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下卷 中国革命内部的革命 1966-1982年)》
评分第8卷 《剑桥中国明代史(下)》
评分《剑桥中国史》是一部完全由西方学者撰写的中国历史,沿袭西方汉学研究一贯坚持的严谨作风,广泛引用文献材料,注重文献的辨伪和考订。由于东西历史文化的差异,该书在许多历史问题上提出了新的观点和质疑,也许有的问题,是我们早已习以为常而从没有考虑过的。所有这些来自于另外一种世界观和价值观的东西,必将极大地丰富我们的思想和开阔我们的视野。 《剑桥中国史》共16 卷,各卷由知名学者主编,卷内各章由研究有素的专家撰写,反映了国外中国史研究的水平和动向。
评分评分
4 《剑桥中国宋代史(907-1279年)》预计2010年年底出版
评分15《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下卷 中国革命内部的革命 1966-1982年)》
评分这个虚构的场景,若不深究它明显的荒谬性,仍然有助于我们解释一个简单却重要的事实:美国流行文化所创造的关于东方的负面形象--正如陈查理的例子中表现出的那样--与现代美国诗歌培养出对东方语言的真诚兴趣的过程--比如意象主义--惊人地同步。在之前的章节里,我已经描绘了这种几乎同时产生的诗歌的和民族志的兴趣。在这一过渡章节中,我将在一个不同的语境中来继续考察意象派民族志的事业。意象派创造出来的“意象”只是20世纪美国为汉语所绘制的众多面孔中的一副。我建议应将意象主义的语言模仿置于美国流行文化的洋泾浜汉语的语境中来理解。亚洲作家或亚裔美国作家如林语堂和姚强在他们的作品中均讽刺过这种或是模仿或是混杂的语境。所有这些例子,不论作家意在拔高或贬低、戏仿或反讽,以不同形式出现的语言模仿始终是文化描述的强大武器。
评分7 《剑桥中国明代史(下卷 1368-1644年)》
评分15《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下卷 中国革命内部的革命 1966-1982年)》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