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灰录:外一种《青原愚者智禅师语录》

冬灰录:外一种《青原愚者智禅师语录》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明] 方以智 著,邢益海 注
图书标签:
  • 禅宗
  • 佛教
  • 青原愚者
  • 智禅师
  • 语录
  • 公案
  • 顿悟
  • 中国哲学
  • 宗教
  • 经典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华夏出版社
ISBN:9787508079813
版次:1
商品编码:11465239
包装:平装
丛书名: 中国传统:经典与解释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4-04-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355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冬灰录:外一种<青原愚者智禅师语录>》约八万字的篇幅向我们充分展示了方以智作为曹洞宗寿昌系禅僧的标准生涯,他在上堂开示、法语中对禅宗公案随手拈来。显示其禅学功力已经炉火纯青。近年来不少学者对方以智的禅学思想展开研究,肯定其禅学成就。但也有不少学者怀疑,认为方以智是被迫逃禅,其儒家立场未变。

目录

校注前言
卷首(第一册)
《冬灰录》序(兴翱趟螈)
《冬灰录》(卷首一)(兴月录)
《冬灰录》(卷首二)(兴种记)(1655—1658)
《冬灰录》(卷首三)(传口录)(1658—1662)
(冬灰录》(卷首四)(兴化录)(1663—1664)
卷一(第二册)
《冬灰录》(卷一)(兴化、法鼎录)(1664年冬)
卷二(第三册)
《冬灰录》(卷二)(一鉴、寂常录)(1665)
卷三(第四册)
《冬灰录》(卷三)(兴伟、兴弦录)(1666)
卷四(第五册)
《冬灰录》(卷四)(传澥、兴会录)(1667)

