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嬰幼兒營養配餐方案(含CD光盤1張)(封四貼卡1張)(雙色)
定價:29.80元
作者:熊苗,魏立軍著
齣版社:電子工業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0-10-01
ISBN:9787121121333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22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本書擯棄瞭過分繁雜的理論知識,內容以實用為主,如時間劃分、營養配餐推薦、發育特點、飲食指導、飲食方案、一個月的配餐等,每一小節均以讀者的實際需求為齣發點,文字精練,並配有精美的圖片。全書共五章,章講嬰幼兒的營養需求,第二章講嬰兒的營養需求,第三章講幼兒的營養需求,第四章講學齡前兒童的營養需求,第五章講嬰幼兒時期的各種病癥的營養調理。
本書可作為年輕父母科學喂養寶寶的指導手冊,具有非常實用的效果。
目錄
章 用營養築起健康長城——嬰幼兒的營養需求
01 熱量
02 蛋白質
03 脂肪
04 碳水化閤物
05 維生素
06 礦物質
07 水
第二章 嬰兒——食物初體驗
01 嬰兒期的時間劃分
02 嬰兒的生理特點
03 嬰兒期所需營養
04 配方奶粉學問大
05 輔食添加需謹慎
06 嬰兒喂養誤區
07 嬰兒營養配餐食譜推薦
08 嬰兒營養食譜
第三章 幼兒——飲食習慣初養成
01 幼兒期的時間劃分
02 幼兒的生理特點
03 幼兒期所需營養
04 幼兒膳食構成要素
05 幼兒營養配餐周食譜推薦錶
06 幼兒營養食譜
第四章 學齡前兒童——飯桌上的來客
01 學齡前兒童期的時間劃分
02 學齡前兒童的生理特點
03 學齡前兒童所需營養
04 學齡前兒童膳食構成要素
05 學齡前兒童營養配餐周食譜推薦錶
05 學齡前兒童營養食譜
第五章 寶寶健康吃齣來——嬰幼兒常見疾病營養配餐
01 偏食與厭食
02 佝僂病
03 貧血
04 便秘
05 營養不良
作者介紹
熊苗,高級營養保健師、國傢公共營養師、熊苗營養工作室全國連鎖負責人等,榮獲首屆全國食品安全知識大賽第二名、編著有《營養密碼》等,錄製電視節目《健康寶典》等,《健康時報》《中國食品質量報》《成都育兒周刊》《大眾健康》等媒體飲食欄目作者。作為一名營養師,對飲
文摘
序言
拿到書時,我最感興趣的就是那張附贈的CD光盤,想著裏麵應該會有視頻教程或者可打印的食譜錶格,畢竟現在是數字化時代瞭。我對這本書的期望值是它能提供一套完整的、時間軸清晰的喂養路綫圖,尤其是在孩子進入復雜食物階段後,如何平衡蛋白質、脂肪和碳水化閤物的攝入比例,這是讓我感到頭疼的地方。然而,翻閱全書,我發現它在不同階段的過渡上處理得比較保守和籠統。例如,對於從純流質輔食過渡到顆粒食物的那個關鍵節點,書中給齣的建議雖然安全,但略顯單薄,沒有給齣足夠的視覺參考或應對突發狀況的預案。我更期待看到的是,針對不同地區、不同生活習慣的傢庭,這本書能提供一些靈活調整的模塊化方案,而不是一套固定不變的模闆。書中的文字描述雖然專業,但偶爾會顯得有些晦澀難懂,對於我這種需要快速獲取並執行的傢長來說,理解和消化這些信息需要耗費較多精力。光盤的內容如果不能在視覺上提供突破性的幫助,那麼這本書的整體實用價值就大打摺扣瞭。
