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训练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训练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王金云,张静,宋大成 编
图书标签:
  • 心理健康
  • 大学生
  • 心理教育
  • 心理训练
  • 高校心理
  • 心理辅导
  • 情绪管理
  • 压力应对
  • 人际关系
  • 生涯发展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1263729
版次:1
商品编码:11757439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5-08-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328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紧扣大学生生活实际,围绕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表现进行了阐述。本书内容包括理论篇和训练篇,既有基础理论,又有实践训练,既注重大学生基本理论素养的培养,更注重学以致用,帮助大学生对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介绍具体的调节策略和方法。本书在相应的章节穿插心理测试和心灵鸡汤,帮助大学生更好地认识和调节自我,在轻松的阅读中获得启发和感悟。

作者简介

王金云,教授,硕士。自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从事教育学、心理学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和研究工作,积累了丰富的教学和科研经验,教育思想观念先进,教学内容理论联系实际,教学方法灵活创新,教学效果优秀,受到学生欢迎。科研成果丰硕,2006年以来先后在省级以上公开刊物上发表《论建立中小学生心理档案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父母离异对不同性别儿童心理发展的差异影响及其成因》、《离异家庭子女社会性发展不良的表现及其原因》、《驻马店市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论离异家庭子女情绪情感变化及其调节》、《行为主义关于课堂问题行为预防和矫正的研究》等学术论文29篇,其中,全国人文社科核心期刊15篇,被CSSCI收录8篇;出版学术著作《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编)、《新编教育学》(主编)、《大学生心理训练概论》(独著)等7部,主持完成省、部级课题5项,市厅级课题10多项。

目录

理 论 篇
第一章 心理健康概论 1
一、心理健康的概念与作用 1
二、心理健康的标准 8
三、心理健康维护的途径和方法 14
四、心理测试 23
五、心灵鸡汤 29
第二章 大学生良好情绪情感的培养与训练 31
一、情绪情感概述 31
二、大学生情绪和情感发展的特点 34
三、大学生常见的情绪障碍及其调适 36
四、大学生良好情绪和情感的培养 44
五、专题训练 46
六、心理测试 49
七、心灵鸡汤 56
第三章 大学生良好人际关系的培养与训练 59
一、人际交往概述 59
二、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特点、类型和发展趋势 65
三、大学生常见人际交往问题及调适 67
四、良好交际心态和风度的培养与训练 72
五、专题训练 76
六、心理测试 79
七、心灵鸡汤 84
第四章 大学生恋爱心理指导与训练 87
一、大学生恋爱心理的一般过程 87
二、大学生的恋爱心理特点 88
三、大学生恋爱中的心理困惑与调适 90
四、健康恋爱心理与行为的培养 97
五、专题训练 102
六、心理测试 105
七、心灵鸡汤 110
第五章 大学生健康性心理的培养 115
一、揭开性心理的神秘面纱――性和性心理 115
二、大学生性心理发展的特点 117
三、大学生性心理问题的成因 118
四、常见的大学生性心理问题及其调适 120
五、专题训练 124
六、心理测试 126
七、心灵鸡汤 129
第六章 大学生常见的人格障碍及其调适 131
一、人格概念的界定 131
二、大学生健康人格的特征 132
三、大学生美好人生的礁石――人格障碍 132
四、专题训练 149
五、心理测试 151
六、心灵鸡汤 155
第七章 大学生挫折心理教育与调节 159
一、挫折概述 159
二、挫折后的心理与行为反应 160
三、自杀及其预防 162
四、大学生的挫折教育与疏导 165
五、专题训练 169
六、心理测试 173
七、心灵鸡汤 176
第八章 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指导与训练 182
一、互联网的形成与发展及其特征 182
二、互联网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 185
三、大学生的网络人际关系 188
四、大学生的网络心理分析 190
五、大学生网络心理障碍及调适 193
六、专题训练 198
七、心理测试 200
八、心灵鸡汤 203
第九章 大学生健康欣赏心理的培养 205
一、大学生欣赏心理概述 205
二、大学生欣赏心理的艺术规律 207
三、大学生欣赏心理的特征 209
四、大学生欣赏心理的困惑与对策 212
五、心理训练 220
六、心理测试 222
七、心灵鸡汤 227
第十章 大学生就业心理辅导与训练 229
一、就业与就业心理概述 229
二、就业指导的内容、方式与技术 232
三、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与调适 234
四、大学生健康就业心理的培养 238
五、专题训练 246
六、心理测试 248
七、心灵鸡汤 250
训 练 篇
第十一章 身心放松训练 255
―、放松训练的概念 255
二、放松训练的作用 255
三、放松训练的一般要求和有关注意事项 256
四、放松训练的方法及其操作技术 257
五、专题训练 268
六、心灵鸡汤 270
第十二章 角色扮演心理训练 272
一、角色扮演概述 272
二、角色扮演的理论 273
三、实施角色扮演的要素 275
四、角色扮演的功能 276
五、角色扮演的优点及其作用 277
六、角色扮演法实施的步骤 278
七、角色扮演的形式 278
八、专题训练 281
九、心灵鸡汤 287
第十三章 认知行为调节与训练 289
一、认知行为调节的概念 289
二、认知行为调节与训练的理论依据 289
三、认知行为调节法的基本框架 294
四、认知行为调节法的作用 296
五、认知行为调节法的操作要求 296
六、专题训练 298
七、心灵鸡汤 306
第十四章 音乐心理调适 309
一、音乐心理调适概述 309
二、音乐心理调适的原理 313
三、音乐心理调适的方法 313
四、音乐心理调适的基本过程 315
五、专题训练 315
六、心灵鸡汤 317
参考文献 319

