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y 部分关于经销商
dy 章定义经销商 3
1.1 经销商的定义 4
1.2 经销的形式 6
1.3 批发型与终端型经销商 13
1.4 经销商与代理商 14
1.5 经销商在渠道中的作用 16
1.6 销售总监工具箱 20
第2章厂商关系 21
2.1 厂家与经销商的关系 21
2.2 销售人员与经销商的关系 24
2.3 销售总监工具箱 26
第2部分销售总监篇
第3章分销渠道选择 29
3.1 分销渠道的结构 30
3.2 影响分销渠道设计的因素 33
3.3 典型的分销渠道模式 35
3.4 销售总监工具箱 42
第4章返利设计 43
4.1 返利概述 44
4.2 返利的种类 47
4.3 选择返利的兑现形式 53
4.4 确定返利水平 54
4.5 建设返利系统的关键点 56
4.6 设计返利系统 58
4.7 实战演练 64
4.8 销售总监工具箱 66
第5章经销商激励 67
5.1 激励经销商的3个维度 68
5.2 经销商销售竞赛 79
5.3 激励经销商常用的方法 87
5.4 销售总监工具箱 89
第6章对经销商促销 90
6.1 对经销商促销的问题和论点 91
6.2 对经销商促销的主要内容 92
6.3 对经销商促销的主要方式 99
6.4 促销的主要技巧 106
6.5 实战演练 113
6.6 销售总监工具箱 117
第7章应收账款管理 118
7.1 应收账款的概念 118
7.2 经销商信用评估 119
7.3 确定经销商信用额度 123
7.4 应收账款的日常管理 125
7.5 及时回收应收账款 128
7.6 实战演练 131
7.7 销售总监工具箱 135
第8章合同管理 136
8.1 经销合同的作用 137
8.2 经销合同的内容 137
8.3 签订经销合同应注意的事项 141
8.4 经销合同签订程序 141
8.5 实战演练 142
8.6 销售总监工具箱 148
第9章渠道冲突 149
9.1 经销商冲突的类型 150
9.2 经销商冲突的原因 151
9.3 渠道冲突与渠道效率 153
9.4 解决冲突的方法 156
9.5 销售总监工具箱 158
dy 0章窜货管理 159
10.1 窜货概述 160
10.2 打码 163
10.3 市场督察部 165
10.4 处罚标准 168
10.5 市场秩序管理公约 169
10.6 实战演练 170
10.7 销售总监工具箱 173
dy 1章绩效评估 174
11.1 影响绩效评估的因素 175
11.2 绩效评估的步骤 176
11.3 实战演练 183
11.4 销售总监工具箱 184
dy 2章经销商培训 185
12.1 确定经销商培训政策 186
12.2 编写经销商培训资料 189
12.3 实战演练 190
12.4 销售总监工具箱 194
dy 3章经销商年会 195
13.1 确定年会主要内容 196
13.2 确定年会时间 197
13.3 选择年会地点 197
13.4 确定参会人员 198
13.5 会议议程策划 199
13.6 发出年会邀请 202
13.7 年会现场控制 202
13.8 会后评估 202
13.9 年会费用预算 202
13.10 准备年会欢迎函 203
13.11 销售总监工具箱 204
第3部分区域经理篇
dy 4章招商策略 207
14.1 分两步走策略 207
14.2 追随策略 208
14.3 逆向拉动策略 209
14.4 实战演练 210
14.5 区域经理工具箱 211
dy 5章招商标准 212
15.1 经营思路 212
15.2 经营实力 214
15.3 管理能力 215
15.4 合作意愿 216
15.5 实战演练 217
15.6 区域经理工具箱 218
dy 6章开发流程 219
16.1 前期准备 220
16.2 收集信息 223
16.3 商务谈判 225
16.4 签订合同 228
16.5 实战演练 230
16.6 区域经理工具箱 232
dy 7章拜访经销商 233
17.1 拜访准备 234
17.2 拜访任务 235
17.3 拜访总结 238
17.4 实战演练 239
17.5 区域经理工具箱 241
dy 8章激励 242
18.1 利益激励 243
18.2 服务激励 246
18.3 精神激励 247
18.4 实战演练 249
18.5 区域经理工具箱 250
dy 9章压货 251
19.1 压货的目的 252
19.2 压货的方式 253
19.3 给经销商施压 254
19.4 给业务员施压 255
19.5 加强终端分销 256
19.6 区域经理工具箱 257
第20章促销 258
