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供应链的三道防线:需求预测、库存计划、供应链执行 | 作者 | 刘宝红 赵玲 |
| 定价 | 69.00元 | 出版社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 ISBN | 9787111595144 | 出版日期 | 2018-04-01 |
| 字数 | 页码 | ||
| 版次 | 1 | 装帧 | 平装-胶订 |
| 开本 | 16开 | 商品重量 | 0.4Kg |
| 内容简介 | |
供应链的三道防线全面覆盖计划与执行,聚焦需求预测和库存计划,兼顾供应链的执行实施。当然,如果认为本书只是写给计划人员看的,那就大错特错了。计划的本质是三分技术、七分管理。时时刻刻,这本书都是从管理的角度入手,在管理层面阐述需求预测、库存计划和供应链执行的解决方案。 本书是对《供应链管理:高成本、高库存、重资产的解决方案》(蓝皮书)的延伸,聚焦中间治乱的问题,基本的思路在蓝皮书中有阐述,这里用整本书的篇幅,纳入大量的案例,更系统、更全面地阐述供应链计划,兼顾供应链执行,以降低运营成本,提高库存周转,同时改善按时交付水平。 |
| 作者简介 | |
| 刘宝红 畅销书作者,“供应链管理专栏”创始人,西斯国际执行总监。在供应链管理领域,刘先生有十几年的实践经历,主要来自硅谷高科技行业。他的专著《采购与供应链管理:一个实践者的角度》自2012年出版以来,每年都居供应链管理销量榜首。他的《供应链管理:高成本、高库存、重资产的解决方案》为企业提供整体的供应链解决方案。刘先生旨在填补学者与实践者之间的空白,在研究和著述的同时,还通过培训、咨询,积极参与供应链实践,全面覆盖汽车家电、电信设备、航空航天、机械制造、石油石化、快时尚、电商贸易等多个行业。 赵 玲 上海驭策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创始人,在供应链管理领域有20年的实践经验,聚焦于制造行业、消费品和零售行业。作为中国需求计划管理领域的开拓者,赵女士在SAP中国研究院担任过需求计划产品架构师,具备深厚的理论功底和国际化的业务视角。同时,她也是一位的供应链计划管理咨询师,擅长供应链整体策略规划、需求计划体系设计、供应计划优化以及S&OP;产销协同流程优化。多年来,赵玲女士致力于将管理与技术完美融合,创立了以流程为导向的需求预测管理系统,独创数字化S&OP;产销策略协同引擎。 |
| 目录 | |
| 序一:貌似没做到,实则没想到 |
序二:给读者的几点说明
作者简介
引言:供应链的三道防线 / 1
篇
供应链的道防线:需求预测 / 13
你没法回避需求预测 / 13
【小贴士】推拉结合也离不开预测 / 15
【小贴士】要预测,是因为供应链响应能力有限 / 16
【小贴士】没有预测,意味着有多个预测 / 17
需求预测是“从数据开始,由判断结束” / 18
【小贴士】存量来自数据,增量来自判断 / 21
从数据开始:谁的数据 / 23
从数据里面学什么:以发货记录为例 / 26
【小贴士】数据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多 / 30
【小贴士】光有数据,没有判断会怎么样 / 32
由判断结束:谁的判断,判断什么 / 34
寻找和管理“大石头”(一):聚焦重点,好钢用在刀刃上 / 37
寻找和管理“大石头”(二):尽早发现,尽快纠错 / 41
寻找和管理“大石头”(三):他没说,你问了没有 / 50
【小贴士】聚焦重点客户的重点变化 / 53
谁在做需求预测:兼谈计划的进化史 / 56
【小贴士】让听到炮声的人做计划是个误区 / 58
【小贴士】为什么没法建立独立的计划职能 / 61
计划与执行的分离:某快消品公司的组织设计案例 / 63
需求计划做什么:快消品行业为例 / 70
什么样的人适合做需求计划 / 75
【小贴士】分析能力是可以评估的 / 77
【小贴士】如何提高需求计划人员的影响力 / 79
需求预测汇报给哪个部门 / 80
【小贴士】计划与执行的二度分离 / 83
【小贴士】需求预测汇报给销售vs. 一线销售提需求 / 84
如何做准预测:选择合适的预测颗粒度 / 85
【小贴士】自来水模式的预测机制 / 88
