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经脉按摩养生图典

黄帝内经经脉按摩养生图典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王东坡 著
图书标签:
  • 中医养生
  • 经络按摩
  • 黄帝内经
  • 养生保健
  • 图解
  • 按摩疗法
  • 经脉
  • 健康
  • 传统医学
  • 穴位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纺织出版社
ISBN:9787518023394
版次:1
商品编码:11919026
包装:平装
开本:20开
出版时间:2016-05-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160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黄帝内经经脉按摩养生图典》把深奥的中医理论华为简单、平实的语言;
详细讲解经脉上常见的特效养生保健穴位的功效和按摩手法;
配合直观的图片和视频,让每一位读者都读得懂、学得会、用得着。

内容简介

黄帝内经经脉按摩养生图典针对普通人,去繁就简,图文结合,让每个人都能了解《黄帝内经》中十二条主要经脉的循行、作用,以及任何人都可以上手学习、使用的简易疏通方法。对经脉上的穴位也按照实用性与重要性分主次作了介绍。

作者简介

中华中医药学会体质分会副秘书长,北京中医药大学副教授,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医堂中医院坐诊医师,医学博士。师承国宝级中医王琦教授,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工作几十年,拥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先后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编著或参编学术专著及科普著作20余部,积极从事大众科普医学的传播工作,出版各类中医养生书籍数十册,在针灸、按摩、刮痧、食疗、美容等方面有较深入的研究。

