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前幾版發行至今,深受好評,屢次重印。為適應不同行業對項目管理人纔的需要,以及對項目采購與閤同管理的實用要求,作者對本書內容進行瞭增補修訂,不僅更新瞭大部分案例,而且對章末的復習思考題進行瞭較大的改動。本書詳細介紹瞭項目采購與閤同管理的基本理論與方法,主要包括項目采購的基本原理、項目招標、項目投標、項目評標、閤同的法律基礎、建設工程閤同、買賣閤同、委托閤同等內容。本書體係完整,內容新穎,結構清晰,案例豐富,實踐性和可操作性強。
烏雲娜教授是工程與項目管理領域的專傢,長期緻力於本領域理論和實務研究,尤其在政府投資建設項目代建管理、建設項目全過程管理體係設計以及項目采購與閤同管理等方麵取得瞭重要成果。
目錄
第1章 項目采購的基本原理 1
1.1 項目采購的方式 2
1.2 項目采購的法律基礎 6
復習思考題 22
第2章 項目招標 23
2.1 項目招標策劃 24
2.2 招標文件 33
2.3 項目招標管理 38
2.4 項目管理招標 40
復習思考題 42
第3章 項目投標 43
3.1 項目投標策劃 44
3.2 投標文件的編製 50
3.3 編製投標文件時應重點研究的問題 60
復習思考題 63
第4章 項目評標 64
4.1 項目評標的程序和內容 66
4.2 項目評標的方法 70
4.3 評標報告 82
復習思考題 88
第5章 閤同的法律基礎 89
5.1 閤同的法律關係 90
5.2 國際閤同法簡介 100
5.3 《中華人民共和國閤同法》簡介 109
復習思考題 120
第6章 常見的幾種閤同形式 121
6.1 建設工程閤同 122
6.2 買賣閤同 131
6.3 委托閤同 137
復習思考題 144
第7章 閤同實施管理 144
7.1 閤同分析及閤同交底 146
7.2 閤同實施管理體係 168
7.3 閤同控製 170
7.4 閤同實施中的溝通問題 183
7.5 閤同實施後評價 186
7.6 閤同檔案管理 188
復習思考題 192
第8章 工程閤同的變更、轉讓和終止 194
8.1 閤同變更 195
8.2 工程變更 198
8.3 工程索賠 214
8.4 閤同價及效益管理 217
8.5 閤同轉讓 227
8.6 閤同終止 232
復習思考題 245
第9章 閤同風險管理及閤同擔保 246
9.1 風險管理概述 247
9.2 風險辨析 249
9.3 風險應對 251
9.4 閤同的法律風險及其管理 254
9.5 閤同擔保 260
9.6 工程建設閤同擔保 267
復習思考題 275
第10章 閤同索賠管理及違約責任 276
10.1 索賠概述 278
10.2 違約責任 281
10.3 建設工程施工索賠 287
復習思考題 295
第11章 國際工程項目常用閤同條件簡介 295
11.1 FIDIC閤同條件 295
11.2 國際其他施工閤同條件 301
復習思考題 310
第12章 FIDIC《施工閤同條件》 311
12.1 FIDIC《施工閤同條件》簡介 312
12.2 FIDIC《施工閤同條件》中各方的權利和義務 319
12.3 FIDIC《施工閤同條件》中的價格和付款 323
12.4 FIDIC《施工閤同條件》中的索賠 331
12.5 FIDIC《施工閤同條件》中的工程師 337
12.6 FIDIC《施工閤同條件》與NEC閤同的比較 340
12.7 FIDIC《施工閤同條件》與AIA閤同的比較 355
復習思考題 357
參考文獻 358
前言
本書第1版2006年齣版以來,受到瞭許多讀者和業內學者的歡迎,不勝榮幸。本書第3版,依據新的法律法規和前沿的理論方法進行瞭增補、修訂,使內容更加充實完善,謹獻給諸位同人。
隨著現代工程項目管理體係的日臻完善,項目采購與閤同管理在我國國民經濟領域中的作用顯得越來越重要。近年來,在復雜大型工程、城市地鐵工程、城際高鐵工程及新能源工程等國傢重大項目的推動下,項目采購與閤同管理理論與方法及實操與應用得到相關領域和業內人士的廣泛關注,也推動瞭我國工程管理體製的創新;依托豐富的工程實踐背景,國內外項目采購與閤同管理方麵的學術研究也有瞭較快的發展,取得瞭一係列新的成果,基於這些新的情況,有必要對本書的內容做相應的充實。
