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360集團創始人兼CEO周鴻禕首部係統闡述其20年産品理念的圖書。
2. 企業傢級産品經理,傾囊相授,每一位互聯網從業者不可錯過的爆品打造指南。
3. 係統闡述、細節研討、案例翔實,好讀、好用。
周鴻禕作為知名的産品經理之一,一手打造瞭眾多國民級的産品。他關於打造爆款的理念,比如剛需、高頻、“小白”思維等,已成為網絡熱詞而被廣泛接受。
周鴻禕在創業黑馬學院“産品實驗室”的內部教程,係統總結其20年産品經理的心得,不僅將以往的理念進行總結、歸納,而且在與包括各方麵創業者、産品經理的碰撞後,將其觀念進一步升華,成為迄今為止將其産品理念傾囊相授的作品。
周鴻禕
中國産品經理之一,國民級安全産品締造者,創業黑馬學院導師。
360集團創始人兼CEO,以用戶體驗重新定義瞭互聯網安全。公司旗下360安全衛士、360殺毒、360安全瀏覽器等係列産品深受用戶好評。
推薦序 産品打造D一教材 / VII
序 言 我的産品經理之路 / XI
第1 章 ji緻産品的三個關鍵詞 / 001
如果你打算在産品經理這條路上走下去,打算研發齣一款膾炙人口的産品,務必關注三個關鍵性要素:剛需、痛點和高頻。換言之,你的産品需要符閤人性Z根本的需求,能抓住用戶痛點,並擁有較高頻次的使用場景。
剛需:不符閤人性的需求都是僞需求 / 003
痛點:在用戶的強需求上全力突破 / 012
高頻:衡量産品的重要標準 / 019
第2 章 “小白”思考法 / 027
我們平時所說的“小白”,就是我們的主力用戶,這是互聯網時代的商業模式。360 公司內部有一個口號叫“像白癡一樣去思考,像專傢一樣去行動”,萬不可反過來,變成“像專傢一樣去思考,像白癡一樣去行動”。
打破知識的詛咒 / 029
取捨源自用戶 / 035
打造“同理心” / 045
通過用戶反饋深度分析問題 / 053
第3 章 沒有用戶體驗,就沒有商業價值 / 061
我一直堅持用戶至上的理念,産品經理一定要以用戶體驗為D一原則。我們一定要把自己真正放到用戶的角度上,先做用戶再做客戶。如果一個産品不考慮用戶體驗,Z終一定會失去用戶。
隻有超預期纔叫用戶體驗 / 063
用戶體驗不能假設 / 070
抱怨是産品研發的靈感來源 / 078
損害用戶體驗的利益不可取 / 086
第4 章 我的智能硬件産品觀 / 091
和軟件相比,硬件的探索之路顯然更加坎坷,智能硬件更是難上加難。智能硬件雖然與互聯網和人工智能有諸多結閤,但市場上的很多智能硬件産品都過於強調互聯網化服務,而背離瞭智能硬件的本質。關於智能硬件産品,我頗有些心得想要與你分享。
80% 的智能硬件都是虛假的 / 093
智能硬件+ 雲端的人工智能 / 100
智能硬件交互任重道遠 / 103
智能硬件不可免費 / 108
不要跟“定位理論”作對 / 115
第5 章 産品經理成長之路 / 123
用戶需求和用戶體驗是一個閤格的産品經理必須關注的兩大關鍵點,然而這隻是D一步。隻有厚積纔能薄發,産品經理確實沒有什麼捷徑可以走,你能做的,隻有竭盡所能、精益求精。
忘掉完美,擁抱ji緻 / 125
臉皮要厚,不要怕挨罵 / 131
對老闆負責還是對自己負責 / 139
忘我,打破“成功的幻覺” / 143
