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小米口碑营销内部手册:参与感(小米终于开口!)
定价:56.00元
作者:黎万强,读客图书 出品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08-01
ISBN:9787508645131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小米终于开口! ◆读完本书你会发现,外界几乎所有关于小米的解读都是误读、误解、误判或者误会! ◆引爆出版界、财经界、IT界、科技界、营销界、投资界大震荡的现象级热书! ◆微博、微信、财经媒体、豆瓣、各大论坛,百万读者热议,好评如潮! ◆3个月狂销40万册!平均每12秒卖一本!2014年经管类书! ◆传统企业互联网转型书!社会化营销!产品经理必读!互联网行动指南! ◆雷军、周鸿祎、蔡文胜、江南春、俞永福、杨澜、李静等大佬口碑力荐! ◆雷军亲笔作序,小米联合创始人黎万强著。 ◆揭开小米4年600亿奇迹背后的理念、方法和案例。 ◆再掀企业界全民学习小米热潮!神书!企业横跨汽车、餐饮等53个行业。 ◆全书四色印刷,特别选用90g高档东方书纸,内文包含46张海报级插图。 推荐您购买读客其他畅销书:
内容提要
翻开本书,就是翻开一个崭新的商业时代。
当小米开发产品时,数十万消费者热情地出谋划策;当小米新品上线时,几分钟内,数百万消费者涌入网站参与抢购,数亿销售额瞬间完成;当小米要推广产品时,上千万消费者兴奋地奔走相告;当小米产品售出后,几千万消费者又积极地参与到产品的口碑传播和每周更新完善之中……
这是中国商业史上的奇观。消费者和品牌从未如此相互贴近,互动从未如此广泛深入。通过互联网,消费者扮演着小米的产品经理、测试工程师、口碑推荐人、梦想赞助商等各种角色,他们热情饱满地参与到一个品牌发展的各个细节当中。
小米现象的背后,是互联网时代人类信息组织结构的深层巨变,是小米公司对这一巨变的敏感觉察和把握。
作为小米联合创始人,本书作者黎万强,真诚有趣地向你讲述小米公司创业几年来的内部故事,从公司创立到产品开发,从产品设计到品牌建设,从日常运营到营销推广,从服务理念到公司理念,等等等等,通过一个个真实的小细节、小故事,将外界觉得不可思议的事情,清晰透彻地道出其中的逻辑必然,并慷慨地将其独创的“参与感三三法则”和盘托出。
目录
序言
雷军:猪会飞的背后,参与感就是“台风”
参与感篇
互联网思维就是口碑为王/003
口碑的铁三角/011
参与感三三法则/017
产品篇
用户模式大于一切工程模式/025
优先处理浮出水面的需求/031
用户体验的核心是为谁设计/035
活动产品化,产品活动化/041
就是先把自己逼疯/045
产品第二,团队/049
让用户来激励团队/053
品牌篇
不是劈开脑海,而是潜入大脑/059
先做忠诚度再做知名度/065
粉丝效应让猪也能飞/069
每个用户都是明星/075
做品牌不要输在起跑线上/081
基础素材是传播的生命线/089
四两拨千斤的传播技巧/095
办一场剧场式发布会/101
用互联网思维做电视广告/105
抢首发,上头条/111
互联网公关要练“不生气”功/115
新媒体篇
不是做广告,而是做自媒体/121
社会化媒体是主战场/127
微博是社会化媒体站/131
年轻人的空间/143
微信的新玩法/147
小米论坛是老用户的家/151
服务篇
人比制度重要/161
服务是小米商业的信条/167
用户在哪就到哪做服务/171
把服务门店做成家/175
快是做好服务的根本/181
标准之上的非标准化服务/185
人是环境的孩子/189
设计篇
一剑封喉/195
没人会喜欢塑料花,真实才动人/207
设计要有期待感/213
现场是检验设计的标准/221
一图胜千言/225
面试设计师的一看二问三PK/229
设计管理三板斧/233
阿黎笔记
亚文化是产品经理的必修课/239
科技要有慰藉人心的力量/247
像艺术家创作般热爱/255
“烧”摄影器材的口碑启示/261
企业互联网转型需要“爆扁爽”/267
后记
附录
参与感三三法则的小米案例
小米大事记
标题海报索引
《参与感》的梦想赞助商
作者介绍
黎万强,小米科技联合创始人。2010-2012年,负责MIUI手机操作系统。2011年至今,任小米网负责人,负责小米的市场营销、电商和服务。原金山词霸总经理,曾任金山软件设计中心设计总监,建立了国内早的软件用户体验设计团队。新营销旗手,参与感、手机控、F码、米粉节等互联网热词的创造者。曾被《财富》评为“中国40岁以下的商界精英”,获得《财经周刊》评选的“2013中国商业创新50人”,获得光华龙腾奖2013年第九届“中国设计十大杰出青年”。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名字——《小米口碑营销内部手册:参与感(小米终于开口!)》,充满了故事感和吸引力。尤其是“小米终于开口!”这几个字,仿佛是在说,憋了很久的宝藏终于要倾囊相授了。我一直以来对小米的营销方式都非常好奇,觉得它在品牌建设方面有着自己独到之处,尤其是在打造用户忠诚度和口碑传播方面,做得非常成功。