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岁聪明宝宝左右脑开发 页数 252页
目录
Part1:新生儿期
成长与发育进程
刚出生的婴儿
出生后的第1周
第2周~1个月的婴儿
新生儿的特殊生理现象
新生儿常见疾病与不适
腹泻
病理性黄疸
鹅口疮
新生儿肺炎
“红屁股”
新生儿脱水热
喂养的常识与方法
新生儿的营养需求
哺喂初乳的意义及方法
新生儿喂养方法之母乳喂养
新生儿喂养方法之人工喂养
新生儿的常见喂养难题
环境与异常情况
新生儿的睡眠
新生儿的寝具
新生儿的衣着
新生儿尿布的选择和使用
新生儿的洗澡和清洁问题
新生儿重点部位的护理
剖宫产及早产儿的护理
Part2:1~2个月
成长与发育进程
1~2个月的婴儿
1~2个月婴儿的能力
1~2个月婴儿的特殊生理现象
孩子的常见疾病
倒睫
泪囊炎
腹股沟疝气
湿疹
脑膜炎
喂养的常识与方法
1~2个月婴儿营养需求
1~2个月婴儿母乳喂养方法
通乳下奶食谱
1~2个月婴儿混合喂养方法
1~2个月婴儿人工喂养方法
1~2个月婴儿一日饮食安排
常见喂养难题
环境与异常情况
1~2个月婴儿的夜间护理
1~2个月婴儿的头部护理
1~2个月婴儿的四季护理
1~2个月婴儿的衣物、被褥和玩具
1~2个月婴儿的户外活动
1~2个月婴儿的体能训练——被动操
Part3:2~3个月
成长与发育进程
2~3个月婴儿的生长发育
2~3个月婴儿的特殊生理现象
2~3个月婴儿的能力
孩子的常见疾病
鼻塞
外耳道疖肿
髋关节脱位
喂养的常识与方法
2~3个月婴儿的喂养重点
2~3个月婴儿的母乳喂养
2~3个月婴儿的人工喂养
2~3个月婴儿的常见喂养难题
环境与异常情况
2~3个月婴儿睡眠的变化
防止婴儿受到宠物的伤害
防止婴儿受到蚊虫叮咬
婴儿皮肤的护理
2~3个月婴儿的排便训练
婴儿指甲的护理方法
如何护理爱流口水的婴儿
给婴儿喂药的注意事项
给婴儿请保姆的注意事项
2~3个月婴儿的体能与动作训练
Part4:3~4个月
成长与发育进程
3~4个月婴儿的生长发育
3~4个月婴儿的生理特点
3~4个月婴儿的能力
孩子的常见疾病
肺炎
中暑
败血症
肠套叠
喂养的常识与方法
3~4个月婴儿的喂养重点
3~4个月婴儿的喂养方法
3~4个月婴儿一日饮食安排
3~4个月婴儿的营养食谱
3~4个月婴儿的常见喂养难题
环境与异常情况
3~4个月婴儿不同季节的护理要点
3~4个月夜啼婴儿的护理
3~4个月的婴儿可以用枕头了
3~4个月的婴儿容易发生坠床问题
3~4个月婴儿的体能与动作训练
3~4个月婴儿的智能开发游戏
Part5:4~5个月
成长与发育进程
4~5个月婴儿的体格发育
4~5个月婴儿的感官发育
4~5个月婴儿的动作和语言发育
4~5个月婴儿的心理发育
孩子的常见疾病
积食
手足口病
喂养的常识与方法
4~5个月婴儿的喂养方法
4~5个月婴儿一日饮食安排
4~5个月婴儿的营养食谱
4~5个月婴儿的常见喂养难题
环境与异常情况
4~5个月婴儿要和父母分床睡
4~5个月婴儿的玩具
婴儿车的乘坐安全
4~5个月婴儿的体能与动作训练
4~5个月婴儿智力开发小游戏
Part6:5~6个月
成长与发育进程
孩子的常见疾病
喂养的常识与方法
环境与异常情况
Part7:6~7个月
成长与发育进程
孩子的常见疾病
喂养的常识与方法
环境与异常情况
Part8:7~8个月
成长与发育进程
孩子的常见疾病
喂养的常识与方法
环境与异常情况
Part9:8~9个月
成长与发育进程
孩子的常见疾病
喂养的常识与方法
环境与异常情况
Part10:9~10个月
成长与发育进程
孩子的常见疾病
喂养的常识与方法
环境与异常情况
Part11:10~11个月
成长与发育进程
孩子的常见疾病
喂养的常识与方法
环境与异常情况
Part12:11~12个月
成长与发育进程
孩子的常见疾病
