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前几版发行至今,深受好评,屡次重印。为适应不同行业对项目管理人才的需要,以及对项目采购与合同管理的实用要求,作者对本书内容进行了增补修订,不仅更新了大部分案例,而且对章末的复习思考题进行了较大的改动。本书详细介绍了项目采购与合同管理的基本理论与方法,主要包括项目采购的基本原理、项目招标、项目投标、项目评标、合同的法律基础、建设工程合同、买卖合同、委托合同等内容。本书体系完整,内容新颖,结构清晰,案例丰富,实践性和可操作性强。
乌云娜教授是工程与项目管理领域的专家,长期致力于本领域理论和实务研究,尤其在政府投资建设项目代建管理、建设项目全过程管理体系设计以及项目采购与合同管理等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
目录
第1章 项目采购的基本原理 1
1.1 项目采购的方式 2
1.2 项目采购的法律基础 6
复习思考题 22
第2章 项目招标 23
2.1 项目招标策划 24
2.2 招标文件 33
2.3 项目招标管理 38
2.4 项目管理招标 40
复习思考题 42
第3章 项目投标 43
3.1 项目投标策划 44
3.2 投标文件的编制 50
3.3 编制投标文件时应重点研究的问题 60
复习思考题 63
第4章 项目评标 64
4.1 项目评标的程序和内容 66
4.2 项目评标的方法 70
4.3 评标报告 82
复习思考题 88
第5章 合同的法律基础 89
5.1 合同的法律关系 90
5.2 国际合同法简介 100
5.3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简介 109
复习思考题 120
第6章 常见的几种合同形式 121
6.1 建设工程合同 122
6.2 买卖合同 131
6.3 委托合同 137
复习思考题 144
第7章 合同实施管理 144
7.1 合同分析及合同交底 146
7.2 合同实施管理体系 168
7.3 合同控制 170
7.4 合同实施中的沟通问题 183
7.5 合同实施后评价 186
7.6 合同档案管理 188
复习思考题 192
第8章 工程合同的变更、转让和终止 194
8.1 合同变更 195
8.2 工程变更 198
8.3 工程索赔 214
8.4 合同价及效益管理 217
8.5 合同转让 227
8.6 合同终止 232
复习思考题 245
第9章 合同风险管理及合同担保 246
9.1 风险管理概述 247
9.2 风险辨析 249
9.3 风险应对 251
9.4 合同的法律风险及其管理 254
9.5 合同担保 260
9.6 工程建设合同担保 267
复习思考题 275
第10章 合同索赔管理及违约责任 276
10.1 索赔概述 278
10.2 违约责任 281
10.3 建设工程施工索赔 287
复习思考题 295
第11章 国际工程项目常用合同条件简介 295
11.1 FIDIC合同条件 295
11.2 国际其他施工合同条件 301
复习思考题 310
第12章 FIDIC《施工合同条件》 311
12.1 FIDIC《施工合同条件》简介 312
12.2 FIDIC《施工合同条件》中各方的权利和义务 319
12.3 FIDIC《施工合同条件》中的价格和付款 323
12.4 FIDIC《施工合同条件》中的索赔 331
12.5 FIDIC《施工合同条件》中的工程师 337
12.6 FIDIC《施工合同条件》与NEC合同的比较 340
12.7 FIDIC《施工合同条件》与AIA合同的比较 355
复习思考题 357
参考文献 358
前言
本书第1版2006年出版以来,受到了许多读者和业内学者的欢迎,不胜荣幸。本书第3版,依据新的法律法规和前沿的理论方法进行了增补、修订,使内容更加充实完善,谨献给诸位同人。
随着现代工程项目管理体系的日臻完善,项目采购与合同管理在我国国民经济领域中的作用显得越来越重要。近年来,在复杂大型工程、城市地铁工程、城际高铁工程及新能源工程等国家重大项目的推动下,项目采购与合同管理理论与方法及实操与应用得到相关领域和业内人士的广泛关注,也推动了我国工程管理体制的创新;依托丰富的工程实践背景,国内外项目采购与合同管理方面的学术研究也有了较快的发展,取得了一系列新的成果,基于这些新的情况,有必要对本书的内容做相应的充实。
