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尚濟形意拳練法打法實踐
定價:86.00元
作者:馬保國;馬曉陽著
齣版社:北京科學技術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7-10-01
ISBN:9787530491409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膠訂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本書不講形意拳的套路練法,而是專講打法。
本書有三大突破:
1.提齣瞭左右四個斜方嚮的隅勁:橫、掤、蓋、裹,描述瞭上下、前後、左右六麵爭力的立體渾元勁。
2.揭示瞭形意拳技擊秘訣——高水平地運用接手、化手、發手。
3.係統完整地提齣、論述瞭十六字臨戰、交手心法秘訣。
內容提要
2007年,尚濟囑馬保國寫一本專門介紹形意拳打法的書。十年後,2017年,馬保國與子馬曉陽終於寫就此書。書中在描述形意拳五行十二行時,將練法與打法結閤講解,使讀者能直觀瞭解形意拳的技擊技法。此外還專門介紹瞭在搏擊中經常需要用到的臨戰交手心法秘訣、五行十二形閤一防踢打絕技。
目錄
章渾元形意之練法、打法原則00
第二章渾元形意之三項創新00
節新十三字訣0
第二節新九宮0
第三節九層功夫、九種練法0
第三章臨戰、交手心法秘訣0
節臨戰心法秘訣0
第二節交手心法秘訣0
第四章預備式、常用步法及常用轉換動作0
節預備式0
第二節常用步法及轉換動作0
第五章渾元五行拳練法、用法0
節崩拳0
第二節鑽拳
第三節劈拳
第四節橫拳
第五節炮拳
第六章渾元十二形練法、用法
節龍形
第二節蛇形
第三節燕形
第四節鷂形
第五節形
第六節雞形
第七節猴形
第八節鼉形
第九節虎形
第十節馬形
第十一節鷹形
第十二節熊形
第七章五行十二形閤一防踢打絕技
節防“霸王亂拳”
第二節防抱頭撞襠、雙風貫耳
第三節防彈踢、正蹬、低踹、鞭腿
第四節防點拳開路接過步後手重拳
第五節防膝撞
第六節防肘擊
附錄
渾元形意太極門四大老前輩簡介
當代武林泰鬥尚濟老前輩約晤入室弟子的囑咐
神奇的竟是個“緣”字
——當今武林泰鬥尚濟恩師與徒兒我
形意拳河北省大支派係統錶
跋
作者介紹
馬保國
馬保國,先後隨父親、抗日老戰士馬德峰習練祖傳山東馬傢功夫。成年後,先後幸遇中國傳統功夫大師尚濟、郭升海、王長海老前輩,深得教誨,成為入室弟子。
自1970年12月起至齣國前,從軍5年,兩次上大學,從政、從商多年。
2002年2月至2007年1月,在英國教中國功夫5年。教健身,幫不少學員治好瞭多種慢性疾病;教技擊,培養齣瞭一批高徒。學員中,有三名曾獲英國自由搏擊冠亞軍。
2004年2月,創建瞭英國混元太極拳協會,任首屆會長。2013年夏,與兒子馬曉陽及眾弟子,共同創立瞭渾元形意太極門。
2015年鞦,協助兒子馬曉陽創辦瞭上海渾元國術館。
馬曉陽,1977年鼕生於武術世傢。
自幼隨爺爺、父親學練祖傳的山東馬傢功夫和軍警功夫。1990年鞦,始與父親同學於到傢登門授藝的郭升海老前輩,練習峨眉、武當功夫數年。1997年夏,與父親一道拜見王長海老前輩,學練混元太極功夫多年。2012年鞦,得師爺尚濟和師奶劉光陸指點。
2001年鞦,赴英國攻讀MBA。在英期間,助父教學,並一同參加錶演、比武。與父同創立、完善瞭渾元形意太極門功夫,並協助父親創立瞭渾元形意太極門。
2015年鞦,在父親和師兄弟們的協助下,帶領渾元團隊創辦瞭上海渾元國術館,任館長。
文摘
序言
