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目标(第3版)(修订本)
定价:48.00元
作者:(以)高德拉特,(美)科克斯,齐若兰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07-01
ISBN:9787121088926
字数:390000
页码:383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599kg
编辑推荐
企业管理小说成功典范,简单而有效的常识管理。企管大师、TOC制约法创造者高德拉特博士。
颠覆传统、发人深省的经典名著,被译成20余种文字,全球发行量400余万册,哈佛商学院等欧美名校财经与企业管理专业学生指定读物。
本书用洗练的小说笔法,阐述作者独创的“TOC制约法”。通过对工厂实施TOC之后,从危机四伏,到逐步化险为夷,进而否极泰来这一过程引人入胜的叙述,带出许多企业管理的基本法则。
内容提要
身为物理学家与企业管理大师的高德拉特博士,将物理学法则及逻辑推理的思维方法应用于企业管理,独创出可解决企业诸多问题的“制约法”,并以此写下了一系列企管小说,现已风靡全球。本书以一家工厂为背景,以苏格拉底式的问题为引线,伴随着书中受过专业技术及管理训练的厂长,一起经历坠入困境、从谷底爬起、化解压力、挑战和推翻被奉为圭臬却十分有害的管理概念的心路历程,找出行动与结果的因果关系,从而获得一种适用各种企业的、简单到接近常识的解决复杂管理问题的方法。
目录
英文修订版作者序 科学与教育的探索
导读 以简单常识处理复杂问题
前言 勇敢地挑战基本假设
1 晴天霹雳
2 把我买下来!
3 人人自危
4 机器人真的提高了生产力吗?
5 目标是什么?
6 工厂到底赚不赚钱?
7 决心放手一搏
8 有效产出、存货与营运费用
9 三个基本问题
10 都包含“金钱”两个字
11 我不要猜谜,我要解答
12 工作永远都排位!
13 荒野探险的启示
14 火柴游戏与生产流程
15 恍然大悟
16 太太离家时
17 危机处理
18 寻找生产瓶颈
19 钟纳发威
20 人生也面临瓶颈
21 小小的胜利
22 老古董再度披挂上阵
23 改革,再改革!
24 问题蔓延了吗?
25 忙碌,不代表有效率
26 办法其实很简单
27 这山还望那山高
28 缩短生产周期
29 成本会计的矛盾
30 该来的终于来了
31 后的审判
32 “常识”管理
33 交换位置
34 新官上任的难题
35 混乱中建立秩序
36 成本世界与有效产出世界
37 昨日是,今日非
38 打破惯性
39 还是瞎子摸象
40 当自己的钟纳
《财富》杂志对高德拉特博士及相关人士的采访报道
读者调查表
作者介绍
艾利·高德拉特(Eliyahu Goldratt),高德拉特博士是以色列物理学家及企业管理大师,TOC制约法的创造者。他的部作品《目标》大胆地借助小说的笔法,说明如何通过近乎常识的逻辑推理,解决复杂的管理问题,结果一炮走红。 高德拉特20岁时就立志要教导别人思考的方法
文摘
序言
坦白说,最初选择购买这本书,很大程度上是被其“修订本”的标签所吸引。这意味着在原有的基础上,作者对内容进行了更新和完善,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和读者的新需求。这种精益求精的态度,让我对这本书的内容充满了期待。在阅读过程中,我确实感受到了这种“迭代”带来的价值。虽然我没有读过前几个版本,但我能够感受到,书中的论述是经过反复推敲和实践检验的。它并非空谈理论,而是基于大量的实践案例和深刻的洞察。尤其是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传统的管理模式可能已经显得有些过时。而这本书的修订,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更加贴近当下实际的管理视角。它所强调的“持续改进”和“动态平衡”的理念,对于任何一个身处复杂环境中的组织或个人而言,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这本书让我明白,任何目标的实现,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不断学习、调整和优化的过程。这种“螺旋式上升”的思维模式,对于我在面对复杂挑战时,提供了极大的信心和勇气。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深邃的蓝色背景,搭配上简洁有力的白色字体,标题“目标(第3版)(修订本)”显得格外醒目,仿佛蕴含着一种沉静的力量。