保持好奇,“摺騰”不止 / 151
持之以恒,不要害怕重復 / 157
第6 章 優秀的創業者,大多是優秀的産品經理 / 163
如果你是一名優秀的産品經理,就有機會在一個創業公司成為一名靈魂人物,同時具備創業的可能性。如果你能夠做齣一款幾韆萬人都喜歡的産品,進而影響幾韆萬人的生活和工作,這比掙幾韆萬元的價值還要大。
創業需要仰望星空,更需要腳踏實地 / 165
聚焦,像針尖一樣刺破現有格局 / 169
創新是企業的責任 / 174
任何商業模式,都源自用戶需求 / 185
用Z簡單的方法創新 / 193
忘掉估值,迴歸創業的本質 / 202
第7 章 創業者的“道” / 207
隻有戰術沒有戰略,往往成不瞭大氣候。項羽贏瞭劉邦無數場,戰術上的優勢無可比擬,卻在戰略上一敗塗地,Z後輸瞭一場便隻能霸王彆姬、烏江自刎,此為明證,亦是警鍾。
創業者的本質是無畏 / 209
不裝、不端,有點“二” / 215
人是決定創業成敗的關鍵因素 / 222
對失敗寬容以待 / 230
調整心態,重新站立 / 235
附錄 ji緻産品實驗室 / 239
在ji緻産品實驗室裏,周鴻禕親自教導學員如何打磨、完善産品,並對學員的産品進行診斷,給齣改進建議。同時,周鴻禕還與學員就創業的實戰問題進行過多次深入交流。他精闢的點評和獨到的觀點令大傢受益匪淺,也對創業者頗有藉鑒意義。
老周問答 / 241
課後感悟 / 258
學員名錄 / 274
曾有員工找我反映:“周總,你太吹毛求疵瞭,我們産品的D一個版本就已經比市麵上的其他競品好很多瞭,為什麼還要一版一版地改進?”我認為這個觀點存在很大的問題。産品經理一定要在自己內心定下一個超過用戶預期的標準,而不是比競品好就滿足瞭。
用戶體驗,顧名思義是用戶的體驗,因此,標準的確立應該是根據用戶的感受,而不是根據競品。可能競品隻是三流水平,你做到二流,一看比競品好瞭,就覺得行瞭,實際上還遠沒有達到ji緻。
真正能夠成為爆款的産品,背後一定有一個追求ji緻的産品經理。
在iOS之前,智能手機的操作係統已經有很多瞭,但為什麼直到現在,用戶體驗Z好的操作係統依然是iOS?用比較粗放的方式看,都是手機操作係統,都提供瞭應用,功能相差得其實也沒有那麼多。但如果拿放大鏡看,會發現很多細節上的差異。
喬布斯就是一個追求ji緻的産品經理。有這麼一個故事,說在早期的iOS係統中,榖歌公司上傳瞭榖歌地圖App。喬布斯在將榖歌地圖App的圖標放大若乾倍後,發現第三行某個像素的顔色不對,他認為這嚴重影響瞭iOS係統的整體美觀,是對蘋果産品的一種不負責任。於是,喬布斯給榖歌高管打電話,要求榖歌公司立刻修正該像素的顔色,否則便要將榖歌地圖的圖標從iOS係統中刪除。
今天的很多消費者並不理智,他們更多地在意感性的層麵。他們選擇或拋棄一個産品,往往不是基於對産品本質的瞭解,更不是基於技術的優劣,而是基於産品點滴細節中的用戶體驗。在這種認知下,産品拼的不是功能和技術,而是細節體驗,這也是蘋果能夠顛覆手機市場的一個重要原因。
在我看來,蘋果公司的所有戰略無外乎用戶戰略和産品戰略,不斷發現並滿足用戶的需求,為用戶提供ji緻的産品體驗。喬布斯的關注點永遠是某個圖標是否精美、手機用起來是否順暢。比如,他專門為蘋果手機設計瞭一個圖形處理器,以保證蘋果手機界麵屏幕滾動時會讓用戶感覺更加順滑。
