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记忆之灯
:16.00元
作者:[英] 约翰·罗斯金 著
出版社:中国对外翻译出版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3-01-01
ISBN:9787500133360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
编辑推荐
暂无相关内容
目录
译者导读
记忆之灯
剑桥艺术学校:开学致辞(1858)
国王的宝藏
交易
内容提要
约翰·拉斯金颠覆了维多利亚时代人们有关艺术和建筑的观念。他认为,古代建筑必须得到保护,因为这些建筑与过往的历史有着深刻、神秘的联系。他还认为,创造性的设计是所有建筑的根本,这样做不是为了获取经济利益,而是为了传达永恒的人类真理。
文摘
在我的一生中,有些时刻值得以特别感激的心情去回味。那时,喜悦异常的丰满,教诲也异常的清澈。那是几年前的一个傍晚,我漫步在流经法国东部汝拉省尚帕尼奥勒村的爱恩河河畔的松林中。这里充满了阿尔卑斯山的庄严,却丝毫没有它的荒凉:这里,大地蕴藏着的巨大能量似乎正要显现,绵延起伏的松岗透露出深沉而高贵的和谐;这里,群山奏出交响乐的个音符,不久便抬高了调门,如惊涛般拍散在了阿尔卑斯山的群峰之上。然而群山的力量是有节制的:绵延的、长满牧草的山脊层层叠加,像是来自大海的怒涛,涌过平静的水面,发出长长的叹息。在这广袤的单调中弥漫着深深的柔情。中部山脉的破坏力连同他严肃的表情都不见了。柔软的汝拉牧场没有古老冰川冰刨石塞的侵蚀印记;没有成堆的碎石瓦砾破坏汝拉森林的美丽容颜:也没有苍白的、肮脏的,或是暴怒的河流在她的岩石间粗鲁地撕扯、蜿蜒。清澈的、绿色的溪水在熟悉的河床中流淌,耐心地、一个一个地打着旋涡。在静谧的松树的遮盖下,一簇簇的花朵年复一年地冒出头儿,我不知道这世界上还有什么比它们更快乐。那时正值春天,花团锦簇,争相斗艳;尽管空间足够,它们还是把叶子挤压成了各种奇形的怪状,只为了紧紧地挨在一起。
……
作者介绍
约翰·罗斯金,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作家和美术评论家。他对社会的评论使他被视为道德领路人或预言家。
从一个资深读书人的角度来看,我非常看重一本工具书或者思想载体的“持久性”。这本书的定价和定位是专业书籍,意味着它需要经得起反复的研读和查阅。从制作工艺上来说,它的装订非常牢固,翻页时没有那种松散的担心,这对于需要频繁做笔记和标记重点的读者来说至关重要。更深层次上,约翰·罗的思想本身就具有极强的时代穿透力,而企鹅出版社将其纳入“伟大的思想”系列,无疑是认可了其价值的永恒性。这本书提供了一个进入其思想体系的可靠入口,它既提供了足够的深度供学术探讨,又保持了口袋书的易读性,实现了很好的平衡。我期待着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都能在书架上找到它,随时翻开其中任何一页,都能立刻重新沉浸到那种清晰、冷静又富有洞察力的哲学光芒之中,它不仅仅是“现货”,更像是思想世界里的一盏长明灯。
评分我一直认为,好的哲学读物应该具备一种“唤醒”读者的力量,而不是仅仅提供一堆既定的答案。这本《记忆之灯》恰恰做到了这一点。在阅读过程中,我发现自己被不断地提出问题,而不是被告知结论。特别是当它以中英双语对照的形式呈现时,那种并行的阅读体验,让我能更敏锐地捕捉到作者在用词上的微妙变化。比如,英文原文中一个特定的动词选择,在中文语境下可能需要用一个更具动态性的词汇来表达其内在的哲学意图,而这本书的译文似乎总能找到那个最贴切的落点。这种阅读过程中的“自我激活”,使得阅读本身成了一种辩证的思考过程。我发现自己常常会停下来,对比中英文的表述,思考为什么作者或译者选择了这个特定的词汇,这种互动性远远超出了普通传记或入门读物的范畴,它更像是一次与伟大思想家的直接对话。
评分说实话,我购买这本书之前,对约翰·罗本人的了解并不算深入,更多是停留在一些哲学教科书中的片段介绍。这次入手这本企鹅口袋书,完全是冲着“当天发货”的承诺以及对企鹅品牌一贯品质的信任。收到实物后,我发现它完美契合了我对“口袋书”的全部想象——轻便、耐用,甚至可以塞进外套的内袋里。但内容上的收获远超出了对物流速度的期待。这本书的选篇或者说是对原著的节选和组织方式,非常巧妙地勾勒出了约翰·罗思想发展的轨迹。它不是简单地堆砌语录,而是像在为读者构建一个清晰的地图,引导我们逐步理解他是如何从早期的观察,发展到后期形成自己独特的世界观的。这种结构上的用心,让阅读体验变得非常连贯,即使是初次接触,也不会感到迷失在浩瀚的哲学体系中,反而能体会到一种逐步深入的探索乐趣。
评分这本《记忆之灯》的装帧设计真是让人眼前一亮,那种拿在手里的质感,就好像握住了一段沉甸甸的历史。书页的纸张选择得非常考究,不是那种廉价的泛白纸张,而是带有一丝温暖米黄色的质地,即便是长时间阅读也不会太刺激眼睛。企鹅口袋书这个系列一向以其精巧便携著称,但这次的“伟大的思想”系列在保持小巧的同时,似乎在字体排布上做了更多的优化。我注意到中英双语的对照排版非常清晰,即便是初学者,也能很快地在需要的时候参照另一边的译文,这极大地提升了阅读的流畅性。尤其是对于像约翰·罗这样思想深邃的哲学家,原文的晦涩往往需要辅助理解,这种设计无疑为我们这些想要深入探究原著精髓的读者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封面设计更是充满了古典的韵味,没有过度花哨的图样,仅仅是朴素的标题和作者名,却透露出一种宁静而强大的哲学力量,让人忍不住想立刻翻开,进入那个思想交织的世界。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个可以随身携带的知识胶囊,无论是在通勤的地铁上,还是在午后的咖啡馆里,都能随时随地进行一场深刻的思维漫步。
评分我是一个对哲学史脉络特别感兴趣的读者,通常阅读这类经典时,最怕的就是翻译版本的水土不服,导致原作者的真正意图被扭曲或稀释。因此,当看到这是“专业书籍”的定位时,我带着一丝审慎的期待去翻阅了。最让我感到惊喜的是,这次的英汉对照版本在翻译的信达雅上做到了难得的平衡。有些哲学术语的翻译,往往是理解全篇的关键,而这本书里的译者显然对约翰·罗的特定语境有着深刻的理解,处理得既忠实于原文的逻辑结构,又不失中文表达的自然流畅。例如,某些关于“存在”和“本质”的探讨,在其他译本中常常显得拗口生硬,但在这里读起来却能感受到思想的张力。这种高质量的翻译工作,使得我们这些非专业研究者也能在不依赖大量注释的情况下,领略到思想家的原汁原味。这对我来说价值巨大,因为它降低了阅读门槛,让更多人有信心去接触这些“伟大的思想”,而不是望而却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