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肌肉训练彩色解剖图谱 增肌塑形训练
:58.00元
作者:克雷格·拉姆齐(Craig Ramsay)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02-01
ISBN:9787115467515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熟练运用健身房各类训练器械按需打造理想身材的肌肉训练指南局部增肌、减少脂肪、重塑身体线条的72个健身训练320幅真人演示详细分解动作、专业身体肌肉解剖图及3D图解打造“矫健”身体、“有型”身材!全面的专家提示 每个肌肉训练动作都包括锻炼目标、执行步骤、注意事项、避免事项、健身秘诀、变化动作、目标肌肉及辅助肌肉部位列表。√ 17种热身训练 通过有氧运动和拉伸运动完成热身训练,可有效提高后续健身效果,同时降低运动损伤的发生概率。√ 13种胸部及腹部肌群训练 正确、科学的针对性训练将助你成功重塑腰腹曲线,再现“六块腹肌”和“平坦腹部”。√ 8种后侧肌群训练 强化背部和肩部的力量及稳定性,帮你获得“倒三角”身材。√ 11种肩部肌群训练 明确正确的动作姿势,预防和改善肩部肌肉运动损伤,强化肌肉力量,拥有强壮肩膀。√ 13种双臂肌群训练 动作与呼吸相配合,明确目标肌肉与动作要点,缓慢而克制地完成动作,获得健壮双臂。√ 10种双腿肌群训练 充分运用健身房器械进行高效负重训练,打造有力的双腿,提升运动表现。
内容提要
《肌肉训练彩色解剖图谱 增肌塑形训练》首先介绍了锻炼者应该如何选择健身房以及科学地制定训练计划,接着采用真人演示图片、专业肌肉解剖图和3D图解相结合的方式,对17种热身训练、13种胸部及腹部肌群训练、8 种后侧肌群训练、11 种肩部肌群训练、13种双臂肌群训练和10种双腿肌群训练的执行步骤、锻炼目标、注意事项、避免事项、健身秘诀、变化动作等内容进行了全面解读,旨在帮助有增肌、塑形需求,期待拥有“有型”身材的读者通过正确的锻炼方式和计划获得理想的健身效果。
目录
作者介绍
克雷格·拉姆齐是一个训练有素的柔术演员、芭蕾舞者、冰球运动员、健身模特以及百老汇演员。他拥有十多年的执教经验,受到了人们的认可和喜爱。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真是没得挑,拿到手里沉甸甸的,一看就知道是下了功夫的。封面那种哑光质感,加上清晰的字体排版,让人瞬间觉得这不仅仅是一本关于健身的书,更像是一件可以珍藏的艺术品。内页纸张的厚度和光泽度也特别到位,色彩还原度极高,那些复杂的肌肉群结构图,即便是初学者也能看得一清二楚。我特别欣赏它在细节上的处理,比如字体大小的调整,目录的清晰度,都体现了编辑团队的专业和用心。我之前买过一些其他出版社的健身书籍,要么是印刷模糊,要么是纸质太薄,翻几次就容易破损,但这本书完全没有这种问题。它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品质感”,这种视觉和触觉上的双重享受,让我在阅读学习的过程中都充满了愉悦感。而且,装订非常结实,我敢保证它能陪伴我度过漫长的训练岁月,不用担心它会散架。这种对细节的极致追求,才是真正区分一本好书和平庸之作的关键所在。光是看着它摆在书架上,就觉得自己的训练动力又提升了一个档次。
评分从一个资深训练者的角度来看,这本书的价值远超其售价,尤其是在动作修正和避免损伤方面。我们都知道,很多教科书倾向于展示“完美”的动作模型,但现实中每个人的骨架结构和活动度都有差异。这本书非常务实地探讨了常见动作(比如深蹲、卧推)在不同人体结构下可能遇到的限制,并提供了极具建设性的替代方案和辅助练习。比如,它详细分析了肩胛骨在推举动作中的动态稳定作用,并给出了一系列针对肩袖肌群的激活练习,这些都是在普通健身房指导中很难听到的深度内容。我过去因为不理解某些细微的力学结构,导致某些关节一直处于亚健康状态,但通过书中对“安全发力链”的解读,我找到了问题的症结所在,并成功地优化了我的大重量动作。这不仅仅是增肌指南,更是一本精妙的运动生物力学入门读物,对于延长运动生涯至关重要。
评分这本书的插图表现力达到了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高度。我曾经看过很多图谱,要么是过于卡通化,失去了真实感,要么是过于写实但又缺乏必要的指示标记。而这里的彩色解剖图,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存在。每一张图都像是大师级的艺术创作,色彩的层次分明,阴影和高光处理得恰到好处,使得肌肉的起止点、神经和血管的走向都清晰可见。更重要的是,作者非常巧妙地运用了标注系统,不仅仅是简单的线条连接,还通过不同颜色的区分,标示出了主导肌、协同肌以及拮抗肌的作用。当我对着镜子做动作时,我能清晰地在脑海中投射出书中的图像,明确知道哪块肌肉正在被激活,哪块肌肉需要放松。这种强大的可视化能力,极大地缩短了我对复杂动作模式的理解周期,让我的训练立刻有了“精准制导”的感觉。
评分我被这本书的叙事逻辑和知识的组织结构深深折服了。它并非简单地罗列动作和肌肉名称,而是构建了一个非常严谨、递进的学习路径。作者似乎非常了解健身小白和进阶者的不同需求,开篇就用了相当大的篇幅来解释解剖学基础,用非常直观的比喻,把那些原本晦涩的专业术语变得平易近人。然后,才是进入到具体的训练模块,每一个训练动作,不仅仅展示了“怎么做”,更深入地解释了“为什么这么做”以及“目标肌肉群的精确受力点”。最让我惊喜的是,书中穿插了大量关于训练周期化和恢复理论的探讨,这部分内容通常在其他书籍中会被一笔带过,但在这里却被提升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战略地位。这种系统性的思维,让我感觉自己不是在学习一套动作,而是在构建一个完整的、可执行的个人训练哲学。读完前几章,我对训练的理解深度就发生了质的变化,从盲目的“练到酸痛”上升到了有目的、有计划的“科学负荷”。
评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极其独特,它成功地在“学术严谨性”和“鼓舞人心”之间找到了一个完美的平衡点。它没有使用那种冷冰冰的、只有专业人士才能读懂的术语堆砌,相反,作者的文字充满了对人类身体潜能的赞美和对训练过程的尊重。在讲解理论知识时,它冷静客观;但在谈及目标设定和坚持时,文字又变得富有激情和穿透力,仿佛一位经验丰富、循循善诱的导师在你耳边低语。我尤其喜欢它在每章末尾设置的“思维拓展”部分,它鼓励读者跳出单纯的肌肉堆砌思维,去思考训练的长期意义和生活质量的提升。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激励,比那些空洞的口号式口号更有效。它让人感觉,阅读这本书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精神上的洗礼和赋能,不仅仅是身体层面的提升,更是心智层面的成长。它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与“力量”之间的关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