【小贴士】SKU和SKU泛滥/ 93
案例:谁的预测更准,销售还是计划 / 96
为什么一线销售做不好需求预测 / 106
【小贴士】一线销售做预测vs. 主教练兼任总经理 / 108
【小贴士】如何应对向渠道压货行为 / 110
【小贴士】销售目标10万,年中调为8万,现在能做6万,怎么办 / 111
既然做不好,为什么一线销售还在做预测 / 113
【小贴士】即便考核,也没法让一线销售“做准”需求预测 / 115
销售提需求,计划做判断,如何 / 117
需求计划的绩效考核 / 119
【小贴士】要不要考核预测准确度 / 123
【小贴士】销售老总要对需求预测的终结果负责 / 126
【小贴士】按哪个预测评估准确度,非限制性预测还是限制性预测 / 127
预测不是衡量准确性,而是偏差率 / 129
【专题一】长周期物料的预测:需求预测的一大难点 / 133
【专题二】计划体系改进:你不能忽视现状的合理性 / 137
【专题三】改善计划以改善供应链:一个本土企业的变革之路 / 145
本篇小结 / 151
第二篇
供应链的第二道防线:库存计划 / 153
预测之不足,安全库存来应对 / 154
【小贴士】你是怎么设定库存水位的 / 156
安全库存的设置:库存计划的看家本领 / 158
【小贴士】当需求陡变时,如何量化需求的不确定性 / 159
【小贴士】供应周期如何确定 / 161
【小贴士】你知道缺货的代价,但不缺货呢 / 166
【小贴士】服务水平不能是一笔糊涂账 / 167
【小贴士】承诺的是服务水平,还是库存水平 / 170
【小贴士】适当拔高预测,不就替代安全库存了吗 / 173
会设安全库存,再订货点就很容易 / 175
【小贴士】再订货点法的几个变种 / 177
【小贴士】设再订货点,还是安全库存 预测 / 180
为什么不能一刀切地设置库存水位 / 184
库存计划要学赌场,而不是赌徒 / 188
【专题一】VMI是好东西,对供应商也是 / 190
【小贴士】VMI和寄售没关系 / 191
【小贴士】VMI的库存水位如何设置 / 195
【小贴士】VMI是对供应链三道防线的挑战 / 199
【专题二】“长尾”产品:库存计划的挑战 / 201
库存计划的优化:组织和系统的博弈 / 218
高库存、高服务水平是怎么来的 / 223
库存究竟多少才算合理 / 226
【小贴士】库存的边际周转率 / 228
【小贴士】优化能力来优化库存 / 230
四分法来识别、管控库存风险 / 233
【小贴士】所有的短缺,后总是以过剩收尾 / 237
库存控制:应对“打不死的” / 240
【案例】三管齐下缩短周转周期,降低周转库存 / 244
【小贴士】聚焦成本vs.聚焦库存 / 249
降库存要避免互扣人质的死循环 / 250
降库存是推动意志力极限 / 255
本篇小结 / 258
第三篇
供应链的第三道防线:供应链执行 / 261
催货是有学问的 / 263
【小贴士】虽然抱怨,但其实喜欢的还是催货 / 267
把自己做成大客户,驱动供应商快速响应 / 269
要不要给供应商预测 / 274
【案例】日本供应商供不了货 / 275
计划能随意变动吗:你得尊重供应链的刚性 / 280
人都在忙什么?在做信息系统的事 / 282
ERP:信息系统的核心应用 / 288
【小贴士】为什么MRP跑不起来 / 291
电子商务:供应商的电子连接 / 302
【小贴士】采购自动化带来的更快、更多、更便宜 / 312
本篇小结 / 315
后记:每一次相遇都是久别重逢 / 317
| 编辑推荐 | |
| 企业规模大不相同,问题却惊人地相似:供应链的成本做不低,交付做不快,库存水平居高不下。这些问题,表面上看是供应链的执行不到位;但仔细探究,根源却都离不开计划,比如需求预测变动频繁,紧急需求频发,没有足够的响应时间等。 |
| 文摘 | |
| 序言 | |
这本书给我最深刻的印象,是它将复杂的供应链概念,以一种非常接地气的方式呈现出来。我尤其欣赏它在“库存计划”部分的处理。我之前读过不少关于库存管理的理论书籍,但很多都停留在概念层面,离实际操作总感觉有一段距离。而这本书,似乎在字里行间透露着一种“实战”的气息。它会不会深入讲解不同类型的库存策略,比如在面对季节性产品、促销活动或者不确定性较高的市场环境下,应该如何灵活调整库存水平?我很好奇它是否会介绍一些先进的库存优化模型,或者是一些能够帮助企业在成本效益之间找到最佳平衡点的实用工具。我特别期待书中能出现一些真实的案例分析,让我看到其他公司是如何通过精细化的库存管理,成功降低运营成本、提升客户满意度的。毕竟,库存太多是资金的浪费,库存太少则是错失销售机会,如何在两者之间找到那个微妙的平衡点,是每一个供应链从业者都在苦苦追寻的答案。
