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会计——决策制定与业绩激励(工商管理经典译丛·会计与财务系列)》是达塔和拉伽两位教授的最新力作,以管理者决策为视角,体现从以成本会计为重心到以管理会计为重心的转变。书中每章内容都着重介绍管理者需要做出的决策,以及管理会计提供的信息如何帮助管理者做出决策,让管理会计更加强调对决策的激励和支持。作者认为,管理者不应该局限于管理会计的具体细节,不要被细节所困扰,而应以更高更广阔的视野把握全局。同时还特别强调,成功的管理者不要将管理会计仅仅视同技术工具,尤其不要忽视管理会计的行为方面。
《管理会计——决策制定与业绩激励(工商管理经典译丛·会计与财务系列)》的目标读者群体主要设定为面向未来的管理者,尤其适用于MBA教学,同时也是在职管理者的知识库。
斯坎特·达塔(Srikant M. Datar), 哈佛大学管理学教授,特许公认会计师(ACCA)。达塔的教学口碑甚佳,曾在卡耐基?梅隆大学获教学组织奖,在斯坦福大学获杰出教育者奖。他与许多国际大公司密切合作,也是美国会计学公会和管理会计师协会会员。
达塔在多种国际学术刊物上发表了研究成果,包括The Accounting Review, Contemporary Accounting Research, Journal of Accounting, Auditing and Finance,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Management Science等。
马达夫·拉詹(Madhav V.Rajan), 斯坦福大学会计学教授、斯坦福大学管理学院学术事务副院长、MBA项目主管。曾获经济理论杰出成就奖、美国会计学会管理会计杰出贡献奖,在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和斯坦福大学管理学院多次获得教学奖。
拉詹的主要研究领域为以经济学分析为基础的管理会计研究,尤其是公司内部控制、资本预算、质量管理、供应链及绩效制度。在多种专业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如The Accounting Review, Review of financial studies,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 Management Science。
王立彦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北大国际会计与财务研究中心主任,学术期刊《经济科学》副主编、《中国会计评论》主编。
第1章管理者与管理会计
1.1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
1.2战略决策与管理会计
1.3价值链、供应链分析与关键成功因素
1.4决策制定、计划与控制
1.5关键的管理会计指导原则
1.6组织结构与管理会计师
1.7职业道德
第2章成本术语及其用途
2.1成本与成本术语
2.2直接成本与间接成本
2.3成本性态模式:变动成本与固定成本
2.4总成本与单位成本
2.5企业部门、存货类型、存货性成本与期间成本
2.6存货性成本与期间成本的流转举例
2.7计量成本需要判断
2.8成本会计和成本管理的框架
附录变动成本法和归纳成本法
第3章本量利分析
3.1本量利分析概述
3.2盈亏平衡点与目标经营净利润
3.3所得税与目标净利润
3.4决策制定中的本量利分析
3.5敏感性分析与安全边际
3.6成本规划与本量利分析
3.7销售组合对净利润的影响
3.8服务业和非营利组织的本量利分析
3.9贡献毛益与销售毛利
附录不确定性下的决策模型
第4章分批成本法
4.1成本会计的基本概念
4.2分批成本法与分步成本法
4.3分批成本法:评估与实施
4.4正常成本法下的分批成本法
4.5实际成本法
4.6正常成本法在制造业中的应用
4.7预算间接成本与年末会计调整
4.8正常成本法的拓展:服务业的例子
附录多个制造费用库的成本分配
第5章分步成本法与成本分配
5.1分步成本法图解
5.2例1:期初和期末均在产品存货时的分步成本法
5.3例2:期初但期末有在产品存货时的分步成本法
5.4例3:同时存在期初和期末在产品存货时的分步成本法
5.5混合成本制度
5.6联合成本与共同成本的分配
第6章作业成本法与作业管理制
6.1广泛平均及其影响
6.2改进成本系统
6.3作业成本系统
6.4成本层级
6.5实施作业成本系统
6.6实施作业成本系统的思考
6.7作业管理
第7章定价决策、顾客盈利性与成本管理
7.1影响定价决策的主要因素
7.2长期的成本与价格
7.3目标成本与目标定价
7.4价值工程、成本发生与锁定成本
7.5成本加成定价
7.6顾客盈利性分析
7.7生命周期产品的预算与成本制度
7.8在定价决策中考虑其他因素
第8章成本性态的确定
8.1线性成本函数的基本假设
