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程} 弹指之间 民谣吉他教程DVD基础视频教学 吉它初级入门学习书籍潘尚文

{教程} 弹指之间 民谣吉他教程DVD基础视频教学 吉它初级入门学习书籍潘尚文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民谣吉他
  • 吉他教程
  • 初级入门
  • 潘尚文
  • DVD
  • 视频教学
  • 乐器
  • 音乐
  • 教程
  • 吉他学习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骏逸音像店
出版社: 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SBN:9787807204756
商品编码:1774023908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在《弹指之间》里,个人以多年的吉他弹奏经历及从事专业音乐相关工作的经验,列举了许许多多流行歌曲的吉他弹奏方法,几乎已经涵盖了传统的基本技巧以及现在流行的特殊技巧,60篇循序渐进的单元内容与近500页的技巧练习,相信足以带领您进入吉他的音乐世界。首先,在内容上,我将繁杂的文章删去,增加了许许多多的图片说明,笔者深信简单而又扎实的文章,才是对琴友们有助益的。其次,在技巧的取材上,我在《弹指之间》曲例的空白处,整理了一些手指与乐句的练习范例,我称它叫“练功房”,这些都是你平常该练习的技巧。你可以把它当做暖指练习或是边看电视边做的练习都可以,其实是很生活化的东西,但是对你又非常的有帮助。在选曲上,除了大家较熟悉的国语流行歌曲外,又加上一些经典的西洋歌曲,配合技巧的解说做适度的编排。