與同時期的競品相比,你的産品在功能和技術方麵不會相差太多,而用戶感知的往往是産品的細節,這時就需要你用産品經理的敏感去感受這種細節的差異。2016年3月的全國“liang會”上,“工匠精神”首次齣現在政府工作報告中,並由此成為輿論的熱門話題。所謂“工匠精神”,實際上就是一種精雕細琢、不斷完善的産品精神——做任何産品,都要堅持對産品負責的態度,注重每一個細節,為用戶提供遠超預期的體驗。這是每一個産品經理必備的品質。
我的産品經理之路
2016年,創業黑馬的牛文文讓我和他們的學員多交流交流,我覺得和創業者交流是非常好的事情,年輕創業者有活力、有想法,他們能不能從我身上學到什麼我不太確定,但是我確實能從他們身上學到很多東西。
之後,創業黑馬就為我辦瞭一個創業實驗室,邀請瞭15位創業者,我們一起做瞭幾次交流。本書的很多內容,是我和創業實驗室的成果,也有一些是我分享的內容。
這本書的名字雖然叫《ji緻産品》,但並不是具體教你怎麼使用産品經理工具的,所以也很適閤創業者看。而且我覺得,優秀的創業者,大多數都是優秀的産品經理。
雖然我說自己是産品經理,但是我並沒有刻意把自己訓練成為一個産品經理。以前我有個不是很恰當的觀點,覺得人人都可以成為産品經理,因為每個人都是有需求、有欲望的。當你發現一個需求之後,去實現它,這是産品經理要做的事情。
我是放養長大的,我們生於70年代的這代人,小時候物質生活比較匱乏,沒有手機、電腦,玩的玩具很多都是自己做齣來的。比如我們院子裏的小夥伴,就自己做過露天電影院。
露天電影院是如何被小孩復製齣來的呢?其實就是用毛筆和墨水在玻璃片上塗抹上各種圖案,然後再用手電筒進行照射,把光投射到大屏幕上。現在看,這其實就是一個簡易的幻燈片。小夥伴們用這些幻燈片編成故事,有人拿著手電筒,有人負責換玻璃,有人負責在旁邊照看著,有人在旁邊講故事。
我小時候也利用木頭綫軸、橡皮筋等物品做過自動小汽車,還用鋼絲做彈弓槍。相信很多人的童年都有這樣的經曆,所以每個人都有成為産品經理的潛質。但是,為什麼我覺得“人人都可以是産品經理”的觀點又有局限性呢?
通常情況下,我們自己的需求是很容易被發現的,但優秀的産品經理應該能夠站在用戶的角度思考:我們發現的需求,是真需求還是僞需求?這一點我在書裏寫得比較詳細瞭,剛需、痛點以及高頻,是做齣好産品的關鍵詞。
發現産品的這些特性是産品經理的優秀能力,這種能力是在工作和生活中日積月纍形成的。産品經理往往容易自以為是,覺得自己的東西就是完美的,自己想的就是對的。但是,一個閤格的産品經理,不僅要站在産品經濟的角度思考問題,也要站在用戶的角度去思考。
除瞭功能需求,很多時候,還要站在用戶的角度思考,比如用戶體驗、用戶的使用方式和方法。我在大學期間有過創業經曆,D一次創業我做瞭一款硬件産品,用來清除計算機病毒的電腦外接卡設備,我給它起瞭個名字叫“Master防病毒卡”。當時這個産品需求是有的,雖然中間遭遇各種麯摺,但Z終我們還是把這個産品做齣來瞭,並且在一個guo傢級的比賽中獲瞭奬。一切看起來都十分美好,似乎已經能夠看到産品推嚮
市場後獲得巨大成功的場景。當時我們從學校周邊的企業開始銷售“Master防病毒卡”,
僅僅賣齣去幾十份之後,我們就遭遇到毀滅性的打擊,我們發現防病毒卡在用戶電腦上的錶現與我們測試時的錶現幾乎可以說是有著天壤之彆。用戶買迴去插在他們的電腦上之後,不僅有軟件衝突,還會齣現一些硬件問題,甚至導緻一些用戶的電腦無法開機。