评分湖北新华书店,这个熟悉的名字,让我对这本书的品质多了一份信任。我一直认为,一本好的图书,不仅要有深刻的理论洞察,更要能够触及实际的业务痛点,并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我非常期待在这本书中,能够看到一些来自中国本土供应链的真实案例,而不是仅仅翻译国外的先进理论。毕竟,不同国家、不同行业,其供应链的特点和挑战都有所不同。我希望这本书能够结合中国市场的实际情况,分享一些本土企业在供应链管理方面的成功经验和创新实践。同时,我对于“三道防线”中的具体操作细节也充满了好奇,比如在需求预测时,应该如何有效地收集和分析市场信息?在库存计划时,又有哪些值得借鉴的定量和定性分析方法?在供应链执行时,又应该如何构建高效的协同网络?这些都是我非常想在书中找到答案的问题,能够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和实践供应链管理。
评分这本书的“供应链执行”部分,可以说是整个供应链的“最后一公里”,也是最能体现企业运营能力的关键环节。我一直认为,再好的预测和计划,如果执行不到位,一切都是空谈。我非常期待在这部分内容中,能够看到一些关于如何提升供应链响应速度、优化物流配送、以及加强与上下游合作伙伴协同运作的深度探讨。这本书是否会提及一些先进的物流技术,比如自动化仓储、智能路线规划,或者是一些能够有效提高订单履约率的流程设计?我更关心的是,在信息日益透明化的今天,企业如何能够真正实现端到端的供应链可视化,从而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的问题,确保产品能够准时、准确地送达客户手中。毕竟,每一次成功的交付,都是对企业信任的积累,而一次失败的执行,则可能瞬间摧毁多年的心血。
评分刚拿到这本《供应链的三道防线:需求预测、库存计划、供应链执行》,立刻被它朴实无华的书名吸引了。我一直觉得,供应链管理不像金融投资那样容易被大众所理解,它更像是一个精密的机器,每一个齿轮的运转都至关重要。这本书的名字直击核心,仿佛预示着它将一层层剥开供应链的神秘面纱。我特别期待它能在“需求预测”这个环节上,提供一些超越传统理论的实用技巧。毕竟,如今的市场变化如此之快,精准预测需求简直如同大海捞针。不知道这本书是否会分享一些人工智能在需求预测中的最新应用,或者是一些基于大数据分析的实操案例,能够帮助我这样身处一线的人员,更有效地把握市场脉搏,减少因预测失误带来的库存积压或者缺货的风险。我希望它不仅能讲解原理,更能提供切实可行的操作指南,让我读完后就能立刻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为公司的运营效率提升贡献一份力量。同时,我也很好奇书名中“三道防线”这个比喻,究竟是如何将这三个看似独立的环节串联起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评分我一直对“三道防线”这个概念非常着迷。它不仅仅是对供应链管理三个重要环节的简单罗列,更像是一种战略性的思维框架。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深入阐释这“三道防线”之间是如何相互作用、相互支撑的。例如,精准的需求预测如何能够为库存计划提供坚实的基础,而扎实的库存计划又如何能够为高效的供应链执行保驾护航。我更想知道,当其中一道防线出现漏洞时,其他两道防线是否能够起到缓冲和弥补的作用,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供应链中断的风险。这本书会不会提供一些关于如何构建和强化这“三道防线”的系统性方法论,帮助企业在不确定的环境中保持韧性,甚至在危机中抓住机遇。我期待它能带来一种全新的视角,让我能够跳出单一环节的思考,从整个供应链的全局出发,去理解和优化每一个流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