本书由乌云娜总体策划、构思并负责统纂定稿。本书共12章,第1~4、6章由乌云娜编写修订,依据自2012年2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以及2015年国务院印发的《关于调整和完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资本金制度的通知》修订了相关内容,替换了部分案例,并调整了内容结构。第11、12章由张洪青编写修订,增加了JCT合同最新版本内容,补充了FIDIC新版合同条件的特点,并修订了国际工程常用合同条件的内容。第5、9~10章由张桂芹编写修订,对合同涉及的一些概念做了具体的界定和说明,增加了建设工程合同法律体系,调整了合同风险管理与担保内容,对合同签订和履行过程的法律风险及管理做了相应修订,增加了合同法律风险管理案例。第7~8章由庞南生编写修订,分别对合同分析、合同交底和合同档案管理、工程变更等内容进行了修改、完善,增加了工程索赔等内容,补充了应用案例。根据修改情况,各章的复习题也作了适当修改。
经过修订,本书的知识体系更加完备,密切联系实际,并丰富了项目采购与合同管理的新型案例,内容新颖,注重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可作为高等院校项目管理工程硕士、MBA项目管理专业、管理科学与工程硕士用书,也可作为咨询工程师、监理工程师、建造师、造价工程师和建筑业高级职业经理人培训用书,还可作为在实际项目中从事技术工作和管理工作的专业人员学习和工作的参考书。
编写和修订过程中,本书参阅并吸收了部分公开出版的资料和发表的研究成果,已经尽可能详细地列出了各位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和工作,在此对他们的工作、贡献表示衷心的感谢。由于项目采购与合同管理还在不断完善和发展中,加之编者水平有限,难免有错漏和不妥之处,恳请读者给予批评指正。
让我惊喜的是,这本书对于采购后管理和合同收尾的重视程度,这是很多同类书籍容易忽略的方面。作者将采购的视角延伸到了合同的履行完成之后,深入探讨了供应商绩效评估、合同审计以及知识管理的重要性。我之前总是认为,只要合同履行完毕,项目就基本结束了,但这本书让我看到了更长远的视角。供应商绩效评估的详细方法,例如如何建立多维度的评估指标,并将其作为未来采购决策的依据,这让我意识到,一次成功的采购不仅仅是完成当下项目,更是为未来的项目奠定基础。合同审计的部分更是让我大开眼界,它不仅仅是财务层面的核查,更包含了对合同执行过程中的合规性、效率以及潜在风险的全面审查。作者通过案例分析,展示了如何通过有效的合同审计,及时发现并纠正错误,避免不必要的损失。最让我感到价值的是关于“知识管理”的论述。作者强调了将采购和合同管理过程中的经验教训进行系统梳理和沉淀,形成可复用的知识资产。我之前也做过一些经验总结,但总感觉零散不成体系。这本书提供了一个非常系统化的框架,指导我如何建立一个有效的采购和合同管理知识库,这对于组织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长远的意义。
评分我必须说,这本书在处理项目采购中的风险管理方面,给我的印象尤为深刻。作者非常细致地将风险分解,从合同签订前的潜在风险,到合同履行过程中的突发风险,再到合同收尾阶段的遗留风险,都进行了详尽的分析。我特别欣赏书中关于“风险转移”和“风险规避”策略的讨论,它不仅仅是理论上的阐述,更提供了大量实用的操作技巧。例如,在合同中如何通过明确的违约责任条款来转移风险,如何通过设定合理的验收标准来规避质量风险,这些都让我茅塞顿开。我曾经历过一个项目,因为合同条款对风险的界定不清,导致项目后期出现了很多扯皮和纠纷,最终影响了项目的交付进度和成本。这本书就像一盏明灯,照亮了我之前模糊不清的认知,让我明白了在合同谈判中,主动识别和管理风险是多么关键。作者还分享了一些如何利用法律手段和商业谈判技巧来最小化合同风险的案例,这些内容具有极高的实操价值。我之前对法律条文总是抱着一种敬畏但又不知如何下手的态度,但读完这一章节,我感觉自己对如何运用合同来保护项目利益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这本书真正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项目经理们提供了一套切实可行的风险管理工具箱。
