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大厨请到家:114种中式点心
:32.80元
作者:黎国雄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7-01
ISBN:9787544769204
字数:
页码:160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大众读者、面点爱好者、家庭主妇等
造型千变万化、口味咸甜皆宜、馅料荤素俱全
n忙碌的生活之余
n来一场寻味之旅
n小笼包、豆沙饺、芝麻烧饼……
n这些味道你是否还能记起
n内容提要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中华美食亦是如此。其中,中式点心的历史非常悠久,其品种丰富、工艺精湛,还与食疗紧密结合,突出养生的特点。相比西式点心的小巧精致、以甜味为主的特点,中式点心突出的是它的厚重感和味道的层次感。中式点心的造型千变万化,口味甜咸皆备、荤素俱全,且具有各地的独特风味。
n《114种中式点心》介绍了114 道易上手的中式点心,分为初级入门、中级入门、高级入门三部分。每道点心在选料、分量搭配、造型、烘烤蒸制等方面都做了详细的介绍,并配有详细的分解步骤图。全书图文并茂,简单易学,初学者可根据难易程度,由浅入深地进行学习。
n目录
中式点心制作基础知识
n制作中式点心必备小工具
n中式点心的制作特点
n怎样做好饼类点心
n点心成形法
n制作包子的9 个小窍门
nPART 1 初级入门篇(54道)
n豆沙酥饺
n可可花生果
n三色水晶球
n笑口酥
n棉花杯
n黑糯米盏
n潮州粉果
n七彩风车饺
n八宝袋
n金银馒头
n……
nPART 2 中级入门篇(36道)
n水晶叉烧盏
n凤凰丝烧卖
n燕麦杏仁卷
n洋葱鸡粒酥盒
n千层姜汁糕
n上汤香葱粉果
n香煎玉米饼
n螺旋葱花卷
n大发糕
n燕麦葱花卷
n……
nPART 3 高级入门篇(24道)
n蚬壳包
n花边酥饺
n五仁酥饼
n叉烧烧饼
n老婆饼
n金盖酥
n雪梨酥
n莲花酥
n菊花酥
n叉烧酥
n……
n“大厨请到家”系列
n◎ 拉花咖啡1
n◎ 拉花咖啡2
n◎ 119 种蛋糕
n◎ 107 种西式点心
n● 114 种中式点心
n◎ 111 种面包
n◎ 家常小炒
n◎ 养生家常菜
n◎ 下饭的美味川菜
n◎ 绝味家常湘菜
n◎ 经典家常粤菜
n◎ 招牌家常菜
n◎ 家常菜2688 例
n◎ 怀孕40 周营养餐
n作者介绍
黎国雄,烘焙名师,烘焙业一个获得“全国技术能手”荣誉和中国名厨五星勋章的行业名人。
n他于1987年出版了一本蛋糕专业画册。开创了顾客看图片订蛋糕的先河,并于1993年制作了全国一个塑胶仿真蛋糕,获得国家发。他研发的艺术陶瓷蛋糕、捏土仿真蛋糕让蛋糕文化得到更广泛的传播。他携手多位烘焙名家创办的黎国雄蛋糕烘焙中心,为中国烘焙界培养了数万名烘焙技师,学员遍及国内外。
n文摘
序言
我对于任何声称包含“114种”的食谱集都抱有一丝审慎的怀疑态度,因为很多时候,“数量”往往是以牺牲“深度”为代价的。我更看重的是,这114种点心中,有多少是真正具有代表性的,有多少是真正有价值的“压箱底”配方,而不是那些在各种地方小吃摊上随处可见的简单变种。我期望这本书能深入挖掘一些地方性的、鲜为人知、但制作工艺独特的点心,比如某些特定省份的节令糕点,那些真正体现了地域风土人情的“非遗”类点心制作方法。如果能对一些复杂点心的制作流程进行“拆解分析”,比如将一个多步骤的点心拆分成“酥皮制作单元”、“馅料制作单元”和“组合定型单元”,并分别给出各种常见错误的排除方法,那才真正体现了“大厨”级别的指导意义。我需要的不是一本百科全书式的罗列,而是一本能让我真正掌握几款拿手绝活的精炼手册。
