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産品經理必懂的技術那點事兒:成為全棧産品經理 | ||
| 定價 | 59.00 | |
| 齣版社 | 電子工業齣版社 | |
| 版次 | 1 | |
| 齣版時間 | 2018年01月 | |
| 開本 | 16 | |
| 作者 | 唐韌 | |
| 裝幀 | 平裝 | |
| 頁數 | 0 | |
| 字數 | 0 | |
| ISBN編碼 | 9787121330780 | |
本書以非技術背景産品經理瞭解技術為主題,將技術知識以簡單並且易於理解的方式講述齣來,內容涉及客戶端、服務器端、數據庫以及數據處理知識。麵嚮非技術型産品經理講解基礎IT知識,為他們打開技術領域這一神秘的大門,使非技術背景産品經理在産品工作中更加遊刃有餘。
唐韌(Ryan),2008年開始從事網站係統的設計與開發,2010年開始智能手機App開發,國內早期Android及iOS開發*,百萬*閱讀量技術博客作者,發錶技術文章百餘篇。2014年轉型做産品經理,在創業公司負責産品規劃與設計工作。人人都是産品經理專欄作傢,發錶多篇産品專欄文章,起點學院優秀導師,在行行傢。微信公眾號:唐韌
目錄
1 産品思維與技術思維 1
1.1 産品經理為什麼要懂技術 1
1.2 産品經理和工程師分彆是乾什麼的 3
1.3 産品設計中需要注意的技術邊界 5
1.4 工程師的思考方式:工程思維 7
1.5 入門産品經理的思考方式:功能思維 8
1.6 高階産品經理的思考方式:産品思維 8
1.7 産品經理必須迴答的8個問題 11
1.8 本章小結 13
2 互聯網技術與産品 15
2.1 互聯網技術發展史 15
2.2 互聯網産品發展史 16
2.3 互聯網開源社區和技術 17
2.4 互聯網産品技術架構 22
2.5 移動互聯網技術的特點 24
2.6 下一代互聯網産品 25
2.7 下一代互聯網産品經理 26
2.8 本章小結 26
3 産品經理學編程 28
3.1 産品經理為什麼要學編程 28
3.2 主流編程語言介紹 30
3.3 編程語言中的數據類型 31
3.4 編程語言中的邏輯結構 37
3.5 數據的組織方式:數據結構 42
3.6 什麼是程序 46
3.7 程序的*小執行單元 46
3.8 程序與産品功能之間的關係 47
3.9 本章小結 48
4 産品經理學數據庫 50
4.1 産品經理為什麼要學數據庫 50
4.2 關係型數據庫 51
4.3 非關係型數據庫 58
4.4 數據存儲與恢復 60
4.5 從數據角度看産品設計 61
4.6 本章小結 62
5 産品經理學客戶端技術 63
5.1 産品經理為什麼要學客戶端技術 63
5.2 Android基礎技術及基本控件 67
5.3 Android界麵布局原理 75
5.4 Android係統的權限控製 76
5.5 Android應用打包及發布 77
5.6 Android多屏幕適配 79
5.7 iOS基礎技術及基本控件 81
5.8 iOS界麵布局原理 86
5.9 iOS係統權限控製 86
5.10 iOS應用打包及發布 88
5.11 Web基礎技術知識 89
5.12 如何判斷産品問題是否齣自客戶端 97
5.13 本章小結 98
6 産品經理學服務端技術 99
6.1 産品經理為什麼要學服務端技術 99
6.2 服務端的基本架構 101
6.3 數據接口及結構 103
6.4 服務端與客戶端的交互模型 107
6.5 服務器部署及運維 108
6.6 雲服務器 109
6.7 如何判斷産品問題是否齣自服務端 111
6.8 本章小結 112
7 産品經理學數據 113
7.1 什麼是數據 113
7.2 數據分類及數據分析 114
7.3 數據指標 116
7.4 數據倉庫 122
7.5 數據可視化 123
7.6 數據驅動下的産品與業務 124
7.7 本章小結 126
8 産品經理如何寫一份高質量的PRD 128
8.1 PRD的基本結構 128
8.2 産品經理如何評判一個需求的價值 133
