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疾病與全身健康

口腔疾病與全身健康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李毅萍 著
圖書標籤:
  • 口腔健康
  • 全身健康
  • 口腔疾病
  • 慢性疾病
  • 預防醫學
  • 健康管理
  • 醫學科普
  • 臨床醫學
  • 健康生活
  • 疾病預防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科學技術文獻齣版社
ISBN:9787518933495
版次:1
商品編碼:12272807
包裝:平裝
開本:32開
齣版時間:2017-12-01
用紙:銅版紙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1989年世界衛生組織(WHO)提齣牙齒健康標準“8020”,即80歲的老年人至少擁有20顆健康的功能牙(即能夠正常咀嚼食物、不鬆動的牙)。2007年世界牙科聯盟(FDI)提齣每年3月20日為“世界口腔健康日(World Oral Health Day,WOHD)”。我國於1989年提齣每年9月20日為“全國愛牙日”,全民口腔健康得到瞭國傢高度重視。
研究顯示,和生活方式密切相關的慢性病正睏擾著廣大中國人民,以牙周炎、齲病等為代錶的口腔慢性疾病也位列其中。為此,我國提齣瞭國傢健康戰略,開展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及以“三減三健”為主要目標的慢病防治專項行動,即“減鹽、減油、減糖;健康口腔、健康體重、健康骨骼”。其中,健康口腔被納入“三健”的首位。
為配閤“三減三健”行動,瞭解口腔疾病與全身健康的關係,進一步提升全民健康意識,我們特查閱相關資料,編撰瞭《口腔疾病與全身健康》一書。本書綜閤瞭牙周、口腔黏膜、兒童口腔、正畸、修復、頜麵外科等各學科的相關口腔保健知識,對常見的口腔疾病與生育、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問題的關係進行全麵概述,並涵蓋瞭孕婦、兒童、普通人及老年人等各類人群的口腔保健內容,期望對讀者有所裨益。
本書的編寫、成書,感謝國傢科技惠民計劃的支持,也得到瞭中南大學湘雅口腔醫院的襄助,特彆是各位研究生與護理團隊的熱心奉獻;中南大學原副校長、國傢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973計劃)健康科學領域專傢谘詢組副組長李桂源教授為本書欣然作序,在此,我們錶示深深的謝意。書中不足之處,請各位批評指正。

作者簡介

李毅萍,口腔醫學博士,副教授,副主任醫師,碩士研究生導師,中南大學湘雅口腔醫院院長助理兼外聯部主任、口腔修復科主任、口腔材料學主任、口腔設備學主任。
從醫二十餘年,長期從事口腔修復的醫療、教學和科研工作,技術全麵。曾於武漢大學口腔醫學院、北京大學口腔醫學院學習各1年,主攻口腔修復、種植,對各類牙體缺損與牙列缺損、牙列缺失有獨特的治療方式。
李毅萍教授發錶省級、國傢論文二十餘篇,主持湖南省湘潭市科學技術局《精密附著體臨床應用推廣》課題[項目編號:潭財企(2010)9號];參與湖南科技計劃項目《長株潭城市群口腔醫療資源現狀調查與未來配置的建議》(項目編號:2010CK3134);2010年參與市科委《高職院校校企閤作運作機製的創新研究》軟科學研究計劃(項目編號:GJA094010);2013年參與國傢科技惠民計劃項目;2014年主持湖南省學位與研究生教育教學改革研究課題《口腔醫學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模式創新初探》(項目編號:JG2014A005)。參編《健康,從愛牙開始》(第一版、第二版),參編《口腔黏膜下縴維化基礎與臨床》(第一版),參與國傢自然科學基金2項。
現任中國整形美容協會口腔整形美容分會委員,中華口腔醫學會全科口腔醫學專業委員會委員,中華口腔醫學會口腔美學專業委員會委員,湖南省醫師協會口腔醫師分會委員,湖南省口腔醫學會理事,湖南省健康管理學會口腔健康管理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湖南省科技特派員。

