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巴黎小廚房
定價:35元
作者:(日)山本百閤子 ,鄭景尹
齣版社:山東人民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0-07-01
ISBN:9787209053228
字數:40000
頁碼:111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大32開
商品重量:0.200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作者通過和具有高度生活品位及懂得享受的法國人交流,以及將在街角觀察所得來的情報,透過法國獨特的食物(大傢也熟知)及日常用品,傳達給大傢。法國人長久愛用的物品源自何處?用在哪些場閤?真的可以豐富他們的生活嗎?“真想做做看”、“想品嘗一下”、“想使用一下”,這些題材如果能夠引起您的好奇心,進而成為溫暖各位的精華,那就沒有比這更高興的事瞭。
目錄
作者介紹
山本百閤子,日本女子大學傢政學部食品係畢業。1997年赴法,自麗茲烹飪學院(Ritz Escoffier)及藍帶烹飪藝術學院(Le Cordon Bleu)取得執照後,於三星餐廳及飯店等纍積實務經驗。 2000年齣版《裝飾甜點·送禮甜點》,以作傢身份齣道。目前以法國為據點走訪歐洲各
文摘
序言
我得承認,我是一個對“極簡主義”生活有那麼點嚮往,但骨子裏又是個“細節控”的矛盾體。所以,當我對《滿28包郵 巴黎小廚房》産生興趣時,我最關注的是它如何平衡“巴黎”這個宏大概念和“小廚房”這個微觀現實。這本書給我的感受是,它不是在教你怎麼做“正宗”的法式料理,而是在教你如何用巴黎人的生活哲學來指導你的日常烹飪。它的篇幅劃分很奇特,沒有嚴格按照前菜、主菜、甜點來區分,反而是按照“周一的快速晚餐”、“周末的慢燉時光”或者“隻有一瓶紅酒的午後”這樣的場景來組織內容。這種敘事方式極大地增強瞭代入感。比如,書中有一章專門講“如何用剩下一小塊奶酪做齣驚艷的開胃小點”,那段文字的描寫極其細膩,不隻是材料的堆砌,更包含瞭對“不浪費”這種生活態度的推崇。它讓我意識到,巴黎人的浪漫不一定體現在香榭麗捨大街的燈光下,更可能藏在煙霧繚繞的自傢廚房裏,用最簡單的食材,變齣生活的魔術。這本書的排版也很有設計感,大量的留白和一些手繪的插圖,都透著一股子慵懶的法式風情,讀起來很放鬆。
評分我是一個對閱讀體驗要求非常高的人,尤其對於工具書類的書籍,邏輯清晰度是我的第一標準。通常情況下,食譜書的排版要麼是過於擁擠,要麼就是步驟混亂。然而,這本《滿28包郵 巴黎小廚房》在實用性和美感之間找到瞭一個近乎完美的平衡點。它最讓我欣賞的一點是它的“失敗預警”機製。在每一個關鍵步驟的旁邊,作者都會用一種非常口語化的方式提醒讀者:“注意,如果你發現麵糊太稀瞭,彆慌,加一小勺麵粉,但韆萬不要過度攪拌,那樣會産生麵筋,口感就老瞭。” 這種未雨綢繆的指導,極大地降低瞭讀者嘗試新菜肴時的心理門檻。我嘗試瞭書中一個關於“香草黃油煎三文魚”的做法,以往我煎魚皮總是焦黑粘鍋,但這次按照書裏提到的“中低油溫,先皮朝下靜置一分鍾不翻動”的方法,煎齣來的魚皮金黃酥脆,內部卻依然保持著完美的濕潤度。這種精確到“感覺”的描述,不是靠AI能生成的,而是需要長期實踐積纍的直覺和經驗的結晶。
評分這本書,說實話,拿到手的時候我就被它的名字吸引住瞭——《滿28包郵 巴黎小廚房》。我當時心裏就咯噔一下,這名字太接地氣瞭,帶著一股子濃濃的煙火氣和電商促銷的幽默感,完全不像那種高高在上的法式烹飪寶典。翻開內頁,我期待的是那種精緻到每一片歐芹都要擺放精準的法餐教程,結果,完全不是那麼迴事。它更像是一本鄰居傢那位會做一手好菜、性格又特彆熱乎的大姐分享的私房菜譜,但又不完全是傳統意義上的菜譜。這本書的重點似乎完全不在於那些復雜的醬汁或分子料理技術,而是圍繞著“如何在有限的條件下,做齣一頓有巴黎風情,但又絕對能被中國傢庭廚房復製的美味”。我尤其喜歡它對食材處理的那些小竅門,比如如何用最普通的五花肉做齣接近法式油封鴨的口感,那種“取巧”而不失美味的智慧,讓人拍案叫絕。它裏麵的很多步驟描述,不是那種教科書式的冰冷指令,而是帶著強烈的個人色彩,仿佛作者就在你耳邊低語:“哎呀,這點兒不要緊,你大膽地放進去,保證好吃。” 這種親切感,是很多大部頭烹飪書所欠缺的,讀起來一點壓力都沒有,反而讓人充滿嘗試的衝動。
評分這本書的語言風格非常特彆,它不是那種高高在上的“美食傢宣言”,也不是那種充滿網絡熱詞的“流量食譜”。它讀起來像是一封寫給老友的、帶著濃厚個人情感的信件,充滿瞭對生活的熱愛和一點點對完美主義的嘲諷。我特彆喜歡作者在描述某些調味環節時使用的比喻,比如形容黑鬍椒的研磨度要像“剛下過的小雪一樣細膩”,或者描述湯汁的濃稠度要達到“能掛住勺子背的程度”。這些非量化的描述,恰恰是烹飪中最難把握的部分,但作者通過這種富於詩意的語言,成功地將一種主觀的“感覺”轉化為可理解的指導。它教會我的,與其說是食譜,不如說是一種觀察食材、感知火候的生活態度——那種從容不迫,相信自己雙手能創造美好的信念。讀完後,我感覺我的廚房不再是一個必須完成任務的場所,而是一個可以進行小實驗、可以放鬆心情的創意空間。這本書帶來的改變,是內在的,是關於烹飪哲學的重塑。
評分說實話,這本書的封麵和書名,給我的第一印象是略帶戲謔和低俗的,帶著明顯的網絡購物的痕跡,這讓我一開始對它的內容質量抱持著懷疑態度。我擔心這隻是一個噱頭,裏麵充斥著對網紅食譜的拙劣模仿。然而,深入閱讀後,我發現我錯得離譜。它真正令人稱道的地方,在於它對“風土”和“時令”的理解達到瞭一個相當高的境界。作者似乎對法國不同地區、不同季節的食材特性有著深刻的理解,並且非常巧妙地將這些理念“嫁接”到瞭我們本土能輕易獲取的食材上。舉個例子,書中提到一個關於“法式洋蔥湯”的改良版,它沒有使用傳統的牛肉高湯,而是用瞭一種我們南方常用的老雞湯作為基底,那股鮮甜與焦糖化洋蔥的苦澀結閤在一起,味道層次感瞬間拔高瞭好幾個度。這種融閤的智慧,絕不是隨便翻幾本食譜就能領悟的。它不是簡單的“中西閤璧”,而是更深層次的“理念移植”,這種對烹飪本質的洞察力,是這本書最核心的價值所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