目录

ch 01·吉他的分类
ch 02·吉他各部名称
ch 03·选购吉他DIY
ch 04·吉他弹奏姿势
ch 05·本书使用符号技巧解说
ch 06·吉他六线套谱上的指法与奏法
ch 07·基础乐理
ch 08·简谱
ch 09·如何换弦
ch 10·如何使用Pick来弹奏
ch 11·强化左右手速度
ch 12·如何调音
ch 13·和弦
ch 14·初学者必学的15个和弦
ch 15·和弦转换
ch 16·慢灵魂乐 音乐形态【一】
ch 17·民谣摇滚 音乐形态【二】
ch 18·华尔兹 音乐形态【三】
ch 19·复合和弦
ch 20·慢摇滚 音乐形态【四】
ch 21·灵魂乐 音乐形态【五】
ch 22·跑马式的节奏 音乐形态【六】
ch 23·根音与经过音的变化与填充
ch 24·三和弦与七和弦的组成
ch 25·槌音、勾音、滑音与推音 左右手的技巧【一】
ch 26·三指法 音乐形态【七】
ch 27·移调与移调夹的使用
ch 28·封闭和弦
ch 29·出神人化的PICK弹奏
ch 30·大调音阶与小调音阶
ch 31·强力和弦
ch 32·双音
ch 33·和弦动音线
ch 34·级数与顺阶和弦
ch 35·简易吉他编曲
ch 36·打板 左右手的技巧【二】
ch 37·漫谈抓歌技巧
ch 38·简化和弦
ch 39·切音与闷音 左右手的技巧【三】
ch 40·节奏感的训练
ch 41·放克 音乐形态【八】
ch 42·复根音的伴奏方式
ch 43·五度圈
ch 44·转调
ch 45·泛音 左右手的技巧【四】
ch 46·Bossa Nova 音乐形态【九】
ch 47·增减和弦
ch 48·音感的培养
ch 49·双吉他的伴奏
ch 50·和弦的外音修饰
ch 51·和弦的连接与经过和弦
ch 52·代理和弦
ch 53·浅谈唱片制作
ch 54·二重唱
ch 55·演奏曲
ch 56·特殊调弦法
ch 57·Slide/Bottleneck 左右手的技巧【五】
ch 58·十二小节式的蓝调伴奏模式 音乐形态【十】
ch 59·蓝调音阶
ch 60·琴衍整平
ch 61·各级和弦图表
ch 62·各调音阶图解
音乐之门:指尖下的旋律——经典民谣吉他进阶与风格探索 导言:从基础到精通的漫长旅程 学习民谣吉他是一段充满探索与发现的旅程。它不仅仅是掌握和弦、练习指法,更是一场与自我内心深处旋律的对话。本书——《音乐之门:指尖下的旋律——经典民谣吉他进阶与风格探索》,并非面向初学者的入门指南,而是专为那些已经掌握了基础扫弦、认识了基本音阶,并渴望将演奏提升到新层次的吉他爱好者所设计。我们聚焦于如何深化技术理解、拓宽音乐视野,并最终找到属于自己的吉他“声音”。 第一篇章:技术精炼与演奏力度的掌控 成功的演奏建立在扎实的技术基础之上,但进阶的挑战在于如何让技术为音乐服务,而非仅仅炫技。本篇将深入解析一些在基础教程中往往被一带而过的关键技术点。 1. 进阶指弹技巧解析:分解与琶音的细腻区分 对于许多学习者而言,分解和弦与琶音的界限模糊。本书将详细讲解不同指弹模式(如波萨诺瓦节奏、古典指法融入)在民谣中的应用。我们将拆解复杂的布鲁斯式Walking Bass Line与旋律线的结合,重点分析右手拇指(P)、食指(I)、中指(M)、无名指(A)在交替拨弦时音色的统一性与独立性。 重点内容示例: 动态控制(Dynamics): 如何使用指甲与指肉的接触角度,实现从极弱(pp)到极强(ff)的平稳过渡,避免音色上的突兀感。 击弦与勾弦(Hammer-ons & Pull-offs): 探讨如何通过更精准的手腕动作,使得这些技巧在不使用拨片的情况下,依然保持清晰的音高和足够的延音,特别是在快速的三连音跑动中。 2. 和声的深化:色彩和弦与转调的秘密 民谣吉他的魅力,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其丰富和声色彩。本书将不再停留在大三、小三和弦,而是全面深入探讨七和弦、九和弦、十一和弦以及挂留和弦(sus2, sus4)在不同调性中的功能性应用。 色彩和弦的“替代”思维: 讲解如何使用降五度的和弦替换(Tritone Substitution)为熟悉的和弦进行注入爵士色彩,如何在不改变歌曲调性的情况下,瞬间增加听觉的层次感。 Capo(变调夹)的艺术性使用: 不仅仅是提高音高,我们将探讨如何利用Capo将常用的开放和弦指型,转接到更具共鸣感或更适合人声演唱的高把位上,以此拓展吉他的音域与共鸣箱效果。 第二篇章:风格的溯源与模仿 民谣吉他流派众多,从美国传统民谣(Folk Revival)到乡村蓝调(Country Blues),再到现代指弹(Contemporary Fingerstyle)。本篇旨在帮助演奏者理解这些风格背后的音乐逻辑。 3. 蓝调根源与布鲁斯音阶的融入 民谣吉他演奏中,蓝调元素是其“灵魂”所在。我们将分析Robert Johnson、Mississippi John Hurt等早期大师的演奏特点,并重点教授布鲁斯吉他中最核心的“推弦”(Bending)技巧。 推弦的精准性: 细致讲解如何判断推弦的音准,是推一个全音还是半音。通过听觉训练,确保推弦后的音符与原音符完美契合,而非仅仅是音高的模糊提升。 Shuffle 节奏的分解: 解析典型的八分音符摇摆节奏(Shuffle Rhythm)在扫弦和指弹中的具体体现,以及如何用强弱对比来营造律动感。 4. 经典民谣的改编与再创作 掌握了基础和弦后,下一步是如何对现有歌曲进行个性化改编。本书将提供一套系统的改编流程,让你能将一首简单的三和弦歌曲,转化为具有个人印记的指弹作品。 旋律线的构建: 探讨如何在主旋律的休止符间隙,巧妙地填充低音线(Bass Line)和和声装饰音,实现“一人乐队”的效果。 节奏的变幻: 举例分析如何将一首原本是慢速抒情的歌曲,改编成快速的切分节奏(Syncopation)版本,以保持听觉的新鲜感。 第三篇章:舞台表现与乐器保养 高水平的演奏不仅依赖于技巧,更需要舞台的自信和对乐器的细致呵护。 5. 舞台心理学与监听技术 对于希望登台演出的学习者,心理调适至关重要。我们将分享应对紧张、快速适应陌生环境声学特点的实用技巧。 现场音色的调校: 讲解拾音器(Pickup)的工作原理,以及如何在不同的现场环境中,通过均衡器(EQ)快速找到适合民谣吉他清晰度和穿透力的设置,避免声音“浑浊”或“干涩”。 与乐队的配合: 如果你计划与其他乐器合作,如何精确地控制音量,让自己的吉他旋律既能突出又不抢占主唱的焦点。 6. 木吉他的长期维护与声音优化 木吉他是一种对环境变化极其敏感的乐器。本书会提供一套针对高品质民谣吉他的日常深度保养指南。 湿度与温度的控制: 详细说明理想的存储环境参数,以及如何应对气候变化对琴颈和音板可能造成的形变。 弦枕(Nut)与琴码(Saddle)的微调: 探讨如何通过更换不同材质(如骨头、牛骨)的弦枕和琴码,来微妙地改变吉他的延音和高把位的清晰度,从而优化整体音色,这是许多进阶者提升吉他“手感”和“声音潜力”的关键一步。 结语:追求永无止境的音乐审美 本书旨在引导演奏者走出“学会弹奏”的初级阶段,进入“理解音乐、创造音乐”的深水区。真正的吉他大师,永远是谦逊的学习者,对每一个音符的细微差别保持敬畏。愿本书能成为你探索吉他无限可能性的可靠伙伴。

