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 绿山墙的安妮上下册 中英汉对照双语互译对译 外国世界文学名著小说书籍 学生无障碍阅读课外书英语

正版 绿山墙的安妮上下册 中英汉对照双语互译对译 外国世界文学名著小说书籍 学生无障碍阅读课外书英语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绿山墙的安妮
  • 安妮·雪莉
  • 中英汉对照
  • 双语阅读
  • 世界文学名著
  • 青少年读物
  • 无障碍阅读
  • 英语学习
  • 经典小说
  • 课外书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诚达互联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ISBN:9787500134480
商品编码:28724027088
丛书名: 绿山墙的安妮
出版时间:2012-07-01

具体描述

__________

基本信息

书名:(双语名著无障碍阅读丛书)绿山墙的安妮(上下)

:37.00元

作者:[加拿大]蒙格马利 著,马新林,邓少勉 译

出版社: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12-7-1

ISBN:9787500134480

字数:

页码:全2册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标识:

编辑推荐

 


 

自问世至今,已被翻译成50多种文字,持续发行5000多万册,是一本世界公认的文学经典。

内容提要

 


 

多年以来,中国对外翻译出版有限公司凭借国内的翻译和出版实力及资源,精心策划、出版了大批双语读物,在海内外读者中和业界内产生了良好、深远的影响,形成了自己鲜明的出版特色。
二 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出版的英汉(汉英)对照“一百丛书”,声名远扬,成为一套、有特色且又实用的双语读物,影响了一代又一代英语学习者和中华传统文 化研究者、爱好者;还有“英若诚名剧译丛”、“中华传统文化精粹丛书”、“美丽英文书系”,这些的双语读物,有的畅销,有的常销不衰反复再版,有的被 选为大学英语阅读教材,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双语名著无障碍阅读丛书”是中译专门为中学生和英语学习者精心打造的又一品牌,是一个新的双语读物系列,具有以下特点:
选 题创新——该系列图书是国内套为中小学生量身打造的双语名著读物,所选篇目均为教育部颁布的语文新课标必读书目,或为中学生以及同等文化水平的社会读 者喜闻乐见的世界名著,重新编译为英汉(汉英)对照的双语读本。这些书既给青少年读者提供了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又让他们领略到原著的精髓和魅 力,对他们更好地学习英文大有裨益;同时,丛书中入选的《论语》、《茶馆》、《家》等汉英对照读物,亦是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外读者所共知的经典名篇,能 使读者充分享受阅读经典的无限乐趣。
无障碍阅读——中学生阅读世界文学名著的原著会遇到很多生词和文化难点。针对这一情况,我们给每一本读物原文中的较难词汇和不易理解之处都加上了注释,在内文的版式设计上也采取英汉(或汉英)对照方式,扫清了学生阅读时的障碍。
优良品质——中译双语读物多年来在读者中享有良好口碑,这得益于作者和出版者对于图书质量的不懈追求。“双语名著无障碍阅读丛书”继承了中译双语读物的优良传统——精选的篇目、的译文、方便实用的注解,秉承着对每一个读者负责的精神,竭力打造精品图书。
愿这套丛书成为广大读者的良师益友,愿读者在英语学习和传统文化学习两方面都取得新的突破。

目录

 


 

