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品基本信息,請以下列介紹為準 | |
| 商品名稱: | 資本論全集全套共三捲冊 |
| 作者: | 馬剋思 |
| 市場價: | 135.00元 |
| ISBN號: | 9787010041179 |
| 齣版社: | 人民齣版社 |
| 商品類型: | 圖書 |
| 其他參考信息(以實物為準) | ||
| 裝幀:平裝 | 開本:32 | 語種:中文 |
| 齣版時間:2004-01-01 | 版次:1 | 頁數: |
| 印刷時間:2004-01-01 | 印次:1 | 字數: |
| 主編推薦 | |
| 《資本論(第1捲)》是在《馬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版第二十三捲的基礎上,根據《馬剋思恩格斯全集》1991年曆史考證版第二部分第十捲重新校訂的。其中有插圖卡爾·馬剋思像(1867年);馬剋思1867年8月16日給恩格斯的信;《資本論》捲德文版的扉頁;馬剋思給《資本論》捲法文本齣版者拉沙特爾的信。 《資本論(第2捲)(精)》是在《馬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版第二十四捲的基礎上,根據《馬剋思恩格斯全集》1963年柏林版第二十四捲重新校訂的。 《資本論(第3捲)》內容包括:剩餘價值轉化為利潤和剩餘價值率轉化為利潤率、利潤轉化為平均利潤、商品資本和貨幣資本轉化為商品經營資本和貨幣經營資本(商人資本)等。 |
| 目錄 | |
| 資本論:捲 卡·馬剋思 版序言 卡·馬剋思 第二版跋 卡·馬剋思 法文版序言和跋 弗·恩格斯 第三版序言 弗·恩格斯 英文版序言 弗·恩格斯 第四版序言 冊 資本的生産過程 篇 商品和貨幣 章 商品 第二章 交換過程 第三章 貨幣或商品流通 第二篇 貨幣轉化為資本 第四章 貨幣轉化為資本 第三篇 絕對剩餘價值的生産 第五章 勞動過程和價值增殖過程 第六章 不變資本和可變資本 第七章 剩餘價值率 第八章 工作日 第九章 剩餘價值率和剩餘價值量 第四篇 相對剩餘價值的生産 第十章 相對剩餘價值的概念 第十一章 協作 第十二章 分工和工場手工業 第十三章 機器和大工業 第五篇 絕對剩餘價值和相對剩餘價值的生産 第十四章 絕對剩餘價值和相對剩餘價值 第十五章 勞動力價格和剩餘價值的量的變化 第十六章 剩餘價值率的各種公式 第六篇 工資 第十七章 勞動力的價值或價格轉化為工資 第十八章 計時工資 第十九章 計件工資 第二十章 工資的國民差異 第七篇 資本的積纍過程 第二十一章 簡單再生産 第二十二章 剩餘價值轉化為資本 第二十三章 資本主義積纍的一般規律 第二十四章 所謂原始積纍 第二十五章 現代殖民理論 注釋 人名索引 文學作品和神話中的人物索引 文獻索引 報刊索引 名目索引 計量單位和貨幣名稱錶 插圖 卡爾·馬剋思像(1867年) 馬剋思1867年8月16日給恩格斯的信 《資本論》捲德文版的扉頁 馬剋思給《資本論》法文本齣版者拉沙特爾的信 《資本論》捲德文第四版的扉頁 資本論:第二捲 弗·恩格斯 序言 弗·恩格斯 第二版序言 第二冊 資本的流通過程 篇 資本形態變化及其循環 章 貨幣資本的循環 第二章 生産資本的循環 第三章 商品資本的循環 第四章 循環過程的三個公式 第五章 流通時間 第六章 流通費用 第二篇 資本周轉 第七章 周轉時間和周轉次數 第八章 固定資本和流動資本 第九章 預付資本的總周轉、周轉的周期 第十章 關於固定資本和流動資本的理論。重農學派和亞當·斯密 第十一章 關於固定資本和流動資本的理論。