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包邮 中国传统道地药材图典 曹晖 王孝涛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9787513242530

正版包邮 中国传统道地药材图典 曹晖 王孝涛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9787513242530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曹晖王孝涛 著
图书标签:
  • 中医药
  • 药材
  • 图典
  • 传统医学
  • 中草药
  • 植物药
  • 曹晖
  • 王孝涛
  •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9787513242530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风送琴瑟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ISBN:9787513242530
商品编码:23853320033
包装:平装-胶订
开本:16
出版时间:2017-06-01

具体描述



商品参数

 

 

基本信息

书名:中国传统道地药材图典

作者:曹晖 王孝涛

定价:198元

字数:317千字

页数:328页

装帧:精装

出版时间:2017年6月第1版

印刷时间:2017年6月第1次印刷

ISBN:9787513242530

 

 



内容介绍

内容简介

    道地药材是中医药的特色优势之一,迄今相关的传统道地药材图谱挖掘研究工作却严重滞后,现今已出版的道地药材图集多是现代生物标本图谱,传统文献中道地药材图谱尚属空白。作者长期从事中药资源与药材生产研究,在数十年的工作中搜集了近1000幅国内外中药道地图文资料。现经精心整理,以科学性、学术性兼顾为原则,从中遴选出450余幅具有代表性的古代道地药材图谱,配以产区变迁文字说明,编撰成书。 所选图片,基本来自明代多部宫廷官修彩绘本草;从资料来源说,主要唐宋、明清本草文献。



作者介绍

作者简介

    曹晖,中国中医科学院,第二届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王孝涛)学术经验继承人。

    王孝涛,国医大师。20世纪60年代转向中药炮制科研工作,编写《中药炮炙经验集成》及《历代中药炮制资料辑要》等专著,为中药炮制学科发展奠定基础;70年代筹建中药炮制科学研究室,积极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对毒性中药法半夏、白附子等进行炮制沿革、炮制原理、炮制工艺和饮片质量标准等较系统研究,制定炮制新工艺及其饮片质量标准;1959年参加《中国药典》的编订,首次增加中药炮制标准,1979年再次完善药典中药炮制标准,并负责编订《全国中药炮制规范》。



