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茶具选购百问百答

最新茶具选购百问百答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彭丽亚 著
图书标签:
  • 茶具
  • 选购
  • 指南
  • 品茶
  • 生活
  • 家居
  • 礼品
  • 收藏
  • 陶瓷
  • 紫砂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湖南美术出版社
ISBN:9787535637765
版次:1
商品编码:10268831
包装:平装
开本:24开
出版时间:2010-08-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137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茶具的选购是一门学问,因茶而异,因人而异,因地制宜。《最新茶具选购百问百答》汇集了茶具的选购诀窍、使用和保养方法,供爱茶、饮茶的读者参考。通过本书的介绍,希望能够帮助读者选配一套可心的茶具,在精茶妙器中体味中国味道,领略中国茶文化。

内容简介

《最新茶具选购百问百答》,茶具是茶文化的重要载体,古往今来,讲究品茗情趣的人,都注重茶具的选配。茶具配合色、香、味三绝的茗茶,相得益彰。我国茶具种类繁多,造型丰富,制作精良,兼具实用价值和艺术价值。选购茶具是一门学问,要因茶而异、因人而异、因地制宜。本书汇集了茶具的选购诀窍、使用和保养方法,供爱茶、饮茶的读者参考。

目录

1 中国古代茶具文化
001 早期茶具有什么特点?
002 唐代茶具有什么特点?
003 宋代茶具有什么特点?
004 元代茶具有什么特点?
005 明代茶具有什么特点?
006 清代茶具有什么特点?
007 与茶具有关的古诗有哪些?
008 与茶具有关的古画有哪些?
2 现代茶具的种类及工艺特点
009 现代茶具有哪些种类?
010 陶质茶具有什么特点?
011 瓷器茶具有什么特点?
012 玻璃茶具有什么特点?
013 金属茶具有什么特点?
014 漆器茶具有什么特点?
015 竹木茶具有什么特点?
016 其他材质茶具有什么特点?
3 现代茶具器型鉴赏
017 什么是主茶具?
018 什么是辅助冲泡用具?
019 什么是茶壶?
020 什么是茶杯?
021 什么是茶碗?
022 什么是公道杯?
023 什么是闻香杯?
024 什么是盖碗?
025 什么是茶海?
026 什么是煮水壶?
027 什么是箸匙筒?
028 什么是水盂?
029 什么是茶叶罐?
030 什么是杯托?
031 什么是茶荷?
032 什么是盖置?
033 什么是滤网和滤网架?
034 什么是茶巾?
035 什么是杯垫?
036 什么是奉茶盘?
4 茶具组合
037 茶具组合的搭配原则是什么?
038 茶具组合的种类有哪些?
039 哪些茶具适合冲泡绿茶?
040 哪些茶具适合冲泡红茶?
041 哪些茶具适合冲泡黑茶?
042 哪些茶具适合冲泡青茶?
043 哪些茶具适合冲泡黄茶?
044 哪些茶具适合冲泡白茶?
045 哪些茶具适合冲泡花茶?
046 冲泡潮汕工夫茶的茶具有哪些?
047 冲泡成都盖碗茶的茶具有哪些?
048 冲泡峨眉山工夫茶的茶具有哪些?
049 冲泡北京大碗茶的茶具有哪些?
050 藏族酥油茶的茶具有哪些?
051 壮族打油茶的茶具有哪些?
052 维吾尔族香茶的茶具有哪些?
053 佤族烧茶的茶具有哪些?
054 拉祜族烤茶的茶具有哪些?
055 傣族火笼茶的茶具有哪些?
056 家庭待客用的茶具有哪些?
057 商务茶具有哪些?
058 旅行茶具有哪些?
059 茶馆茶具有哪些?
060 茶席设计应遵循哪些原则?
5 茶具选购
061 如何选购商务茶具?
062 如何选购家庭茶具?
063 如何选购茶馆茶具?
064 如何选购茶艺表演用茶具?
065 如何选购紫砂茶具?
066 如何选购瓷质茶具?
067 如何选购玻璃茶具?
068 如何选购金属茶具?
069 如何选购漆器茶具?
070 如何选购竹木茶具?
071 如何选购搪瓷茶具?
072 如何选购铸铁壶?
073 如何选购茶海?
074 如何选购茶壶?
075 如何选购茶杯?
076 如何选购公道杯?
077 如何选购闻香杯?
078 如何选购盖碗?
079 如何选购煮水壶?
080 如何选购箸匙筒?
081 如何选购水盂?
082 如何选购茶荷?
083 如何选购茶叶罐?
084 如何选购杯托?
6 茶具鉴赏、收藏与保养
085 如何选购盖置?
086 如何鉴赏紫砂壶?
087 收藏紫砂壶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088 紫砂壶的收藏是不是年代越老越好?
089 紫砂壶是如何分级的?
090 怎样从现当代紫砂器具中选择有收藏价值的作品?
091 为什么一把紫砂壶不适宜冲泡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茶?
092 景德镇四大传统名瓷有何特点?
093 宜兴陶瓷的“五朵金花”有何特点?
094 如何保养陶土茶具?
095 如何保养紫砂壶?
096 如何保养瓷质茶具?
097 如何保养玻璃茶具?
098 如何保养金属茶具?
099 如何保养漆器茶具?
100 如何保养竹木茶具?