内页插图

目录

第一章

经络是人体的生命线

经脉可以决死生、祛百病、调虚实 14

身体是“千亩良田”,经络是灌溉的“沟渠”14

经络的三大功能 15

十二正经是人体的十二条生命线 16

疏通经络的常用方法 18

经络保健离不开穴位按摩 20

寻找安全有效的特效穴位 20

家庭常用穴位按摩手法 22

重要的穴位往往会有一个特殊的代称 26

第二章

疏养人体的十二条生命线

手太阴肺经 30

尺泽穴:肺经水气汇聚之地 32

列缺穴:闪电般劈开堵塞经络 32

经渠穴:气血流经的要道 33

太渊穴:储藏气血的天池 33

鱼际穴:心脏的守护使者 34

少商穴:像六脉神剑一样泄脏热 34

云门穴/中府穴/天府穴/孔最穴/ 35

侠白穴

目录

手阳明大肠经 36

商阳穴:缓解咽喉炎症 38

二间穴:缓解咽喉炎症 39

三间穴:泄热止痛,利咽 40

合谷穴:止痛第一穴 41

阳溪穴:缓解面部各种炎症 42

偏历穴:消除热症,带给你好情绪 43

曲池穴:全面缓解各种炎症和疼痛 44

温溜穴/下廉穴/上廉穴/手三里穴 45

肘髎穴/手五里穴/臂臑穴/肩髃穴/ 46

巨骨穴

扶突穴/天鼎穴/口禾髎穴/迎香穴 47

足阳明胃经 48

颊车穴:缓解口腔炎症,减轻牙痛 50

足三里穴:养生保健第一穴 51

丰隆穴:健脾化痰,和胃降逆 52

解溪穴:舒筋活络,清胃化痰,镇惊安神 53

冲阳穴:缓解下肢关节炎症 54

陷谷穴:除肠胃热病 54

内庭穴:除肠炎,消胃火 55

历兑穴:消除上焦火气 55

承泣穴/四白穴/巨髎穴/地仓穴/ 56

大迎穴/下关穴/头维穴

人迎穴/水突穴/气舍穴/缺盆穴/ 57

气户穴/库房穴

屋翳穴/膺窗穴/乳中穴/乳根穴/ 58

不容穴/承满穴

梁门穴/关门穴/太乙穴/滑肉门穴/ 59

天枢穴/外陵穴

大巨穴/水道穴/归来穴/气冲穴/ 60

髀关穴/伏兔穴

阴市穴/梁丘穴/犊鼻穴/条口穴/ 61

上巨虚穴/下巨虚穴

足太阴脾经 62

隐白穴:消炎止血 64

太白穴:消除肠胃不适 65

大都穴:强健你的消化系统 66

公孙穴:缓解胸腹疼痛 67

商丘穴:消除习惯性便秘 68

三阴交穴:女性保健第一穴 69

阴陵泉穴:排尿通畅,解除尿路问题 70

大包穴:统络阴阳诸经 71

漏谷穴/地机穴/血海穴/箕门穴/

冲门穴/府舍穴/腹结穴 72

大横穴/腹哀穴/食窦穴/天溪穴/

胸乡穴/周荣穴 73

手少阴心经 74

少海穴:理气通络,益心安神 76

神门穴:提高抵抗力 77

通里穴:缓解、平稳情绪 78

灵道穴:医治心痛的“新药” 79

少府穴:清心泻热,平定情绪 80

少冲穴:缓解头部不适 80

极泉穴/青灵穴/阴郄穴 81

手太阳小肠经? ????????????82

少泽穴:缓解心脑血管疾病 84

前谷穴:解决手指麻木问题 85

后溪穴:振奋一身阳气 86

腕骨穴:消除手部酸痛,治疗落枕 87

阳谷穴:安神定志,通络止痛 88

支正穴:消除头痛、臂痛 89

小海穴:给气血运行加把力 89

养老穴/肩贞穴/臑俞穴/天宗穴/秉风穴/曲垣穴 90

肩外俞穴/肩中俞穴/天窗穴/天容穴/颧髎穴/听宫穴 91

足太阳膀胱经 92

委中穴:腰背疾病委中求 94

承山穴:缓解腰腹疼痛 94

飞扬穴:让你的神采更飞扬 95

昆仑穴:赶走腰背疲劳酸痛 95

申脉穴:让你的精力更集中 96

京骨穴:调理腰腿不适 97

束骨穴:缓解疼痛,安神定志 98

足通谷穴:清热安神明目 98

至阴穴:人体的“南极点” 99

睛明穴/攒竹穴/眉冲穴/曲差穴/五处穴/承光穴 100

通天穴/络却穴/玉枕穴/天柱穴/大穴/风门穴 101

肺俞穴/厥阴俞穴/心俞穴/督俞穴/膈俞穴/肝俞穴 102

胆俞穴/脾俞穴/胃俞穴/三焦俞穴/肾俞穴 103

气海俞穴/大肠俞穴/关元俞穴/小肠俞穴/膀胱俞穴/ 104