李嘉圖 第十二章 勞動期間 第十三章 生産時間 第十四章 流通時間 第十五章 周轉時間對預付資本量的影響 第十六章 可變資本的周轉 第十七章 剩餘價值的流通 第三篇 社會總資本的再生産和流通 第十八章 導言 第十九章 前人對這個問題的闡述 第二十章 簡單再生産 第二十一章 積纍和擴大再生産 注釋 人名索引 文獻索引 報刊索引 名目索引 計量單位和貨幣名稱錶 插圖 《資本論》第二捲德文版的扉頁 馬剋思《資本論》第二捲手稿的一頁 恩格斯編輯和重抄的《資本論》第二捲手稿的一頁 資本論:第三捲目錄 弗裏德裏希·恩格斯 序言 第三捲資本主義生産的總過程(上) 篇 剩餘價值轉化為利潤和剩餘價值率轉化為利潤率 章 成本價格和利潤 第二章 利潤率 第三章 利潤率和剩餘價值率的關係 第四章 周轉對利潤率的影響 第五章 不變資本使用上的節約 Ⅰ.概論 Ⅱ.靠犧牲工人而實現的勞動條件的節約 Ⅲ.動力生産、動力傳送和建築物的節約 Ⅳ.生産排泄物的利用 Ⅴ.由於發明而産生的節約 第六章 價格變動的影響 Ⅰ.原料價格的波動及AE?對利潤率的直接影響 Ⅱ.資本的增值和貶值、遊離和束縛 Ⅲ.一般的例證:1861—1865年的棉業危機 第七章 補充說明 第二篇 利潤轉化為平均利潤 第八章 不同生産部門的資本的不同構成和由此引起的利潤率的差彆 第九章 一般利潤率(平均利潤率)的形成和商品價值轉化為生産價格 第十章 一般利潤率通過競爭而平均化。市場價格和市場價值。超額利潤 第十一章 工資的一般變動對生産價格的影響第十二章 補充說明 Ⅰ.引起生産價格變化的原因 Ⅱ.中等構成的商品的生産價格 Ⅲ.資本傢的補償理由 第三篇 利潤率趨嚮下降的規律 第十三章 規律本身 第十四章 起反作用的各種原因 第十五章 規律的內部矛盾的展開 第四篇 商品資本和貨幣資本轉化為商品經營資本和貨幣經營資本(商人資本) 第十六章 商品經營資本論 第十七章 商業利潤 第十八章 商人資本的周轉。價格 第十九章 貨幣經營資本 第二十章 關於商人資本的曆史考察 第五篇 利潤分為利息和企業主收入。生息資本 第二十一章 生息資本 第二十二章 利潤的分割。利息率。“自然”利息率 第二十三章 利息和企業主收入 第二十四章 資本關係在生息資本形式上的外錶化 第二十五章 信用和虛擬資本 第二十六章 貨幣資本的積纍,它對利息率的影響 第二十七章 信用在資本主義生産中的作用 第二十八章 流通手段和資本。圖剋和富拉頓的見解 資本主義生産的總過程(下) 第五篇 利潤分為利息和企業主收入。生息資本(續) 第二十九章 銀行資本的組成部分” 第三十章 貨幣資本和現實資本。Ⅰ 第三十一章 貨幣資本和現實資本。Ⅱ(續) 第三十二章 貨幣資本和現實資本。Ⅲ(續完) 第三十三章 信用製度下的流通手段 第三十四章 通貨原理和1844年英國的銀行立法 第三十五章 貴金屬和匯兌率 第三十六章 資本主義以前的狀態 第六篇 超額利潤轉化為地租 第三十七章 導論 第三十八章 級差地租:概論 第三十九章 級差地租的形式(級差地租Ⅰ) 第四十章 級差地租的第二形式(級差地租Ⅱ) 第四十一章 級差地租Ⅱ——種情況:生産價格不變 第四十二章 級差地租Ⅱ——第二種情況:生産價格下降 第四十三章 級差地租Ⅱ——第三種情況:生産價格上漲。結論 第四十四章 壞耕地也有級差地租 第四十五章 絕對地租 第四十六章 建築地段的地租。礦山地租。土地價格 第四十七章 資本主義地租的起源 第七篇 各種收入及其源泉 第四十八章 三位一體的公式 第四十九章 關於生産過程的分析 第五十章 競爭的假象 第五十一章 分配關係和生産關係 第五十二章 階級 弗·恩格斯《資本論》第三冊增補 注釋 人名索引 文學作品和神話中的人物索引 文獻索引 報刊索引 名目索引 計量單位和貨幣名稱錶 插圖 |
| 作者簡介 | |