這對當時一心想做個“産品瘋子”的我可以說是天大的打擊,之所以會齣現這樣的情況,是因為我們Z初的測試是在學校的機房,機器配置幾乎沒區彆,然而我們沒有考慮到用戶使用的設備配置韆差萬彆,用戶的使用場景遠比我們實驗室裏的復雜得多,因此一定要從用戶的角度去思考問題。
現在做産品,雖然不太容易齣現我當時的那種徹底崩塌的情況,但依然有很多不考慮用戶使用習慣的問題。很多産品經理相當固執,隻相信自己的直覺,這是産品經理的大敵。反病毒卡失敗之後,我原本是有機會轉嚮做軟件反病毒的,但由於自己的固執,Z終錯過瞭。
緊接著,我又犯瞭産品經理或者說創業者容易犯的另一個錯誤:不夠專注。我選擇瞭切入另一個行業,做瞭一款平麵廣告創意係統。實際上,這並不是百分之百的原創産品,而是一個把國外軟件漢化後與硬件捆綁在一起的綜閤性産品。
可以說,當時這個平麵廣告創意係統與市場上其他競品相比,基本上沒有什麼創新。因此,這個項目不僅很快被其他人抄走形成競爭,在後來麵對強大競爭對手的擠壓時,幾乎也沒有反手之力。
作為一個産品經理,我的成長就是不斷地踩坑、爬齣來又跌進去的過程。迴首做過的産品,Z讓我驕傲的,可能就是童年用鋼絲做的可以發射紙團的手槍瞭。因為當時的那個小孩,做産品的心是純粹的,希望為自己做一個各方麵都非常ji緻的玩具。
重要的是,當時作為“産品經理”的我,不僅明白自己的需求,還擁有強大的“同理心”,發現瞭用戶(也就是我)的真需求,並且能夠保持好奇,不斷摺騰。
拿到《極緻産品》這本書,我首先被它強烈的“周鴻禕製造”的標簽所吸引。作為奇虎360的董事長,周鴻禕的經曆本身就是一部互聯網發展史的縮影,他的觀點和實踐無疑具有極高的參考價值。這本書由中信齣版社齣版,正版保證讓我購書無憂。我一直相信,一個成功的企業,其産品必然有其獨到之處,而“極緻”二字,更是將這種追求推嚮瞭頂峰。我希望通過閱讀這本書,能夠深入理解如何在産品設計、功能打磨、用戶體驗等各個環節,將“極緻”的精神貫徹到底。這本書的定位是暢銷書,這說明它一定觸及到瞭當下市場最迫切的需求,也意味著書中蘊含著不少能引起讀者共鳴的智慧。我特彆期待書中能解答一些我長久以來的睏惑,比如,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如何做齣“極緻”的産品?又比如,如何平衡用戶需求和商業利益,在追求極緻的同時,依然能夠保持産品的生命力?我希望這本書能為我提供一套係統的思維框架,讓我能夠跳齣日常的瑣碎,從更高維度去審視産品,從而找到屬於自己的“極緻”之路。
評分剛拿到這本《極緻産品》,從封麵和書名上就透著一股不凡的氣勢。周鴻禕這個名字,在國內互聯網圈可謂是響當當的,他創辦的360更是很多人上網的“啓濛”夥伴。這本書是中信齣版社齣版的,包裝很精美,看得齣來是正版書籍,這點讓我很放心。我一直對産品經理這個職業充滿好奇,也想瞭解那些真正能改變用戶習慣、甚至影響一個行業的産品的背後是怎麼誕生的。這本書的“暢銷書”標簽也讓我覺得,裏麵的內容一定有很多值得藉鑒的地方,能夠幫助我理解“極緻”這個概念在産品打造中的真正含義。我尤其期待書中能夠分享一些具體的案例,讓我能夠看到理論是如何落地,一個想法是如何一步步變成一個讓無數人喜愛甚至依賴的産品。同時,作為董事長,周鴻禕的視角肯定不僅僅局限於技術層麵,我更想知道他在戰略、用戶洞察、市場推廣以及如何建立一個有戰鬥力的團隊等方麵,有著怎樣的深刻思考和獨到見解。這本書給我的第一印象是專業、權威,同時又充滿實踐指導意義,我很期待它能給我帶來思維上的啓迪和實操上的幫助。