1.Mrs.Rachel Lynde is Surprised
蕾切尔·林德太太大吃一惊
2.Matthew Cuthbert is Surprised
马修·卡斯伯特大吃一惊
3.Marilla Cuthbert is Surprised
玛丽拉·卡斯伯特大吃一惊
4.Morning at Green Gables
绿山墙的早晨
5.Annes History
安妮的身世
6.Marilla Makes Up Her Mind
玛丽拉下了决心
7.Anne Says Her Prayers
安妮的祈祷
8.Annes Bringing—up is Begun1.Mrs.Rachel Lynde is Surprised
蕾切尔·林德太太大吃一惊
2.Matthew Cuthbert is Surprised
马修·卡斯伯特大吃一惊
3.Marilla Cuthbert is Surprised
玛丽拉·卡斯伯特大吃一惊
4.Morning at Green Gables
绿山墙的早晨
5.Annes History
安妮的身世
6.Marilla Makes Up Her Mind
玛丽拉下了决心
7.Anne Says Her Prayers
安妮的祈祷
8.Annes Bringing—up is Begun
安妮的教育开始了
9.Mrs.Rachel Lynde is Properly Horrified
蕾切尔·林德太太惊恐万状
10.Annes Apology
安妮道歉
11.Annes Impressions of Sunday—school
安妮对主日学校的印象
12.A Solemn Vow and Promise
郑重的誓言
13.The Delights of Anticipation
期待的乐趣
14.Annes Confession
安妮认错
15.A Tempest in the School Teapot
学校风波
16.Diana is Invited to Tea with Tragic Results
下午茶风波
17.A New Interest in Life
新的生活乐趣
18.Anne to the Rescue
大救星安妮
19.A Concert,a Catastrophe and a Confession
音乐会,闯祸和认错
20.A Good Imagination Gone Wrong
自讨苦吃
21.A New Departure in Flavorings
一种新调料
22.Anne is Invited Out to Tea
安妮应邀吃茶点
23.Anne Comes to Grief in an Affair of Honor
为尊严受苦
24.Miss Stacy and Her Pupils Get Up a Concert
准备音乐会
25.Matthew Insists on Puffed Sleeves
马修非要灯笼袖不可
26.The Story Club is Formed
成立故事俱乐部
27.Vanity and Vexation of Spirit
自负与烦恼
28.An Unfortunate Lily Maid
不幸的百合姑娘
29.An Epoch in Annes Life
值得纪念的日子
30.The Queens Class is Organized
女王学校预考班
31.Where the Brook and River Meet
人生的转折点
32.The Pass List is Out
录取名单公布了
33.The Hotel Concert
饭店音乐会
34.A Queens Girl
女王学校的姑娘
35.The Winter at Queens
女王学校的冬天
36.The Glory and the Dream
荣誉和梦想
37.The Reaper Whose Name is Death
死神降临
38.The Bend in the Road
峰回路转

作者介绍

 


 

蒙格马利(1874—1942),加拿大小说家,因创作以安妮为主人公的系列小说而闻名,他的小说包括《绿山墙的安妮》、《少女安妮》、《女大学生安妮》、《风吹白杨的安妮》、《梦中小屋的安妮》、《壁炉山庄的安妮》、《彩虹幽谷》、《壁炉山庄的丽拉》等。