目錄

第一章 黏膜病與全身健康
1.1 夏鞦季謹防手足口病
1.2 圍絕經期女性易發灼口綜閤徵
1.3 維生素缺乏可引起口腔疾病
1.4 復發性口腔潰瘍的自我調理
1.5 性傳播疾病的口腔錶徵
1.6 鉛中毒與汞中毒的口腔錶徵
1.7 影響多部位的潰瘍病——白塞綜閤徵
1.8 口唇黑斑需警惕胃腸息肉
1.9 口腔異味莫忽視
1.10 常見白色念珠菌感染
1.11 器官移植後易齣現的口腔癥狀
1.12 檳榔危害多,請莫再咀嚼
參考文獻

第二章 牙體牙髓病與全身健康
2.1 牙疼可能是心絞痛引起的
2.2 小兒夜磨牙要警惕蛔蟲寄生
2.3 胃酸反流可損害牙齒
2.4 牙齒色黃色黑可能與飲水、服用某些藥物有關
2.5 感染梅毒的孕婦,孩子可能會長梅毒牙
2.6 自閉癥兒童的口腔問題不容忽視
2.7 逃離“牙科恐懼癥”
2.8 小齲齒,惹腎炎
2.9 嬰幼兒睡前喝奶要刷牙
參考文獻

第三章 牙周病與全身健康
3.1 牙周病與糖尿病
3.2 女性激素水平變化可引起牙齒鬆動
3.3 青春期少年易患牙齦炎
3.4 妊娠期間牙齦齣血莫忽視
3.5 長期服用某些藥物可引起牙齦增生
3.6 白血病的牙齦病損
3.7 牙齦齣血
3.8 牙周炎與動脈粥樣硬化
3.9 牙周炎與早産、低體重兒
3.10 牙周炎與老年癡呆癥
3.11 牙周炎與呼吸道疾病
3.12 牙周炎與感染性心內膜炎
3.13 牙周炎與腦梗死
3.14 牙齦瘤的遺傳因素
3.15 牙周炎與掌趾角化-牙周破壞綜閤徵
3.16 牙周炎與骨質疏鬆
參考文獻

第四章 口腔頜麵外科疾病與全身健康
4.1 著涼後可導緻麵癱
4.2 鼕、春季兒童易發流行性腮腺炎
4.3 捨格倫綜閤徵可引起口乾、眼乾
4.4 孕期服用過量維甲酸可導緻胎兒頜骨發育不全
4.5 牙齒咬閤異常可導緻頭痛耳鳴
4.6 唇齶裂的綜閤序列治療
4.7 壓力過大/抑鬱癥可導緻顳下頜關節紊亂綜閤徵
4.8 孩子牙齒撞掉瞭怎麼辦
參考文獻

第五章 正畸科疾病與全身健康
5.1 錯□畸形對心理健康的影響
5.2 內分泌功能異常與錯□畸形
5.3 急慢性疾病可引起錯□畸形
5.4 維生素缺乏可引起顔麵部發育畸形
5.5 與口腔疾病相關的骨骼發育不全
5.6 孩子不良習慣,適可而止
5.7 正畸治療中的口腔護理
5.8 錯□畸形與遺傳
參考文獻

第六章 修復疾病與全身健康
6.1 牙齒缺失與消化係統疾病
6.2 牙齒缺失對記憶功能的影響
6.3 牙齒缺失對神經係統的影響
6.4 牙缺失對麵容的影響
6.5 牙缺失與口腔疾病
6.6 糖尿病患者種植須知
6.7 夜磨牙的睏擾
6.8 抽煙、喝茶導緻牙齒變色怎麼辦
參考文獻

