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經典傢常菜分步圖解
定價:39.80元
作者:董國成
齣版社:中國紡織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3-11-01
ISBN:9787506499538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軟精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663kg
編輯推薦
熱愛廚房的人,也非常熱愛生活。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喜歡親自下廚烹製菜肴,為愛人、為兒女、為父母、為好友,但對於新手來說這可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經典傢常菜分步圖解》精選200道傢常菜,配上詳細的製作步驟圖片分解和文字方法錶述,即使您**次下廚房,也能輕鬆做齣一桌美味,享受美食帶來的樂趣。
內容提要
本書精選200道經典傢常菜,每道菜都配有詳細的步驟圖片和步驟文字,使讀者能夠快速學習和烹製美味菜肴。全書包含涼菜篇、熱菜篇、湯煲篇,適閤初學者學習閱讀。
目錄
傢常菜食材的選購與初加工
傢常菜食材的常見切法
傢常菜更美味有重點
001 蒜泥拌菠菜
002 生拌蒿子杆
003 熗拌油菜
004 涼拌白菜心
005 花生拌芹菜
006 糖醋蘿蔔
007 熗拌土豆絲
008 涼拌寶塔菜
009 涼拌黃瓜
010 小蔥拌豆腐
011 皮蛋豆腐
012 拌豆腐皮
013 蔥拌豆乾
014 辣拌綠豆芽
015 肉絲拉皮
016 傢常大拌菜
017 小拌西藍花
018 糖拌西紅柿
019 熗拌筍絲
020 老醋木耳
021 辣根木耳
022 老醋花生米
023 皮蛋花生
024 辣椒拌皮蛋
025 尖椒蝦皮
026 涼拌蓮藕
027 花生拌蓮藕
028 蒜泥白肉
029 白肉拌黃瓜
030 熗拌腰片
031 辣椒拌腰花
032 蔥拌豬耳
033 豬耳拌黃瓜
034 黃瓜拌海蜇
035 菜心拌海蜇
036 酸菜粉條炒肉
037 辣炒酸菜
038 肉醬炒菠菜
039 山雞蛋炒菠菜
040 蒜蓉茼蒿
041 蝦皮爆茼蒿
042 蒜香油菜
043 香菇扒油菜
044 醋溜白菜
045 香辣白菜
046 芹菜炒肉
047 清炒芹菜
048 辣炒土豆絲
049 醋溜土豆絲
050 蒜蓉寶塔菜
051 黃金寶塔菜
052 乾煸包菜
053 爆炒包菜絲
054 包菜炒肉絲
055 苜蓿蛋
056 黃瓜炒肉片
057 西紅柿海米炒雞蛋
058 土豆炒西紅柿
059 青椒肉片
060 粉條包菜炒青椒
061 肉炒鬍蘿蔔
062 炸鬍蘿蔔盒
063 肉醬炒粉絲
064 香辣粉絲
065 尖椒肉絲
066 尖椒炒雞蛋
067 蒜蓉西藍花
068 傢常西藍花
069 醋烹蓮藕
070 蓮藕炒肉
071 雞蛋炒萵筍
072 筍片炒肉
073 鼕筍炒臘肉
074 紅燒鼕筍
075 肉燒豆角
076 豆角燒粉條
077 香辣凍豆腐
078 蔥燒豆腐
079 韭香豆腐皮
080 香辣豆腐皮
081 豆乾炒韭菜
082 蔥爆豆乾
083 腐竹炒肉
084 芹菜炒腐竹
085 醋溜綠豆芽
086 豆腐皮辣炒綠豆芽
087 清炒豆苗
088 肉絲炒豆苗
089 木耳炒茶樹菇
090 香炸茶樹菇
091 木耳炒肉
092 蒜香木耳
093 乾炸雞柳
094 乾炸裏脊
095 糖醋雞片
096 香炸五花肉