经典文学的永恒魅力:世界文学名著精选 主题: 本书精选了世界文学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经典作品,涵盖了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文学精华。通过深入剖析这些作品的创作背景、主题思想、艺术手法及对后世的影响,旨在引导读者领略文学的魅力,提升审美情趣,拓展人文视野。 内容概述: 本书并非专注于某一特定语种的对照阅读或特定年龄段的入门读物,而是致力于为追求深度阅读体验的读者提供一个广阔的文学殿堂。我们精选了横跨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现代主义等多个文学流派的代表作,力求展现世界文学发展脉络的清晰图景。 第一部分:西方文学的奠基与辉煌 本部分聚焦于欧洲文学的源头与中坚力量。我们将从古希腊史诗的磅礴气势讲起,探讨荷马笔下英雄的命运与人类永恒的冲突。随后,深入剖析莎士比亚戏剧的深刻人性洞察力,例如《哈姆雷特》中对存在与虚无的拷问,以及《奥赛罗》中嫉妒的毁灭性力量。 随后,我们将把目光投向欧洲大陆的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重点分析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探讨理想主义在残酷现实面前的滑稽与崇高;以及歌德的《浮士德》,揭示知识探索与人性救赎的复杂辩证关系。 现实主义文学是本部分的重点。我们将详细解读巴尔扎克的社会全景式描绘,探讨司汤达对个体情感与社会阶层的敏感捕捉。俄国文学的篇幅尤为重要,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内心探索,如《罪与罚》中对道德困境的极限挖掘,以及托尔斯泰对家庭生活、战争与和平的宏大叙事,将作为核心案例进行剖析。 第二部分:现代性的探索与文学的边界 进入二十世纪,文学迎来了爆炸性的变革。本部分着重探讨现代主义思潮如何重塑叙事结构和人物心理描写。我们将分析乔伊斯的意识流技巧,理解福克纳如何通过非线性叙事来捕捉美国南方的历史创伤。卡夫卡的荒诞与异化感,以及普鲁斯特对记忆的精细重构,将帮助读者理解现代人在异化世界中的生存状态。 这一部分还将涵盖战后文学对历史的反思与对存在主义哲学的文学回应。加缪和萨特的哲学命题如何融入到他们的小说叙事中,探讨自由、责任与虚无的主题。同时,我们也会触及到魔幻现实主义的兴起,如马尔克斯如何将神话与现实编织在一起,创造出独特的拉美文学景观。 第三部分:跨越海洋的叙事与多元文化的声音 世界文学的版图远不止欧洲和北美。本部分致力于呈现来自亚洲、非洲及其他地区的杰出作品,强调文学的地域性和普遍性之间的张力。 我们将探讨亚洲文学的深邃意境,从东方的哲学思想如何渗透到叙事之中,到殖民历史对本土文化认同的影响。例如,一些亚洲大师级作家的作品,展现了在传统与现代剧烈冲突下的个体挣扎与民族命运的思考。 非洲文学的崛起同样不容忽视。关注那些探讨后殖民时代身份建构、语言冲突与文化失落的作品,理解文学如何成为抵抗和自我发现的工具。 第四部分:文学评论与鉴赏的方法论 本书的价值不仅在于作品的罗列,更在于提供一套系统的文学鉴赏工具。我们不侧重于提供逐句的翻译指导,而是专注于文学批评的维度。读者将学习如何识别和分析叙事视角(如全知、第一人称限制等)、主题的层次结构、人物塑造的立体感,以及象征、隐喻等文学修辞的有效运用。 我们提供的深度分析将帮助读者超越故事表面的情节,直抵作者的创作意图和作品的时代精神。例如,讨论特定时期的小说如何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经济结构变化或性别角色的演变。 目标读者定位: 本书面向所有对世界文学抱有浓厚兴趣,渴望进行系统、深入、多维度阅读与思考的读者群体。这包括文学专业的学生、渴望提升人文素养的职场人士、以及寻求超越基础读物,进入经典殿堂的终身学习者。本书旨在提供一个扎实的知识框架和批判性的阅读视角,而非简单的语言学习辅助材料。它要求读者具备一定的自主思考能力,并准备好迎接经典作品所带来的智识挑战与情感共鸣。 总结: 本书是一部详尽的“世界文学导读手册”,它构建了一座跨越时空的桥梁,连接了古往今来最伟大的心灵之声。我们相信,通过对这些经过时间检验的伟大作品的系统梳理与深入解读,读者将获得一种更丰富、更深刻的生命体验与世界认知。我们避免了为初学者设计的简化版本,旨在提供一个成熟、全面的文学鉴赏指南。

用户评价

评分

作为一名对世界文学有持续关注的读者,我深知许多经典名著的引进版本在“适应性”上做得并不理想,它们往往保留了过于古典或生硬的语感,使得现代读者,尤其是习惯了快节奏叙事的年轻一代,难以产生亲近感。然而,这本译作在处理语言时,明显展现出一种“无障碍阅读”的现代关怀。它在保持原著高贵基调的同时,又注入了一种恰到好处的当代气息,使得安妮的那些青春期的烦恼、对美的执着追求,以及她与马修、玛丽拉之间那些细腻的情感互动,都变得鲜活而立体,仿佛故事就发生在身边。这种“去距离化”的处理,让原本跨越了时代和地域的故事,具有了普世的情感共鸣。阅读过程中,我几乎忘记了这是一部“外国名著”,而完全沉浸于阿冯利(Avonlea)的那个世界,这得益于译者在语言风格上所做的精妙平衡和调整,使得阅读过程充满了愉悦感,而非学习的压力。