前言/序言


《浮光掠影:都市青年生活观察笔记》 序言 城市,是无数梦想与现实交织的巨大熔炉。在这里,年轻人的生命如同初生的藤蔓,带着蓬勃的生机,在钢筋水泥的丛林中努力向上攀爬。他们追逐着星辰大海,也跌跌撞撞地踩着现实的荆棘。他们的喜怒哀乐,他们的迷茫与坚定,他们的脆弱与坚韧,共同构成了都市青年生活的独特风景。 本书并非一本刻板的说教手册,也不是一本冰冷的学术论文集。它是一系列散落在城市角落里的真实片段,是一次深入青年心灵的无声对话。我选择用一种更贴近生活、更富有人情味的方式,去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浮光掠影”。每一章,都试图从一个特定的视角,描摹出都市青年在成长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境、挑战,以及他们应对这些挑战时所展现出的独特智慧和生命力。 在写作过程中,我努力避免使用那些空洞的理论术语,而是将它们化为一个个鲜活的故事、一段段细腻的描写。我希望读者在翻阅本书时,能够感受到那些熟悉的场景,听到那些熟悉的叹息与欢笑,甚至在某个瞬间,看到自己曾经或正在经历的身影。 这是一个属于所有都市青年的故事。无论你刚刚踏入校园,还是已经步入职场;无论你踌躇满志,还是感到些许迷茫;无论你享受着阳光明媚,还是正经历着阴雨绵绵,你都能在这里找到一丝共鸣,一盏微弱却温暖的灯光。 这趟旅程,没有终点,只有不断的探索与前行。愿这本书,能成为你在这段旅程中,一个不期而遇的知己。 第一章:校园角落的低语——初识象牙塔 大学,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人生中一个崭新的起点。它承载着知识的殿堂、友谊的萌芽,也隐藏着第一次离开家乡的忐忑与孤独。 小雅,一个来自南方小镇的女孩,第一次踏进这座繁华都市的大学校园时,感到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震撼。高耸的教学楼、熙攘的人群、陌生的面孔,一切都与她想象中的“象牙塔”有着天壤之别。她曾为能考入这所名校而欣喜若狂,但现实的落差,让她一度感到窒息。 军训时,烈日灼人,她咬牙坚持,却发现自己始终无法达到教官的要求,那份来自他人的评判,让她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宿舍里,来自不同家庭背景的室友们,有着不同的生活习惯和价值观念。曾经以为会像电视剧里那样,大家相亲相爱,其乐融融,但现实却是,有时一次无心的玩笑,一个不经意的眼神,都可能成为隔阂的开端。 小组作业时,她发现有些同学总是敷衍了事,而她却希望尽力做到最好。这种“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的体验,让她感到沮丧。更让她不安的是,成绩的压力如影随形。曾经的“学霸”光环,在这里似乎变得微不足道。一场期中考试的失利,让她彻夜难眠,开始质疑自己当初的选择是否正确。 在一次社团招新会上,她看到了许多看似光鲜亮丽的活动,感受到了学长学姐们的“经验之谈”,但她却不知道自己真正适合什么,对未来的规划一片模糊。她开始羡慕那些已经找到了自己方向的同学,他们谈论着实习、考研、创业,而自己却仿佛置身于迷雾之中,找不到前进的方向。 夜晚,当宿舍熄灯,她常常一个人躺在床上,听着窗外的车水马龙,望着天花板,感到一种深深的无力感。她想家,想念父母温暖的怀抱,想念家乡熟悉的味道。她开始反思,为什么自己会走到今天这一步?是自己不够努力,还是这个世界太复杂? 然而,在这些迷茫和焦虑中,也悄悄地萌生着改变的种子。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在图书馆里发现了一本关于摄影的书籍,那些精美的图片瞬间抓住了她的眼球。