喂养的常识与方法
环境与异常情况
《0-1岁聪明宝宝左脑右脑大开发》
Part 01 个月0~30天
左脑开发训练室
语言智能
为宝宝唱歌
和宝宝一起发音
说悄悄话
找妈妈
逻辑思维智能
看明暗
数学智能
小红帽,小蓝帽
宝宝迈步
数数
自然智能
听雨声
红花绿草
熟悉我们的家
听觉记忆智能
听音乐
听听找找
会发声的玩具
右脑开发训练室
形象思维智能
看父母的口型
宝宝的图形世界
我和玩具是一家
空间知觉智能
小火车,呜呜叫
认方向
认手
创造性思维智能
伸伸舌头咂咂嘴
肢体协调智能
一起做运动
拨浪鼓,响咚咚
小手摆摆
俯卧抬头
盘来盘去
人际关系智能
学逗笑
碰碰小手碰碰脚
爸爸也要抱宝宝
视觉记忆智能
开合窗帘
小眼睛找猫咪
十分钟游戏:辨别颜色
Part 02 第二个月31~60天
左脑开发训练室
语言智能
宝宝学唱歌
倾听宝宝的呢喃
我在做什么
逻辑思维智能
宝宝“哗哗哗”
数学智能
数学儿歌朗诵
自然智能
日光浴
白天与黑夜
看看绿色
听觉记忆智能
敲小鼓
舒缓的音乐
听父母的笑声
听爸爸低沉的声音
右脑开发训练室
形象思维智能
变换的图形
摸图画
空间知觉智能
小手不见了
举手唱儿歌
色彩训练
创造性思维智能
宝宝坐轮船
哪个玩具不见了
肢体协调智能
抓抓蹬蹬
小淘气,翻翻身
乖宝宝学走路
人际关系智能
宝宝脸蛋探险
碰碰头
视觉记忆智能
找光
追视会动的东西
看棱镜
十分钟游戏:宝宝感官训练
Part 03 第三个月61~90天
Part 04 第四个月91~120天
Part 05 第五个月121~150天
Part 06 第六个月151~180天
Part 07 第七个月181~210天
Part 08 第八个月211~240天
Part 09 第九个月241~270天
Part 10 第十个月271~300天
Part 11 第十一个月301~330天
Part 12 第十二个月331~360天
这套书真是把我从育儿的迷雾里一下子拽了出来,简直是我的救命稻草!我记得刚开始面对我家那个小不点儿,简直手忙脚乱,什么都不知道,上网查资料看得我头晕眼花,各种信息互相矛盾,搞得我比孩子还焦虑。自从买了这套“育儿百科”,感觉找到了定海神针。它不是那种空泛的理论堆砌,而是真正接地气的操作指南。比如,关于新生儿黄疸的处理,它讲得非常细致,从观察指标到什么时候需要立刻就医,哪个环节都说得清清楚楚,让我这个新手妈妈心里踏实多了。还有,每一次宝宝的哭闹,我都能在这本书里找到对应的可能原因和安抚方法,而不是只能干着急。尤其是关于喂养的那一部分,不同月龄的奶量和辅食添加原则,图文并茂,清晰明了,我严格按照上面的建议来,宝宝的消化一直很不错,很少出现肠胃不适的情况。这本书的排版也很舒服,不像有些育儿书,密密麻麻的小字看着就让人犯怵,这套书的分章节和标题设计得特别合理,需要查什么直接就能定位到,效率极高。对于忙碌的家长来说,时间就是生命,能快速找到答案比什么都重要。它确实帮我建立起了对育儿的基本信心,不再是每天都在“猜”该怎么做了,而是“知道”该怎么做。我强烈推荐给所有刚升级做父母的朋友们,这比你听一堆七嘴八舌的“经验之谈”靠谱多了。
评分我之前对“左脑右脑智力开发”这类概念是持怀疑态度的,觉得听起来太像商业宣传了,没什么实质内容。但是,这套书里关于早期大脑发育的介绍,彻底改变了我的看法。它用非常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了左右脑功能侧重的区别,以及在婴儿期如何通过感官刺激来促进整体神经系统的健康构建。比如,它会详细说明为什么多听音乐、多接触不同纹理的物体对宝宝的认知发展很重要,并且给出了大量的家庭操作建议。它不是那种让你去买昂贵早教道具的书,而是教你如何利用家里的日常用品和环境来完成这些“开发”。例如,如何利用厨房里的锅碗瓢盆制造安全的、有节奏的声音来刺激听觉,或者如何利用光影变化来训练视觉追踪能力。这些建议都非常实用,而且成本几乎为零。我最喜欢的是它对“正面强化”的强调,书中详细阐述了如何用正确的鼓励方式来塑造宝宝的积极行为模式,而不是用惩罚性的方式来纠正错误。这种注重心理建设和正面引导的育儿方式,让我感觉自己在培养的是一个拥有健康心理和强大好奇心的未来个体,而不是仅仅会做几个简单动作的“小机器”。这本书对于理解宝宝的“内在世界”非常有帮助。