评分作为一位注重健康和食材溯源的消费者,我对点心中的用油、用糖以及面粉的选择非常敏感。《大厨请到家:114种中式点心》如果真的想体现“大厨到家”的专业性,必须对食材的选择标准有明确的指导。例如,是推荐使用猪油、黄油还是植物油来制作酥皮?每种油带来的口感有何区别?对于面粉,高筋、中筋还是低筋,比例如何调配才能达到最理想的筋度和酥松度?此外,关于甜度的控制,这本书是否有提供基于不同甜味剂(如冰糖、麦芽糖、代糖)的替换方案和相应的用量调整指南?这些实际的、关于“用料哲学”的内容,远比单纯的步骤描述来得重要。如果书中能提供一份详尽的“食材替换速查表”,告诉我如何在不牺牲口感的前提下,将传统配方改良得更符合现代健康标准,我会毫不犹豫地给它满分。
评分购买食谱书对我来说,其实是在投资一种文化体验和审美提升。中式点心不仅仅是食物,它承载着节庆、礼仪和家庭的记忆。因此,我非常关注这本书的文化背景介绍和点心的美学呈现。如果每一款点心旁边都有简短的典故介绍,比如它是哪个地区的特色,常在什么场合出现,这会瞬间让制作过程变得更有意义。视觉呈现上,我希望看到的是高清晰度、光线自然、能够真实反映点心质感的摄影作品,而不是那种过度修饰、看起来像塑料的模型。特别是对于那些造型复杂的点心,比如捏花、叠酥,我需要看到细节的特写,从不同角度展示其层次结构和纹理。如果能有一章专门讲解如何摆盘和搭配茶饮,那就更完美了。毕竟,做好了点心,如何体面地呈现给家人朋友,也是一门学问。我希望这本书能帮我把中式点心的“精致感”重新拾起来。
评分从一个追求效率与新意的现代家庭厨房使用者角度来看,我非常看重食谱的“可操作性”和“创新性”。114种中式点心听起来种类繁多,但关键在于这些点心的准备时间、烹饪时间以及所需的专业工具是否友好。比如,如果其中很多点心都需要耗费大半天的时间进行复杂的预处理,或者要求使用我家中没有的专业蒸笼或模具,那么对于忙碌的上班族来说,吸引力就会大打折扣。我更青睐那些能够巧妙利用现有厨房设备,通过巧妙的配方调整,将传统耗时工序简化的方法。再者,在口味的创新方面,如果能在保持中式点心传统风味的基础上,融入一些现代人喜欢的元素,比如低糖处理、或者使用一些天然的果蔬色素来调色,那绝对是一个加分项。我不会满足于照搬照抄,我需要的是能激发我二次创作灵感的火花。如果这本书仅仅是把那些我能在网络上轻易找到的经典红豆沙、莲蓉做法重复一遍,那它的价值就非常有限了。我期待的是那些“让邻居惊叹”的惊喜点。
评分这本《大厨请到家:114种中式点心》的介绍着实吸引人,但作为一名资深的烘焙爱好者,我更关注的是那些真正能提升我家庭点心制作水平的细节和独到之处。我希望看到的是,这本书不仅仅停留在罗列食谱的层面,而是能够深入讲解中式点心制作中那些看似微小却至关重要的技巧。比如,关于面团的醒发、油酥的制作,以及如何根据不同季节调整食材的湿度和用量,这些都是我在实际操作中经常遇到的难题。如果书中能提供详尽的图解,清晰地展示每一步操作的力度和状态变化,那无疑会大大增加它的实用价值。我期待的不仅仅是“做什么”,更是“为什么这样做”背后的原理,这样才能让我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市面上很多点心书的配方都偏向于基础款,缺乏一些传统老字号的“独门秘籍”,如果这本书能揭示一二,哪怕是关于馅料熬制时火候的精准把控,或者如何做出入口即化而非干硬的口感,都会让我觉得物超所值。对我而言,一本好的食谱书,是能够成为我厨房里的私房教练,而不是仅仅一本摆设。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