用户评价

评分

我是一个多年未拿起吉他的“回锅肉”玩家,之前学过一些,但总是断断续续,很多基础的东西都忘了,或者说一开始就没有学扎实。这次重拾吉他,我希望能系统地打牢基础,于是选择了这本书。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严谨”和“全面”。它从最基础的乐器认知开始,比如吉他的各个部位名称、调音方法,就讲得很细致,甚至提到了不同调音方式的优缺点。然后是关于左手按弦的技巧,潘老师强调了指尖的用力方式、指关节的弯曲角度,以及如何避免触碰到其他弦发出杂音,这些细节往往是很多初学者容易忽略但又至关重要的部分。右手拨弦的部分,不仅讲了PIMA指的独立练习,还详细讲解了不同的拨弦力度和音色控制,让我明白同一个音符,可以通过不同的拨弦方式表达出不同的情感。最让我佩服的是,书中对于乐理知识的讲解,不是那种生硬的理论灌输,而是与实际的吉他弹奏紧密结合,让你在练习中就能体会到乐理的奥妙。DVD里的示范视频,潘老师的手部动作非常标准,每一个细节都能看得清清楚楚,跟着他练,感觉自己真的在一步步进步。

评分

说实话,我一开始是有点抵触这种“教程”类的书籍的,总觉得会很枯燥,而且市面上同质化的产品太多了。但我的一个资深吉他朋友强烈推荐了这本书,说潘尚文老师的教学体系很系统,而且非常注重基础的扎实。抱着学习的心态,我还是购买了。拿到书后,我的第一感觉是:这本书的排版设计很用心,不像一些教程那样密密麻麻全是文字,有很多漂亮的插图和清晰的乐谱,看起来一点都不吃力。DVD的视频内容更是让我惊喜,潘老师的讲解深入浅出,他不仅仅是告诉你“怎么做”,更会告诉你“为什么这么做”,比如持琴的力学原理,按弦时手指的生物力学等等,这些对于理解和掌握吉他弹奏的精髓非常有帮助。他讲到和弦转换的时候,不是简单地让你记住指法,而是教你如何去“感觉”和弦之间的联系,如何让转换变得流畅自然。我最喜欢的是他讲到的乐理知识,用最通俗易懂的方式解释了音程、和弦构成等概念,让我这个曾经被乐理吓退的人,重新燃起了兴趣。这不像是在“学”,更像是在“玩”,在享受音乐的过程。

评分

第一次接触吉他,简直是摸不着头脑,朋友推荐了这本书,说潘老师讲得很细致,我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入了。拿到书和DVD,感觉包装挺实在的。DVD里面的视频画面清晰,潘老师的声音也很洪亮,而且语速适中,对于我这种完全零基础的来说,不会觉得跟不上。他从最最基础的持琴姿势、按弦力度开始讲,一点一点地示范,每一个动作都分解得很清楚。特别是关于右手拨弦的练习,一开始我总觉得手指不听使唤,怎么拨都出不来那种清脆的声音,跟着视频一遍遍地练,慢慢地找到了感觉。书上的图示也很直观,配合视频看,理解起来更容易。最让我欣慰的是,这本书并没有上来就教复杂的曲子,而是循序渐进,从最简单的单音练习,到简单的分解和弦,再到最基础的扫弦节奏,每一步都打得很牢实。我练了几天,虽然手指还会疼,但至少能发出一些像样的声音了,那种成就感是无与伦比的!它让我觉得学吉他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关键是要找到对的方法和耐心。

评分

作为一名音乐爱好者,我一直对吉他情有独钟,但一直苦于没有找到合适的入门指导。看了很多网上的视频,杂乱无章,信息量过大,反而让我更加迷茫。偶然间看到了这本书的介绍,被“弹指之间”这个名字吸引,加上潘尚文老师的专业背景,我决定尝试一下。这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它不仅仅是教你弹奏技巧,更注重培养你的音乐感觉和乐感。在讲到节奏感的时候,潘老师用了很多形象的比喻,比如将节奏比作“心跳”,将拍子比作“脚步”,让我一下子就理解了节奏的重要性。他讲的每一个练习,都不是孤立的,而是有内在的联系,能够层层递进,帮助你逐步建立起完整的音乐思维。DVD里的教学视频,潘老师的示范非常到位,他会放慢速度,反复演示,直到我能清晰地看到每一个指法的移动。而且,他还会根据不同的练习内容,调整弹奏的速度和力度,让我体会到音乐的层次感和表现力。这本书让我觉得,学吉他不仅仅是掌握几个和弦,更是去感受音乐的灵魂,去表达内心的情感。

评分

我是一个已经有一定吉他基础,但总觉得瓶颈期很久的业余爱好者。我希望找到一本能够帮助我突破现有水平,更上一层楼的书。这本书的出现,恰恰满足了我的需求。它没有停留在简单的入门教学,而是更深入地探讨了吉他演奏的“道”。潘老师在讲解一些高级技巧的时候,比如关于琶音的练习,他不仅仅是教你指法,更是讲解了如何去“设计”你的琶音,如何让它富有音乐性,如何根据不同的歌曲风格去调整。他对于乐句的处理,对于乐句的连接,对于音乐的“呼吸感”,都有独到的见解,让我受益匪浅。DVD里的视频,潘老师会分享很多自己多年积累的教学经验和演奏心得,这些都是在书本上很难学到的。比如,他会提醒你注意一些容易被忽视的细节,比如右手虎口的位置,左手手指的放松程度,这些看似微不足道,但对音色和演奏效率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这本书让我意识到,吉他演奏是一个不断探索和精进的过程,它需要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需要技巧与乐感的同步提升。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