评分我必须要给这套书点个大大的赞,它对我家那位“理工男”爸爸的帮助简直是立竿见影。他这个人做事讲究逻辑和步骤,但面对一个嗷嗷待哺的小婴儿,他完全找不到下手的地方,总觉得哪里不对劲,生怕弄坏了。这套“百科全书”的厉害之处在于,它不是只写给妈妈看的,里面的内容非常科学和结构化。我记得有一次宝宝的囟门看起来有点凹陷,我老公非常紧张,查了很久资料都找不到确切的判断标准。结果在这套书里,它用非常严谨的语言描述了正常囟门变化和需要警惕的信号,还配上了清晰的图示对比。他看完之后,立刻就能判断出宝宝只是单纯的缺水,然后有条不紊地调整了喂水量。这件事让我对这本书的“专业度”深信不疑。而且,它里面关于宝宝早期运动能力发展的描述,简直像是一份详细的“游戏说明书”。它会告诉你,这个月龄的宝宝应该能抬头多久,能抓握什么东西,并提供了一系列简单易行的日常互动游戏,帮助宝宝刺激那些关键的神经通路。这让原本不知道如何跟宝宝互动的爸爸,找到了发挥“训练师”作用的机会,父子俩的关系都因此变得更亲密了。这本书真正做到了知识普及和实操指导的完美结合,让科学育儿不再是妈妈一个人的战争,而是全家共同参与的系统工程。
评分说实话,我买过好几本育儿书,很多都是那种一味鼓吹“科学育儿”但内容却空泛得要命,或者反过来,全是些过时的“老一套”,看了让人更迷茫。这套《0-1岁》的系列,最让我欣赏的是它对“个性化差异”的尊重和强调。它并没有规定所有宝宝都必须在某月某日学会某项技能,而是非常清晰地列出了“发展里程碑”的区间范围,并且在每一个重要环节后面,都会有“如果宝宝落后于此,可以尝试这样做”的建议,而不是直接贴上“不合格”的标签。这极大地缓解了我对孩子“发展落后”的焦虑。我记得有一次,宝宝对某个玩具的反应不如说明书里说的那么热烈,我有点沮丧,翻开书才看到里面特别提到,每个孩子的专注力和兴趣点不同,关键在于我们提供的刺激是否丰富多样。这种温和且专业的引导,比那些一板一眼的“必须如此”的书籍要人性化太多了。它教会我的不是如何“制造”一个标准的宝宝,而是如何更好地“观察”和“理解”我自己的孩子,并提供最适合他的环境。这种“因材施教”的理念,贯穿了全书,让我感觉自己真的在和宝宝一起成长,而不是被动的执行任务。
评分作为职场妈妈,我的时间非常零碎,经常是挤出午休或者深夜才能快速浏览一下育儿信息。这套“育儿百科”的结构设计,对于我这种碎片化阅读的需求者来说,简直是天籁之音。它的知识点被拆分得极其精细,每一个小节都像一个独立的知识模块,我完全可以根据当下最急迫的需求进行点对点查阅。比如,昨天宝宝突然拒绝吃奶,我立刻翻到“喂养问题”部分,找到了“厌奶期应对策略”,几分钟内就了解了可能的原因和几个立即可行的应对措施,而不是得花半小时在网上筛选信息。而且,它的语言风格非常简洁有力,没有过多的文学修饰,直奔主题,这对于我们这种追求效率的人来说太重要了。再者,它对“安全护理”这一块的关注度非常高,从家居环境的排查、小件物品的吞咽预防,到突发状况(比如小伤口处理、发烧的初步应对)的流程图指引,都做得非常细致到位,这些都是我最担心却最容易出错的地方。这本书就像一个全天候待命的、沉稳可靠的育儿顾问,随时待命,给出最清晰、最安全的指导方针。拥有它,让我感觉即使人在办公室,也能对家里的宝宝情况做到心中有数,极大地减轻了我的后顾之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