从书名《经销商管理(第3版)》来看,我脑海中立刻浮现出的是一套系统性的、经过不断优化的管理框架。我期待它能涵盖经销商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从招募、评估、培训、激励,到绩效考核、风险管理,乃至合作的终止与退出。我相信,一本优秀的经销商管理书籍,不应该仅仅停留在“如何卖货”层面,更应该关注如何构建一个健康、可持续的经销商生态系统。这包括如何让企业和经销商形成命运共同体,共同应对市场风险;如何通过信息共享和流程优化,提升整体运营效率;如何培育和发展具有长期竞争力的经销商伙伴,使其不仅仅是销售渠道,更是品牌价值的延伸和市场的眼睛。我希望这本书能为我提供一个清晰的思维导图,帮助我梳理和构建自己公司的经销商管理体系,并在实践中不断迭代和提升。
评分说实话,我之所以对这本书产生兴趣,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身边有朋友在从事经销商管理工作,听他们聊起过很多实际操作中的困惑和挑战。他们经常提到,制定了一套看起来很完美的激励政策,结果在执行层面却遇到了各种阻碍;或者是因为对市场变化反应不够及时,导致与经销商的合作出现了裂痕。这让我意识到,经销商管理远非简单的合同规定和销售指标那么简单,它更像是一门需要深厚情商和战略眼光的艺术。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深入剖析这些“软性”的方面,比如如何建立信任、如何进行有效沟通、如何处理冲突,以及如何建立一种长期共赢的伙伴关系。如果它能提供一些案例研究,展示不同类型的企业是如何成功或失败地进行经销商管理的,那将非常有启发性。我特别想知道,那些成功的企业是如何平衡企业自身利益和经销商利益的,如何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中保持经销商的积极性和忠诚度。
评分我一直觉得,很多管理类的书籍,虽然理论听起来头头是道,但一旦放到实际工作中,却常常感觉“水土不服”。可能是因为作者的视角更多地集中在宏观层面,而忽略了基层经销商在日常运营中遇到的具体难题。我希望这本《经销商管理(第3版)》能够在这方面有所突破。它能否提供一些具体的操作指南,比如如何设计一套公平合理的利润分配机制,如何有效地培训经销商的销售和售后团队,如何利用数据分析来优化库存管理和渠道布局?我更希望它能提供一些“拿来就能用”的工具或模板,让经销商管理者能够快速上手,并且在实践中不断调整和完善。我尤其关注的是,在面对区域性市场差异和不同层级经销商(比如省级、市级、县级)的不同需求时,这本书是否能提供差异化的管理策略。毕竟,一套“一刀切”的管理模式,很难在复杂多变的中国市场中取得成功。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倒是挺吸引人的,简洁大方,有一种商务书籍应有的那种严谨感。我拿到书的时候,第一印象就是纸质不错,摸起来很有质感,不是那种廉价的纸张,翻阅起来也很顺手。整体装帧也很牢固,感觉可以经常翻阅而不用担心散架。虽然说封面和装帧是次要的,但好的开端总能让人对内容产生一定的期待。我一直对商业管理领域的内容比较感兴趣,尤其是在这个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下,如何有效地管理好经销商,维护好与他们的合作关系,对于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这本书的光名字就直击了这个痛点,让人觉得它可能包含了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思路和实用方法。我希望它能提供一些切实可行,而且是在当下市场环境中仍然适用的策略,而不是一些陈旧过时的理论。毕竟,时代在变,市场在变,经销商的诉求也在变,一套能够跟得上时代步伐的管理体系才是我们真正需要的。
评分拿到这本书后,我首先被它所处的“第3版”这个信息深深吸引。这意味着它并非一本新近出炉的、可能尚未经过充分市场检验的著作,而是经过了前两版的迭代更新,吸收了更多实践反馈和理论升华。这种“打磨”过的版本,通常在内容的深度、广度和前瞻性上都更具优势。我尤其期待它能在对过去几年行业变化的洞察方面,展现出独特的见解。例如,在数字化转型浪潮席卷的当下,经销商的经营模式、销售渠道、客户互动方式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本书是否有探讨如何利用新技术赋能经销商,如何构建更敏捷、更高效的协同网络?再比如,随着消费者个性化需求的不断提升,经销商在终端市场所扮演的角色也日益复杂,他们不再仅仅是产品的搬运工,更是品牌价值的传递者和客户体验的塑造者。这本书能否给出一些指导,帮助企业更好地支持经销商实现这些转型,从而共同提升品牌在市场中的竞争力?这些都是我非常关心的问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