封面上的人物剪影,虽然模糊不清,却勾勒出一种奋斗和前进的姿态,让人不由自主地联想到书中所要探讨的那些关于追求卓越、克服挑战的理念。我尤其喜欢封面上那种略带磨砂质感的处理,握在手中时,能感受到一种踏实而高级的触感。这种设计并非流于表面,而是与书名所传达出的“目标”这一核心概念相呼应,引导读者在翻开书页之前,就已经开始构思自己的目标,并思考实现目标所需要具备的品质。整体而言,这本图书的封面如同一个沉默的引路人,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以一种不争不抢却又极具吸引力的方式,邀请读者进入一个关于规划、执行与成功的思想殿堂。每一次拿起它,我都会被封面的设计所吸引,仿佛第一次看到它时那样,心中涌起一股对未知知识的渴望,以及对书中蕴含智慧的期盼。
评分这本书的叙事方式非常独特,它巧妙地将管理学理论融入了一个扣人心弦的故事之中。我读这本书的时候,感觉就像是在看一部精彩的商业电影,主人公在层层递进的困境中,不断地学习、成长,并最终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这种“寓教于乐”的模式,大大降低了阅读的门槛,也使得书中的核心理念更加容易被理解和吸收。我尤其喜欢书中对于人物塑造的刻画,每一个角色都有鲜明的个性和动机,他们之间的互动和对话,也充满了智慧和张力。这些人物的经历,让我看到了自己在职业生涯中可能遇到的种种挑战,同时也看到了克服这些挑战的可能性。书中的一些情节设计,也非常具有代表性,比如主人公如何一步步分析出“瓶颈”,以及如何通过一系列的实验和调整来突破瓶颈,这些都为读者提供了非常具体的操作指南。我曾经遇到过一个项目,进展缓慢,团队士气低落,读完这本书后,我尝试运用书中提到的方法,找到项目的关键瓶颈,并集中资源解决它,结果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这种实践的成功,更加印证了书中理论的价值。
评分这本书的内容,或者说它所传递的理念,给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启发,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在职业生涯中的一些困境。在我看来,这本书并不是简单地教授管理技巧,而是更深层次地探讨了“如何思考”这个根本问题。它通过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将那些原本抽象的管理学理论,化为具体可感的场景和人物对话,让读者在轻松阅读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接受其中的核心思想。我特别欣赏作者对于“瓶颈”这一概念的深入剖析。它让我意识到,很多时候,问题并非出在整体的运作效率低下,而是存在于某个关键性的环节,一旦这个环节被突破,整个系统的效能就会得到极大的提升。这种“串联”而非“并联”的思维方式,颠覆了我以往看待问题的一些固有模式。书中对于“约束理论”的阐述,更是让我茅塞顿开,仿佛为我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我开始尝试将这种理论应用到我的实际工作中,虽然目前还处于摸索阶段,但已经能感受到一些积极的变化。它鼓励我更加关注那些“最慢的环节”,并优先解决它们,而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分散精力。
评分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最大感受,是一种对“效率”的全新认知。在过去的观念里,我总认为提高效率就是加大投入,让更多的人去做更多的事情。然而,这本书却以一种非常颠覆性的方式,让我看到了效率的真正含义。它告诉我,真正的效率并非来自于盲目的忙碌,而是来自于对“约束”的精准识别和有效管理。书中关于“理论约束”的讲解,让我深刻理解到,无论一个系统多么庞大和复杂,总有一个最薄弱的环节在限制着整体的产出。而将资源集中到这个瓶颈上,才是最高效的解决之道。这种“少即是多”的智慧,让我开始反思自己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是否也存在着类似的“瓶颈”,而我却一直在那些非关键的环节上消耗精力。这本书就像一把钥匙,为我打开了通往真正高效工作模式的大门。我不再追求表面上的“多任务处理”,而是更专注于找到并突破那些真正限制我前进的“瓶颈”。这种思维的转变,不仅提升了我的工作效率,也让我在处理问题时,显得更加游刃有余,也更加自信。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