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工作是好的修行 | 作者 | 樊登 |
| 定价 | 49.00元 | 出版社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 ISBN | 9787111582083 | 出版日期 | 2017-11-01 |
| 字数 | 页码 | ||
| 版次 | 1 | 装帧 | 平装-胶订 |
| 开本 | 16开 | 商品重量 | 0.4Kg |
| 内容简介 | |
本书从职场态度、习惯、技能、压力调解、带团队5个维度为职场人士提供了一套精进自我的方法。通过详实的案例讲解科学的理论和具体的方法,帮助职场人士在实践中快速武装必备的职场要素,不断提升。 |
| 作者简介 | |
| 樊登 樊登读书会创始人 西安交通大学本硕、北师大博士 1999年,代表西安交通大学参加国际大专辩论会,并荣获冠军。 2001年,进入中央电视台,师从崔永元,曾主持《实话实说》《12演播室》《三星智力快车》等节目。 2013年,创办了樊登读书会,为书友每年解读50本书,4年发展300万付费会员。 |
| 目录 | |
| 前 言 | 篇 | 正 己 工作是好的修炼 荐语3 工作究竟为了什么4 什么才叫“认真”工作6 学会和工作谈恋爱9 做企业的四条“经营秘诀”12 出色的工作产生于完美主义15 动机至善,私心了无16 结语16 知识地图17 的人才必先练就的心性 荐语20 工匠的人品比技术更重要21 秋山木工的10条规则22 匠人须知30条24 匠人的成长之路34 结语34 知识地图36 | 第二篇 | 砺 行 管理时间,在繁重的工作中泰然处之 荐语41 心无杂念,安于当下42 适度反应43 自上而下的行动管理44 五步骤高效管理时间45 精明的人更容易拖延50 结语51 知识地图52 行动胜于回避,完成胜于完美 荐语55 什么是拖延56 撕掉“我是拖延症”的标签57 克服恐惧,实践“立即行动”的哲学57 从拖延到高效,五步改变法58 践行承诺,终结拖延61 结语62 知识地图63 让改变轻松起来 荐语66 改变为何这么难66 象与骑象人68 指挥骑象人69 激励大象72 营造一个路径75 结语77 知识地图78 | 第三篇 | 精 进 杰出源于刻意练习 荐语83 天才的真相83 人类的极限85 什么是刻意练习87 在工作中刻意练习90 在生活中刻意练习94 从刻意练习到成为高手的四个阶段96 对天才合理的解释96 结语97 知识地图98 关键时刻,焉能掉链子 荐语102 关键时刻,为什么我总是掉链子102 从“心”开始:管好自己的情绪104 建立先导性思维:关注你的真实目的106 掌控情绪:关注谈话的氛围108 开始对话112 结语114 知识地图115 你总能找到双赢之路 荐语118 第3选择:一条双赢之路119 构建“第3选择”的思维模式120 创造协同的步骤125 无处不在的“第3选择”126 结语130 知识地图131 | 第四篇 | 共 济 新管理者的个90天 荐语135 履新,当心这些问题害了你136 步,做好心理建设,不打无准备之仗138 第二步,加速学习:欲善其事,先利其器139 第三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策略141 第四步,主动与上司沟通142 第五步,保障早期成功144 第六步,保持内部的一致性145 第七步,打造你的高效团队145 第八步,建立同盟和自我管理147 结语147 知识地图148 让他人自觉承担成长的责任 荐语154 为什么给他人的建议总是收效甚微155 教练存在的前提:相信人的潜能157 教练与指导的本质区别158 GROW辅导的关键原则160 一次关于教练的实践163 好教练的特征167 结语168 知识地图169 带领团队走出困境 荐语172 关于悉尼到霍巴特赛事173 “午夜漫步者”号的经历174 十大策略175 结语183 知识地图184 | 第五篇 | 开 辟 培养你的商业直觉 荐语189 你与真实世界脱节了吗190 培养共情的意识193 掌握共情的技巧197 创建企业与员工的共情201 结语202 知识地图204 从0到1,开创伟大的事业 荐语207 什么是“从0到1”208 在潮流中保持独立思考208 成功就是打造垄断的企业210 创业的心态215 创业前的准备217 结语218 知识地图219 激进创新,让你的创意一飞冲天 荐语222 寻找方向:找对浪潮再起步223 准备启航:组建初创团队225 打造产品:爱它,但别太爱229 锁定市场:吃透你的客户232 持续创新:基业长青的秘诀234 高速运转:走在市场的前面235 结语236 知识地图237 参考文献241 |
| 编辑推荐 | |
| 大多数人都有过的工作焦虑:l 有的人把工作视为获得美好生活不得不忍受的痛苦。l 有的人期待财务自由,而致富之路却如此漫长。l 有的人厌倦于重复机械的工作,亟待解脱。l 有的人渴望出类拔萃,却不得其门而入。其实,在人生的漫长之旅中,工作才是*好的修行方式,学会与工作相处,在工作中磨砺自己,它会让我们的生命变得丰盈而厚重。本书汲取了14本*畅销书的精髓与智慧,帮您搭建起一套在工作中渐进成长的方法,从进入工作到“开疆拓土”,不管你在事业的哪一个阶段,都会有所收获。l正心l修术l精进l协同l开创 |
| 文摘 | |
| 序言 | |