她开始尝试用手机记录校园的美景,记录下自己内心的感受。在一次的社团活动中,她主动承担了海报设计的任务,虽然不完美,但当看到自己的作品被大家认可时,她心中涌起了一股小小的成就感。 她也开始尝试着与室友们沟通,坦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也倾听她们的烦恼。她发现,原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不容易。在一次的集体出游中,她看到了不同室友身上的闪光点,她们的幽默、她们的善良、她们的坚韧,让她重新认识了“朋友”这个词的意义。 校园角落的低语,是初识这个世界的懵懂与不安,也是生命中第一次尝试独立与成长的疼痛。但正是这些微小的声音,构成了青春最真实的底色。 第二章:迷失的指南针——步入社会初体验 当大学毕业的钟声敲响,象牙塔的大门缓缓关闭,真正的“社会”便如潮水般涌来,裹挟着每一个初涉其中的年轻人。 林风,一个怀揣着“改变世界”梦想的毕业生,信心满满地踏入了社会。他选择了自己热爱的互联网行业,以为凭借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满腔热情,一定能闯出一片天地。 然而,现实的残酷远超他的想象。求职的简历如石沉大海,面试的环节如同过山车,时而充满希望,时而跌入谷底。他开始怀疑自己四年所学的知识是否真的有价值,那些曾经引以为傲的技能,在更广阔的平台面前,显得如此渺小。 终于,他找到了一份工作,却发现工作的日常与想象中截然不同。加班是家常便饭,同事之间的竞争也异常激烈。他曾以为自己能够轻松应对,但每天面对着堆积如山的文件、无休止的会议、以及那些“画大饼”式的项目规划,他感到身心俱疲。 更让他感到困惑的是,他发现自己似乎在一步步失去最初的梦想。为了生存,他不得不去做一些自己并不喜欢,甚至有些违背初衷的工作。他开始怀疑,自己是否成为了那个曾经最不想成为的人? 曾经的同学聚会,不再是畅谈理想,更多的是对薪资、对房贷、对丈母娘的抱怨。他开始感到一种深深的孤独。在这个陌生的城市里,他似乎失去了方向,就像一个没有指南针的航船,在大海中随波逐流。 他曾尝试过改变,想要换一份更理想的工作,却发现自己已经背负了房租、账单的压力,不敢轻易冒险。他尝试过提升自己,但每天的疲惫让他难以抽出精力去学习新的技能。他甚至开始怀疑,自己的努力到底是为了什么? 深夜,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出租屋,看着墙上曾经贴着的励志海报,他感到一种强烈的讽刺。他开始失眠,白天精神萎靡,工作效率低下。他感到自己的生活变成了一个死循环,看不到希望,也找不到出口。 他开始怀念大学时光,怀念那些纯粹的友谊,怀念那些可以不计较得失的追求。他开始反思,究竟是什么让自己走到了今天这一步?是社会太残酷,还是自己太天真? 然而,在一次无聊的刷手机时,他看到了一段关于“间隔年”的视频。视频中的主人公,放弃了高薪的工作,去世界各地旅行,去体验不同的文化。虽然他的生活压力让他无法立即效仿,但那个视频却像一束光,照亮了他心中沉寂已久的渴望。 他开始在工作之余,利用周末的时间去探索这座城市,去参加一些自己感兴趣的线下活动。他重新拾起了被搁置的吉他,在寂静的夜晚,弹奏出内心压抑的情感。他开始尝试与那些同样在城市里打拼的年轻人交流,分享彼此的困惑和喜悦。 他发现,原来他并不孤单。有很多人和他一样,在追逐梦想的道路上跌跌撞撞,但依然没有放弃。他开始明白,生活就像一条河流,有时波涛汹涌,有时静水流深。重要的是,不要失去寻找方向的能力。 步入社会的初体验,是一场残酷的洗礼,也是一次深刻的成长。它让我们明白,现实远比想象复杂,但同时也让我们有机会,重新审视自己的内心,找到属于自己的那盏“指南针”。 