前言/序言


好的,这是一份关于一本虚构图书的详细简介,内容避开了“最新茶具选购百问百答”的主题: 《东方之韵: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审美与哲学》 书籍简介 《东方之韵: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审美与哲学》是一部深入剖析中国古典园林精髓的学术专著。本书旨在超越传统园林史的简单罗列,从哲学、美学、文学乃至社会文化史的多元视角,系统梳理中国古典园林从萌芽、发展到成熟的完整脉络,揭示其独特的东方精神内核与艺术表达方式。 第一部分:源起与基石——园林的哲学根基与早期形态 本书的开篇聚焦于中国古典园林赖以生长的文化土壤。我们探讨了道家思想(尤其是“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和儒家伦理(对理想人居环境的构建需求)如何共同塑造了中国人对自然与空间的独特理解。从先秦时期的狩猎园林和宫苑,到汉代神仙思想渗透下的方丈阆苑,作者细致地考察了早期园林如何从单纯的实用功能向精神寄托的过渡。重点分析了《庄子》中对“逍遥游”的描绘如何间接影响了后世园林布局中“曲径通幽”的设计理念。 第二部分:意境的营造——宋代园林艺术的高峰 宋代被公认为中国古典园林发展的黄金时期,尤其是在私家园林领域。本卷详尽阐述了宋代园林如何实现从宏大叙事到精微体察的转变。我们深入分析了苏轼、米芾等文人雅士在园林设计中的实践与理论,他们不仅是居住者,更是美学的定义者。 重点章节探讨了“意境”这一核心概念的构建过程。意境并非单纯的景观堆砌,而是通过叠山理水、花木配置、建筑小品等元素,营造出“可游、可居、可观、可赏”的综合体验。例如,对“借景”、“对景”、“框景”等造园手法的解析,揭示了如何运用有限的空间,表达无限的自然与情思。书中收录了大量宋代绘画中的园林元素分析,佐证了“园在画中,画在心中”的审美取向。 第三部分:集大成与地域风格的演变——明清园林的精细化 进入明清时期,园林艺术在继承前代的基础上,展现出更加成熟和精细化的特征。本书将重点剖析江南私家园林的极致繁复与北方皇家园林的恢弘大气之间的分野。 在江南部分,我们对苏州园林的“小中见大”手法进行了细致的考察,包括对漏窗、花窗的构造逻辑分析,以及如何通过水池的形态来模拟江河湖海的意象。我们特别关注了文震亨的《长物志》等著作,将其视为理解明代士大夫生活美学的关键文本。 而在北方皇家园林方面,本书则侧重于其礼制性与象征意义。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等皇家园林,如何将山川地貌浓缩于一处,体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政治理念,同时又巧妙地融入了汉地园林的山水哲学,构成了一种独特的“宫苑一体”的典范。 第四部分:空间叙事与文化载体——园林中的符号学 园林不只是风景,更是一种深层的文化叙事。本书的第四部分转向了符号学和文化人类学的视角。 我们探讨了亭、台、楼、阁等建筑单体在园林中的功能哲学:亭是休憩与观景的节点,楼是高远与俯瞰的象征,而廊则连接了不同的场景,引导着游览的节奏。这些结构是如何与中国传统诗词、书法艺术相结合,使园林成为“可居、可游、可赏、可品”的立体诗篇。 此外,书中还对园林中的植物学意象进行了深入探讨。梅、兰、竹、菊“四君子”的种植选择,不仅体现了主人的高洁情操,更是寄托了文人的政治抱负与人生哲学。通过对这些具体元素的剖析,读者将能理解,每一方假山、每一株古松背后所承载的文化重量。 总结与展望 《东方之韵》最终总结了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独特价值:它是一种将人的主观情感融入客观自然,以人工方式实现“天人合一”的东方智慧的物化体现。本书不仅对古典园林进行了详尽的梳理和分析,更试图唤醒当代读者对这种富有哲思和诗意的空间艺术的重新认识。本书适合园林设计专业人士、历史文化研究者,以及所有对东方美学和传统哲学感兴趣的读者。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出现,简直是为我这个“茶具小白”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以前,我对茶具的认识仅限于“有个盖子、有个嘴巴”的基本构造,颜色和材质也完全凭个人喜好。但最近,我开始越来越认真地对待喝茶这件事,也逐渐意识到,茶具的搭配确实能影响到茶的风味和品饮的体验。我总觉得,自己手里那些随随便便买来的杯子,似乎辜负了那些精挑细选的好茶叶。这本书的“百问百答”形式,让我觉得很接地气,像是请教了一位经验丰富的茶友。我最想知道的是,如何从零开始,建立一套基础的、实用的茶具组合。是不是一开始就需要购买全套的茶具?还是说,可以根据自己常喝的茶类,逐步添置?不同价位的茶具,在材质、做工和耐用性上到底有多大的差别?我担心买到劣质的产品,不仅浪费钱,还可能影响健康。书中能否介绍一些辨别茶具品质的技巧?比如,如何看紫砂壶的泥料,如何判断陶瓷的烧制工艺?还有,关于茶具的清洗和保养,我总是处理得不太妥当,希望这本书能给出一些科学有效的方法,让我的茶具能长久地陪伴我。

