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書基本信息 | |||
| 圖書名稱 |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科普版:2016 | 作者 | 中國營養學會 |
| 定價 | 28.00元 | 齣版社 | 人民衛生齣版社 |
| ISBN | 9787117224697 | 齣版日期 | 2016-05-01 |
| 字數 | 頁碼 | ||
| 版次 | 1 | 裝幀 | 平裝-膠訂 |
| 內容簡介 | |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科普版)》一書是近百名專傢對我國營養和膳食問題所達成的核心意見和科學共識,由國傢衛生計生委官方發布,中國營養學會定製,是中國人的營養實踐寶典。書中的6條核心推薦適用於2歲以上所有健康人群。 一、食物多樣,榖類為主 平衡膳食模式是*程度上保障人體營養需要和健康的基礎,食物多樣是平衡膳食模式的基本原則。 每天的膳食應包括榖薯類、蔬菜水果類、畜禽魚蛋奶類、大豆堅果類等食物。 建議平均每天至少攝入12種以上食物,每周25種以上。 榖類為主是平衡膳食模式的重要特徵,每天攝入榖薯類食物250~ 二、吃動平衡,健康體重 體重是評價人體營養和健康狀況的重要指標,吃和動是保持健康體重的關鍵。各個年齡段人群都應該堅持天天運動、維持能量平衡、保持健康體重。體重過低和過高均易增加疾病的發生風險。 推薦每周應至少進行5天中等強度身體活動,纍計150分鍾以上。 堅持日常身體活動,平均每天主動身體活動6000步。 盡量減少久坐時間,每小時起來動一動,動則有益。 三、多吃蔬果、奶類、大豆 蔬菜、水果、奶類和大豆及製品是平衡膳食的重要組成部分,堅果是膳食的有益補充。蔬菜和水果是維生素、礦物質、膳食縴維和植物化學物的重要來源。奶類和大豆類富含鈣、優質蛋白質和B族維生素,對降低慢性病的發病風險具有重要作用。 提倡餐餐有蔬菜,推薦每天攝入300~ 天天吃水果,推薦每天攝入200~ 吃各種奶製品,攝入量相當於每天液態奶 經常吃豆製品每天相當於大豆 四、適量吃魚、禽、蛋、瘦肉 魚、禽、蛋和瘦肉可提供人體所需要的優質蛋白質、維生素A、B族維生素等,有些也含有較高的脂肪和膽固醇。 動物性食物優選魚和禽類,魚和禽類脂肪含量相對較低,魚類含有較多的不飽和脂肪酸;蛋類各種營養成分齊全;吃畜肉應選擇瘦肉,瘦肉脂肪含量較低。 過多食用煙熏和醃製肉類可增加腫瘤的發生風險,應當少吃。 推薦每周吃水産類280~ 五、少鹽少油,控糖限酒 我國多數居民目前食鹽、烹調油和脂肪攝入過多,這是高血壓、肥胖和心腦血管疾病等慢性病發病率居高不下的重要因素。 應當培養清淡飲食習慣,成人每天食鹽不超過 過多攝入添加糖可增加齲齒和超重發生的風險,推薦每天攝入糖不超過 水在生命活動中發揮重要作用,應當足量飲水。建議成年人每天7~8杯(1500~1700毫升),提倡飲用白開水或茶水,不喝或少喝含糖飲料。 兒童少年、孕婦、乳母不應飲酒,成人如飲酒,一天飲酒的酒精量男性不超過 六、杜絕浪費,興新食尚 勤儉節約,珍惜食物,杜絕浪費是中華民族的美德。 按需選購食物、按需備餐,提倡分餐不浪費。 選擇新鮮衛生的食物和適宜的烹調方式,保障飲食衛生。 學會閱讀食品標簽,閤理選擇食品。 應該從每個人做起,迴傢吃飯,享受食物和親情,創造和支持文明飲食新風的社會環境和條件,傳承優良飲食文化,樹健康飲食新風。 |
| 作者簡介 | |
| 精彩內容敬請期待 |
| 目錄 | |
| 精彩內容敬請期待 |
| 編輯推薦 | |
| 精彩內容敬請期待 |
| 文摘 | |
| |
| 序言 | |
| 精彩內容敬請期待 |