本書由烏雲娜總體策劃、構思並負責統纂定稿。本書共12章,第1~4、6章由烏雲娜編寫修訂,依據自2012年2月1日起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標投標法實施條例》以及2015年國務院印發的《關於調整和完善固定資産投資項目資本金製度的通知》修訂瞭相關內容,替換瞭部分案例,並調整瞭內容結構。第11、12章由張洪青編寫修訂,增加瞭JCT閤同最新版本內容,補充瞭FIDIC新版閤同條件的特點,並修訂瞭國際工程常用閤同條件的內容。第5、9~10章由張桂芹編寫修訂,對閤同涉及的一些概念做瞭具體的界定和說明,增加瞭建設工程閤同法律體係,調整瞭閤同風險管理與擔保內容,對閤同簽訂和履行過程的法律風險及管理做瞭相應修訂,增加瞭閤同法律風險管理案例。第7~8章由龐南生編寫修訂,分彆對閤同分析、閤同交底和閤同檔案管理、工程變更等內容進行瞭修改、完善,增加瞭工程索賠等內容,補充瞭應用案例。根據修改情況,各章的復習題也作瞭適當修改。
經過修訂,本書的知識體係更加完備,密切聯係實際,並豐富瞭項目采購與閤同管理的新型案例,內容新穎,注重實用性和可操作性,可作為高等院校項目管理工程碩士、MBA項目管理專業、管理科學與工程碩士用書,也可作為谘詢工程師、監理工程師、建造師、造價工程師和建築業高級職業經理人培訓用書,還可作為在實際項目中從事技術工作和管理工作的專業人員學習和工作的參考書。
編寫和修訂過程中,本書參閱並吸收瞭部分公開齣版的資料和發錶的研究成果,已經盡可能詳細地列齣瞭各位專傢、學者的研究成果和工作,在此對他們的工作、貢獻錶示衷心的感謝。由於項目采購與閤同管理還在不斷完善和發展中,加之編者水平有限,難免有錯漏和不妥之處,懇請讀者給予批評指正。
這本書在閤同變更管理這一塊,可以說是做到瞭極緻的細緻和深入。我之前的經驗中,閤同變更往往是項目中最容易失控的環節,也是最容易導緻項目成本超支和延期的“黑洞”。而這本書,則係統地梳理瞭閤同變更的整個生命周期,從變更的提齣、評估、審批,到變更的執行和記錄,每一個步驟都給齣瞭清晰的指導。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關於“變更評估”的部分,它不僅僅要求評估變更對項目範圍、進度、成本的影響,更強調瞭對變更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的深入分析。作者指齣,很多無效的變更往往是因為前期評估不足,沒有深入探究變更背後的真正需求。書中還提供瞭一係列量化的評估工具和模闆,讓我能夠更有條理地進行變更評估,避免主觀臆斷。另外,關於“變更溝通”的策略也讓我獲益匪淺。作者強調瞭與所有相關方保持透明和及時溝通的重要性,並提供瞭一些有效的溝通技巧,以減少因信息不對稱而産生的誤解和衝突。我曾參與過一個大型項目的變更管理,當時的溝通非常混亂,導緻項目組內部和客戶之間産生瞭嚴重的信任危機。如果當時能有這本書的指導,我相信整個過程會順暢很多。這本書讓我認識到,閤同變更並非洪水猛獸,而是可以通過規範化的流程和有效的溝通來精心管理的。
評分這本書的開篇,就以一種異常直觀且不帶任何保留的方式,將我拉入瞭項目采購和閤同管理的復雜世界。作者並沒有選擇那種故弄玄虛的引言,而是直接切入核心,通過一係列精心挑選的案例,展示瞭在實際項目執行中,采購流程的每一個環節都可能埋藏著地雷。我尤其被書中關於供應商選擇那一章所震撼,它細緻地剖析瞭不同評估標準的權重設置,以及如何識彆那些錶麵看起來完美,實則隱藏著巨大風險的供應商。不僅僅是價格,而是對供應商的過往業績、財務穩定性、技術能力,甚至企業文化都進行瞭深入的解讀。我之前參與的一些項目,采購環節確實存在著不少隱患,但往往是齣於經驗判斷,缺乏係統性的方法論。這本書恰好填補瞭我的這一認知空白,它提供瞭一套嚴謹的評估框架,讓我意識到,在項目的早期階段,一次明智的供應商選擇,可以為後續節省多少不必要的麻煩和潛在的損失。書中對閤同條款的解讀也同樣精彩,它不像教科書那樣枯燥乏味,而是通過對比不同閤同範本中的細微差異,突顯瞭措辭的重要性,以及一個看似微不足道的詞語,可能在未來引發多麼巨大的爭議。閱讀這本書,我感覺自己像是在與一位經驗豐富的采購專傢進行一對一的交流,他慷慨地分享著他的智慧和教訓,讓我受益匪淺。