第七章 特殊人群的口腔科就診須知
7.1 糖尿病患者口腔科就診須知
7.2 心血管疾病患者口腔科就診須知
7.3 凝血機製異常患者口腔科就診須知
7.4 傳染性疾病患者口腔科就診須知
7.5 兒童口腔科就診須知
7.6 妊娠期女性口腔科就診須知
7.7 老年人口腔科就診須知
參考文獻
《牙齒的秘密:關於口腔健康的完整指南》 我們的牙齒,不僅僅是咀嚼食物的工具,它們更是我們身體健康的“晴雨錶”。長期以來,許多人將口腔健康僅僅視為牙齒美觀與否的問題,卻忽略瞭它與全身健康之間那張深刻而錯綜復雜的網。這本書,正是為瞭揭開這層神秘的麵紗,帶領讀者深入探索口腔健康與全身疾病之間那不為人知的聯係。 從你每天早晨照鏡子時的那一瞥,到你每一次自信的微笑,再到你享受美食的每一個瞬間,牙齒都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然而,當牙齦紅腫、牙齒敏感、口氣不佳等問題悄然齣現時,我們往往隻是將其視為小麻煩,自行購買藥物漱口,或是簡單地刷牙次數。殊不知,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口腔問題,可能正嚮你發齣健康警報,暗示著更深層次的身體危機。 本書並非僅僅是關於牙齒護理的科普讀物,它更是一次對健康認知的全麵升級。我們將從最基礎的口腔結構和生理功能講起,深入淺齣地剖析牙齒、牙齦、舌頭、唾液等各個組成部分的健康奧秘。你將瞭解到,每一次有效的刷牙和牙綫使用,不僅僅是為瞭去除食物殘渣,更是為瞭維持口腔微生態的平衡,抵禦那些潛伏在口腔中的緻病菌。 本書將係統性地講解各種常見的口腔疾病,包括但不限於: 齲齒(蛀牙): 不僅僅是牙齒上的一個小洞,它背後隱藏著細菌代謝、口腔酸堿度、唾液成分等一係列復雜的生化過程。我們將詳細闡述齲齒的成因、發展階段,以及它可能對全身産生的連鎖反應,例如,未經治療的嚴重齲齒可能成為全身感染的“火種”。 牙周病(牙齦炎、牙周炎): 這是一種被低估的“沉默殺手”。你或許會覺得牙齦齣血、牙齒鬆動隻是“上火”或“刷牙太用力”引起的小問題,但事實上,牙周病是一種慢性炎癥,它不僅會侵蝕牙齒的支持組織,還與心髒病、糖尿病、類風濕關節炎、阿爾茨海默病,甚至某些癌癥的發生發展有著密切關聯。我們將深入探討牙周病菌群是如何入侵血液循環,並對全身器官造成損害的。 口腔潰瘍: 那些疼痛難忍的小潰瘍,看似隻是口腔黏膜局部的問題,但反復發作的口腔潰瘍,可能與免疫係統失調、維生素缺乏、消化係統疾病,甚至是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相關聯。本書會提供一些關於如何緩解潰瘍,以及當潰瘍頻繁齣現時,應該引起哪些警惕的建議。 口臭: 口氣不佳,不僅影響社交,更可能是身體內部健康的信號。我們不僅會分析口腔局部原因(如不當清潔、牙周疾病),更會探討由鼻竇炎、胃腸道問題、肝髒疾病甚至糖尿病引起的口臭。 牙齒磨損與頜麵部疼痛: 不自覺地磨牙,或是經常感到顳下頜關節的疼痛,這些癥狀可能與壓力、睡眠質量、咬閤不良等有關,這些問題也可能牽連到頸部、肩部的不適。 然而,本書的價值遠不止於此。我們將重點突破,詳細闡述口腔健康與全身其他係統性疾病之間的“蛛絲馬跡”: 口腔與心血管健康: 牙周病菌如何侵入血液,導緻動脈粥樣硬化,增加心髒病發作和中風的風險,這並非危言聳聽,而是有大量科學研究支持的結論。本書將解釋其中的病理機製,並提供預防建議。 口腔與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更容易齣現牙周問題,而牙周病又會反過來加劇血糖的控製難度。我們將揭示這種“惡性循環”是如何形成的,以及如何通過積極的口腔護理來改善糖尿病管理。 口腔與呼吸係統疾病: 長期存在的牙周感染,其産生的細菌和炎癥因子,可能通過呼吸道進入肺部,加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等呼吸係統疾病的病情。 口腔與消化係統健康: 口腔是食物消化的起點,口腔健康狀況直接影響著消化功能。同時,胃食管反流、胃潰瘍等疾病也可能導緻牙齒的侵蝕和口腔異味。 口腔與孕期健康: 孕婦更容易齣現牙齦腫脹和齣血,不加控製的牙周疾病,甚至可能與早産、低齣生體重兒等不良妊娠結局有關。 口腔與神經係統疾病: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研究錶明,牙周病可能與阿爾茨海默病等神經退行性疾病的發生和進展有關。我們將帶您瞭解其中的初步發現和推測。 口腔與皮膚健康: 有時,口腔的炎癥反應會通過皮膚錶現齣來,例如某些痤瘡的加重,也可能與口腔健康狀況有關。 在剖析這些復雜關聯的同時,本書將始終以實用的角度齣發,為你提供一套完整的口腔健康管理體係: 科學的刷牙與使用牙綫技巧: 掌握正確的刷牙方法,選擇適閤自己的牙刷和牙膏,以及牙綫、牙間刷等輔助工具的使用,遠比“多刷幾遍”重要得多。 飲食與口腔健康的平衡: 瞭解哪些食物是口腔健康的“敵人”,哪些是“朋友”。如何通過閤理的飲食來強化牙齒,減少緻齲菌的滋生。 定期口腔檢查的重要性: 為什麼說“預防勝於治療”?你多久應該進行一次口腔檢查?在檢查中,牙醫會關注哪些方麵? 識彆口腔健康異常的信號: 哪些癥狀需要引起你的警惕,並及時就醫?本書將提供清晰的指南。 如何選擇閤適的口腔護理産品: 市場上的産品琳琅滿目,如何辨彆哪些産品真正有效,哪些可能存在誤導。 口腔健康與整體生活方式: 壓力管理、充足睡眠、戒煙限酒等,這些看似與口腔無關的生活習慣,實際上對維持口腔健康有著深遠的影響。 本書旨在 empowering 你,讓你成為自己健康的主導者。我們相信,通過瞭解口腔健康的深層意義,掌握科學的護理方法,並定期關注身體發齣的信號,你能夠有效預防和管理與口腔相關的疾病,從而更積極、更健康地享受生活。 翻開本書,你將開啓一段關於口腔健康與全身健康的深度對話。這不僅僅是一次知識的獲取,更是一次對生活方式的審視與革新。讓我們一起,從一口好牙開始,構建更堅實的全身健康基石。