评分

作为一名热衷于茶道体验的人,我深知一套好的茶具,对于提升整个品茗过程的重要性。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系统地梳理茶具知识,并且能够紧跟时代潮流的书籍。《最新茶具选购百问百答》这个书名,让我觉得它很有可能满足我的期待。我特别想了解的是,除了我们熟知的紫砂、陶瓷、玻璃等材质外,近年来是否涌现出了其他新型的、环保的、或者具有特殊功能的茶具材料?例如,一些能够调节水温的茶具,或者能够与智能设备联动的茶具,是否已经进入了普通消费者的视野?另外,关于茶具的“养护”环节,我常常会感到困惑。对于一些比较名贵的茶具,比如纯手工制作的紫砂壶,具体的养护步骤是怎样的?有没有一些“禁忌”是需要特别注意的?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非常具体、可操作的建议,让我能够更好地保护和使用我的茶具。同时,我也想了解一下,在如今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有哪些关于茶具的“新趋势”是值得我们关注的,比如可持续性设计、个性化定制等等,这本书能否为我提供一些前瞻性的指引,让我走在茶具选购的前沿?

评分

这本《最新茶具选购百问百答》的封面设计,第一眼就吸引了我。简洁大方的风格,搭配一幅写意的水墨画,仿佛能闻到一股淡淡的茶香。我平时虽然不算是茶艺大师,但对喝茶这件事却是相当讲究的。家里的茶具也零零散散收了不少,每次喝茶时,总会琢磨着,这泡好茶,除了茶叶本身,究竟还需要怎样的器皿来衬托?市场上琳琅满目的茶具,从材质、造型到功能,都有着千差万别的选择。我常常会因为不了解其中的门道,而犹豫不决,甚至买回来的东西并不适合自己的品饮习惯。看到这本书的标题,我立刻就心动了。“百问百答”,听起来就像是为我这样的新手量身定制的指南。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它能否解答我心中关于茶具的种种疑惑。比如,泡绿茶和泡红茶,是不是真的需要完全不同的茶具?紫砂壶的养壶之道究竟有多讲究?陶瓷茶具的釉色,会对茶汤产生多大的影响?还有那些造型奇特、装饰繁复的茶具,它们仅仅是摆设,还是真的有着独特的实用价值?我特别期待书中能有详细的图文解析,让我这个视觉型学习者能够一目了然。希望这本书能成为我茶海扬帆路上的那一盏明灯,让我不再迷茫,而是能选出真正适合自己的好茶具,让每一次品茗都成为一次享受。

评分