中膂俞穴

白环俞穴/上髎穴/次髎穴/中髎穴/下髎穴 105

会阳穴/承扶穴/殷门穴/浮郄穴/委阳穴/附分穴 106

魄户穴/膏肓穴/神堂穴/ 穴/膈关穴/魂门穴 107

阳纲穴/意舍穴/胃仓穴/肓门穴/志室穴/胞肓穴 108

秩边穴/合阳穴/承筋穴/跗阳穴/仆参穴/金门穴 109

足少阴肾经 110

涌泉穴:足底的两眼“清泉” 112

然谷穴:常按去心火 112

太溪穴:缓解疲劳,快速恢复体力 113

大钟穴:缓解神经衰弱,睡个好觉 113

复溜穴:消除尿路感染 114

阴谷穴:保养生殖系统 115

水泉穴/照海穴/交信穴/筑宾穴/横骨穴/大赫穴 116

气穴穴/四满穴/中注穴/肓俞穴/商曲穴 117

石关穴/阴都穴/腹通谷穴/幽门穴/步廊穴 118

神封穴/灵墟穴/神藏穴/彧中穴/俞府穴 119

手厥阴心包经 120

曲泽穴:消除脏腑的燥热 122

间使穴:保护你的心脏 122

内关穴:打开内关城门,郁闷一扫光 123

大陵穴:疏肝气、通经络 123

劳宫穴:夏日给你带来清凉 124

中冲穴:昏迷、休克急救穴 124

天池穴/天泉穴/郄门穴 125

手少阳三焦经 126

关冲穴:消除头面炎症 128

液门穴:通络止痛,清热醒脑 128

中渚穴:赶走头晕目眩 129

阳池穴:人体的“小太阳” 129

外关穴:常用止痛穴 130

支沟穴:肠道通畅,缓解便秘 131

天井穴:安神通络,让你气定神闲 131

会宗穴/三阳络穴/四渎穴/清冷渊穴/ 132

消泺穴/臑会穴/肩髎穴/天髎穴

天牖穴/翳风穴/角孙穴/颅息穴/ 133

瘈脉穴/耳门穴/耳和髎穴/丝竹空穴

足少阳胆经 134

环跳穴:缓解坐骨神经痛 136

阳陵泉穴:强健腰膝 136

光明穴:疏肝明目,消除眼睛红肿 137

阳辅穴:让你拥有纤细的小腿 137

丘墟穴:缓解足踝各种疼痛 138

足临泣穴:去除脚部疲劳 138

侠溪穴:点按增强抵抗力 139

足窍阴穴:止痛化瘀的保健穴 139

瞳子髎穴/听会穴/上关穴/颌厌穴/ 140

悬颅穴/悬厘穴

曲鬓穴/率谷穴/天冲穴/浮白穴/ 141

头窍阴穴/完骨穴

本神穴/阳白穴/头临泣穴/目窗穴/ 142

正营穴/承灵穴

脑空穴/风池穴/肩井穴/渊腋穴/ 143

辄筋穴/日月穴

京门穴/带脉穴/五枢穴/维道穴/ 144

居髎穴/风市穴

中渎穴/膝阳关穴/阳交穴/外丘穴/ 145

悬钟穴/地五会穴

足厥阴肝经 146

大敦穴:调理生殖系统功能 148

行间穴:让月经恢复正常 149

太冲穴:把你的坏脾气轻松按走 150

中封穴:让老年人的脚不再虚浮 151

蠡沟穴:对女性生理调节有大贡献 152

曲泉穴:膝部隐秘的“两湾泉水” 153

中都穴/膝关穴/阴包穴/足五里穴 154

阴廉穴/急脉穴/章门穴/期门穴 155

附录

前言/序言

前言

《黄帝内经》可以说是中医学的“圣经”,是整个中医理论的基础。《黄帝内经》中说,经脉可以“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可见经脉在健康中的重要价值。

人之所以活在这个世界上,靠的就是气血的滋养,而经络是运输气血的通路。“人如千亩良田,医若大禹治水”,只有保持经脉的畅通,气血才能被顺利输送到身体各处,人才能健康长寿。

而经络系统中,最重要的经络就是十二正经。经络就好比复杂的水系,而十二正经就是最大的十二条大河,它们内连脏腑,外接皮表,彼此之间又

互相联系,共同构成了身体气血运输“水利网”的主体,所以要想气血畅通,首先要保证十二正经的畅通,可以说,这是人体的十二条“生命线”。

在黄帝内经经脉按摩养生图典中,您将了解十二正经的循行方向、主要功能、包含穴位以及穴位的位置及功效,学会安全、简单、有效的经络疏通按摩方法。同时,我们还为您介绍了这些经脉上常见的特效养生保健穴位的功效和按摩手法。