评分

这本书的排版布局,简直是为深度学习者量身定制的阅读工具。它巧妙地将中英双语内容并置,却通过合理的留白和对齐方式,确保了两边文字互不干扰,各自独立又互相呼应。我发现,很多时候,当中文翻译的某个词汇或句式让我产生一丝疑惑时,目光只需轻微一瞥,便能立刻在右侧(或左侧)找到最接近的英文原貌,这种即时的信息反馈极大地提高了阅读效率和理解深度。尤其是在处理一些复杂的长难句时,这种并列结构简直是救星,它避免了我们不得不频繁翻阅附录或查阅词典的尴尬。这种“无缝切换”的设计,让阅读流程保持了极佳的连贯性,使我能够专注于故事情节和人物情感的起伏,而不是被繁琐的查阅工作打断。可以说,这本书的设计者充分理解了“学习型阅读”的需求,将工具性与文学性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真是深得我心,拿到手里就感觉像捧着一件艺术品。封面选用的那种略带磨砂质感的纸张,触感温润而高级,搭配上主色调的翠绿,让人立刻联想到爱德华小镇那种充满生机的田园风光。字体排版也极其讲究,中文字体选择了一种优雅而不失阅读舒适度的衬线体,而英文部分则大胆采用了清晰的无衬线字体,形成了视觉上的和谐对比。更妙的是,内页的纸张并非那种刺眼的纯白,而是略微偏黄的米白色,长时间阅读下来,眼睛的疲劳感明显减轻了不少,这对于像我这样喜欢一口气读完一本书的“夜猫子”来说,简直是太贴心了。装订工艺也看得出是下了功夫的,书脊平整,即便是翻开到最中间的部分,书页也不会出现明显的“拱起”或“合拢”的趋势,这保证了阅读体验的流畅性,让我可以沉浸其中,不必时时担心书会散架。这种对外在美感的执着追求,无疑为阅读体验增添了一层厚重的仪式感,让人在接触文字之前,就已经被这份精心的设计所打动。

评分

我特别欣赏这套书在细节上对“学习者”的尊重和体贴。除了主文的优质排版外,一些附加的辅助性设计也体现了制作者的匠心。例如,书的扉页和封底内侧,似乎隐藏了一些关于原著背景或者作者生平的精炼介绍,这些信息简短有力,没有冗余的学术腔调,恰到好处地为初次接触这部作品的读者搭建了一个初步的认知框架。我注意到,即使是双语对照,在遇到一些带有特定文化色彩的专有名词或地名时,译者也做了细致的处理,既保留了原词的韵味,又在不突兀的情况下给予了必要的解释,这避免了阅读过程中的知识断层。这种全方位的阅读支持系统,让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可以“读完”的小说,更是一个可以用来“学习”和“研究”的文学伙伴。它真正做到了,无论你是想轻松享受故事,还是想深入钻研语言,都能从中获得满足,这在同类出版物中是相当罕见的品质。

评分

我对翻译的质量总是抱有一种近乎苛刻的审视态度,尤其是像这种经典的文学作品,翻译的信达雅是重中之重。这次翻阅这本译本,我的第一印象是“精准却不失灵动”。很多脍炙人口的段落,比如安妮那些充满奇思妙想的独白,译者似乎捕捉到了原汁原味的少女心绪和维多利亚时代特有的那种婉约与跳脱的平衡感。他们没有简单地做字面上的替换,而是深入理解了文本背后的文化语境和人物性格,比如将某些苏格兰语境下的俚语或特定的英式幽默,巧妙地转化成了国人读者能够会心一笑的表达。更令人惊喜的是,对照英文原文阅读时,我发现双语互译的对照设计,极大地方便了对语言细节的考究。它不仅仅是为初学者准备的辅助工具,对于我这种希望提升英文理解力的老读者来说,也是一个绝佳的校对和学习的机会,能清晰地看到中文是如何在不失原意的基础上,进行巧妙的文学“再创造”的。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