外一种:《青原愚者智禅师语录》
卷首 序
卷一 上堂
卷二 小参示众
卷三 法语偈赞
卷四 佛事 跋
冬灰录:外一种《青原愚者智禅师语录》 引言 在浩瀚的禅宗文献星河中,《青原愚者智禅师语录》以其独到的慧光,照彻了无数探寻真理者的心海。本书《冬灰录》便是围绕这位高僧的言行、思想及其在禅宗史上的独特地位,展开的深入探究。它并非对《青原愚者智禅师语录》本身的全文复述或逐字解读,而是以一种更为宏观、更具启发性的视角,钩沉索隐,展现青原愚者智禅师的法脉传承、思想精髓,以及其对后世禅宗发展所产生的深远影响。 一、禅宗的传承脉络与青原愚者的位置 禅宗,自达摩祖师东来,经二祖慧可、三祖僧璨、四祖道信、五祖弘忍,至六祖惠能,形成“一花开五叶”的格局。其中,青原行思(或称青原价),作为六祖惠能的弟子,是曹溪南宗传法的关键人物之一,他与南岳怀让共同承担起将惠能禅法发扬光大的重任,分别开创了禅宗的“石头宗”和“马祖宗”,成为中国禅宗史上承前启后的重要宗师。 《冬灰录》将首先细致梳理禅宗自达摩至青原行思的传承谱系,清晰勾勒出各代祖师的核心思想与时代背景。在此基础上,着重阐述青原行思在禅宗史上的独特地位。我们不局限于对师徒关系的机械罗列,而是深入挖掘青原行思如何继承和发展六祖惠能“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根本旨趣,并如何将之融入其个人的修行体悟与教学实践中。通过对早期禅宗典籍和相关史料的梳理,《冬灰录》将勾勒出青原行思在禅宗发展早期所扮演的关键角色,以及他如何为“石头宗”的形成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青原愚者智禅师的“愚”与“智” 《青原愚者智禅师语录》中的“愚者”,并非字面上的愚笨,而是禅宗语境下的“大智若愚”。这种“愚”是对世俗智慧的超越,是对分别心的涤荡,是放下一切执着后呈现出的纯净与自然。它蕴含着一种不动声色的力量,一种不落痕迹的妙用。 《冬灰录》将深入探讨青原愚者智禅师的“愚”相其“智”的辩证统一。我们将从其语录中的公案、偈语、问答等形式出发,剖析其“愚”的表象下所蕴含的深刻佛法。例如,他可能通过看似朴实无华的言语,打破学人的惯性思维;通过看似寻常的举止,展现超越凡俗的境界。我们将研究这种“愚”是如何成为直指人心、契合大道的重要方便法门,如何帮助学人放下对“聪明”的执着,从而回归自性。 同时,本书也将重点阐释青原愚者智禅师的“智”体现在何处。这种“智”并非知识上的积累,而是事事分明、了了常知的般若智慧。它体现在对一切现象的洞察,对众生根机的了然,以及对禅法精髓的精准把握。我们将结合青原愚者智禅师的行持和开示,展现其如何以“大智”引导众生,如何以“方便”施教,如何最终帮助学人证悟自性。 三、核心思想的解析与开掘 青原愚者智禅师的禅法,虽然以“愚”示人,却内涵丰富,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其思想的核心,往往围绕着“无心”、“真性”、“平常心是道”等理念展开。 《冬灰录》将对这些核心思想进行深入的解析和开掘: “无心”的妙义: 青原愚者智禅师如何理解和阐释“无心”?它是否意味着空无一物?还是指去除妄念,回归清净?本书将结合其语录,探讨“无心”对于破除我执、解脱烦恼的关键作用,以及“无心”所展现出的非有非无、随缘任运的境界。 “真性”的显露: 青原愚者智禅师如何引导学人认识和体悟自己的“真性”?“真性”是否为一成不变的本体?还是体现在一切变化之中?我们将追溯青原愚者智禅师的开示,揭示其如何通过种种善巧方便,帮助学人冲破习气的羁绊,显露本自具足的佛性。 “平常心是道”的实践: 这一耳熟能详的禅语,在青原愚者智禅师的语境下,呈现出怎样的独特风貌?“平常”是否就是碌碌无为?“道”又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显现?本书将深入阐述青原愚者智禅师对“平常心是道”的实践性阐释,展示其如何将深刻的禅理融入鸡零狗碎的日常,让学人于行住坐卧、吃喝拉撒间体悟大道。 公案与偈语的智慧: 青原愚者智禅师的语录中,充斥着富有启发性的公案和意蕴深远的偈语。《冬灰录》将精选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公案和偈语,进行层层剖析,展现其背后所蕴含的精妙辩证法和超越性的智慧。我们将尝试解读这些公案和偈语是如何巧妙地绕过概念的束缚,直接触及学人的心灵,引发其自省和觉悟。 四、禅宗史上的贡献与影响 青原愚者智禅师作为“石头宗”的开山祖师,其影响不仅限于其直接的弟子,更贯穿于整个中国禅宗史。 《冬灰录》将系统梳理青原愚者智禅师对后世禅宗发展的贡献: “石头宗”的形成与发展: 青原愚者智禅师如何确立“石头宗”的法脉?其教法又如何区别于其他宗派,并在后世得以发展壮大?本书将重点关注石头宗的法门特点,如强调“万法皆空,诸缘和合”,以及“寂灭为乐”等,并探讨其与马祖宗的区别与融合。 对后世禅师的影响: 青原愚者智禅师的思想和开示,如何深刻影响了后来如洞山良价、曹山本寂等石头宗的重要传承者?又如何间接影响了其他宗派的禅师?我们将通过引证相关史料和语录,展现青原愚者智禅师的智慧之光如何在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禅者心中闪耀。 禅宗思想的深化与创新: 青原愚者智禅师的“愚者”智慧,以及其对“无心”、“真性”等核心概念的独特阐释,是否为禅宗思想体系注入了新的活力?其开创性的教学方法,是否为后世禅宗的兴盛奠定了基础?本书将探讨青原愚者智禅师的贡献,不仅仅在于他是一位伟大的禅师,更在于他对禅宗思想的深化和对禅宗实践的创新。 五、现代视野下的启示 在信息爆炸、节奏飞快的现代社会,人们往往被外在的繁华和内在的焦虑所困扰。青原愚者智禅师的“愚者”智慧,在此时此刻,反而显得尤为珍贵。 《冬灰录》将尝试将青原愚者智禅师的禅法智慧,置于现代社会的语境下进行解读,探讨其对于当下人的意义: 如何于纷繁世事中保持内心的清明? 如何超越功利与得失,寻回生命的本真? 如何在忙碌的生活中,体悟“平常心是道”的真谛? 如何运用“无心”的智慧,化解烦恼与压力? 本书将通过对青原愚者智禅师的深入探究,为现代读者提供一种不同于世俗认知的思考方式,一种回归自性、安顿身心的力量。它将引导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不仅是在了解一位禅师的历史,更是在探索一条通往内心自在的道路。 结论 《冬灰录:外一种《青原愚者智禅师语录》》是一次对青原愚者智禅师丰富而深刻的禅学思想的再挖掘与再呈现。本书将以严谨的史学考证为基础,以深厚的佛学理解为支撑,以富有洞察力的解读为笔触,为读者呈现一个立体、鲜活的青原愚者智禅师。它旨在带领读者超越对禅语的字面理解,深入其背后所蕴含的禅者心法,体会那份“不落阶梯,直下承担”的般若智慧。本书期望通过对这位禅宗巨匠的独到洞察,为当代人提供一条回归心灵宁静的路径,一次对生命本源的深刻体悟。

用户评价

评分

这部作品读下来,最大的感受就是那种扑面而来的时代气息和生活质感。作者似乎将自己完全融入了那个特定的历史背景之中,笔下的每一个场景、每一个对话都带着一种泥土的芬芳和岁月的沉淀。我尤其欣赏作者在描绘人物内心挣扎时的细腻与克制,没有过度的煽情,却能让人在字里行间感受到那种深藏的无奈与坚韧。它不仅仅是在讲述一个故事,更像是在重现一段被时间打磨过的生活片段,让人在阅读过程中仿佛能闻到老屋木梁上的尘土味,听到远方传来的模糊的叫卖声。这种沉浸式的体验,是很多当代小说难以企及的。尤其是在对社会风貌的刻画上,作者的观察入木三分,那些看似不经意的细节,却构筑了一个完整而复杂的社会图景,让人不得不停下来反复咀嚼其中的深意。这种厚重的质感,让整本书读起来沉甸甸的,回味无穷。