《黄帝内经》是一部深奥的医典,我们将用简单、平实的语言来科学地向您介绍《黄帝内经》中的经络穴位养生法,配合直观的图片,让每一位读者都读得懂、学得会、用得着。
岁月留痕,身心共舞:探寻中华传统养生智慧的深邃奥秘 在这瞬息万变的时代洪流中,我们常常被快节奏的生活裹挟,忽略了身体最本真的需求,也渐渐淡忘了那些传承千年的养生智慧。然而,健康,如同古老树木的根系,深扎于大地,宁静而有力,是支撑我们人生旅途的最坚实基石。本书并非一本僵化的理论说教,而是一次充满生命力的探索,一次与古老智慧的温情对话,一次对自身生命力的深度唤醒。 我们将一同踏上一段跨越时空的旅程,追溯那些在中华大地上传承了数千年的养生精髓。这里的“养生”二字,绝非仅仅是外在的修饰或临时的调理,它是一种由内而外的整体观,一种对生命规律的深刻理解,一种将生活方式、起居饮食、情志调适乃至精神追求融为一体的综合性实践。我们相信,健康的生命,是身体的和谐,是情绪的安宁,更是精神的丰盈。 本书将以一种深入浅出的方式,带领您领略中华传统养生文化的博大精深。我们将首先回顾那些孕育了无数养生理论的古代经典,它们如同一盏盏明灯,照亮了前人探索健康的漫漫长路。这些经典并非束之高阁的晦涩文献,而是蕴含着对人体奥秘的精准洞察,对自然规律的细腻体悟。我们将从中汲取智慧的养分,理解生命并非孤立存在,而是与自然万物紧密相连,呼吸着同样的空气,沐浴着同样的阳光,遵循着同样的四季更迭。 我们的探索将聚焦于“道法自然”的核心理念。这意味着,真正的养生,不是与身体的自然倾向作对,而是顺应身体的节奏,理解身体的语言。当自然界万物经历生、长、收、藏的循环,我们的身体也同样遵循着内在的规律。学会倾听身体的信号,识别它在不同季节、不同时辰的细微变化,并给予恰当的回应,是通往健康的第一步。我们将探讨如何在春季萌发中蓄养生机,如何在夏季繁茂中保持活力,如何在秋季肃杀中敛藏精气,又如何在冬季深藏中为来年积蓄力量。这种与自然同步的养生之道,能够帮助我们避免不必要的消耗,让生命力得以持久地绽放。 其次,本书将深入剖析“形神合一”的养生观。身体是承载精神的殿堂,而精神的充盈也能反哺身体的健康。我们认为,许多疾病的根源,往往隐藏在情绪的失衡与精神的内耗之中。焦虑、抑郁、恐惧、愤怒,这些负面情绪如同无形的毒素,悄悄侵蚀着我们的身心健康。因此,学习如何调适情志,保持内心的平和与宁静,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将探讨古人是如何通过观察自然、感悟人生,来达到“喜怒哀乐,皆中道”的境界。我们会分享一些古老而实用的方法,帮助您在喧嚣的生活中找到内心的宁静之地,培养积极乐观的心态,让身心共同沐浴在祥和的光芒之中。 饮食,作为生命能量的直接来源,在中华传统养生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本书将带您走进一个更加精细而富有智慧的饮食世界。我们不再仅仅关注食物的营养成分,而是将目光投向食物的“性味”与“归经”,理解不同的食物对身体具有不同的温凉寒热属性,以及它们分别作用于身体的哪些经络脏腑。我们将探讨如何根据身体状况、季节变化以及地域特点,来选择最适宜的食材,并通过合理的烹饪方式,最大化地发挥食物的养生功效。这是一种“食疗”的智慧,更是“药食同源”的哲学体现。我们鼓励您告别盲目的饮食潮流,而是回归古老的智慧,让每一餐都成为滋养生命、调和身心的过程。 除了内在的调养,外在的形体锻炼和生活起居的规律性,也是养生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我们将回顾那些流传千年的养生功法,它们并非高不可攀的绝技,而是融入生活、易于实践的身体活动。这些功法往往强调“动静结合”,通过舒缓的动作、深长的呼吸,来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增强身体的柔韧性和力量,同时也能帮助我们放松身心,缓解压力。我们将探讨如何将这些古老的智慧融入现代生活,让简单的伸展、轻柔的步伐,也能成为养生的有力支撑。 同时,我们还将触及“起居有常”的古老箴言。在现代社会,熬夜、不规律作息已成为常态,但殊不知,这正是扰乱身体自然节律,损耗生命力的重要原因。我们将探讨古人是如何强调顺应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自然规律,以及合理的睡眠、适度的休息,对于身体的修复与能量的恢复有多么关键。通过调整我们的作息,让身体回归到最天然、最健康的运行模式。 然而,养生并非孤立的个体行为,它也与我们所处的环境息息相关。本书还将适时地提及,如何在居住环境中营造有利于身心健康的氛围。古人对风水、环境的重视,并非迷信,而是源于对自然环境与人类健康之间密切联系的深刻认识。我们会探讨一些简单而有效的方法,帮助您提升居家环境的舒适度与和谐度,使其成为滋养生命、舒缓身心的休憩之所。 总而言之,本书的价值在于,它不提供立竿见影的“秘方”,而是引导您建立一种全新的生命观,一种对自身生命力的尊重与珍视。它将引领您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习惯,认识到身体的智慧,学习如何通过顺应自然、调和身心、合理饮食、适度运动以及规律起居,来构建一个坚实而健康的生命基石。这是一场关于自我发现的旅程,一次对生命本质的回归。在这个过程中,您将不仅仅学会如何“保养”身体,更将学会如何“活出”生命中最充沛、最自在的姿态。我们希望,通过本书的阅读,您能够感受到中华传统养生文化的独特魅力,并在日常生活中,将这些古老的智慧化为滋养生命的源泉,让岁月留痕,身心共舞,绽放出属于您自己的健康光彩。

