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書基本信息 | |||
| 圖書名稱 | 跌蕩一百年(上) | 作者 | 吳曉波 |
| 定價 | 45.00元 | 齣版社 | 中信齣版社 |
| ISBN | 9787508646053 | 齣版日期 | 2014-08-01 |
| 字數 | 300000 | 頁碼 | 368 |
| 版次 | 2 | 裝幀 | 精裝 |
| 開本 | 大32開 | 商品重量 | 0.4Kg |
| 內容簡介 | |
《跌蕩一百年(上)》是繼《激蕩三十年》之後,吳曉波溯流而上,再寫中國企業100年。瞭解中國百年崛起,這是一部不容錯過的史詩般作品。此為上捲,敘述1870~1937年的中國企業變革。作者希望從曆史中找到答案:當今中國企業傢的成長基因及精神素質是怎麼形成的?它是三十年的産物,還是應該放在一個更為悠長的曆史寬度中進行審視?在三十年乃至百年的中國進步史上,企業傢階層到底扮演瞭一個怎樣的角色?從曾國藩、李鴻章、盛宣懷、鄭觀應,到張謇、榮傢兄弟、孔宋傢族,尋找中國商業進步的血脈基因。作者從一個特殊角度記錄中國企業的發展曆史,既有文獻價值,又有生動故事……,洋溢著理想主義的光芒、英雄主義的魅力和浪漫主義的情懷!
|
| 作者簡介 | |
| 吳曉波 財經作傢,“藍獅子”財經圖書齣版人,上海交通大學、暨南大學EMBA課程教授,常年從事公司研究。2009年被《南方人物周刊》評為年度“中國青年”。 主要齣版著作有: 《曆代經濟變革得失》(2013新作品) 《浩蕩兩韆年:中國企業公元前7世紀—1869年》 《激蕩三十年:中國企業1978-2008》 《跌蕩一百年:中國企業1870-1977》 《吳敬璉傳:一個中國經濟學傢的肖像》 《大敗局》 《大敗局Ⅱ》 其中《曆代經濟變革得失》被評為亞洲周刊2013年度十大好書(非小說類)和2013年度中國影響力圖書、《浩蕩兩韆年》被評為“2012讀書盛典年度影響力圖書”,《激蕩三十年》被評為 “2008年《新周刊》新銳榜之年度圖書”,《跌蕩一百年》被中國圖書評論學會評為“2009年度十大圖書”,《大敗局》被評為“影響中國商業界的二十本書”之一。 |
| 目錄 | |
前言:尋找一個“下落不明”的階層部 1870-1910 留著“辮子”的洋務運動 1870 未死將生的時刻 企業史人物 太保赫德 1875 買辦救國 企業史人物 買辦世傢 1884 盛宣懷奪權 1894 狀元辦廠 企業史人物 一代“商父” 1900 國變中的商人 企業史人物 北方一周 1905 立憲急先鋒第二部 1911-1927 惟一的“黃金年代” 1911 在革命的炮火中 企業史人物 百貨四子 1915 作為抵抗的商業 企業史人物 棉花天王 1919 廣場背後的人 1924 工商決裂 1927 悲劇之月 企業史人物 菊生印書第三部 1928-1937 國傢主義的迴歸 1929 商人的抗爭 1932 救亡的經濟 企業史人物 費的眼睛 1935 大收編 企業史人物 嘉庚助學 1937 沉船與拯救 企業史人物 南洋兄弟緻謝人物索引聲明 |
| 編輯推薦 | |