评分这本书的开篇,就以一种异常直观且不带任何保留的方式,将我拉入了项目采购和合同管理的复杂世界。作者并没有选择那种故弄玄虚的引言,而是直接切入核心,通过一系列精心挑选的案例,展示了在实际项目执行中,采购流程的每一个环节都可能埋藏着地雷。我尤其被书中关于供应商选择那一章所震撼,它细致地剖析了不同评估标准的权重设置,以及如何识别那些表面看起来完美,实则隐藏着巨大风险的供应商。不仅仅是价格,而是对供应商的过往业绩、财务稳定性、技术能力,甚至企业文化都进行了深入的解读。我之前参与的一些项目,采购环节确实存在着不少隐患,但往往是出于经验判断,缺乏系统性的方法论。这本书恰好填补了我的这一认知空白,它提供了一套严谨的评估框架,让我意识到,在项目的早期阶段,一次明智的供应商选择,可以为后续节省多少不必要的麻烦和潜在的损失。书中对合同条款的解读也同样精彩,它不像教科书那样枯燥乏味,而是通过对比不同合同范本中的细微差异,突显了措辞的重要性,以及一个看似微不足道的词语,可能在未来引发多么巨大的争议。阅读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像是在与一位经验丰富的采购专家进行一对一的交流,他慷慨地分享着他的智慧和教训,让我受益匪浅。
评分这本书最吸引我的地方,在于它提供的不仅仅是理论框架,更是一种思维方式的转变。作者在字里行间,始终贯穿着一种“全局观”和“策略性”的理念。他并不是简单地告诉你“怎么做”,而是引导你思考“为什么这样做”,以及“这样做的背后可能带来什么影响”。例如,在讨论采购策略时,作者会从企业整体战略、市场环境、以及供应链的长期发展等多个维度进行分析,而不是仅仅局限于单个项目的需求。这种宏观的视角,让我意识到,每一次采购决策,都应该与企业的整体发展目标相契合。同样,在合同管理方面,作者也强调了合同的战略意义,认为一份好的合同,不仅能保障项目的顺利进行,更是企业进行风险控制、价值实现和竞争优势构建的重要工具。书中关于“谈判策略”的讨论,更是让我觉得耳目一新。作者并不是教你一些简单的谈判技巧,而是从心理学、博弈论等角度,深入剖析了谈判的本质,以及如何通过洞察对方的真实需求,来实现双赢的局面。我之前在谈判中,常常会陷入一种“非黑即白”的思维模式,但这本书帮助我认识到,谈判更多的是一种艺术和科学的结合。阅读这本书,就像是在与一位经验丰富的战略家对话,他不仅传授你具体的工具和方法,更重要的是,他帮助你提升了战略思维能力,让你在面对复杂的项目采购和合同管理挑战时,能够更加从容和自信。
评分这本书在合同变更管理这一块,可以说是做到了极致的细致和深入。我之前的经验中,合同变更往往是项目中最容易失控的环节,也是最容易导致项目成本超支和延期的“黑洞”。而这本书,则系统地梳理了合同变更的整个生命周期,从变更的提出、评估、审批,到变更的执行和记录,每一个步骤都给出了清晰的指导。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关于“变更评估”的部分,它不仅仅要求评估变更对项目范围、进度、成本的影响,更强调了对变更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的深入分析。作者指出,很多无效的变更往往是因为前期评估不足,没有深入探究变更背后的真正需求。书中还提供了一系列量化的评估工具和模板,让我能够更有条理地进行变更评估,避免主观臆断。另外,关于“变更沟通”的策略也让我获益匪浅。作者强调了与所有相关方保持透明和及时沟通的重要性,并提供了一些有效的沟通技巧,以减少因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误解和冲突。我曾参与过一个大型项目的变更管理,当时的沟通非常混乱,导致项目组内部和客户之间产生了严重的信任危机。如果当时能有这本书的指导,我相信整个过程会顺畅很多。这本书让我认识到,合同变更并非洪水猛兽,而是可以通过规范化的流程和有效的沟通来精心管理的。
评分很好
评分很好
评分很好
评分很好
评分很好
评分很好
评分很好
评分很好
评分很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