8.2非线性成本函数与成本分类
8.3识别成本动因
8.4成本估计方法
8.5利用定量分析法估计成本函数的步骤
8.6对估计成本函数的成本动因的评价
8.7数据收集及调整问题
第9章决策制定与相关信息
9.1信息与决策过程
9.2相关性的概念
9.3自制与外购决策
9.4生产能力约束下的产品组合决策
9.5约束理论和产量—贡献分析
9.6顾客盈利性、作业成本法和相关成本
9.7过去成本的关性与设备更新决策
9.8决策与业绩评价
9.9与决策关的联合成本
附录线性规则
第10章质量、存货管理和时间
10.1以质量作为竞争武器
10.2使用非财务指标来评价和改进质量
10.3决策制定与质量业绩评价
10.4存货管理
10.5适时采购
10.6存货管理、物料需求计划和适时生产
10.7以时间作为竞争武器
第11章资本投资
11.1资本预算的步骤
11.2贴现现金流量法
11.3回收期法
11.4应计会计收益率法
11.5贴现现金流分析中的相关现金流
11.6项目管理和业绩评价
11.7资本预算中的战略因素
附录资本预算与通货膨胀
第12章总预算与责任会计
12.1预算与预算循环
12.2预算的优点
12.3编制经营预算
12.4财务计划模型与敏感性分析
12.5预算与责任会计
12.6预算编制中的人为因素
12.7跨国公司中的预算
附录现金预算
第13章弹性预算、差异与管理控制
13.1静态预算与差异
13.2弹性预算
13.3价格差异与直接成本投入的效率差异
13.4计划预算成本和计算制造费用分配率
13.5变动制造费用差异
13.6固定制造费用差异
13.7差异的综合分析
13.8管理者如何应用差异
第14章战略、平衡计分卡与战略盈利性分析
14.1什么是战略
14.2建立内控能力:Chipset改进质量与重组
14.3战略执行和平衡计分卡
14.4营业利润的战略性分析
11.5缩减规模和生产能力的管理
第15章转移价格
15.1管理控制系统
15.2分权制
15.3转移价格
15.4计算转移价格
15.5基于市价的转移价格
15.6基于成本的转移价格
15.7混合的转移价格
15.8制定转移价格的一般原则
15.9跨国转移价格与税收
第16章业绩评价与薪酬
16.1财务与非财务业绩指标
16.2业务单元的会计基础指标
16.3业绩评价的细节
16.4业绩与反馈的目标水平
16.5跨国公司的业绩评价指标
16.6管理者与组织单元的业绩评价的区别
16.7战略和控制杠杆
附 录
有些学生将来可能会成为创造新产品、新服务的的企业家,有些学生则可能会成为企业经理人——在小企业乃至大型跨国公司任职。我们写这本书的目的就是,为这些未来的创业者或管理者提供核心技能,以便他们将来能够做出正确的决策。本书尽量回避会计处理的具体过程,着重强调培养学生对于成本结构、预算决策以及员工激励等核心概念的整体把握和理解。
本书主要为MBA培养计划中的管理会计课程而设计,也可用于商学专业或会计专业的本科教学。
本书旨在帮助未来的管理者,希望他们不要局限于会计的具体细节。换句话说,我们希望管理者站在更高处把握全局,而不要被细节所困扰。具体来说,在运营控制、产品成本和员工薪酬方面的探讨,本书将采用T形账户来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明白成本在企业中的流转对于未来的管理者来说至关重要,这将会影响到管理者对于定价、生产和存货的决策。
最近几年,一些对管理教育提出批评的人士认为,当前的教育只向学生传授了理论方面的知识,而学生却不能将所学的知识转化为自身的技能,一旦面对实际问题就不知道该如何做了。为此,本书不仅强调理论方面的知识,而且着重介绍实践方法。为了更好地契合实践,本书还将涉及一些行为理论方面的知识,因为管理会计不仅仅是技术,如何与人打交道也是管理会计至关重要的方面。
本书主要强调成本会计和成本管理的三个特征:(1)产品、服务和其他相关成本的计算;(2)分析并使用会计信息做出决策;(3)获得计划、控制和评价业绩的信息。
……
读完这本书,我对管理会计的认识可以说发生了质的飞跃。特别是关于决策制定的部分,书中对于“机会成本”和“相关成本”的阐述,以及如何运用边际分析来评估各种经营决策,都让我茅塞顿开。过去我可能只是凭感觉或者一些零散的经验来做决策,现在我有了更系统、更科学的方法论。比如,书中提到的“保本点分析”和“作业成本法”,我尝试着将它们运用到我目前负责的一个小项目上,结果发现能更清晰地看到不同方案的盈亏平衡点,也能更准确地识别出哪些环节的成本占比最高,需要重点优化。更让我惊喜的是,业绩激励这部分的内容,它并没有停留在空泛的理论层面,而是深入讲解了如何设计一套既能激励员工、又能与企业整体战略目标保持一致的绩效考核体系。书中列举的几种不同类型的激励方案,比如基于利润中心的奖金制度、基于客户满意度的奖励机制等,都非常有启发性。我特别喜欢它在案例分析中展示的,如何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来选择和调整激励方式,这让我意识到管理会计的应用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需要灵活性的。