“参与感”这个概念,更是被小米运用得炉火纯青。黎万强老师,作为小米曾经的营销掌门人,由他来讲述这段经历,无疑是最权威、最真实的。他所说的“内部手册”,绝对不是空穴来风,而是凝聚了他多年实战经验的精华。读客图书和中信出版社的联合出品,也让我对这本书的品质充满了信心。我期待这本书能深入浅出地解读“参与感”到底是如何被实践出来的,它包含了哪些具体的策略和方法,以及小米是如何通过一系列精心的设计,让用户成为品牌最忠实的拥趸。我尤其希望能从这本书中学习到,如何在实际工作中,运用“参与感”的理念,去连接和影响我的用户,提升品牌的口碑和影响力。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一看到就让我觉得“稳了”。《小米口碑营销内部手册:参与感(小米终于开口!)》,这简直就是一本承诺了“干货”的书。“内部手册”四个字,就足以让任何一个对营销、对小米感兴趣的人心跳加速,这意味着它不是一本随处可见的泛泛之谈,而是直接切入核心的、具有实操性的指导。而“参与感”这个词,更是小米营销的灵魂,也是我一直以来非常着迷的一个点。究竟是什么样的魔力,让小米能够让用户如此自发地去传播,去维护,甚至去“捍卫”自己的品牌?黎万强老师,作为小米早期营销的核心人物,他的视角和经验,绝对是独一无二的。这本书由读客图书和中信出版社共同出品,这两个名字在我眼中代表着高质量、深度内容和严谨的态度。我希望这本书能让我理解,口碑营销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它是否真的可以被系统化地打造?小米在这其中又是如何平衡品牌形象和用户需求,做到既能吸引用户参与,又能保持品牌调性的?我特别期待看到书中对具体案例的深入剖析,以及背后那些不为人知的决策过程。
评分终于拿到这本书了,之前就听说过小米的口碑营销做得非常出色,尤其是“参与感”这个概念,一直都觉得很神秘,感觉小米好像是凭空创造了这种现象。黎万强老师的这本书,名字就带着一种“揭秘”的意味——“小米终于开口!”这几个字,简直就是给所有好奇的读者吃了一颗定心丸。我一直认为,像小米这样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崛起的品牌,背后一定有着一套独特的、别人学不来的营销策略。这本书的出品方读客图书,我之前也读过他们出的不少书,质量都挺有保证的。中信出版社更是大名鼎鼎,感觉这本书的制作和内容应该都相当有分量。我期待这本书能像一本武林秘籍一样,让我窥见小米是如何通过“参与感”吸引和凝聚用户的,那些具体的案例、背后的思考逻辑,甚至是那些不为人知的细节,都让我迫不及待地想去了解。我尤其好奇,这种“参与感”究竟是如何被设计出来的?它是不是真的能让用户心甘情愿地成为品牌的传播者和拥护者?这对于我这样的营销从业者来说,绝对是价值连城的信息。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小米口碑营销内部手册:参与感(小米终于开口!)》实在太有吸引力了!“内部手册”这四个字,就意味着里面藏着不为人知的干货,不是那种泛泛而谈的理论,而是真正能落地的、操作性的方法论。而且,点明了“参与感”,这恰恰是小米最引以为傲,也最让人好奇的核心竞争力。我之前一直都在思考,为什么小米能够建立起如此强大的用户社群,为什么用户会对小米的产品如此狂热?“参与感”这个词听起来很虚,但小米却能把它变成实实在在的用户粘性和品牌声誉。这本书由黎万强老师亲自操刀,他作为小米早期最重要的营销负责人之一,可以说是“参与感”的直接缔造者和实践者,由他来讲述,可信度简直爆棚。读客图书和中信出版社的组合,更是品质的保证,我一直都很喜欢读客图书选书的眼光,质量和深度都很有保障。我希望这本书能像一本操作指南,一步步地拆解小米是如何一步步培养用户参与度的,从产品设计到用户沟通,再到社群运营,每一个环节的细节都值得我去学习和借鉴。
评分一直以来,我对小米品牌的发展轨迹都充满了浓厚的兴趣,尤其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它所代表的“新物种”营销模式,以及由此催生的“粉丝经济”和“口碑传播”,都让我觉得耳目一新。这本书的名字——《小米口碑营销内部手册:参与感(小米终于开口!)》,简直就是为我量身定做的。我一直觉得,小米的成功不仅仅是产品本身做得好,更在于它懂得如何与用户建立深度的情感连接,让用户从产品的消费者转变为品牌的共建者。《参与感》这个概念,我听过很多次,但具体是怎么实现的,却一直是一团迷雾。现在,有了“内部手册”和“小米终于开口”的承诺,我仿佛看到了拨开迷雾的曙光。黎万强老师的名字,更是这本书的金字招牌,他的亲身经历和独到见解,肯定能为我们带来最真实、最深刻的解读。读客图书和中信出版社的联合出品,也预示着这本书的内容深度和专业性。我期待在这本书里,能看到小米是如何通过一系列精巧的设计,让用户主动地、并且是快乐地参与到品牌建设中的,那些用户画像、沟通策略、事件营销等等,都希望能得到详细的阐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