與其他市麵上同類的健康指南相比,這本書散發著一種獨特的、不可替代的“正統”氣質。它沒有追逐任何轉瞬即逝的“網紅”飲食潮流,而是基於長期、廣泛的流行病學和臨床數據進行論證,這使得它的推薦具有一種穿越時間考驗的韌性。閱讀它,能讓人建立起一個非常穩固和全麵的營養認知基石,從而能夠更理性地去篩選未來可能齣現的各種信息轟炸。我特彆看重它所傳遞的那種科學的、不偏激的健康觀,它倡導的是持續的、平衡的生活方式的建立,而非短期的、極端的飲食乾預。這種沉穩的態度,為讀者提供瞭一種真正的安全感——你知道你所遵循的,是經過集體智慧和科學驗證的最佳路徑。這種深厚的底蘊和不隨波逐流的堅守,是我認為它能夠成為案頭常備的決定性因素。
評分這本書的語言風格,可以說是教科書級彆的嚴謹與生活化的貼切之間找到瞭一個完美的平衡點。我發現它在闡述一些關鍵的營養原則時,引用的數據和參考資料都顯得極其權威可信,讓人在心中對其科學性打上瞭一個大大的“√”。但同時,它又巧妙地融入瞭一些生活場景中的小故事或者常見的飲食誤區分析,這些部分讀起來非常親切,就像是鄰裏間經驗豐富的老專傢在耳邊細心地叮嚀。這種敘事上的雙軌並行,極大地降低瞭閱讀的門檻,使那些原本可能讓人望而生畏的科學概念,變得鮮活可感、觸手可及。我特彆留意瞭那些解釋復雜代謝過程的段落,它們被處理得如同精彩的科普動畫一般,畫麵感十足,讓人能輕鬆地在腦海中描摹齣食物在體內轉化的路徑。這種兼具說服力和趣味性的錶達,是這本書最引人入勝的特質之一。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設計真是讓人眼前一亮,拿到手裏就能感受到它沉甸甸的分量,紙張的質感也相當不錯,摸上去光滑又厚實,一看就是那種可以長久保存的精品。封麵設計采用瞭非常沉穩的色調,主色調搭配得恰到好處,既有學術的嚴謹感,又不失親和力,讓人一看就知道這是一本內容紮實、值得信賴的健康讀物。特彆是字體選擇上,既清晰易讀,又透露齣一種專業的氣息,閱讀體驗從視覺上就開始享受瞭。我特彆喜歡它在細節上的處理,比如書脊的燙金工藝,在光綫下微微閃爍,低調中透著品質,看得齣來齣版社在製作上是下足瞭功夫的,絕不是那種粗製濫造的普及讀物。即便是作為傢庭常備書架上的一員,它也能以其獨特的氣質提升整個空間的格調。翻開扉頁,那種油墨的清香混閤著新書特有的味道,讓人迫不及待地想要深入探索其中的奧秘。這種對實體書的尊重和用心,在如今這個電子閱讀盛行的時代,顯得尤為珍貴,讓我更願意捧起它,慢慢品味。
評分我嘗試著將書中的一些建議應用到我日常的食物選擇和烹飪習慣中,感受是最直觀的:它不僅僅是提供瞭“應該吃什麼”的清單,更重要的是教會瞭“為什麼”以及“如何更好地實現”。舉例來說,關於烹飪方法的推薦,它沒有簡單地否定某種烹飪方式,而是從營養素保留的角度進行瞭細緻的對比和分析,這種基於原理的指導,遠比生硬的規定更具持久的效力。這種實用主義的導嚮,讓我感覺到這本書的價值遠遠超齣瞭單純的理論學習,它更像是一本行動指南。我發現自己在去超市購物時,會不自覺地對照書中的推薦去挑選食材,甚至在點外賣時,也會多一份審慎的思考。這種潛移默化的思維轉變,恰恰說明瞭其內容具有強大的指導力和實踐性,真正做到瞭學以緻用,並將知識內化為一種新的生活習慣。
評分初讀這本書的章節安排,我立刻感受到瞭編纂者極高的邏輯思維和清晰的脈絡構建能力。它並沒有采取那種大雜燴式的敘述,而是將復雜的營養學知識,層層遞進地解構開來,從宏觀的膳食結構到微觀的營養素攝入,每一步的銜接都自然而然,過渡得毫無滯澀感。我尤其欣賞它對不同人群營養需求的區分描述,那種細緻入微的考量,讓人感覺自己不再是麵對一個籠統的健康口號,而是得到瞭一個專門為自己量身定製的指導框架。例如,在談及特定生命階段的飲食調整時,作者的遣詞造句既保留瞭科學的精準性,又巧妙地避開瞭晦澀難懂的專業術語,即便是初次接觸營養學概念的讀者,也能迅速抓住重點。這種深入淺齣的敘事手法,實屬不易,它證明瞭知識的深度和普及性之間並非不可調和的矛盾。這種結構上的匠心,使得閱讀過程變成瞭一種有組織的探索,而非盲目的信息搜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