用户评价

评分

我一直都对中国传统医学,尤其是《黄帝内经》这部经典著作非常感兴趣,但一直苦于没有合适的入门读物。很多关于《黄帝内经》的书籍都偏向学术研究,理论性太强,对于我这种想要了解实际养生方法的人来说,门槛太高了。直到我发现了这本《黄帝内经经脉按摩养生图典》,我才真正找到了我想要的那种结合理论与实践的书。这本书巧妙地将《黄帝内经》中关于经络、穴位与养生的智慧,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呈现出来,让我能够很直观地理解和学习。我特别欣赏它在讲解经络和穴位时,没有脱离《黄帝内经》的理论基础,但又不会过于深奥,而是用更通俗易懂的语言去解释,并且紧密联系实际的按摩操作。书中的每一个按摩手法都配有详细的图示,清晰地展示了操作的步骤和要点,这对于初学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指导。我最近正在学习书中关于“调理脾胃”的部分,按照书上的方法每天按摩几个特定的穴位,感觉消化能力有所改善,食欲也比之前好了。这本书让我感受到了《黄帝内经》的博大精深,也让我看到了中医养生在现代生活中的实用价值。我计划将这本书作为我长期学习中医养生的基础读物,并不断实践书中的方法,相信它会给我带来长久的健康益处。

评分

不得不说,这本书的编排设计真是太赞了!我平时是个非常注重视觉体验的人,很多养生类的书籍虽然内容不错,但图片太少或者太模糊,看了很没劲。这本《黄帝内经经脉按摩养生图典》在这方面简直是无可挑剔。每一页的插图都非常精美,色彩搭配也很舒服,而且重点是,那些经络和穴位的走向、位置都画得非常清晰直观,我一看就能明白。不像有些书,图文对照半天,还是不知道穴位到底在哪儿。它还特别强调了“图典”这个概念,所以图片在全书中的比重相当大,对于我这种“视觉型”学习者来说,简直是福音。而且,它不只是简单的图片,还配有详细的文字说明,告诉你每个穴位的功能、主治,以及具体的按摩手法,包括力度、频率、持续时间等等,这些细节的处理非常到位,让我感觉很专业,很有指导性。我试着照着书上的指示,给家人按摩了肩颈,家人反馈说舒服了很多,感觉僵硬感有所缓解。这种立竿见影的效果,让我对这本书的信任度又提升了一个档次。我还会继续探索书中其他部分的按摩技巧,希望能通过这本书,让家人的身体也受益。