目录

图书目录

草部

黄精

菖蒲

菊花

人参

天门冬

甘草

地黄

……

附录

附一 古代道地药材产区区划对照

一、秦汉时期

二、唐朝

三、宋朝

四、明朝

附二 近现代道地药材产区

一、中国中药区划

二、GAP基地

三、地理标志产品

四、药材之乡

附:中国大宗道地药材产地

主要参考文献



《本草拾遗·图说》 品读千年智慧,探寻草本精粹 内容梗概: 《本草拾遗·图说》并非一本涵盖市面上所有“中国传统道地药材图典”的百科全书,而是一部深度聚焦、精选珍稀、考证严谨的本草学著作。本书旨在带领读者穿越时光的洪流,深入领略中国传统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聚焦于那些在历史长河中历经考验、疗效卓著,却又鲜为人知的道地药材。我们并非包罗万象,而是精益求精,通过对数千种药材进行细致的筛选与考证,最终呈现出最具代表性、最值得深入研究的数十种药材。 本书在内容编排上,遵循“源流考证、形态辨析、功效阐释、应用实例”的四维一体模式,力求呈现最全面、最精准的药材信息。 卷一:本草溯源——历史脉络与名家考证 本卷将追溯所选药材在中国本草学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我们不会罗列所有提及这些药材的古籍,而是精选最具权威性和里程碑意义的文献,如《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本草纲目拾遗》等,着重解读历代本草学大家(如陶弘景、李时珍、赵学敏等)对这些药材的独特见解、辨析异同的深刻之处,以及他们为正本清源所做的努力。例如,对于某种药材,我们将详细考证其在不同朝代名称的演变,分析导致名称变化的原因,以及历代本草学家对此的争议与统一。我们将深入挖掘名家在辨识真伪、鉴别优劣、明确产地方面的独到经验,提供读者辨别道地药材的宝贵依据。 卷二:形质辨微——科学绘图与形态解析 在本卷中,我们摒弃了笼统的植物描述,而是邀请了国内顶尖的植物插画家,根据药材的真实形态,绘制出高清、细腻、具有科学价值的插图。这些插图将精准还原药材的根、茎、叶、花、果、籽等关键部位的形态特征,并辅以显微镜下的细胞结构示意图,帮助读者在实际采集或辨认时,能够准确无误。我们不会将所有药材的形态特征一一罗列,而是针对每种药材的易混淆点,进行细致的对比分析。例如,某种具有止血功效的植物,我们可能需要详细对比其与另一种外观相似但药性不同的植物在叶脉、花瓣形状、果实结构等方面的细微差别。此外,本卷还将详细阐述药材的生长环境、地理分布、最佳采收季节等信息,这些都直接关系到药材的品质与疗效。 卷三:功用证信——药理探究与临床验证 此卷将不再是简单的罗列药性,而是深入探究每种药材的药理机制,并结合大量可靠的临床实践进行验证。我们将梳理历代医家关于该药材的经典论述,分析其归经、主治、配伍等理论基础。更重要的是,我们将引用现代药理学研究的最新成果,阐释其有效成分、作用靶点,以及在体内外的生物学效应。本书将特别关注那些经过现代科学研究证实,具有确切疗效的传统药材。例如,对于某种具有抗炎作用的药材,我们将引用相关的药理学实验数据,并结合其在治疗风湿性疾病、呼吸系统感染等方面的临床应用案例,形成严谨的“理论-实践”闭环。我们不会涵盖所有市面上的“百草膏”或“万能药”配方,而是精选那些经过长期临床验证、疗效确切、安全性高的传统方剂,详细解析其组方原理与用法用量。 卷四:鉴藏之道——道地品质与辨伪存真 “道地药材”是本书的核心关注点之一。本卷将深入剖析何为“道地药材”,以及影响药材道地性的关键因素,如产地、气候、土壤、栽培技术、采收加工方法等。我们将选取数种具有代表性的道地药材,对其产地优势进行深入分析,并对比非道地产区药材的品质差异。例如,对于某种名贵的补益药材,我们将详细介绍其最适宜的生长区域,分析当地独特的自然条件为何能赋予该药材最佳的药效,并提供如何通过外观、气味、质地等特征来辨别其是否为道地药材的实用技巧。本书还将重点介绍如何识别和避免常见的药材伪品和劣品,传授读者鉴别真伪、辨识优劣的实用方法,守护中医药的纯正与生命力。 本书特点: 深度而非广度: 我们宁愿深入挖掘数十种药材的精髓,也不愿浅尝辄止地罗列数千种。 考证严谨: 所有论述均建立在可靠的文献记载和科学研究之上,力求准确无误。 图文并茂: 精心绘制的植物插图与详实的文字解读相得益彰,方便读者理解和应用。 实用性强: 结合临床实践,提供鉴别、应用等方面的实用指导。 人文情怀: 不仅是药材的介绍,更是对中国传统医药智慧的致敬与传承。 适读人群: 中医药爱好者、中医药从业者、中药学专业学生。 对传统草药、养生保健有兴趣的读者。 希望深入了解中国传统医药文化的读者。 对植物学、植物识别有兴趣的读者。 《本草拾遗·图说》将是一次穿越古今的本草之旅,一次对中国传统医药智慧的深度探索。我们希望通过本书,能够激发读者对中医药的兴趣,提升对道地药材的认知,最终受益于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

用户评价

评分

阅读体验上,这本书的逻辑组织结构清晰得令人赞叹。作者显然在构建这套知识体系时花费了巨大的心血。它不是简单地按照拼音或者科属来排列,而是似乎融入了一种更符合中医临床思维的编排顺序,使得学习和查询的连贯性非常强。当你查阅某一类具有相似功效的药材时,它们往往在相近的位置出现,这种“群体效应”极大地增强了知识的迁移和对比学习的效果。我尝试着利用它的索引系统查找了几味不常见的药材,反应速度非常快,定位准确无误。而且,每味药材的介绍部分,除了常规的图文信息外,还巧妙地穿插了一些历史典故或者炮制口诀,这些“花边”信息不仅缓解了专业阅读的枯燥感,还用更生动有趣的方式加深了对药材特性的记忆。这种对读者学习路径的细致考量,让阅读过程充满了发现的乐趣,而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疲劳感。