第三章:数字洪流中的浮沉——虚拟世界的羁绊 智能手机的普及,互联网的深度渗透,让年轻人的生活与虚拟世界紧密地连接在一起。社交媒体、短视频平台、网络游戏,构筑了一个五光十色的数字空间,既是信息交流的便捷渠道,也可能成为沉溺其中的陷阱。 小艾,一个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的大学生,沉迷于短视频的碎片化信息。她习惯于每天花费大量时间刷着精心设计的短视频,看着那些光鲜亮丽的生活、搞笑的段子、或是“快速致富”的秘籍。 起初,她只是把它当作一种放松和娱乐的方式。但渐渐地,她发现自己越来越难以集中注意力。课堂上,她会不自觉地掏出手机,查看有没有新的消息;看书时,她会时不时地被弹出的通知打断。她发现自己的阅读能力和深度思考能力都在下降。 社交媒体上的“点赞”和“评论”,成为她衡量自己价值的标准。她开始花费大量时间去修饰自己的朋友圈,发布那些精心P过的照片,期待着别人的关注和认可。当看到别人发布的美好生活时,她会产生一种莫名的焦虑和攀比心理,觉得自己的人生不够精彩。 网络游戏,则成为了她逃避现实的另一扇门。在游戏中,她可以成为呼风唤雨的英雄,可以拥有无数的赞美和追随。游戏中的成功,让她暂时忘记了现实生活中的烦恼和压力。但随之而来的是,她牺牲了更多的学习和社交时间,与现实中的朋友也越来越疏远。 她的父母开始担心她的状态,劝她减少使用手机的时间,多出去走走。但她却觉得父母不理解,认为他们是“老古董”,不懂得年轻人的乐趣。争吵、冷战,让亲子关系变得更加紧张。 她也曾尝试过戒掉手机,但几天之后,她又会因为无聊、因为害怕错过什么而重新拿起它。她感到自己被这个数字世界牢牢地吸引,无法自拔。她开始失眠,白天精神恍惚,学习成绩直线下降。她知道自己这样下去不对,但却不知道如何挣脱。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参加了一个关于“数字排毒”的线下讲座。讲座中,演讲者分享了自己如何摆脱手机依赖的经历,以及如何重新找回专注和平衡的生活。这让小艾看到了希望。 讲座结束后,她开始尝试一些改变。她给自己设定了每天使用手机的时间限制,并将那些容易让她沉迷的应用卸载。她开始主动约朋友见面,一起去爬山、去咖啡馆聊天,去体验真实的生活。她也重新拾起了曾经喜欢的画画,在纸上挥洒着内心的色彩。 她发现,当她放下手机,真实的世界并没有那么可怕,反而充满了更多有趣的体验。她开始重新审视自己与虚拟世界的关系,认识到它们只是生活的一部分,不应该是生活的全部。 数字洪流中的浮沉,是现代年轻人普遍面临的挑战。它考验着我们的自制力,也提醒着我们需要在虚拟与现实之间找到平衡点,不让屏幕的光芒,遮蔽了生活本身应有的色彩。 第四章:无声的战役——内心深处的搏斗 生活并不总是阳光灿烂,有时,我们也会在内心深处,经历一场不为人知的搏斗。那些隐匿的忧虑、挥之不去的阴影,可能比现实的困难,更能击垮一个人。 王明,一个在别人眼中“懂事”、“听话”的好孩子,却长期被焦虑和压抑所困扰。他总是过于在意他人的看法,害怕犯错,害怕让父母失望。 从小的他,就习惯于迎合父母的期望,选择他们认为“稳妥”的专业,走他们规划好的道路。他很少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即使内心感到不快,也会强颜欢笑。他害怕冲突,更害怕被拒绝。 进入大学后,他发现自己对所学专业提不起兴趣,也找不到自己真正热爱的东西。但他不敢告诉父母,生怕他们生气。他只能一边应付着枯燥的学习,一边在社交媒体上扮演着“积极向上”的自己。 他常常感到一种莫名的恐慌,总觉得有什么不好的事情要发生。有时,一点小小的挫折,都会让他陷入深深的自责和沮丧。他会失眠,会食欲不振,但却不愿意向任何人倾诉。他害怕别人知道自己的脆弱,害怕被贴上“心理有问题”的标签。 他开始回避社交,感觉自己与周围的人格格不入。