用戶評價

評分

我嚮來對健康話題抱有濃厚興趣,尤其關注那些被人們忽視但又至關重要的方麵。最近翻閱瞭《口腔疾病與全身健康》,這本書以一種極其嚴謹卻又不失人文關懷的視角,探討瞭口腔健康與身體其他係統之間的微妙聯係。作者在書中深入淺齣地剖析瞭口腔微生態的平衡機製,以及一旦被打破,可能引發的一係列連鎖反應。我特彆欣賞書中對一些專業知識的闡述,例如免疫係統如何在口腔環境中發揮作用,以及病原微生物如何藉助血液循環擴散,導緻全身性並發癥。書中引用瞭大量的臨床研究和學術文獻,但並沒有因此顯得枯燥乏味,反而增添瞭科學的說服力。我著重閱讀瞭關於口腔感染與係統性紅斑狼瘡、類風濕性關節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之間關聯的章節,這部分內容讓我對口腔健康有瞭更深層次的理解。書中不僅羅列瞭風險,更強調瞭積極乾預的重要性,例如如何通過規範的口腔清潔和定期的牙科檢查,來降低患上這些嚴重疾病的概率。此外,書中關於孕期口腔護理對母嬰健康影響的討論,也為即將成為父母的朋友們提供瞭寶貴的參考信息。總而言之,這是一本集科學性、實用性、前瞻性於一體的優秀讀物,對於任何希望全麵提升自身健康水平的人來說,都具有極高的閱讀價值。

評分

這本書簡直就是一本讓我大開眼界的口腔百科全書!我一直覺得牙齒問題隻是小事,但讀完這本書我纔意識到,原來口腔健康真的和我們全身的健康息息相關。作者用非常生動形象的比喻,將那些復雜的醫學術語解釋得通俗易懂。比如,他把牙菌斑比作“口腔裏的竊賊”,每天都在悄悄地侵蝕我們的牙齒,一旦放任不管,這些“竊賊”還會“越獄”,跑到全身去搗亂。書中詳細介紹瞭各種常見的口腔疾病,不僅僅是蛀牙和牙周病,還有一些我之前從未聽說過的,比如口腔念珠菌感染,它不僅會影響味覺,嚴重的還會引發全身性的炎癥反應。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竟然能將口腔健康與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甚至阿爾茨海默癥聯係起來,並且給齣瞭科學的解釋。我一直對高血壓有點擔憂,讀瞭這本書纔知道,原來不良的口腔衛生竟然是心血管疾病的潛在誘因之一!書中還提供瞭非常實用的預防和治療建議,從日常的刷牙、使用牙綫技巧,到如何選擇閤適的牙膏和漱口水,再到何時應該去看牙醫,都講得非常細緻。我甚至學到瞭如何通過觀察自己的舌苔和牙齦顔色來判斷身體是否存在健康問題。這本書真的改變瞭我對口腔護理的認知,讓我明白這不是僅僅為瞭美觀,更是為瞭保衛全身的健康。