評分《極緻産品》這本書,給我的第一感覺就是“乾貨滿滿”。周鴻禕的名字就足以說明這本書的份量,畢竟他是互聯網界一位極具傳奇色彩的人物,他的思想和實踐往往能引領行業潮流。中信齣版社齣版的這本書,在裝幀設計上就顯得非常大氣,一看就是正版的好書。我選擇購買這本書,很大程度上是齣於對“極緻”二字的強烈好奇。在如今競爭激略的市場中,什麼樣的産品纔能脫穎而齣?“極緻”到底意味著什麼?是功能上的完美無缺?還是用戶體驗上的登峰造極?我希望這本書能夠為我揭開“極緻産品”的神秘麵紗,讓我看到那些成功的背後,究竟隱藏著怎樣的努力和智慧。作為一本暢銷書,我相信它一定能夠觸及到許多産品從業者以及對産品有興趣的讀者的痛點和癢點。我個人尤其期待書中能夠分享一些關於“快速試錯”和“迭代優化”的實操方法,因為我總覺得,偉大的産品並非一蹴而就,而是在不斷的嘗試和改進中逐漸打磨齣來的。這本書,給我一種預感,它將是一次深刻的學習體驗,讓我受益匪淺。
評分我一直對“産品”這個概念情有獨鍾,特彆是那些能夠深刻改變人們生活方式、甚至在用戶心中留下烙印的“爆款”産品。而《極緻産品》這本書,恰恰擊中瞭我的興趣點。周鴻禕這個名字,本身就代錶著一種顛覆和創新,他所創立的360更是互聯網領域的一個傳奇。由中信齣版社齣版,這本書的質量讓我很是期待。我之所以會被“暢銷書”這個標簽吸引,是因為它往往意味著這本書的內容能夠觸及到大眾的需求,或者提供一些具有普遍價值的見解。“極緻”這個詞,在我看來,是一種對完美的不懈追求,也是一種將用戶體驗做到無可挑剔的決心。我非常想知道,在周鴻禕看來,“極緻”的産品到底是什麼樣的?它需要具備哪些要素?又該如何一步步去實現?我希望這本書能給我帶來一些關於用戶思維的全新視角,讓我理解如何真正站在用戶的角度去思考産品,如何挖掘用戶潛在的需求,並將其轉化為具有競爭力的産品優勢。這本書,於我而言,不僅僅是一本書,更是一次學習如何打造卓越産品的寶貴機會。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就給我一種撲麵而來的“硬核”感,而“周鴻禕 著”更是這股硬核的保證。作為360的創始人,周鴻禕身上有著太多互聯網的印記,他的經曆本身就是一部生動的教材。中信齣版社推齣的這本書,其正版性毋庸置疑,也讓我對內容的權威性有瞭初步的信心。“暢銷書”的標簽則預示著這本書的普適性和吸引力,想必能夠引發廣泛的共鳴。我選擇這本書,是希望能夠從一位真正實踐者那裏,學習如何將“極緻”這個看似虛無縹緲的概念,轉化為具體可見的産品力。我關注的是,在競爭激烈的互聯網賽道上,如何纔能做齣真正讓用戶“驚艷”的産品?這本書是否會分享一些關於“用戶第一”的深刻洞察?或者關於如何構建一種鼓勵創新、擁抱失敗的企業文化,從而孕育齣“極緻”産品的秘訣?我希望能在這本書中找到答案,不僅僅是理論層麵的闡述,更期待能夠看到一些鮮活的、具有啓發性的案例分析,從而幫助我更好地理解和實踐“極緻産品”的精髓。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