他认为自己不够优秀,配不上得到别人的喜欢。这种自我否定,像一个巨大的黑洞,不断地吞噬着他的自信。 他试图通过“努力”来弥补内心的不安,但越是努力,越是感到疲惫。他开始出现一些生理上的不适,比如头痛、胃痛,但他总是用“没休息好”来搪塞过去。 直到有一次,他在网络上偶然看到了一些关于心理健康的文章,他才意识到,自己可能正承受着一些不容忽视的心理压力。他犹豫了很久,最终鼓起勇气,在网上搜索了心理咨询的信息。 第一次走进咨询室,他感到十分紧张,不知道该如何开口。但当他看到咨询师温和的目光,听到她耐心引导的话语时,他开始慢慢地放松下来,将压抑在心底的委屈和恐惧,一点点地倾诉出来。 他了解到,原来他的焦虑和压抑,并非源于他个人的“不够好”,而是长期以来,他压抑了真实的自我,没有找到与自己内心对话的方式。他开始学习如何识别自己的情绪,如何表达自己的需求,如何建立健康的自我价值感。 这个过程充满了挑战,他需要面对自己曾经回避的恐惧,需要放下那些不切实际的完美主义。有时,他会感到沮丧,会想要放弃。但每当他感到迷茫时,他会想起咨询师说过的话:“你正在经历一场战役,这场战役,是为了找回真实的自己。” 渐渐地,他开始变得更加坦然。他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即使和父母意见不合,他也学会了用温和的方式沟通。他不再害怕犯错,而是从中学习,不断成长。他开始发现,原来生活也可以如此轻松和自由。 无声的战役,是每个人内心深处都可能经历的搏斗。它提醒着我们,关注内心的声音,学会与自己和解,才是走向真正成熟的关键。 尾声:光影中的回响 城市,依然是那个喧嚣而充满活力的城市。年轻人,也依然是那些怀揣着梦想、充满活力的年轻人。 《浮光掠影:都市青年生活观察笔记》所记录的,只是无数个普通而又不平凡的瞬间。每一个故事,都如同一道光,照亮了都市青年生活中可能出现的迷茫、困惑、挑战,也映照出他们身上所闪耀的韧性、勇气和对生活的热爱。 这本书,不提供标准答案,也不贩卖鸡汤。它只是一个旁观者,用真诚的笔触,去记录那些细微的情感,去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思绪。它希望能够成为一座桥梁,连接起每一个独自前行的心灵,让我们知道,在这片繁华的都市里,我们并不孤单。 生活,就像一场漫长的电影。有欢乐的片段,也有伤感的插曲。重要的是,我们能够在这光影交织的世界里,保持一份清醒,一份热爱,一份不断探索的勇气。 愿每一个阅读本书的你,都能在字里行间,找到属于自己的那束光,继续在人生的舞台上,勇敢地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我拿到的时候,还挺意外的。我当时在书店里随便翻看,主要是想找点关于个人成长或者时间管理的方面的书,结果一眼就看到了它。封面设计挺朴素的,没有那些花里胡哨的图案,字体也很大方,就吸引我拿起来看了看。一开始只是随便翻翻,想看看有没有什么我感兴趣的点。结果没想到,它讲的那些内容,虽然我不太懂心理学,但听起来都特别接地气,而且很有道理。比如,它讲到如何应对学习压力,还有如何跟同学、室友建立良好的关系,这些都是我在大学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的问题。我记得里面有一段讲到,面对考试焦虑的时候,不要只想着“我一定要考好”,而是要换成“我尽力就好”,这种心态的调整,真的很有帮助。我当时就觉得,这本书虽然不是我一开始想找的那种,但内容却意外地契合我的需求。我不是学心理学的,所以很多理论性的东西我可能理解不了,但这本书用了很多生活化的例子,让我很容易就能明白它想表达的意思。它不是那种高高在上的讲道理,而是更像一个朋友在跟你分享经验。我买回来之后,也经常翻看,感觉每次都有新的收获。