我常常在想,为什么有些茶具拿在手里,就觉得特别舒服,而有些却显得笨拙?这或许就是所谓的“手感”和“设计感”吧。这本书的出现,对我来说,就像是解开了一个关于茶具美学的谜题。我希望它能不仅仅是提供实用性的选购建议,更能让我理解到,为什么某些茶具的设计会如此独特,以及这些设计背后蕴含的文化和哲学。我很好奇,在不同的地域文化影响下,茶具的造型和风格会呈现出怎样的多样性?比如,日式茶具的禅意、英式茶具的精致,和我们中国传统茶具的韵味,各自有什么特点?这本书能否通过丰富的图片和生动的文字,将这些不同的美学风格展现出来?另外,我也想知道,如何通过茶具的颜色、纹理、甚至触感,来提升喝茶时的整体体验。是不是那些具有自然纹理的茶具,更能体现茶叶的本真?而那些色彩鲜艳的茶具,又会带来怎样的视觉冲击?我期待这本书能让我从一个更宏观的视角,去欣赏和选择茶具,让每一次与茶的邂逅,都能上升到一种艺术的享受。

评分

我是一名资深的茶爱好者,家里已经收藏了不少茶具,但随着对茶的理解越来越深入,我发现现有的茶具在某些方面似乎已经无法满足我的需求,甚至有些茶具的选用,我仍然存在模糊的认知。市面上关于茶具的信息纷繁复杂,很多资料都过于专业或者片面。这本书的“最新”和“百问百答”的标签,让我觉得它有可能提供一些我目前尚未接触到的新观点和实用信息。我特别感兴趣的是,在现代审美和传统工艺的融合下,有哪些新兴的茶具设计值得关注?比如,有没有那种既美观又兼具实用性的新型茶壶,能够更好地激发茶叶的香气和滋味?对于一些比较小众的茶类,比如普洱茶或者岩茶,有没有特别的茶具选择建议?我希望书中能够详细地解析不同材质茶具(如玻璃、金属、竹制等)的优缺点,以及它们与不同茶类的适配性。同时,我也想了解一下,在当今的茶具市场中,如何避免那些所谓的“概念茶具”或者“网红茶具”,真正找到具有收藏价值和使用意义的器皿。这本书能否为我提供一些更具深度和前瞻性的选购指导?

评分

发货好快,东西好漂亮,

评分

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

评分

或许,现代的生活让我们遗忘了很多东西,而那些古典名着却让我们“重温旧梦”。从《红楼梦》里感受到了凄美的爱情悲剧,从《水浒传》里明白了侠肝义胆,从《三国演义》里体验到尔虞我诈,从《西游记》里又看到了神话色彩。这些,也许没有现代小说那么深入人心,却给人一种独特的古典美。这种美,大方亦婉约,温柔亦豪爽。

评分

书还好,简单易懂,喜欢喝茶的人,没事的时候看一看,挺好

评分

小本,初级用不错了。

评分

书,简单,一个字:好!

评分

小本,初级用不错了。

评分

没太多要说的 反正是本好书

评分

同事的。还可以吧。。。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