“工作是好的修行”——仅凭这朴实却充满哲理的标题,我就对这本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常常思考,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我们大部分的时间都投入到了工作中,那么,这份投入究竟是为了什么?仅仅是为了物质的积累,还是能带来更深层次的满足?我设想,这本书可能会打破我们对“修行”的传统认知,将其从寺庙、道观延伸到我们日常的工作场景中。它或许会教导我们,如何在繁忙的工作中保持内心的觉察,如何去理解工作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如何将每一次的沟通、每一次的挑战都视为一次自我提升的机会。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提供一种方法论,让我们能够将工作的压力转化为动能,将挫折变成成长的阶梯。或许,书中会引用一些古代圣贤的智慧,又或者会分享一些现代人在工作中修行成功的真实案例,让我们看到,原来“好”的工作,本身就是一种深刻的修行。而“湖北新华书店”的出品,让我对这本书的品质多了一份期待,总觉得这样的书,会带着一份务实而温暖的气息。
评分这本书《工作是好的修行》,加上“湖北新华书店”的标签,总让我联想到那些沉淀着岁月智慧的经典著作,虽然我并不清楚其具体内容,但单凭书名,就已经在我脑海中勾勒出一幅画面:工作场景并非冰冷而功利的场所,而是孕育成长、磨砺心性的道场。我设想,作者或许会从哲学、心理学,甚至是东方智慧的角度,来阐述工作与“修行”之间的深刻联系。或许,它会引导我们去思考,那些看似枯燥重复的日常任务,如何能被赋予更深层的意义?那些工作中遇到的挫折和挑战,又如何能成为我们提升自我、超越自我的契机?我好奇作者会用怎样的语言来描绘这种“修行”的过程,是娓娓道来,还是振聋发聩?是充满了哲理的思辨,还是充满了生活化的故事?我期待这本书能提供一种全新的视角,让我们摆脱对工作的功利性认知,将其视为一种自我发现和自我实现的方式。它或许会告诉我们,如何在繁杂的事务中保持专注,如何在压力之下保持平和,如何在人与人之间的摩擦中学习包容和理解。总而言之,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是一种精神上的指引,一种对生命价值的重新解读,而“湖北新华书店”的出品,更增添了一份文化传承的厚重感。
评分这本《工作是好的修行》的宣传语“湖北新华书店”真是勾起了我极大的好奇。每次走进新华书店,总能在那熟悉的油墨香中寻觅到一些触动心灵的读物。我一直相信,我们所从事的工作,不仅仅是为了生计,更是一种塑造自我、体悟人生的修行。这本书听名字就非常有力量,它似乎在说,在日复一日的忙碌中,我们并非是在消耗生命,而是在以一种更深邃的方式成长。我期待它能为我解读工作中的种种困境,比如人际关系的复杂、职业发展的迷茫,以及如何在这种不确定性中找到内心的平静和力量。我很好奇作者会从哪个角度切入,是侧重于职场技巧的提升,还是更偏向于精神层面的升华?或者,它会提供一些具体的案例,让我们看到普通人在工作中如何一步步修行,最终获得内心的丰盈和满足。这本书的出现,仿佛是一道光,照亮了那些在工作中感到疲惫和迷茫的人们,让他们重新审视自己的职业生涯,发现其中蕴含的深刻意义和成长的可能。我迫不及待地想翻开它,感受那种“修行”的力量,看看它能否帮助我以更积极、更从容的心态去面对工作中的一切挑战。
评分《工作是好的修行》,这个书名本身就传递着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仿佛是在为那些在工作中感到迷茫和疲惫的人们指点迷津。我一直坚信,生活中的许多哲理,并非只存在于书本之中,而恰恰就蕴藏在我们日复一日的忙碌和奔波里。这本书,或许就是要把我们从对工作的单一、功利性认知中唤醒,让我们看到,在每一次完成任务、每一次克服困难、每一次与人协作的过程中,我们都在不知不觉中经历着一场深刻的“修行”。我很好奇,作者会如何构建这本书的逻辑,是按照工作场景的某个阶段来展开,还是会从某个核心理念出发,层层深入?我期待它能够教会我如何以一种更平和、更感恩的心态去面对工作中的不如意,如何从每一次的经验中汲取智慧,不断完善自我。这本书,就像一位循循善诱的老师,引导我们去发现工作本身所蕴含的意义和价值,让我们明白,即使在最平凡的岗位上,也能寻找到那份属于自己的“修行”之路。而“湖北新华书店”的标记,总让我觉得,这本书里一定蕴含着一份踏实而真诚的中国智慧。
评分《工作是好的修行》,这个名字就像一声号角,吹散了我对工作仅仅是“谋生手段”的刻板印象。我猜想,这本书一定不是一本教你如何在职场上“勾心斗角”或者“快速升职”的书,而更多的是关于如何在工作中获得内心的安宁与成长。我常常在想,为什么有的人能在工作中找到乐趣,甚至从中获得精神上的满足,而有的人却日日感到煎熬?这本书或许就能解答这个疑惑。它可能会深入探讨“心”在工作中的重要性,比如如何调整心态去接纳工作中的不如意,如何培养一种“工匠精神”,将每一个任务都视为一次精进的机会。我期待它能提供一些具体的练习方法,比如如何通过冥想来提升专注力,如何通过感恩来化解职场中的负面情绪,又或者如何通过反思来总结经验教训。我设想,书中的语言会是平和而富有智慧的,不会过于说教,而是像一位老友在娓娓道来,引导读者自己去发现工作中的“修行”之道。而“湖北新华书店”的印记,让我觉得这本书承载了一份来自本土文化的力量,或许其中会有一些贴合我们实际情况的思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