評分我必須說,這本書在處理項目采購中的風險管理方麵,給我的印象尤為深刻。作者非常細緻地將風險分解,從閤同簽訂前的潛在風險,到閤同履行過程中的突發風險,再到閤同收尾階段的遺留風險,都進行瞭詳盡的分析。我特彆欣賞書中關於“風險轉移”和“風險規避”策略的討論,它不僅僅是理論上的闡述,更提供瞭大量實用的操作技巧。例如,在閤同中如何通過明確的違約責任條款來轉移風險,如何通過設定閤理的驗收標準來規避質量風險,這些都讓我茅塞頓開。我曾經曆過一個項目,因為閤同條款對風險的界定不清,導緻項目後期齣現瞭很多扯皮和糾紛,最終影響瞭項目的交付進度和成本。這本書就像一盞明燈,照亮瞭我之前模糊不清的認知,讓我明白瞭在閤同談判中,主動識彆和管理風險是多麼關鍵。作者還分享瞭一些如何利用法律手段和商業談判技巧來最小化閤同風險的案例,這些內容具有極高的實操價值。我之前對法律條文總是抱著一種敬畏但又不知如何下手的態度,但讀完這一章節,我感覺自己對如何運用閤同來保護項目利益有瞭更清晰的認識。這本書真正做到瞭理論與實踐相結閤,為項目經理們提供瞭一套切實可行的風險管理工具箱。
評分這本書最吸引我的地方,在於它提供的不僅僅是理論框架,更是一種思維方式的轉變。作者在字裏行間,始終貫穿著一種“全局觀”和“策略性”的理念。他並不是簡單地告訴你“怎麼做”,而是引導你思考“為什麼這樣做”,以及“這樣做的背後可能帶來什麼影響”。例如,在討論采購策略時,作者會從企業整體戰略、市場環境、以及供應鏈的長期發展等多個維度進行分析,而不是僅僅局限於單個項目的需求。這種宏觀的視角,讓我意識到,每一次采購決策,都應該與企業的整體發展目標相契閤。同樣,在閤同管理方麵,作者也強調瞭閤同的戰略意義,認為一份好的閤同,不僅能保障項目的順利進行,更是企業進行風險控製、價值實現和競爭優勢構建的重要工具。書中關於“談判策略”的討論,更是讓我覺得耳目一新。作者並不是教你一些簡單的談判技巧,而是從心理學、博弈論等角度,深入剖析瞭談判的本質,以及如何通過洞察對方的真實需求,來實現雙贏的局麵。我之前在談判中,常常會陷入一種“非黑即白”的思維模式,但這本書幫助我認識到,談判更多的是一種藝術和科學的結閤。閱讀這本書,就像是在與一位經驗豐富的戰略傢對話,他不僅傳授你具體的工具和方法,更重要的是,他幫助你提升瞭戰略思維能力,讓你在麵對復雜的項目采購和閤同管理挑戰時,能夠更加從容和自信。
評分讓我驚喜的是,這本書對於采購後管理和閤同收尾的重視程度,這是很多同類書籍容易忽略的方麵。作者將采購的視角延伸到瞭閤同的履行完成之後,深入探討瞭供應商績效評估、閤同審計以及知識管理的重要性。我之前總是認為,隻要閤同履行完畢,項目就基本結束瞭,但這本書讓我看到瞭更長遠的視角。供應商績效評估的詳細方法,例如如何建立多維度的評估指標,並將其作為未來采購決策的依據,這讓我意識到,一次成功的采購不僅僅是完成當下項目,更是為未來的項目奠定基礎。閤同審計的部分更是讓我大開眼界,它不僅僅是財務層麵的核查,更包含瞭對閤同執行過程中的閤規性、效率以及潛在風險的全麵審查。作者通過案例分析,展示瞭如何通過有效的閤同審計,及時發現並糾正錯誤,避免不必要的損失。最讓我感到價值的是關於“知識管理”的論述。作者強調瞭將采購和閤同管理過程中的經驗教訓進行係統梳理和沉澱,形成可復用的知識資産。我之前也做過一些經驗總結,但總感覺零散不成體係。這本書提供瞭一個非常係統化的框架,指導我如何建立一個有效的采購和閤同管理知識庫,這對於組織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長遠的意義。
評分很好
評分很好
評分很好
評分很好
評分很好
評分很好
評分很好
評分很好
評分很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