這本書的某些章節,甚至讓人感覺是在“湊字數”。我本來期待的是一本能夠為非技術背景的産品經理提供實操性指導的書籍,能夠幫助我理解那些看似晦奧的技術概念,並將其運用到日常的産品工作中。然而,書中絕大部分篇幅都在探討一些非常哲學化或者說“虛”的概念。例如,它會花很多篇幅去討論“什麼是好的産品”、“産品經理的使命”等等,這些內容固然重要,但放在一本以“技術”為導嚮的書籍中,就顯得有些不閤時宜。我更希望看到的是,如何理解微服務架構對産品可擴展性的影響,如何分析日誌來優化用戶體驗,或者如何評估新技術棧的引入成本。書中關於“客戶端”、“服務器”的提及,也是停留在非常錶麵的層麵,沒有給齣任何可以指導實際操作的例子。甚至連“全棧産品經理”這個概念,也隻是被簡單地提及,沒有深入探討如何通過技術學習來實現。讀完這本書,我並沒有感到自己在技術上有任何的提升,反而有些浪費瞭時間。
評分我承認,我抱著很高的期望來閱讀這本書,特彆是看到“正版”、“必懂”、“技術”、“全棧”這些關鍵詞時。我一直認為,在如今這個技術飛速發展的時代,産品經理如果能對技術有一定程度的理解,將會在工作中有巨大的優勢。我渴望能夠瞭解不同技術架構對産品的影響,理解技術實現的邊界,以及如何更有效地與技術團隊協作。然而,這本書的內容,與我的期待偏差實在是太大瞭。它更像是一本泛泛而談的“軟技能”手冊,裏麵充斥著關於産品經理的職責、能力模型、溝通技巧等內容,但對於“技術”這個核心要素,卻幾乎沒有任何實質性的闡述。我嘗試去尋找關於“客戶端”、“服務器”等概念與産品設計之間的聯係,但書中幾乎沒有涉及。我原本以為會看到一些關於API設計、數據流、甚至是某個具體技術棧的介紹,但這些內容都未齣現。整本書讀下來,我感覺我並沒有學到任何與技術直接相關的新知識,反而是在迴顧一些我已經知道或者很容易就能從其他渠道獲得的信息。這本書的價值,在我看來,遠遠低於其宣傳的定位。
評分這本書的內容實在是太……不符我預期瞭!我本來以為它會像書名那樣,深入淺齣地講解技術對於産品經理的重要性,甚至給非技術背景的産品經理一條清晰的入門路徑。然而,翻開幾頁我就傻眼瞭。它更多的是在談論一些非常宏觀的、關於“什麼是産品經理”或者“産品經理應該具備哪些素質”的討論,但這些討論又顯得很空泛,沒有切實的案例,也沒有對技術細節的任何觸及。我期待的是能看到一些關於API、數據庫、前後端交互、甚至是一些基礎的編程概念是如何影響産品設計的,哪怕是簡單示意圖也好。結果呢?全是些“要懂用戶”、“要懂市場”、“要懂溝通”的大道理,這些我讀過市麵上任何一本産品經理入門書都能找到,而且寫得比這本都要好。我甚至嘗試去找書中提到的“全棧”概念是如何與技術結閤的,但它更多的是強調“全棧”的思維模式,而非具體的技術棧。感覺就像是作者在列舉一大堆産品經理應該有的優點,卻沒有告訴讀者如何通過學習技術去獲得這些優點。這本書的齣版,我真的感到非常睏惑,不知道它到底想幫助哪一類讀者,又或者,它到底想教什麼。
評分這本書簡直就是一本披著技術外衣的“心靈雞湯”!我滿心歡喜地以為能從中學到如何用技術來驅動産品創新,如何理解技術選型的邏輯,甚至是如何和工程師有效溝通需求。結果呢?這本書的內容,與其說是在講“産品經理必懂的技術”,不如說是在講“産品經理應該如何思考”。它反復強調的是産品經理的“商業思維”、“用戶思維”、“全局觀”,這些理念本身沒錯,但它沒有給齣任何可以落地到技術層麵上的指導。我想要知道的是,當我麵對一個復雜的係統需求時,如何從技術角度去拆解?如何判斷一個技術方案的可行性?如何理解技術債務對産品發展的影響?這本書裏完全沒有這些內容。它就像一個導遊,告訴你這個地方風景很美,但卻不告訴你怎麼到達那裏,也不告訴你沿途會遇到什麼。我嘗試去理解它所說的“成為全棧産品經理”,但這本書似乎隻是在模糊地定義這個概念,並沒有提供任何具體的技能培訓或者學習路徑。這對於我這樣希望能通過學習技術來提升自己産品能力的讀者來說,簡直是無效信息的大集閤。
評分我對這本書的體驗,隻能用“失望透頂”來形容。我購買這本書的初衷,是希望能夠填補我在技術知識上的空白,以便更好地勝任産品經理的工作,並朝著“全棧産品經理”的目標邁進。然而,這本書的內容,卻讓我感覺自己像是被誤導瞭。它並沒有真正觸及到“技術”的核心,也沒有為非技術背景的産品經理提供一條清晰的學習技術路徑。書中充斥著大量的“空話”和“套話”,反復強調一些産品經理應該具備的通用素質,但這些素質與“技術”的關聯性卻非常模糊。我嘗試去尋找一些關於“客戶端”、“服務器”等基本技術概念的解釋,希望能夠理解它們是如何影響産品設計和用戶體驗的,但書中幾乎沒有這方麵的內容。我甚至沒有看到任何關於如何與工程師進行有效技術溝通的實用建議。這本書更像是一本關於“産品經理哲學”的書,而非一本關於“産品經理如何懂技術”的書。我強烈建議,如果你是抱著學習實際技術知識的目的來購買這本書,請務必三思。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