评分

这本书展现了一种罕见的叙事勇气。它敢于直面人性中最不堪的一面,毫不留情地揭示了权力、欲望和生存压力对个体精神的腐蚀。但可贵的是,作者的笔调虽然冷峻,却并非全然的悲观主义。在那些最黑暗的角落里,总能看到一丝微弱却坚韧的光芒——那是对尊严的坚守,是对美好事物近乎本能的向往。这种在绝望中孕育出的希望,使得整部作品的基调虽然沉重,但绝不至于压垮人。它提供了一种清醒的视角,去审视我们所身处的现实,让我们在接受世界的复杂性的同时,也找到了一种内在的力量去面对它。这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成人童话”,它用最残酷的现实,教会我们最温柔的生存之道。

评分

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独特,可以说自成一派。它不是那种华丽辞藻堆砌的文字,而是带着一种质朴的、近乎口语化的力量感。但这种“朴素”绝不是简单的,而是经过了千锤百炼的提炼,每一个词语的选择都精准到位,没有一丝多余的负担。读起来感觉非常畅快,但当你合上书本,那些看似平淡的句子又会在脑海中不断回响,其背后的意蕴深远。特别是作者对环境氛围的营造,简直是大师级的。无论是描绘清晨的薄雾,还是黄昏的寂寥,那种氛围感都能牢牢抓住读者的心神,让人仿佛能感受到空气的湿度和温度。这种对感官体验的精准捕捉,使得这部作品的阅读体验远远超出了文字本身,上升到了一种多维度的感知层面。

评分

我一直觉得,好的文学作品应该像一面镜子,映照出人性的幽微之处。而这本小说,恰恰做到了这一点。它没有宏大的叙事框架,却将焦点对准了那些小人物在命运面前的卑微与伟大。读到一些情节时,我甚至会感到一阵莫名的心悸,因为那些矛盾、那些选择,好像就是我们自己曾经或正在经历的。作者的文字功力毋庸置疑,他的叙事节奏张弛有度,时而如山涧溪流般潺潺前行,时而又如暴风骤雨般令人措手不及。我特别喜欢他处理转折点的方式,往往是水到渠成,却又在情理之中,让人在豁然开朗的同时,又不禁感叹人生的无常。总的来说,这是一次非常值得的阅读体验,它不仅提供了审美愉悦,更带来了一次深刻的自我审视。

评分

坦白说,这本书的开篇并不算十分吸引人,甚至有些晦涩难懂,需要读者付出一定的耐心去适应作者的叙事逻辑和时间线索。但是,一旦跨过了最初的门槛,后面展开的景象便令人叹为观止。它就像一座层层叠叠的迷宫,每深入一层,都会发现新的通道和意想不到的风景。我个人认为,这本书的魅力在于它的“留白”处理。作者从不把话说满,总是留下足够的空间让读者去想象、去填补、去构建属于自己的理解。这种开放式的结构,使得这本书具有极高的重读价值,每一次重读,都会因为心境的变化而读出新的东西。它拒绝被简单归类,也拒绝被快速消费,它要求读者投入时间、情感和思考,而最终的回报,是远超预期的精神富足。

评分

书不错,包装也好,内容上乘。

评分

黃俊傑

评分

很好

评分

很好的书,不过得静下来读,也难。

评分

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评分

,果然是有折扣。毫不犹豫的买下了了,京东速度非常快的,从配货到送货也很具体

评分

情。用读书来为自己放松你的心情也是一种十分明智的方法。 读书能陶冶人的情操

评分

美國西雅圖華盛頓大學博士。曾任美國華盛頓大 學、馬利蘭大學、Rutgers大學等校客座教授;新加坡儒家倫理小組顧問。現任臺灣大學歷史系特聘教授、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合聘研究員、臺灣大學 人文社會高等研究院院長、「東亞經典與文化」研究計畫總主持人。獲得學術榮譽有:美國王安漢學研究獎(1988)、傑出人才講座(1997-2002)、 胡適紀念講座(2005-2006)、臺大學術研究傑出專書獎(2006,2007)、中山學術著作獎(2006)、臺大學術研究傑出論文獎 (2008)。著有《東亞儒學:經典與詮釋的辯證》、《德川日本論語詮釋史論》等中英文專著二十餘本。

评分

非常不錯的好書,內容非常有用。學習好幫手。生动地揭示出这些被忽略和被误解的思想家的真正创见,并以此来捍卫生活多样性的理想和自由宽容的观念。正如人的身高相貌才智性格千差万别,每个人的道德水准也不一样(也不可能一样),然而道学家们(以及被洗脑了的人们)做着一种努力,妄图把每个人的道德(素质)都提高到一种圣人级的水准。我认为,这就是这个世界上有这么多悲剧的原因。&mdash;&mdash;造成地狱的,恰恰是人们妄图把人间变成天堂的愿望。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