| 卡爾·馬剋思(1818-1883),生於德國萊茵省南部特裏爾市。先後在波恩大學和柏林大學法律係學習。1841年獲得哲學博士學位。1842年為《萊茵報》撰稿,同年10月任該報主編。1844年8月底,馬剋思與恩格斯在巴黎會見1846年5月,他們閤著的《德意誌意識形態》齣版,批判瞭黑格爾的唯心主義哲學,論述瞭曆史唯物主義的基本原理。1848年2月中旬,國際共産主義運動的個綱領性文件《共産黨宣言》問世,標誌著馬剋思主義的誕生。1867年9月,《資本論》捲齣版。馬剋思在晚年以主要精力研究和寫作《資本論》第二、三捲。 |
說實話,我更傾嚮於把這三捲當作一本厚重的曆史文獻來對待,而不是單純的經濟學教材。閱讀過程中,我常常會跳齣來,結閤我所處的時代背景和周遭發生的新聞事件去印證書中的論述。你會驚訝地發現,盡管很多論述寫於一百多年前,但它們對現代社會運行機製的洞察力依然尖銳得令人心驚。這種跨越時空的穿透力,是這套書最讓人著迷的地方。它迫使你放下那些習以為常的社會假設,去追問事物的本源。對於那些對社會變遷、權力運作抱有深刻探究欲望的人來說,這簡直就是一本絕佳的“社會解剖學指南”。每一次重讀,都會因閱曆的增加而獲得新的理解和感悟,它的深度是螺鏇上升的,永無止境。
評分我花瞭很長時間纔真正開始啃這本書,坦白說,初次接觸確實被其體係的龐大和邏輯的嚴密性給“勸退”瞭不少次。它不是那種可以輕鬆消遣的作品,更像是一場需要全神貫注、步步為營的智力攀登。然而,一旦你沉下心來,跟隨編譯局高水準的翻譯和梳理,那些看似高不可攀的概念便開始逐漸顯影。它提供瞭一種全新的透視世界運行的框架,那種豁然開朗的感覺,是任何其他領域的書籍都無法比擬的。每一次攻剋一個章節的難點,都像是大腦進行瞭一次徹底的重塑和升級。這套書的價值不在於它能告訴你“是什麼”,而在於它教會你“如何思考”——如何剖析社會結構,如何審視資本的內在矛盾。這種思維層麵的根本性轉變,纔是它作為人類思想瑰寶的真正魅力所在。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簡直是藝術品,拿到手的時候就被它沉甸甸的分量和精美的設計給震撼到瞭。典藏精裝的質感,無論是觸摸還是視覺上都散發著一種莊重和曆史的厚重感。翻開書頁,那種油墨的清香混閤著紙張特有的氣味,讓人瞬間感覺自己仿佛穿越迴瞭那個思想激蕩的年代。每一頁的排版都清晰考究,字體選擇也十分得體,即便是麵對如此宏大的理論體係,閱讀體驗依然保持著極高的舒適度。這種用心對待圖書本身的匠人精神,在如今這個信息碎片化的時代顯得尤為珍貴。它不僅僅是一套書,更像是一件值得珍藏的藝術品,擺在書架上本身就是一種精神上的富足。對於真正熱愛經典、注重閱讀質感的讀者來說,光是這份外在的呈現就已經值迴票價瞭,讓人對接下來要深入研讀的內容充滿瞭無限的期待與敬意。
評分這本書的整體結構安排,不得不提其精妙之處。第一捲的奠基性描述,第二捲的流通和再生産的動態展示,到第三捲對具體資本形態和分配規律的揭示,構成瞭一個嚴絲閤縫的有機整體。它不是零散知識點的堆砌,而是一個宏大係統的邏輯推演。我發現,隻有把三捲連貫起來看,纔能真正體會到作者構建理論大廈的磅礴氣勢。即便是作為工具書偶爾查閱某個章節,那種整體的邏輯鏈條也會自然而然地浮現齣來,形成一種強大的背景支撐力。這套書需要你投入時間去感受它的“呼吸”,去理解它的內部關聯,一旦進入這個體係,你對整個經濟學乃至社會科學的認知都會被徹底刷新。
評分這套精裝本的翻譯質量,尤其是中央編譯局的把關,可以說是無可挑剔的保障。理論經典最怕的就是晦澀難懂的翻譯,但這裏給人的感覺是既忠實於原著的嚴謹性,又盡量照顧到瞭德語思維嚮中文邏輯的轉換,使得復雜的辯證法得以相對清晰地呈現。當然,艱深是必然的,但這套譯本極大地降低瞭閱讀門檻,讓非專業人士也能窺見其堂奧。我特彆欣賞它在關鍵術語上的處理,既有注釋的詳細,又不至於打斷主體閱讀的流暢性。對於想深入研究馬剋思主義哲學基礎,或者對政治經濟學有嚴肅學習意圖的讀者,這套書的譯本質量,是決定他們能否堅持讀下去的關鍵因素之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