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儿童心理学
著 者 李学军
责任编辑 郭广
版式设计 华阅时代
责任校对 徐秀英
出版发行 中国广播出版社[010-83139469 010-83139489(传真)]
社 址 北京市西城区天宁寺前街2号北院A座一层
邮编:100055
网 址 www.chirp.com.cn
经 销 新华书店
印 刷 北京毅峰迅捷印刷有限公司
开 本 710×1000 1/16
字 数 180千字
印 张 15.5
定 价 39.80元
目 录
入门篇
不要让“爱”徒有虚名
——要从孩子的心理出发
第*章 满足儿童的真正需求 3
了解孩子的心,才能给他*好的爱 4
爱:儿童*好的精神食粮 8
安全感:在儿童心里筑起一个安乐小窝 11
鼓励:让每个孩子都抬起头来走路 14
自由:儿童的内心是个独立的世界 19
尊重:不同的位置会看到不同的风景 25
第二章 儿童心理发展的10个敏感期 31
拿什么吃什么:口腔敏感期 32
反复扔东西:手敏感期 34
哪里不平走哪里:行走敏感期 37
小话唠:语言敏感期 39
“自私”:自我意识敏感期 42
“没事找事”:秩序敏感期 45
喜欢“小”东西:细节敏感期 48
乱涂乱画:书写敏感期 50
边“读”边看:阅读敏感期 52
打破砂锅问到底:文化敏感期 55
第三章 儿童的“心理雷区”你不要踩 59
心理偏盲: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 60
强调弱点:这个弱点将伴他一生 62
侵犯隐私:划出了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 65
人前教子:伤害儿童“面子” 67
不当惩罚:帮他发展出更强烈的反抗 70
啰唆:他会生出“聋子”的耳朵 73
读心篇
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
——解读儿童行为背后的心理秘密
第四章 通过孩子的嘴了解孩子的心 77
自言自语:从外部语言到内部语言的过渡 78
小结巴:语言跟不上思维的表现 80
说谎:儿童成长路上的特有现象 82
放狠话:体会“诅咒”带来的威力 85
选择性缄默:儿童在向这个世界说“不” 87
爱告状:儿童依赖性的表现 89
顶嘴:儿童的“独立宣言” 92
插话:儿童强烈的表现欲 94
第五章 探寻儿童习惯背后的奥秘 97
重复做事:“儿童的智力体操” 98
离不开电子产品:儿童也许只是孤独 100
抢别人东西:进入“自我中心期” 103
“屁股底下长尖”:注意力缺失 106
做事磨磨蹭蹭:可能缺乏兴趣 109
喜欢“顺手牵羊”:是非界限模糊 112
缠人:行为不独立,内心不安定 115
只喜欢自己玩:儿童交际障碍的表现 117
“破坏大王”:探索未知世界的手段 119
走哪抱哪的“洋娃娃”:不安全感是主因 121
伤害自己:儿童表达诉求的一种*端方式 123
微行为:小动作中隐藏“大心事” 125
第六章 情绪是儿童心灵的晴雨表 129
微笑:不同年龄段意义各不同 130
哭泣:减轻压力的一种自然方式 132
害怕:本质上是儿童独立性欠缺 137
发脾气:儿童身心发展的自然表现 141
嫉妒:一种动物本能的怨恨体验 143
第七章 破译儿童性格的心灵密码 145
睡姿:流露出儿童的内心世界 146
涂鸦作品:颜色和线条中的心理秘密 148
笔迹:性格信息的载体 151
声音:准确反映儿童情绪变化 154
运动:项目偏好与儿童性格密切相关 156
游戏角色:个人素养的自然流露 159
第八章 儿童性心理的发展过程 163
吮吸大拇指:在体验性快感 164
憋屎憋尿:进入肛欲期 166
玩生殖器:开始探索自己的身体 169
偷看大人洗澡:性意识萌芽的标志 171
“我从哪里来?”:性意识的进一步深化 173
结婚的游戏:对婚姻的朦胧向往 175
早恋:望获得情感关注和情感依赖 177
指导篇
教育就是一门“动心”的艺术
——巧用心理策略培养孩子
第九章 开发儿童潜能的8个心理效应 183
优势效应:成功往往是在优势方面 184
自我参照效应:让记忆更扎实 187
感官协同效应: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189
篮球架效应:“引诱”儿童持之以恒 191
紫格尼克效应:提高儿童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93
普雷马克原理:促使他完成不喜欢但应做的事 195
强化定律:对自控能力的形成有重要意义 197
齐加尼克效应:让儿童获得更好的休息 199
第十章 借助心理学帮助儿童塑造好性格 201
让儿童体验成功:乐观充溢小脑袋 202
传达期待:增强儿童自信和勇气 204
贴上好“标签”:“坏”孩子也会自觉变好 206
满足:提高儿童自制力 208
多给儿童做决定的机会:培养孩子勇敢有主见 210
挫折教育:提高儿童心理承受力 213
强调他对别人的影响:激发儿童同理心 216
第十一章 儿童良好习惯养成策略 219
把睡觉变成快乐的事:早睡早起并不难 220
动觉、视觉双刺激:让儿童坐正坐直 222