097 糖醋裏脊
098 紅燒排骨
099 排骨燜茶樹菇
100 蒜仔大腸
101 紅燒大腸
102 豬心扒菜心
103 香溜豬心
104 香辣豬肚
105 肚片炒三樣
106 紅燒牛肉
107 香辣牛肉絲
108 泡椒炒毛肚
109 傢常毛肚
110 香辣羊百葉
111 脆芹爆百葉
112 羊肉燜蘿蔔
113 辣燒羊肉
114 紅燒羊蹄
115 辣燜羊蹄
116 辣爆腰花
117 乾煸腰條
118 乾燒鴨肉
119 香辣鴨片
120 爆炒鴨腸
121 香芹爆炒鴨腸
122 鴨肝炒洋蔥
123 湘式鴨肝
124 綠豆芽炒海蜇
125 蜇皮肉絲
126 辣炒花蛤
127 小白菜煨蛤蜊肉
128 西葫蘆爆海米
129 海米燒木耳
130 辣炒海帶
131 海帶炒肉
132 腰果蝦仁
133 香炸蝦仁
134 小炒蝦仁
135 黃瓜爆螺片
136 香辣螺片
137 油潑海螺
138 清蒸鮑魚
139 紅燒鮑魚
140 蒜香鮑魚片
141 炸帶魚
142 紅燒帶魚
143 蔥薑炒蟹
144 油燜蟹
145 爆炒魷魚
146 香辣魷魚絲
147 澆汁鮮魷
148 油潑扇貝
149 辣炒扇貝
150 蔥爆墨魚
151 辣燒墨魚
152 醬爆小鮮魚
153 辣燒小鮮魚
154 滑炒魚片
155 紅燒魚塊
156 醬燜魚塊
157 清蒸鯉魚
158 油潑鯉魚
159 醬燜鯽魚
160 傢常燒鯽魚
161 菠菜肉絲湯
162 菠菜蛋花湯
163 肉片茼蒿豆腐湯
164 白菜五花肉燉豆腐
165 白菜素湯
166 蘿蔔蝦皮肉絲湯
167 蘿蔔排骨煲
168 土豆燉排骨
169 豆角土豆豬肉煲
170 牛肉土豆煲
171 酸豆角燉牛肉
172 西紅柿牛肉煲
173 土豆西紅柿鹵蛋煲
174 西紅柿蛋花湯
175 瓜片腐竹木耳湯
176 瓜片蛋花湯
177 豆腐酸辣湯
178 辣味豆腐湯
179 腐竹木耳番茄湯
180 肉塊腐竹煲
181 黃豆芽排骨煲
182 排骨鬍蘿蔔煲
183 鵪鶉蛋菜花湯
184 菜花肉塊煲
185 排骨蓮藕煲
186 蓮藕鬍蘿蔔肉塊煲
187 雞塊香菇鼕瓜煲
188 粉皮雞塊湯
189 滋補豬肉湯
190 鴨肉蘿蔔湯
191 鼕瓜鴨肉煲
192 肉塊海帶湯
193 海帶排骨煲
194 蛤蜊疙瘩湯
195 豆腐蛤蜊煲
196 菜心蛤蜊雞蛋湯
197 鼕瓜海米湯
198 滋補鮑魚湯
199 翅絲鮑魚湯
200 扇貝豆腐湯
作者介紹
董國成,從事餐飲管理、菜品研發十幾年,2006年開始美食創作,成功與*、省級、市級知名齣版社及民營齣版公司建立瞭長期的閤作關係。先後主編幾十部美食作品,他在美食雜誌《中國大廚》發錶文章多篇。先後主編《新編傢常菜》係列八本,《特色創新菜》、《風味傢常小炒》、《精選傢常菜1888例》、《煲好湯1688例》、《經典涼菜》、《精選傢常菜1888例》、《涼菜涼麵1888例》、《精選滋補湯煲1688例》、《爽口涼拌菜》、《吃遍南北美味菜》、《女性保健食譜》、《簡易傢常菜典》、《香辣川菜精選全集》、《經典湘菜精選全集》、《巧做傢常菜》、《巧做傢常菜》、《巧燒魚蝦》、《巧做肉小炒》、《巧做素小炒》、《巧做涼拌菜》、《百變蓋飯》等多達500餘萬字。
文摘
序言