评分

从收藏价值和实用性的双重角度来看,这本图典的价值非常高。它不仅仅是针对目前市场上常见药材的罗列,更体现了一种对“道地性”标准的坚守和传承,这在当前药材市场良莠不齐的背景下,显得尤为可贵。对于专业的药材采购人员、中医执业者乃至是希望深入了解中华药学宝库的普通爱好者,它都能提供一个可靠的参照系。它所传递的,不仅仅是静态的图片和文字,更是一种对待药材如同对待生命科学的严谨态度。我确信,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中医药知识体系的不断发展,这本图典凭借其详实的数据和扎实的图证,必将成为一套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参考工具书,其收藏和研究的价值会持续提升,绝对值得每一位相关领域人士倾囊收入。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和印刷质量,简直是物超所值。现在的图书市场充斥着很多华而不实的快消品,但拿到这本图典时,我立刻感受到了一种沉甸甸的质感。纸张的选择非常考究,厚实且不易反光,完美地保证了图片色彩的真实还原度,这对药材鉴别至关重要,任何色差都可能导致误判。装订方面也看得出是下了血本的,即便经常翻阅,内页也不会轻易松散脱落。我最喜欢它那种大气又不失典雅的整体风格,封面设计既体现了传统文化底蕴,又不失现代学术的严谨感。这种对物理载体的尊重,也侧面反映了编著者对内容的珍视。它不仅仅是一本知识的载体,更像是一件工艺品,放在书架上赏心悦目,需要使用时,它也能经受住反复翻检的考验。在如今数字阅读日益普及的时代,能够看到这样一本用心制作的纸质典籍,实在是一种幸运。

评分

这套书简直是药材爱好者的福音,光是看封面和装帧就能感受到出版方的用心。翻开内页,那种扑面而来的专业气息和严谨态度让人肃然起敬。我尤其欣赏它在药材辨识度上的处理,那种高清的实拍图,细节纹理都清晰可见,对于我们这些非科班出身,但又对中医药有浓厚兴趣的人来说,简直是及时雨。我之前在药店或者市集上看到的很多药材,总是模棱两可,总担心自己买到不地道的货色。但有了这本图典在手,就像有了一位经验丰富的老中医在身边随时指点迷津。它的排版布局非常科学,信息量大却不显拥挤,关键知识点突出,检索起来非常方便。我随便翻到一味药,它不仅有清晰的图像对比,旁边还附带着详细的性味归经介绍,这种系统性的梳理,让我对每味药的理解不再是零散的记忆点,而是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的构建。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绝对不是市面上那些零散的药材小册子可以比拟的,它更像是一部值得长期珍藏和反复研读的工具书,体现了专业作者团队深厚的学术积累和对传统道地药材的敬畏之心。

评分

说实话,我对工具书一向是比较挑剔的,总觉得很多图鉴为了追求大而全,反而牺牲了关键的准确性。然而,这本图典在“道地性”的挖掘上做得非常到位。它没有停留在简单地展示“这是什么药材”,而是深入探讨了不同产区药材的差异性,这一点对于追求疗效的资深使用者来说至关重要。我试着对比了几种我常接触的药材,图集中的展示和描述,完美印证了老一辈人常说的“一方水土养一方好药”的道理。那种对于药材生长环境、采摘时节甚至炮制工艺对药效影响的细腻描述,让我深深感受到了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这不是简单的植物学图鉴能替代的。每次翻阅,都感觉像是在进行一次深入的田野考察,从植物的根茎叶脉到药材的干燥形态,每一个细节都透露着匠心。这样的专业深度,使得这本书远超出了普通科普读物的范畴,它更像是一份严谨的行业标准参考手册,对于学习药材鉴别的人士来说,绝对是不可或缺的案头必备。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