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為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們寫就的一本“親孫教育”書籍。作者將自己研究傢庭教育的成果付之於孫輩教育的實踐。在解決隔代教育問題的基本方法,成功隔代教育的條件和特點等方麵,真實地隔代教育展現在讀者麵前,並為隔代教育中存在的問題提供瞭方法、對策和建議。
樂善耀,上海教育科學研究院原傢庭教育研究與指導中心主任,五角場親子進修學校校長。近十年來,全身心投入祖輩教育的實踐與研究,在《《傢庭教育》》等雜誌發錶文章20多萬字,在全國各地為學校、社區作講座1000多講。主要著作有《學習型傢庭》、《教師與傢庭教育》、《讓孩子健全人格》、《《樂爺爺的孫子新兵法》》、《《樂爺爺的傢庭微教育》》等。
——上海社科院青少年研究所所長楊雄
——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王寶祥
——《文匯報》“教育傢”專刊責任編輯王柏玲
——浙江省杭州市教育科學研究所書記、副所長韓似萍
自序 我的育孫夢
前言:讓每個老人“開心,開明,開竅”
在“孫輩教育中”找到規矩
第1招 三件法寶
第2招 一堂“幾何課”
第3招 三步“圓舞麯”
第4招 “加、減、乘、除”
第5招 多點“正嚮”傳染
第6招 玩齣名堂
第7招 吃齣規矩
第8招 讀齣新意
第9招 快樂閱讀
第10招 三個“輪子”一起轉
在生活中提升孩子的IQ與EQ
第11招 播撒記憶力的種子
第12招 播撒注意力的種子
第13招 播撒錶達力的種子
第14招 播撒閤群力的種子
第15招 播撒觀察力的種子
第16招 播撒想象力的種子
第17招 播撒意誌力的種子
第18招 播撒自製力的種子
第19招 播撒自信力的種子
第20招 播撒創造力的種子
第21招 播撒審美力的種子
祖輩的“三大紀律,八項注意”
第22招祖輩和父輩步伐要整齊
第23招對孫輩要有愛心,更要有狠心
第24招好習慣培養祖輩要身體力行
第25招不要錯位,更不要越位
第26招不要倚老賣老
第27招不要剝奪孩子成長的權利
第28招不要讓孩子過早玩手機
第29招不要把孩子當寵物養
第30招不要磨滅孩子的天性
第31招不要用金錢替代教育
第32招不要互相攀比
把“三開”陽光灑進老人心靈
第33招 主人+客人+僕人
第34招 開心!開明!開竅!
第35招 三支“溫度計”
第36招 有“進”,有“退”
第37招 “兩難”不難
第38招 嚮孫輩學習
第39招 當好“配角”
第40招 無縫的“銜接”
第41招 處理好“三種關係”
第42招 形成“閤力”
第43招 守住“底綫”
第44招 學習型傢庭
建設生態的傢庭環境
第45招 種一棵“尊重樹”
第46招 種一棵“關愛樹”
第47招 種一棵“責任樹”
第48招 種一棵“分享樹”
第49招 種一棵“感恩樹”
第50招 種一棵“欣賞樹”
第51招 種一棵“溝通樹”
第52招 種一棵“理解樹”
第53招 種一棵“反思樹”
第54招 種一棵“微笑樹”
後記 從女兒的爸爸到外孫的外公
每個健康的傢庭都是一個“等邊三角形”
如果把每個三口之傢比作一個“三角形”,那麼這個三角形一定是一個等邊三角形。丈夫與妻子是這個三角形的兩個底角,孩子便是三角形的頂角。每個角都是60度。因為在每個傢庭,不管是大人小人,還是男人女人,每個人在人格上是平等的,都應該得到尊重和關愛。
這本書的書名,給我一種奇妙的混搭感,既有“樂爺爺”這樣充滿煙火氣和人情味的名字,又帶著“新兵法”這樣帶有策略和智慧的詞匯。這讓我很好奇,究竟是怎樣的故事,纔能將兩者如此巧妙地融閤在一起?我聯想到,也許是關於一個年輕人,在成長過程中,遇到瞭來自長輩的指導,這些指導並非枯燥的說教,而是通過一種更加親切、更加生活化的方式傳遞。比如,爺爺可能用講故事、或者帶孫子去經曆一些事情的方式,來傳授他的智慧。而“新兵法”,則意味著這些智慧被賦予瞭新的生命力,不再是陳舊的經驗,而是能夠指導現代年輕人應對當下挑戰的實用法則。我猜想,書裏可能會包含一些關於如何處理復雜人際關係、如何在快速變化的時代中找到自己的方嚮、如何平衡理想與現實的掙紮等等內容。它或許會講述孫子如何在爺爺的引導下,剋服成長中的迷茫和挫摺,逐漸形成自己獨特的思維方式和行動準則。我非常期待它能給我帶來一些全新的視角,去審視我自身所麵臨的問題,並從中汲取力量,去迎接生活中的每一次“戰役”。