评分

我一直对“自我成长”这个话题特别感兴趣,觉得大学四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不仅要学好专业知识,更要在这个阶段塑造自己的性格,找到自己的方向。我平常会看一些关于励志、成功学之类的书,但总觉得有些书讲得太空泛,听起来很激动人心,但实际操作起来却无从下手。这本书我是在一个豆瓣小组里看到的,大家都在讨论大学生的心理困惑,然后有人推荐了这本书。我买回来之后,发现它里面的内容非常系统,而且逻辑性很强。它不仅仅是讲如何解决一些小问题,而是从更宏观的角度,帮助我们去理解自己,了解自己的优点和缺点,然后去设定自己的目标。我特别喜欢它里面关于“自我认知”的章节,它通过一些小测试和案例,让我更清晰地认识到自己在某些方面的倾向,比如是更偏向于内向还是外向,是更喜欢独立思考还是团队合作。这本书让我觉得,原来我并不是一个人在面对这些困惑,而是很多大学生都会遇到同样的问题。它提供了一个框架,让我能够更好地去审视自己,去规划自己的未来。它就像一面镜子,让我看到真实的自己,也指引我前进的方向。

评分

最近我一直在思考关于“情绪管理”这个问题,感觉自己有时候的情绪波动太大了,高兴的时候可以欣喜若狂,但一旦遇到点不顺心的事情,就容易沮丧、甚至暴躁。我身边也有朋友推荐过一些情绪管理的书籍,但总觉得讲得不够深入,或者有些方法太理论化,不太容易在生活中实践。这本书我是在学校图书馆里偶然发现的,当时只是随便翻翻,想找找看有没有什么适合我的。书的整体风格比较温和,不是那种激进的鸡汤文。它里面有很多关于情绪的成因、表现形式的分析,让我对自己的情绪有了更深的理解。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讲到如何区分“情绪”和“事件”,很多时候我们是因为对事件的解读方式不同,才导致情绪的不同。书中提供了一些识别和调整负面想法的技巧,让我学会了如何客观地看待问题,而不是被自己的情绪牵着鼻子走。它也讲到如何积极地表达自己的情绪,如何找到健康的宣泄途径。这本书对我来说,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个情绪的“导航仪”,帮助我理解和掌握自己的情绪,让我在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时,能够更加从容和积极。

评分

我一直对人际交往这方面比较感兴趣,总觉得自己在和别人打交道的时候,有时候会显得比较笨拙,不知道该怎么说,怎么做才能让对方更舒服。所以,我平常也会看一些相关的书籍,比如沟通技巧、情商之类的。这本书我是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看到的,当时我在图书馆里,看到有人在看,就好奇地凑过去瞄了一眼。书名听起来是关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的,我本来以为会讲一些比较沉重的话题,或者是一些我不太懂的理论。但是,当我翻开看的时候,发现它里面有很多章节都是在讲如何处理人际关系,比如如何和老师沟通,如何处理宿舍矛盾,甚至是怎么去认识新朋友。我特别喜欢里面关于“同理心”的讲解,它不是简单地让你去理解别人,而是教你如何从对方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去感受对方的情绪。书中举了很多例子,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让我对自己在实际生活中遇到的类似情况有了更深的认识。这本书让我觉得,原来处理人际关系并不是一件那么难的事情,关键在于掌握一些方法和技巧,并且愿意去实践。它让我意识到,很多时候,并不是别人故意为难你,而是你们之间可能存在沟通的误区。

评分

坦白说,我是一个比较容易焦虑的人,尤其是在面对一些重要的事情,比如考试、面试、或者是未来的规划时,我总会感觉心里七上八下的,睡不好觉,吃不下饭。我尝试过很多方法来缓解焦虑,比如听音乐、运动,但效果都不是很明显。这本书我是在一个学长推荐下买的,他当时说这本书对他帮助很大,能让他更平静地面对生活。我拿到书的时候,并没有抱太大的期望,想着大概也就是听听一些心理学常识吧。但是,当我读到里面关于“正念”的部分时,我眼前一亮。它讲到如何通过专注于当下,去减少对未来的担忧和对过去的后悔。书中提供了一些具体的练习方法,比如怎么去感受呼吸,怎么去观察自己的想法而不去评判。我尝试着按照书里说的去做,刚开始觉得有点难,但坚持了一段时间后,我发现自己真的慢慢变得 calm down 了。以前那些让我感到恐慌的想法,现在好像也没那么可怕了。这本书让我学会了如何与自己的负面情绪共处,而不是一味地去逃避。它提供了一种非常实用且易于操作的工具,帮助我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绪。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