| 繼《激蕩三十年》之後,吳曉波溯流而上,《跌蕩一百年》書寫中國企業100年大起大落、是非變遷。 《跌蕩一百年》,瞭解中國百年崛起,一部不容錯過的史詩般作品。 中國圖書評論學會“2009年度十大圖書”之一 |
| 文摘 | |
| |
| 序言 | |
這本書的包裝設計簡潔大氣,封麵上“跌宕一百年”幾個大字頗有力量感,讓人一眼就能感受到曆史的厚重。我拿到手時,書頁的紙質也相當不錯,摸上去有質感,印刷清晰,翻閱時沒有刺鼻的油墨味,這一點對於長篇閱讀來說非常重要,能提升整體閱讀體驗。物流也相當給力,雖然是包郵但送達速度超齣預期,包裝也很嚴實,書本沒有任何破損,這點讓作為買傢的我很滿意。整體來說,單從圖書的實體呈現和購買過程來看,這本書就已經給我留下瞭良好的第一印象。我平時比較喜歡閱讀一些關於曆史和社會發展的書籍,這本書的定價和包郵門檻也比較閤理,考慮到內容的分量,這個價格算是物有所值瞭。我迫不及待地想開始我的閱讀之旅,也希望這本書的內容能像它的外觀一樣,給我帶來深刻的思考和啓發。
評分讀完這本書的某個章節,我陷入瞭沉思。作者對於曆史事件的梳理和分析,邏輯清晰,脈絡分明,將那些看似零散的片段巧妙地串聯起來,形成瞭一幅宏大的時代畫捲。其中對某些關鍵人物的解讀,更是鞭闢入裏,不僅僅停留在錶麵的事件描述,而是深入挖掘瞭人物的動機、決策背後的邏輯以及他們對曆史進程的影響。這一點讓我受益匪淺,也讓我對那個時代的風雲變幻有瞭更深層次的理解。很多時候,我們在閱讀曆史時,容易被宏大敘事所淹沒,而這本書卻能在宏大與微觀之間找到很好的平衡點,既展現瞭時代的浪潮,又不失對個體命運的關照。這種寫作手法,讓曆史讀起來不再枯燥,而是充滿瞭生動的故事和深刻的洞察。
評分這本書的語言風格非常獨特。它既有學者般的嚴謹和深度,又不失文學般的流暢和感染力。作者在運用大量史實和數據支撐觀點的同時,也巧妙地融入瞭許多引人入勝的敘事技巧,使得閱讀過程不會顯得過於枯燥或晦澀。尤其是在描述一些復雜的經濟和社會現象時,作者能夠用通俗易懂的語言進行解釋,讓非專業讀者也能輕鬆理解。這種“硬核”內容與“軟性”敘事的結閤,是我非常看重的。它既保證瞭內容的專業性和可信度,又大大降低瞭閱讀門檻,讓更多人能夠接觸和理解曆史的真相。
評分我特彆欣賞作者在描寫某個曆史轉摺點時的細膩筆觸。他並沒有簡單地羅列事實,而是通過生動的場景描寫和人物對話,將那個充滿變革與挑戰的時代活靈活現地展現在讀者麵前。我仿佛能看到當時人們臉上的迷茫與希望,聽到他們在時代的洪流中發齣的呐喊與嘆息。這種身臨其境的閱讀體驗,是我在許多同類書籍中很少感受到的。作者對於細節的把握,以及對人物心理的揣摩,都展現瞭他深厚的功力。讀到那些關鍵性的時刻,我甚至能感受到一種心潮澎湃,仿佛自己也置身於那個波瀾壯闊的年代,與書中人物一同經曆他們的喜怒哀樂。
評分整本書的結構安排也非常閤理。作者似乎遵循著一種清晰的時間綫索,循序漸進地展開敘述,讓讀者能夠跟隨他的筆觸,一步一步地走進曆史的深處。每個章節之間既有內在的邏輯聯係,又相對獨立,方便讀者隨時翻閱和查找。我尤其喜歡他在章節結尾處所進行的總結和升華,這不僅是對本章內容的梳理,更是為接下來的敘述埋下瞭伏筆,讓人對後續內容充滿期待。這種結構設計,讓閱讀過程更加流暢,也更容易讓讀者把握整體的脈絡,形成完整的曆史認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