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章 背景 1
關於這本書 2
創新挑戰 4
創新準則 7
在你閱讀這本書時 10
第 2 章 通過洞察力驅動創新,提升創新智商 12
什麼是“好的洞察力” 13
5 種洞察力類型 15
本章小結 46
第 3 章 實施突破式創新 48
通過洞察力組閤,實現突破式創新 49
域:創建一係列相關的理念 51
使戰略重點與創新工作緊密結閤:創新體係結構 62
本章小結 64
第 4 章 從初期創意到商業理念 65
改變關於創新流程中的思維定式 66
SEI 方法 68
應用迭代的學習過程 78
不要想當然地對機會進行闡述和限製 79
如果相信速度對於市場而言,是至關重要的,那麼請快速跟進機會 80
本章小結 81
第 5 章 推動快速創新 83
通過集中的創新挑戰,參與組織活動 85
創新加速器 95
開放式創新,快於內部發展 97
本章小結 104
第 6 章 實驗與去風險化 105
構建並管理風險框架 107
明確學習路徑 108
建立實驗日程錶 110
關於實驗的實例 117
本章小結 122
第 7 章 在市場內創新 124
在運行中創新 125
指導後續創新的原則 126
在後續活動中應用創新前端方法:發展新洞察力以進行新的學習 127
將洞察力轉化為行動 134
為後續學習和修正,繼續進行實驗 137
後續創新:說明性設計方法 138
後續創新的先鋒:精選案例 140
後續創新可能會齣現的問題 144
本章小結 145
第 8 章 創新型組織 146
創新要素的組成框架 147
構建組織的創新原則 148
創新的組成要素 152
實例:組織創新 168
本章小結 176
第 9 章 領導創新 177
從高層領導創新 178
促使領導參與創新 181
領導參與創新的例子 183
從高層領導創新:誰抓住瞭重點 186
不可或缺的高層領導 188
來自內部的領導:基層領導創新 188
本章小結 193
第 10 章 啓動 194
從成果齣發,進行設計 195
創新成果的類型 196
為經常想要實現的成果進行高水平的設計 199
啓動:召集團隊 210
評估問題和方案:創新評估和設計 213
開始之前,一些小貼士 217
本章小結 217
第 11 章 結尾和展望未來 219
解決創新挑戰的靈活、可重構的技巧 221
對常見的誤區,要提高警惕 222
緻謝 225
作為一名長期從事産品研發工作的技術人員,我深知在産品迭代過程中,如何保持持續的創新力是一項巨大的挑戰。《創新方法 來自實戰的創新模式和工具》這本書,可以說是給我帶來瞭一場“及時雨”。它沒有空談那些虛頭巴腦的理論,而是將創新歸結為一係列可操作的模式和工具,並且這些都來自於“實戰”。書中對於“用戶體驗設計”的講解,讓我深刻認識到,優秀的産品不僅僅是功能的堆砌,更是對用戶需求的深度理解和對用戶情感的細膩把握。我尤其受益於書中關於“敏捷開發”與“創新思維”相結閤的論述,它提供瞭一種既能快速響應市場變化,又能保持産品前瞻性的有效路徑。書中的許多工具,比如“價值主張畫布”和“商業模式畫布”,我都迫不及待地想在我的團隊中推廣使用,我相信它們能夠幫助我們更清晰地梳理産品方嚮,並有效地驗證商業模式。這本書不僅僅是理論的闡述,更重要的是為我們提供瞭一套完整的“工具箱”,讓我們能夠將創新理念真正落地。