适度给压:让自控成为习惯 224
激将法:卫生习惯“激”出来 227
“粗心点”上提醒:从此告别马大哈 229
下“后通牒”:遏制儿童的拖拉习惯 231
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建立良好学习习惯 234
这本书的叙事风格真是太有意思了,读起来一点都不像那种枯燥的育儿书,更像一位经验丰富、幽默风趣的邻家阿姨在跟你分享她的育儿秘籍。我尤其喜欢它在处理“规则建立”这一块的章节。很多书上都强调“规则要坚定”,但往往不说怎么坚定,一到实际操作就变成吼叫和妥协的拉锯战。而这本书里,作者用一个“冰淇淋的比喻”来解释延迟满足的重要性,让我茅塞顿开。它教我们的不是压制孩子的情绪,而是引导他们理解“等待”也是一种能力培养。我试着运用书里提到的“选择权给予法”来处理宝宝不肯穿外套出门的难题,比如“你想穿蓝色的还是红色的?”而不是“快点给我穿上!”效果惊人,宝宝感觉自己做了主,反而配合多了。这种充满智慧和同理心的文字,让我感觉自己不是在被教育,而是在学习如何更优雅地成为一个家长。它让我意识到,养育孩子是一场需要技巧和耐心的“技术活”,而不是纯粹的本能反应。这本书对提升父母的“育儿情商”简直是功不可没。
评分我是一个典型的“完美主义”妈妈,总担心自己做得不够好,看了网上各种“别人家的娃”的对比,焦虑感爆棚。直到我偶然翻到了这本书的“接纳不完美”篇章,那段话真是像一盆清泉浇灭了我内心的火焰。作者非常坦诚地分享了自己养育过程中犯过的错误和经历过的低谷,这让我瞬间感到放松和被理解。原来,没有一个家长是全知全能的,犯错是学习的一部分。书中关于“情绪管理”的部分也特别深刻,它没有要求父母压抑自己的负面情绪,而是指导我们如何进行“情绪隔离”——即理解自己的疲惫和烦躁,但不把这种情绪转嫁到孩子身上。我发现,当我先允许自己不完美时,我对待孩子的耐心值自动提高了30%。这本书的结构设计也非常人性化,章节之间过渡自然,知识点密集但不混乱,即便是忙碌的职场妈妈,也能随时拿起翻阅,找到当下最需要的那一小段指导。它教会我,真正的教育是从关照好自己的内心开始的。
评分要说这本育儿书有什么特点,那就是它的“实用性”和“长期主义”的视角达到了一个完美的平衡。它不像一些只关注短期行为矫正的书籍,只教你如何“搞定”今天的哭闹,而是着眼于如何培养孩子未来面对复杂社会的能力。比如,关于“挫折教育”的那一章,它提供的不是简单的“打压式教育”,而是教会父母如何构建一个“安全失败区”。它用生动的案例说明,当孩子尝试挑战高难度任务失败时,父母的反应至关重要——是聚焦于“你没做好”,还是聚焦于“你付出了努力,我们来看看下次如何调整策略”。这直接关系到孩子未来是形成“固定型思维”还是“成长型思维”。我个人觉得,这本书最深刻的影响是重塑了我对“教育”二字的理解——教育不再是知识的灌输,而是品格的塑造,是为孩子人生的长跑提供强大的内在驱动力。读完它,我感觉自己不仅是孩子的母亲,更像是一位未来的“人生规划师”,对我们家庭的未来充满了积极的期待。
评分天呐,我最近终于啃完了这本《婴幼儿行为与发展指南》,简直是为我这种新手妈妈量身定做的宝典!这本书的厉害之处在于,它不搞那些空洞的理论说教,而是把每一个阶段宝宝可能出现的“奇葩”行为都掰开了揉碎了讲清楚。比如,宝宝突然开始夜醒频繁,我原以为是身体不适,结果书里细致地分析了这可能是“分离焦虑”的信号,还给出了超实用的应对小技巧,比如睡前固定的“道晚安仪式”,坚持了三天,效果立竿见影,我终于能睡个整觉了!还有关于辅食添加的部分,它不是简单地罗列食物种类,而是结合最新的营养学研究,告诉你不同月龄宝宝的消化能力极限在哪里,推荐的食谱既营养均衡又操作性极强,我那些焦头烂额的厨房时光都变得有条不紊起来。这本书最打动我的,是那种尊重孩子天性的态度。它强调的不是“如何让孩子听话”,而是“如何理解孩子在说什么”,这种视角上的转变,让我和宝宝的互动质量提升了好几个档次。我强烈推荐给所有正在经历“宝宝两岁大魔王”阶段的父母,这本书绝对是你们的“定心丸”和“行动手册”。
评分这本书对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的描述,精准到让我感到有些“可怕”——因为它太贴合我女儿目前的表现了!特别是关于“物权意识”和“分享”的探讨。我以前一直强迫孩子“要分享”,结果导致她更紧紧地抱住自己的玩具,并伴随着大哭大闹。这本书明确指出,在特定的发展阶段,物权意识是孩子建立自我边界的关键,强迫分享会破坏这种边界感。它建议我们先尊重孩子的“不分享”,转而教导“轮流玩”的概念,并用更积极的语言引导。这个改变不仅仅是词语上的调整,更是对孩子心理需求的尊重。我照做了,现在女儿学会了主动展示她的玩具,虽然还没有完全学会分享,但抵触情绪大大减少了。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提供的是基于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的“脚手架”,而不是一蹴而就的“速成秘籍”。它让你明白,所有的“问题行为”背后,都有一个尚未被满足的发展需求在推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