評分

這是一本絕對會讓你重新審視自身健康的重量級著作。作者以其深厚的專業功底和獨特的敘事風格,將口腔健康這一看似獨立的領域,巧妙地編織進瞭全身健康的大網之中。我尤其被書中關於口腔微生物群落對腸道健康影響的論述所吸引。一直以來,我們更多關注的是腸道菌群,但這本書指齣,口腔菌群的失衡同樣會對腸道産生負麵影響,甚至可能與一些胃腸道疾病,如炎癥性腸病(IBD)有關聯。這種跨係統的關聯性分析,讓我看到瞭健康研究的新維度。作者在探討不同口腔疾病(如齲齒、牙周炎、口臭)與特定全身性疾病(如呼吸係統感染、關節炎、甚至某些癌癥)之間的聯係時,給齣瞭詳實的科學依據,既不迴避復雜性,又能讓普通讀者理解其內在邏輯。書中的案例分析也非常精彩,通過具體的故事,展現瞭口腔健康管理不善所帶來的嚴重後果,也講述瞭通過積極的口腔保健重獲健康的可能性。對於那些追求全麵健康生活方式,並且希望深入瞭解身體奧秘的讀者來說,這本書無疑是不可多得的珍寶。

評分

我之前一直以為隻要刷牙就夠瞭,對牙綫、漱口水這些東西也不是很重視。直到我讀瞭《口腔疾病與全身健康》,我纔意識到我之前的想法有多麼片麵。作者用一種非常接地氣的方式,給我講瞭很多關於口腔健康的新知識。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書中詳細講解瞭牙齦萎縮的原因和後果。我之前總覺得牙齦稍微有點退縮是正常的,但這本書告訴我,牙齦萎縮不僅僅是影響美觀,它還會導緻牙齒敏感,更容易發生感染,甚至影響到牙齒的固定,長遠來看,這會對全身健康造成影響。而且,作者還特彆強調瞭口腔健康與孕婦和胎兒健康的重要性,這讓我這種未來可能要為人母的人來說,簡直太及時瞭!書中提供瞭很多非常實用的日常護理建議,比如如何選擇適閤自己牙齒狀況的牙刷和牙膏,以及正確的漱口水使用方法。我甚至學會瞭如何通過觀察自己的唾液來初步判斷身體是否存在健康問題。這本書真的讓我從“被動治療”轉變為“主動預防”,我再也不會忽視我的口腔健康瞭,因為我知道,它關係到的不僅僅是我的牙齒,更是我的整個身體。

評分

說實話,我之前對口腔健康的態度一直比較隨性,覺得隻要不疼不癢就沒事。但是,《口腔疾病與全身健康》這本書的齣現,徹底顛覆瞭我之前的想法。作者用一種非常引人入勝的方式,把我帶入瞭口腔的微觀世界,讓我看到瞭那些肉眼看不到的“戰鬥”。書中關於牙周病和心血管疾病的關聯部分,讓我印象最深刻。我一直以為心髒病隻是和飲食、運動有關,沒想到原來牙縫裏藏著的細菌也能悄悄地損害我的心髒!作者詳細地解釋瞭牙周病菌是如何進入血液,引起血管炎癥,最終導緻動脈粥樣硬化的。這簡直就像一顆定時炸彈,我之前卻毫無察覺。而且,書中還提到瞭口腔健康對糖尿病患者的重要性,我身邊就有糖尿病的親戚,這本書的建議對他們來說非常有價值。我學會瞭如何正確刷牙,以前我總以為用力刷就是好,現在纔知道,原來不當的刷牙方式反而會損傷牙齦。書中還介紹瞭各種口腔問題的早期信號,我以後就不會再忽視那些細微的口腔不適瞭。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變成瞭一個“口腔健康衛士”,不僅要照顧好自己的口腔,還要把這份健康理念傳遞給傢人和朋友。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