評分這本書的排版,盡管是雙色的,閱讀起來尚算舒適,但內容結構上存在一種“頭重腳輕”的感覺。前麵營養學基礎講得非常詳盡,考據也比較充分,這無疑提升瞭書籍的學術價值。但越往後翻,到瞭我最關心的“執行”層麵,內容就明顯收緊瞭。我特彆留意瞭關於“寶寶輔食中鹽糖的零容忍”的章節,希望能看到一些天然的調味替代方案,比如如何用香草或蔬菜自身的甜味來提升食欲。這本書在這方麵隻是點到為止,沒有深入挖掘。我購買這本書是希望它能成為我廚房裏的“聖經”,指導我從采購到烹飪的全過程。但它更像是大學裏的參考書目,告訴瞭你每種食材的化學成分,卻沒能教會你如何用最少的油煙、最快的速度做齣適閤寶寶的美味佳肴。貼卡的細節雖然精緻,但並不能轉化為餐桌上的實際效益,這種“形式大於內容”的感覺,讓我對這本書的期望值大打摺扣。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質量倒是無可挑剔,紙張厚實,油墨印刷清晰,即便是雙色印刷,也顯得質感十足,那張封四的貼卡細節也處理得挺到位,看得齣齣版社在硬件上下瞭成本。可問題在於,內容本身給我的感受,更像是對現有母嬰知識的梳理和整閤,缺乏真正具有開創性的“配餐方案”。我希望能看到一些非常規的、能解決日常烹飪痛點的創新食譜,比如如何利用時令食材最大化營養吸收,或者如何應對挑食寶寶的“僞裝”技巧。這本書裏提到的多數食譜,在我常去的幾個母嬰論壇上都能找到相似的版本,而且那些在綫資源往往還附帶著其他傢長的實際操作反饋和改良建議。這本書更像是一個權威機構的官方參考書,內容嚴謹,但缺少瞭人情味和生活氣息。我購買它的主要目的是為瞭那份“方案”,希望能徹底解決我每日三餐搭配的焦慮,但翻閱後發現,它更多的是在告訴我“為什麼吃”而不是“具體怎麼做”。那種手把手的指導感,那種“照著做就不會錯”的信心,在這本書裏體現得並不明顯,讓人在實踐時仍需不斷地查閱其他資料來佐證或補充。
評分從整體的閱讀體驗來看,這本書更像是一本嚴肅的營養學普及讀物,而不是一本為忙碌父母準備的“實戰配餐手冊”。我原本的設想是,這本書能提供一份經過時間檢驗、對寶寶消化係統友好的、且易於執行的、可變通的食譜庫。但它提供的更多是原則和框架,而非具體的“每日三餐菜單”。比如,書中對不同季節的食材更替建議不足,對於突發腸胃不適時的“清淡修復餐”更是隻有寥寥數語。如果說它的優點在於打下瞭堅實的理論基礎,那麼它的缺點就在於,它沒有成功地將這些理論“翻譯”成普通人每天都能操作的、有溫度的餐食。我總感覺這本書的作者似乎更傾嚮於學術探討,而不是直接麵對廚房裏的煙火氣和傢長的實際操作睏境。因此,在我的實際育兒日程中,我可能需要不斷地在它提供的理論和網絡上找到的簡單食譜之間來迴切換,這本書未能成為那個一站式的解決方案。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得相當吸引人,色彩搭配柔和,給人一種溫暖、專業的信賴感,特彆是那個“雙色”的標注,讓人好奇內頁的排版究竟是怎樣的精良。我原本滿心期待能從中找到一套係統、科學的嬰幼兒營養配餐指南,畢竟養育孩子是個精細活,食譜的科學性至關重要。然而,當我翻開內頁,我發現這本書似乎更側重於理論的闡述,而不是我所急需的、可操作性極強的實際“方案”。書中花瞭大量的篇幅去講解宏量營養素和微量元素的生理功能,這些知識點固然重要,但對於一位急於為自傢寶寶製定每日食譜的傢長來說,顯得有些過於學術化瞭。我期待的是“本周食譜推薦”、“不同月齡輔食添加的循序漸進圖錶”,或者是針對常見過敏源的替代食譜。這本書更像是一本營養學教材的簡化版,雖然文字流暢,邏輯清晰,但實在缺乏那種“實操手冊”的即視感。CD光盤的附贈似乎也未能彌補這種缺失,我還沒來得及仔細研究光盤裏的內容,但直觀感受是,如果核心的紙質內容無法快速解決我的燃眉之急,那麼光盤的作用也會大打摺扣。總而言之,它在理論深度上有所建樹,但在“配餐方案”的實戰層麵,留下瞭相當大的空白,讓人總感覺隔瞭一層紙,無法直達核心需求。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