評分在商業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創新已經不再是錦上添花,而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生命綫。我一直在尋找能夠提升團隊創新能力的係統性方法。《創新方法 來自實戰的創新模式和工具》這本書,可以說是一本“及時雨”。它沒有羅列那些虛無縹緲的理論,而是聚焦於“實戰”,提供瞭一係列經過驗證的創新模式和工具。我尤其對書中介紹的“精益創業”理念印象深刻,它倡導的“構建-測量-學習”的閉環,對於如何在高不確定性的環境下進行産品創新,提供瞭清晰的指導。書中不僅僅是理論的闡述,更重要的是給齣瞭如何落地執行的詳細步驟,例如如何有效地進行市場調研,如何設計最小可行性産品(MVP),以及如何根據用戶反饋進行快速迭代。我還從書中學習到瞭多種激發團隊創意的技巧,比如“SCAMPER”方法,它提供瞭一個係統的框架,幫助我們從不同角度去思考和優化現有産品或服務。這本書對於任何想要在企業中推動創新、提升競爭力的人來說,都是一本不可或缺的寶藏。
評分我一直認為,創新是天賦,是少數人的專利。然而,在讀完《創新方法 來自實戰的創新模式和工具》這本書之後,我的想法發生瞭180度的大轉變。這本書就像一位經驗豐富的導師,用平實易懂的語言,為我打開瞭通往創新世界的大門。它並沒有用那些晦澀難懂的術語來嚇唬讀者,而是將復雜的創新過程分解成一個個清晰的步驟,並且提供瞭豐富的案例和工具,讓我在學習過程中能夠隨時上手實踐。書中關於“痛點挖掘”的講解,讓我明白瞭原來創新並非憑空産生,而是源於對用戶真實需求的深刻洞察。我特彆欣賞書中對“創意生成”方法的介紹,那些看似簡單卻極具啓發性的技巧,讓我能夠輕鬆打破思維定勢,找到新的靈感。讀這本書的過程,就像是在和一位經驗豐富的創新者進行一次深入的對話,我不僅學到瞭方法,更重要的是獲得瞭信心。它讓我相信,創新並非遙不可及,而是每個人都可以通過學習和實踐獲得的寶貴能力。
評分我承認,我一開始對這本書的名字《創新方法 來自實戰的創新模式和工具》並沒有抱太高的期望。總覺得市麵上關於創新的書太多瞭,很多都是泛泛而談,甚至有些華而不實。但是,當我翻開這本書,尤其是讀到其中關於“設計思維”的部分時,我被深深吸引住瞭。它不像我之前讀過的那些書,隻是簡單介紹設計思維的幾個階段,而是深入淺齣地剖析瞭每一個階段的核心理念和實踐方法,並且用大量的真實案例來佐證。比如,書中對於“同理心”的描述,不僅僅是教會你如何去“聽”,更是教會你如何去“感受”,如何從用戶的視角去發現他們自己都未曾意識到的問題。我特彆喜歡書中一個關於“原型製作”的章節,它強調瞭快速試錯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過低成本的原型來驗證想法。這徹底改變瞭我對産品開發的固有認知,原來很多時候,我們不必等到産品完全成熟纔去推嚮市場,而是可以先製作一個簡單的模型,收集反饋,然後不斷迭代。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將“創新”這個抽象的概念,轉化為瞭具體可執行的步驟,讓普通人也能踏上創新的道路。
評分這本書簡直是為我這種在日常工作中總是感覺創新乏力、思路打結的人量身定做的!我一直以來都對“創新”這個詞充滿嚮往,但總覺得它遙不可及,像是那些靈光乍現的天纔們獨有的能力。然而,《創新方法 來自實戰的創新模式和工具》這本書徹底顛覆瞭我的認知。它沒有賣弄那些高深的理論,而是把創新拆解成瞭一套套切實可行的方法和工具,讓人一看就躍躍欲試。書中提到的“頭腦風暴”並非僅僅是大傢圍坐在一起隨便說說,而是有明確的引導規則和技巧,能夠最大化地激發團隊的集體智慧。我尤其喜歡書中關於“用戶畫像”的講解,它教會我如何真正深入地理解我的用戶,挖掘他們潛在的需求,而不是基於我自己的臆測去開發産品。書中提供的案例也都非常貼閤實際,我能看到自己公司的影子,也能藉鑒到其他行業的成功經驗。讀完之後,我感覺自己手裏握著一把把開啓創新的鑰匙,隨時可以去嘗試,去突破,去創造。這不再是一本擺在書架上的擺設,而是一本可以隨時翻閱、隨時應用的“行動指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