评分

最近终于下定决心开始关注养生这件事,翻阅了市面上不少书籍,但总觉得有些晦涩难懂,要么是理论过于深奥,要么就是操作太复杂。直到偶然间看到这本《黄帝内经经脉按摩养生图典》,简直像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我是一个对中医理论了解不深的人,但这本书的内容却非常易于理解,它没有上来就堆砌一大堆我听不懂的术语,而是从最基础的经络和穴位讲起,配合着清晰的插图,让我这个中医小白也能很快上手。尤其是那些穴位图,每一个穴位都标注得非常详细,甚至连它在身体上的具体位置、按压的深度和方向都讲解得很清楚,感觉就像有老师在旁边手把手教我一样。我尝试着按照书中的方法给自己按摩了几个常感到疲惫的穴位,比如足三里和合谷,坚持了几天,明显感觉到身体的疲劳感减轻了不少,精神也比以前好了很多。这本书的语言风格也很亲切,不是那种板着脸讲大道理的架势,而是像朋友聊天一样,娓娓道来,让我觉得养生不再是件遥不可及的事情,而是可以融入日常生活中的简单易行的方法。我特别喜欢它讲解的那些针对不同身体状况的按摩手法,比如改善睡眠的、缓解颈椎不适的,等等,感觉非常实用,而且不需要任何器械,随时随地都可以做。我还会继续深入学习这本书的内容,相信它能帮助我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身体,并养成健康的养生习惯。

评分

作为一名对中医养生抱有浓厚兴趣的普通人,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兼具科学性、实用性和易读性的书籍,能够真正帮助我将古老的中医智慧融入现代生活。而这本《黄帝内经经脉按摩养生图典》,可以说是我最近一段时间以来最满意的发现。它不是那种浮光掠影的科普读物,也不是晦涩难懂的学术专著,而是真正站在读者角度,将《黄帝内经》中精髓的经络理论,通过生动形象的图解和清晰明了的文字,转化为一套套简单易学的按摩养生方法。我尤其赞赏它在讲解穴位时,不仅仅是标出位置,更会详细阐述该穴位的功效,以及在何种情况下使用,以及具体的按摩手法和注意事项,这些细致入微的讲解,让我觉得非常安心和实用。我尝试按照书中的方法,每天早晨起床前给自己按摩头部的一些重要穴位,比如风池穴和太阳穴,据说可以提神醒脑、缓解眼部疲劳。坚持了不到一周,我就感觉自己早晨起来没那么昏昏沉沉了,眼睛也感觉没那么干涩。这种身体由内而外的悄然改变,让我对中医养生充满了信心。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让我们普通人也能触摸到中医的脉搏,并将其化为切实可见的健康改善,是一本值得反复阅读和实践的养生宝典。

评分

市面上关于养生的书琳琅满目,但很多都充斥着各种新奇的理论和方法,让人眼花缭乱,不知道该信哪个。我更倾向于那些根植于传统智慧,经过历史沉淀的养生方法。这本《黄帝内经经脉按摩养生图典》恰好满足了我的需求。它以《黄帝内经》为基础,将其中关于经络和穴位的知识,转化为一套切实可行的按摩养生方法。我特别喜欢它严谨的态度,每一个穴位、每一条经络的讲解都显得很有条理,而且不仅仅是告诉你“怎么做”,更会告诉你“为什么这么做”,解释其背后的中医原理。这种结合了理论深度和操作实践的书籍,对于我这样既想了解原理又想学会实践的人来说,是难得的。我尝试着根据书中的指导,每天给自己做一些简单的身体放松按摩,比如针对腰背酸痛的部分。坚持了一段时间后,我惊喜地发现,长久以来困扰我的腰部僵硬感真的有所缓解,活动起来也更轻松了。这本书让我体会到,传统的养生智慧并非过时,而是经过时间检验的宝贵财富。我会继续深入研究书中其他章节,探索更多利用自身身体进行调理的方法。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还没看,应该不错,养身啊

评分

对于没有基础的我来说,还不能作出书评,慢慢看吧,拍点目录,看是不是你想要买的书

评分

还不错,图片比较多……

评分

老胳膊老腿的看看这书,受益匪浅,有用的书。

评分

评分

老胳膊老腿的看看这书,受益匪浅,有用的书。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