我對這本書的“實踐”二字抱有極高的期望。很多武術著作,往往將重心放在瞭曆史淵源和哲學思想上,這固然重要,但對於渴望提升技擊能力的愛好者來說,實戰的應用纔是王道。形意拳的特點是直截瞭當,講究“一打就中,一中就倒”。那麼,在具體的攻防情境下,比如對手的肘部上提,我應該如何運用“崩”勁去穿透?對手的身體前傾,我應該如何用“鑽”勁去反製?這些具體的“如果……那麼……”的實戰邏輯,是教科書上最容易缺失的部分。如果這本書能提供一些基於不同體型、不同距離的應對策略,哪怕是一些作者自己總結的對練套路和心得,都會極大地豐富我的實戰思維。武術不是僵硬的招式堆砌,而是一套靈活應變的係統,希望作者能在書中展現齣這套係統的活力和適應性。
評分讀武術書,有時候讀的不僅是招式,更是作者對武術哲學的理解。形意拳講究“萬物之中,唯我獨尊”的氣勢,這種氣勢並非蠻力,而是由內而外的信心和對自身結構的絕對掌控。我希望這本書不僅停留在教我“怎麼做”,更能啓發我“為什麼這麼做”。比如,在闡述“三節貫通”時,作者是如何體會到從腳到手的勁力如何無縫銜接的?這種體悟是很難用語言完全錶達的,需要一種共鳴。我期待這本書能用一種令人信服的方式,引導讀者去體驗這種整體性。如果書中能有一些關於“心法”的探討,比如如何通過訓練來培養那種“意在身先”的瞬間反應速度,那就更好瞭。一本真正優秀的武術經典,是能讓讀者在閱讀過程中,身體也跟著産生某種潛意識的反應和調整的,期待這本書能帶來這樣的閱讀體驗。
評分這本書的作者陣容,馬保國和馬曉陽,讓人聯想到的是一種傳承的厚重感,尤其在形意拳這個領域,師承和傢學往往占據瞭相當大的比重。我個人很看重作者的實戰背景,武術的境界,最終還是要通過對抗來檢驗的。所以,我非常希望在書中能看到一些關於“知己知彼”的心得。比如,如何通過觀察對手的眼神、架勢的鬆緊來預判他的下一步動作?在推手或者接觸練習中,如何利用形意拳獨特的“錯空”理念,製造齣對手意料之外的攻擊路徑?如果書中能穿插一些作者在實戰或對練中遇到的真實案例,並分析如何運用書中所教的“練法”去解決問題,那就更具參考價值瞭。畢竟,理論和實戰之間,永遠隔著一層“臨場反應”的迷霧,能把這層迷霧稍微撥開一點的書,就是好書。
評分拿到書的時候,我最先關注的是它的裝幀和印刷質量,畢竟武術書籍,清晰的圖示是至關重要的。如果圖片模糊不清,或者動作的分解不到位,那麼再好的文字描述也失去瞭說服力。我特彆留意瞭一下書中對於步法和勁力傳導的描寫,形意拳講究“進如風,退如山”,這個“進”和“退”的轉換,往往決定瞭攻防的效率。我希望這本書能提供一些非常細緻的圖解,最好能從不同角度拍攝,比如側麵、正麵,甚至俯視,來展示身體重心的微妙變化。很多時候,我們看錄像或者彆人的演示,隻能看到結果,看不到過程中那些不起眼的細節——比如膝蓋是否內扣,胯部的鬆緊如何拿捏。如果這本書能把這些“看不到”的功夫,通過詳盡的文字和精準的配圖“描繪”齣來,那對於我這種一直在追求“內練外化”的習武者來說,無疑是一筆寶貴的財富。想象一下,對照書本,一步步檢驗自己的動作,糾正那些潛藏的錯誤,這種自我提升的過程本身就充滿瞭樂趣和成就感。
評分這本拳譜光是看名字就讓人精神為之一振,“形意拳練法打法實踐”幾個字仿佛帶著一股子勁道,讓人忍不住想翻開看看。我最近對傳統武術的理解又深入瞭一些,總覺得很多老拳譜在講“理”的時候,文字略顯晦澀,真正落地到“法”和“打”的部分,細節往往不夠清晰。我期待這本書能在這一點上有所突破,畢竟,光有理論,沒有實操指導,對於真正想入門或者想精進的習武者來說,總像隔著一層紗。比如,形意拳的樁功,看似簡單,實則內涵深厚,每一個起手、每一個呼吸的配閤,都是韆錘百煉的結果。這本書如果能把這些細微之處,用清晰的圖文或者深入的文字描述齣來,那就太棒瞭。我希望能看到一些不同於以往的觀察角度,或許是作者結閤自己多年練拳的切身體會,對一些經典招式進行瞭解構和重塑,讓那些看似“玄之又玄”的內勁運行,能夠被現代人更容易理解和模仿。武術的精髓在於傳承與創新,如何在保留古法的基礎上,讓現代習練者更容易上手,這是每一本優秀的武術書籍都應該思考的問題。這本書的作者名字也很有意思,讓人對他們的武學造詣充滿好奇。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