评分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受是,管理会计绝不仅仅是记账和核算那么简单,它更是企业实现战略目标、提升运营效率的关键驱动力。在“决策制定”方面,我尤其被书中关于“差异分析”和“标准成本法”的讲解所吸引。它非常清晰地阐述了如何通过比较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之间的差异,来找出经营管理中的问题所在,并进一步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这让我意识到,仅仅知道结果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理解产生结果的过程,并从中找到改进的方向。例如,书中举例说明了如何通过分析原材料成本差异,来发现采购环节的问题,或者分析人工效率差异,来改进生产流程。在“业绩激励”方面,这本书提供了一些非常实用的建议,比如如何根据不同部门的特点,设计相应的激励方案,以最大化地激发员工的潜力。我特别欣赏书中强调的“公平性和透明度”在业绩激励中的重要性,这让我明白,一个有效的激励体系,不仅要能够驱动业绩,更要能够赢得员工的信任和认可。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涵盖了管理会计的方方面面,而且讲解深入浅出,非常适合我这种希望系统学习管理会计的读者。
评分我是一名正在准备晋升的管理层人员,一直希望在管理会计领域有更深入的理解,这本书无疑是我的最佳选择。它在“决策制定”方面,对于“投资决策”的分析非常到位,尤其是对净现值(NPV)、内部收益率(IRR)等指标的运用,以及如何考虑风险因素,提供了非常详尽的指导。我尤其欣赏书中关于“敏感性分析”的讲解,它能帮助我们预见在不同市场环境下,投资项目可能面临的风险和收益变化,从而做出更稳健的决策。这本书的另一个亮点在于“业绩激励”部分,它非常注重如何将管理会计的成果转化为实际的激励措施,并且强调了不同类型企业和部门的激励机制应该有所差异。例如,书中提到了如何为销售部门设计以销售额和利润率为导向的激励计划,同时为生产部门设计以效率和质量为导向的激励计划,这让我看到了管理会计在协调部门利益、提升整体运营效率方面的巨大作用。这本书的语言风格清晰流畅,结构也很有条理,读起来不会感到吃力,而且大量的图表和模型也使得内容更加直观易懂。
评分这本书的内容简直是管理会计领域的宝藏!我最喜欢的部分是它在探讨“业绩激励”时,所提出的“平衡计分卡”的应用。这不仅仅是简单地将财务指标纳入考核,而是真正地从客户、内部流程、学习与成长等多个维度来构建一个全面的绩效评估框架。我之前对平衡计分卡有所耳闻,但总觉得它有些抽象,这本书通过详细的案例分析,将这个概念变得具体可感。例如,书中描述了某制造型企业如何将“缩短产品研发周期”这一非财务指标纳入其平衡计分卡,并以此来激励研发团队,最终显著提高了新产品的上市速度。这种将短期目标与长期战略相结合的思路,让我受益匪浅。此外,书中在“决策制定”方面,对于“战略成本管理”的论述也让我耳目一新。它不仅仅关注如何降低当前成本,更强调通过对价值链的分析,在产品设计、采购、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主动管理成本,以获取竞争优势。我感觉这本书的内容非常有深度,而且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做得非常到位,绝不是一本枯燥的教科书。
评分这本书我早就想入手了,一直听说它在管理会计领域是经典之作,尤其是在决策制定和业绩激励这两个方面,更是提供了很多实操性的方法和理论。作为一个刚开始接触管理会计的读者,我最看重的是它能否帮助我理清思路,建立起完整的知识体系。我希望这本书能像一本指南一样,循序渐进地引导我理解各种管理会计工具和技术,比如成本核算、预算编制、差异分析等等,并且能清晰地阐述它们是如何服务于企业决策的。另外,对于业绩激励部分,我特别好奇它会探讨哪些具体的机制,如何将管理会计的成果与员工的绩效挂钩,从而真正驱动企业目标的实现。我希望书中能包含丰富的案例,最好是来自不同行业、不同规模的企业,这样我才能更好地理解理论在实际应用中的变化和调整,并从中汲取灵感,思考如何将这些方法运用到我未来的工作中。这本书的名字听起来就非常有分量,预感它会是一次非常充实的学习体验,期待它能打开我管理会计视野的新篇章,让我对企业运营有更深刻的洞察。
评分内容很好,值得推荐。
评分有质量的书,值得企业管理者参考
评分正品
评分Haishi bucuode
评分正品
评分很好很好很好很好
评分内容很好,值得推荐。
评分物流时间慢了点
评分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