历代君王皆世袭,老子传儿子,但朱元璋是一介平民,为了给自己一个正当性,他编造了这个故事,用来告诉百姓,他的皇位是神明赐予的。
凭着玄天上帝的故事,朱元璋瞬间逆转胜,而且是浑身发光的那种逆转胜。
不喜欢自己的故事,可以,那就为自己打造一个喜欢的故事。
朱元璋用故事改变了自己的命运:老天爷不给他皇帝命,他就自己说一个──神明命。
同样地,不认识我的家乡,没关系,那我就为你说一个难忘的故事。
从此,下营不只是我一个人的下营,它同时也是海盗的下营、神明的下营,更是你的下营。
世界是你的,但你必须自己去拿。
至于怎么拿?
说一个有影响力的故事。
Ps.我很会说故事,是因为我很会听故事,尤其是听巨人说故事。
这些巨人是《影响力》的作者罗伯特·西奥迪尼,《创意黏力学》的作者奇普·希思和丹·希思,《故事要疯传成交就用这5招》的作者火星爷爷……
站在巨人的肩膀,我也成了巨人;现在我蹲下来了,你可以踩上我的肩,成为下一个巨人!
读到这本书的名字,我立刻联想到那些在人群中侃侃而谈,总能吸引所有人目光的演讲者,或者那些在书中构建出瑰丽世界,让我们身临其境的作家。他们身上有一种神秘的光环,似乎一切都围绕着他们,而他们所讲述的故事,便是这光环的核心。我好奇,这本书会从哪些角度来揭示“说故事的人”的这种“影响力”?是关于他们如何选择故事的素材,如何组织语言,如何运用肢体语言和眼神来增强表达效果?还是说,它更侧重于精神层面的引导,比如如何理解听众的心理,如何抓住听众的注意力,以及如何通过故事引发共鸣和思考? 我希望这本书能给我一些具体的指导,让我明白,成为一个有影响力地说故事的人,并非遥不可及,而是可以通过学习和实践来达成的。我期待着它能提供一些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或者是一些颠覆性的技巧,让我能够在一个全新的维度上去审视和学习讲故事这门艺术。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上“故事课1:说故事的人最有影响力”这几个字,一开始就抓住了我。我一直觉得,一个好的故事,不仅仅是情节的起伏,更是背后传递的情感和思想。而“说故事的人”本身,更是连接这些的关键。我尤其好奇,这本书会如何剖析“影响力”是如何通过讲故事来实现的?是技巧上的精湛,还是内容上的深刻?亦或是与听众建立情感连接的艺术?我猜想,书中可能会包含一些关于故事结构、人物塑造、节奏把握的理论,但更吸引我的是,它会深入探讨,为什么有些人讲的故事能让人久久回味,甚至改变他们的想法和行为。是他们拥有独特的视角,还是他们能精准地触碰到听众内心深处的某种需求?或许,这本书会提供一些实用的方法,让我们也能成为更有影响力地说故事的人,无论是工作汇报、课堂讲解,还是与朋友的闲聊,都能让自己的话语更有分量,更具感染力。我期待着它能为我打开一扇新的大门,让我更深刻地理解故事的力量,以及如何驾驭这份力量。
评分“说故事的人最有影响力”,这句话的背后,隐藏着一种强大的信念。它让我联想到,那些改变世界的思想家、那些激励人心的领导者,他们往往都是杰出的故事讲述者。我一直在思考,是什么让一个故事拥有如此巨大的力量,以至于能够影响甚至改变无数人的命运? 我猜测,这本书不会仅仅停留在讲故事的技巧层面,而是会深入探讨故事与人类心理、情感和认知之间的微妙关系。它可能会揭示,故事是如何在不经意间塑造我们的价值观,如何唤醒我们的潜能,如何帮助我们理解这个复杂的世界。我特别期待,书中能够分享一些关于如何构建引人入胜的故事,如何让故事充满生命力,以及如何让故事的力量在听众心中生根发芽的方法。我希望,通过阅读这本书,我能学会如何成为一个更有智慧、更有远见地说故事的人,用故事去点亮自己,也去照亮他人。
评分“影响力”这个词,总让人觉得有些遥不可及,好像是属于政治家、商业领袖或是某些天生就具有魅力的人。但当它和“说故事的人”联系在一起时,我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亲切感。因为故事,是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交流方式之一,我们无时无刻不在分享和倾听故事。我开始思考,书中所说的“影响力”,是否意味着不仅仅是让别人听进去,更是能让别人被说服,被感动,甚至被改变? 我设想,这本书可能会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分析故事是如何触动人的情感,如何绕过理性思维的防御,直接抵达内心深处。 也可能,它会分享一些历史上的经典案例,分析那些伟大的演说家、作家是如何通过他们的故事,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深刻的印记。我更愿意相信,这本书会提供一些实操性的建议,帮助我提升自己在日常沟通中运用故事的能力,让我的话语更有力量,更能打动人心。
评分这本书的名字,让我立刻想到了“魅力”和“说服力”这两个词,但它用了“影响力”,我觉得这个词更深邃,更有延展性。我好奇,书中所说的“说故事的人”所具备的“影响力”,究竟是一种什么级别的力量? 是指在短时间内抓住听众的注意力,让他们在听完故事后觉得很有趣,还是更进一步,能够改变他们的观点,甚至激励他们去行动? 我想象,这本书或许会探讨故事的本质,以及它为何拥有如此强大的力量。是故事本身的结构,人物的塑造,还是情感的铺设? 又或者,是说故事者本身所散发出的某种特质,让他们能够用故事去连接人心,去引发共鸣? 我迫切地想知道,这本书是否会提供一套体系化的方法,让我能够掌握这种“影响力”,无论是在工作场合,还是在个人生活中,都能让自己的沟通更有效,更具穿透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