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列子臆说(上中下全三册)
作者:
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年08月
定价:111.00
内容简介
《列子》为道家重要典籍之一,与老庄并列。它高深莫测,易读而难懂,以故事、神话的形态,阐释道家的学术及观念。
《列子臆说》是南怀瑾先生关于《列子》的讲记,共分上中下三册。南怀瑾先生讲述列子,深入浅出、生动自在,以《列子》的内容为研究重点,带领读者进入广阔的视野、深入难测的奇妙境界,并打破了意识的种种局限。列子,这个御风而行的人,要我们从一切自设的框架中突围,成就天地间的自在逍遥。作者简介
南怀瑾先生(1918—2012),海内外享有盛誉的著名学者。出生于浙江温州书香世家,自小接受私塾传统教育,少年时期就已读遍诸子百家的各种经典。他精研儒、释、道,将中华文化各种思想融会贯通。1969年创立东西精华协会,旨在促进东、西文化精粹之交流。1980年在台湾创办老古文化事业有限公司。
南怀瑾先生在台讲学三十六年,旅美三年,居港数十年,2004年落脚上海。2006年,他定居于江苏太湖之滨的太湖大学堂,终其晚年在这里讲学、授课,培养下一代文化种子。
南怀瑾先生毕生讲学无数,著作丰富,著有《论语别裁》《孟子旁通》《原本大学微言》《老子他说》等近六十部作品,并曾译成多国语言。他用“经史合参”的方法,讲解儒释道三教名典,旁征博引,拈提古今,蕴意深邃,生动幽默,在普及中国传统文化方面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深受海内外各层次读者的喜爱,半世纪以来影响无数中外人士; 而南怀瑾先生融会东西精华、重整文化断层的心愿,亦将永续传承下去。这本书的书名听起来就带着一种深邃的历史感和个人的见解,光是“臆说”二字,就让人好奇作者是如何在浩如烟海的古代典籍中,提炼出自己独特的解读脉络的。我特别期待看到南怀瑾先生的洞察力是如何在这部道家典籍的阐释中展现出来的。道家思想,特别是《列子》这样的篇章,往往是充满寓言和哲理的,如何将这些看似天马行空的叙述,落实到对人生困境、宇宙奥秘的探讨上,是衡量一部优秀解读本的关键。我总觉得,要真正理解《列子》,需要的不仅是文本的梳理,更需要一种与古人精神层面共鸣的“心法”。我希望这本书能提供一种温和而有力的引导,让我不仅能读懂文字表象的故事,更能触摸到隐藏在背后的那份逍遥自得、顺应自然的生命智慧。复旦大学出版社的出品,也让人对学术的严谨性抱有一份信赖,相信它在考据和注释方面会做到扎实可靠,为读者搭建一个坚实的解读桥梁。
评分这次购买,主要也是冲着南怀瑾先生的名头去的。他对于儒释道三家都有极深的造诣,这种跨学派的融会贯通,使得他的解读往往能超越单一视角的局限。《列子》本身就带有浓厚的游侠色彩和对自然规律的敬畏,它不像《道德经》那样宏大叙事,更像是一系列精巧的哲学小品。我希望在这套书中,能看到他对这些小品背后蕴含的“不着痕迹”的处世之道的深刻挖掘。比如,那些看似荒诞不经的故事,是如何映射出当时社会对自由精神的向往,以及如何看待权力与个体存在的张力。我对这种将思想史、社会背景与文本细读相结合的解读方式抱有浓厚的兴趣,期待它能提供一种立体、多维的阅读体验,而不是平面化的文字解释。
评分哲学书籍,特别是涉及道家典籍的解读,很容易陷入晦涩难懂的泥潭,或者反过来,为了追求通俗而失去了原典的韵味和深度。这本书如果能取得平衡,那便是巨大的成功。我非常看重的是它在“道家典籍”这个范畴下的定位。它是否能有效地衔接《老子》的本体论和后世对个体生命实践的探讨?如果能清晰地勾勒出《列子》在道家思想脉络中的独特贡献,并指出其如何影响了后世文人的精神世界,那这本书的价值就非同一般了。我期待的是一种兼具学理深度和人文关怀的写作风格,能够引导读者在阅读故事的同时,也完成了自我心性的打磨和对古代先贤思想的重新致敬,真正做到“温故而知新”。
评分拿到这套书的时候,首先被它的装帧和排版所吸引,三册的体量,想必内容会非常详实,这对于理解像《列子》这样层层递进的文本来说至关重要。我之前尝试阅读过一些《列子》的版本,但总感觉在某些关键的哲学概念上阐释得不够透彻,或是过于学术化,难以直抵人心。南怀瑾先生的学说向来以其深厚的国学底蕴和贴近生活、直指人心的特点著称,所以对他的这本《臆说》抱有极高的期望。我尤其关注他对“有待”与“无待”这些核心命题的阐发。在当今这个信息爆炸、焦虑感弥漫的时代,重温道家的虚静之道,寻找一个安顿身心的处所,显得尤为迫切。我希望这套书能提供的不只是知识的增补,更是一种对现代人精神困境的深刻回响与有效对治。
评分说实话,研究中国古代哲学,尤其是道家,常常让人有一种“入宝山而空返”的挫败感,因为那些古奥的词汇和跳跃的逻辑,往往会把人困在字面上,绕不出来。所以,对于一本“臆说”而言,成功的关键在于作者如何用现代人可以理解的语言,去重构和激活古老的智慧。我非常欣赏那些能够将哲学思辨与日常生活场景巧妙结合的解读,让那些看似缥缈的道理,比如御风而行、梦境与现实的界限,都能在读者的心中激起“原来如此”的顿悟感。这套书如果能做到这一点,那它就不仅仅是一本学术读物,更是一本能指导日常起居、调整心性的“生活哲学指南”。我希望里面的论述能够像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而不是生硬的灌输,让人读来感到心悦诚服,自然而然地接受其中的思想精髓。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