評分《樂爺爺的孫子新兵法》這個書名,一下子就勾起瞭我對親情和成長的好奇。我腦海裏浮現齣一個畫麵,一個年邁的長者,眼神中充滿瞭歲月沉澱的智慧,他正慈祥地看著自己的孫子,仿佛在傳授著他一生積纍的寶貴經驗。而“新兵法”這個詞,又給我一種耳目一新的感覺,它預示著這並不是一本陳舊的、過時的經驗之談,而是經過時代洗禮、年輕人重新解讀和實踐的智慧結晶。我非常期待書中能夠展現祖孫之間溫暖而深刻的互動,爺爺是如何用一種潤物細無聲的方式,影響著孫子的成長,而孫子又是如何帶著爺爺的教誨,去闖蕩屬於自己的世界。我猜想,這本書或許會涉及到許多關於人生選擇、職業發展、人際交往以及內心成長的議題。它可能不會直接給齣標準答案,而是通過一個個生動的故事,引導讀者去思考,去感悟,從而找到屬於自己的“新兵法”。我非常希望能在這本書中找到一些共鳴,一些能夠點亮我內心深處迷茫的火花,讓我能夠更勇敢、更堅定地走嚮未來。
評分這本書的書名,真的很有意思,《樂爺爺的孫子新兵法》。光看書名,我就覺得它充滿瞭故事性,也充滿瞭啓發性。我腦海裏立刻勾勒齣一個畫麵,一個充滿智慧的老爺爺,他的人生閱曆一定很豐富,然後他把這些經驗,用一種孫子能夠理解和接受的方式,傳遞給他。而“新兵法”這個詞,又帶著一種與時俱進的感覺,它暗示著這不僅僅是老一輩的陳舊經驗,而是被賦予瞭新的生命力,能夠適用於現代社會,尤其可能是指年輕人如何在這個快速變化的時代中立足。我特彆好奇,這個“兵法”具體是指什麼?是關於職場上的競爭策略?還是人際交往的藝術?抑或是麵對生活中的種種挑戰的應對之道?我期待這本書能夠為我提供一些實用的方法和指導,讓我能夠更好地應對生活中的各種“戰場”,不至於手足無措。我更希望它能通過一些生動的情節,讓我感受到親情的溫暖,以及成長過程中所帶來的陣痛和喜悅,最終領悟到屬於自己的“新兵法”。
評分《樂爺爺的孫子新兵法》這個書名,光是聽著就覺得很有畫麵感。我腦海裏立刻浮現齣一個慈祥睿智的老爺爺,他可能有著豐富的閱曆,對生活有著獨到的見解,然後他把這些智慧,用一種充滿溫情的方式,傳授給他的孫子。而“新兵法”,又暗示著這不僅僅是老一輩的經驗之談,而是經過孫子的理解和轉化,變成瞭一種適應現代社會、更具活力的處事之道。我尤其好奇的是,這裏的“兵法”究竟是指什麼?是職場上的策略,人際交往的藝術,還是麵對生活挑戰的勇氣和智慧?我猜想,這本書裏一定蘊含著許多能讓人豁然開朗的道理,也許是關於如何在新環境中快速適應,如何建立自己的立足之地,如何在競爭中保持謙遜卻又不失原則。它可能不會直接告訴你“這樣做”或者“那樣做”,而是通過一些生動的故事或者案例,讓你自己去體會,去領悟,從而找到屬於自己的“新兵法”。我期待它能帶給我一種啓發,讓我在麵對未知和睏難時,多一份從容和信心,就像孫子在爺爺的教導下,逐漸成長為一個獨立而有擔當的人一樣。
評分《樂爺爺的孫子新兵法》,這個書名本身就很有吸引力,既有親切的“樂爺爺”,又有充滿智慧的“新兵法”。我腦海裏首先浮現的是一個溫情的畫麵:一位飽經風霜、內心睿智的老人,正將他的人生哲學,以一種孫子能夠接受並實踐的方式傾囊相授。而“新兵法”這個詞,又恰恰點明瞭這本書的核心,它並非僅僅是老舊的教條,而是經過現代語境的提煉和升華,是一種更具生命力、更適應當下環境的處世之道。我好奇地猜測,書中可能包含著許多關於如何在新的人生階段,如初入職場、建立人際關係、應對社會壓力等方麵,可以藉鑒的智慧。或許,樂爺爺的“兵法”是一種以柔剋剛的智慧,是一種低調而堅韌的處事哲學,而孫子則是在實踐中不斷領悟,並將其轉化為屬於自己的獨特“新兵法”。我期待這本書能給我帶來一種溫暖而有力的啓迪,讓我在麵對生活中的挑戰時,多一份從容和智慧,正如孫子在爺爺的引導下,逐漸成長為一個成熟、獨立的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