這本菜譜簡直是烹飪新手的救星!我之前對下廚總是心存畏懼,總覺得各種復雜的步驟和陌生的調料能把我搞得團團轉。但是拿到這本《經典傢常菜分步圖解》之後,我的信心一下子就被點燃瞭。最讓我驚喜的是它對每一個步驟的細緻程度。比如,切菜的時候,它不僅告訴你“切絲”或者“切丁”,還會配上非常清晰的圖片,告訴你如何握刀、下刀的角度,甚至連食材的厚度都有一個直觀的參考。我記得我第一次嘗試做宮保雞丁,按照書裏講解的火候控製,先滑炒雞丁,再調糖醋汁,每一步都描述得仿佛有一個經驗豐富的大師傅站在我身邊手把手地指導。我按照那個步驟,居然成功做齣瞭外酥裏嫩、酸甜適口的雞丁,那成就感簡直爆棚!而且,書裏還很貼心地給齣瞭很多常見食材的處理技巧,像如何快速給蝦開背去蝦綫、如何讓肉絲更嫩滑的小竅門,這些都是我以前在網上搜瞭半天也摸不著頭腦的細節,這本書裏都詳盡地總結齣來瞭。有瞭它,我感覺自己終於邁齣瞭從“會做飯”到“做好飯”的關鍵一步。
評分不得不提的是,這本書在“健康”和“營養均衡”方麵的考量,非常符閤現代人的養生需求。很多傳統的傢常菜為瞭追求極緻的口感,往往會使用大量的油和鹽,吃起來很過癮但總有點罪惡感。這本書在介紹經典菜肴時,會非常巧妙地進行改良。例如,在製作油炸食品時,它會提供一個空氣炸鍋的適配方案,或者推薦用少量油進行“淺煎”的替代操作,並清晰地標注齣熱量和油量的變化。對於蔬菜的烹飪,它會強調“斷生即起鍋”,最大限度地保留維生素。即便是像紅燒肉這樣的硬菜,它也會給齣如何通過焯水和去浮油來減少油膩感的細節指導。這種對健康負責的態度,讓我感覺這本菜譜不隻是滿足瞭我的口腹之欲,更是在潛移默化中幫助我建立瞭一個更健康、更可持續的傢庭飲食習慣,這一點非常值得贊賞。
評分我得說,這本書的排版和視覺設計實在太棒瞭,完全符閤現代人的閱讀習慣。我之前買過一些老舊的菜譜書,那些密密麻麻的文字描述,看得我眼睛都快花瞭,更彆提有些圖印得跟抽象畫一樣,根本看不齣食材的變化過程。這本書完全沒有這個問題。它的色彩運用非常舒服,背景乾淨,食材的顔色在高清的圖片下顯得格外誘人。最關鍵的是,每一道菜品的成品圖都拍得極具食欲,讓人一看就忍不住想動手試試。我尤其喜歡它在食材準備階段的“工具清單”和“調料颱”設計,先把所有需要用到的東西一字排開,讓你做到心中有數,避免瞭做到一半手忙腳亂找東西的尷尬。在我看來,烹飪的美感很大一部分來自於準備過程的從容不迫,這本書完美地幫助我建立瞭這種從容。即便是那些看起來很“高大上”的宴客菜,在書裏拆解開來,也變得像日常小炒一樣親切易懂,這極大地拓展瞭我傢餐桌的菜係廣度。
評分對於我們這種追求效率的上班族來說,時間成本是非常重要的考量因素。我發現這本書的選菜範圍非常貼閤生活實際,它挑選的都是那些可以在半小時內搞定的傢常美味。很多菜品,比如蒜蓉粉絲蒸扇貝或者番茄炒蛋,它給齣的步驟優化得非常到位。它會告訴你哪幾步可以同時進行,以節省爐竈時間。比如,在等水開的時候,就可以提前將蔬菜焯水;在醃製肉類的時候,可以利用這段時間準備好醬汁。這些看似微小的提示,纍積起來就能節省下不少時間。更讓我欣賞的是,它對“時令”和“替換”的建議。比如,如果當季沒有某種特定的蔬菜,它會立刻給齣幾種口感和營養相似的替代品建議,並且注明替換後烹飪時間可能需要微調。這種實用主義精神,讓這本書真正地成為瞭廚房裏的“即時工具箱”,而不是束之高閣的理論教材。
評分這本書的知識深度也遠超我預期的“傢常菜譜”範疇。它不僅僅是簡單地羅列步驟,它似乎在努力傳授一種烹飪的“底層邏輯”。我注意到,在介紹一些基礎醬汁(比如紅燒汁、糖醋汁)的配比時,它會用錶格的形式清晰對比不同比例帶來的口感差異。這讓我明白,原來很多菜的味道不同,根源就在於甜、酸、鹹的平衡點略有偏差。通過理解這些基礎配方背後的原理,我開始敢於脫離原書,自己嘗試調整用量。比如,在做糖醋排骨時,我根據自己對酸度的偏好,略微減少瞭醋的用量,成品效果齣奇地好,傢人都說比我以前隨便亂放的味道要穩定和協調得多。這種從“模仿”到“創造”的轉變,是這本書帶給我最寶貴的收獲,它培養瞭我對味道的敏感度和掌控欲。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