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住!彆插手!讓孩子獨立的自我管理課:閤理安排時間》:孩子像算盤珠子似的,撥一下動一下,傢長火冒三丈,孩子卻還是磨磨蹭蹭。本書讓孩子知道管理好時間,是自己的事情。並在傢長的指導下,逐步建立“ 時間觀念 ”,學會“高效時間管理”,安排事情的先後順序,計算還剩多少時間,閤理地分配時間。
《忍住!不插手!讓孩子獨立的自我管理課:整理好身邊的物品》: 孩子習慣於亂扔亂放,脫下來的襪子隨手扔在地上,脫下的睡衣像蟬殼一樣立在沙發上,書桌上永遠亂七八糟地堆著文具和學習資料。 本書不光引導孩子主動參與整理,還從分類開始,教給孩子正確的整理方法,從整理好自己的玩具開始,*終讓孩子學會整理身邊的物品,從而培養清晰的邏輯思維能力。
《忍住!不插手!讓孩子獨立的自我管理課:正確的金錢觀》:現在的孩子生活在富裕的時代,不知道錢到底是什麼,也從不懂剋製欲望,想要什麼都纏著大人買,這樣長大後很可能為瞭想要的東西而負債纍纍。本書讓孩子懂得金錢的來之不易,學會閤理分配,通過讓孩子有償做傢務的方法,教導孩子正確的金錢觀。 作者簡介高取誌津香
非營利機構法人 JAM網站代錶 “語言訓練夏令營”組織者
作為關注消費者問題和孩子培養問題的記者活躍於新聞界,1998年前往美國。同美國的友人一同創立瞭JAM網站。在報紙、雜誌、書籍上宣揚“訓練孩子的自立性”的理念。在各地舉辦瞭多場演講。現任神奈川縣兒童教育支援委員會委員,緻力於兒童的培育和教育工作。
日本NPO法人 JAM網
JAM網站是,Japanese & American Mothers的首字母的縮寫。是日本、美國兩地父母、孩子和教師互相交流的平颱。2002年,JAM依托美國的取材,根據日本的實際情況提齣瞭溝通技巧和訓練方法。在社會各界,引起很大反響。2003年10月,JAM轉變為培養孩子和父母、老師溝通技巧的非贏利機構。以父母子女和教育者為對象,在全國各地舉辦瞭多場講座和研討會。 目 錄《閤理安排時間》
1、孩子的自我時間管理
“快去做!” / 2
讓孩子自己管理時間 / 6
讓孩子學會自己“管理時間” / 10
2、傢長需要考慮的問題
為什麼要讓孩子學會時間管理 /16
瞭解孩子的時間感 / 19
要讓孩子明白,這到底是誰的時間 /23
通過時間管理,讓孩子養成良好的生活規律 / 28
3、訓練開始!
加強孩子的時間意識 / 36
訓練 1 現在,幾點? 培養時間意識 / 39
感受時間 / 40
訓練 2-1 明白瞭什麼? 意識到時間 / 43
訓練 2-2 花費瞭多少時間? 意識到時間 / 44
觀察生活 / 45
訓練 3 我的一天 意識到自己的行動 / 48
給時間分段 / 49
訓練 4 劃分時間 按照時間約定來完成工作 / 54
列清單整理大腦 / 55
訓練 5 想做的事情 vs 必須做的事情 列清單 / 59
給“想做的事”和“該做的事”排序 / 60
訓練 6 貼上便簽,提升效率 列清單和排序 / 63
按照事件重要程度和緊急程度給清單排序 / 64
指導 1 指導孩子學會排序 / 68
為行動設定目標 / 70
練7-1 早晨時間分配錶 規劃早晨時光 / 74
訓練 7-2 明智的消費者 練習製訂計劃 / 74
讓孩子養成根據目標倒推計劃的習慣 / 75
訓練 8 給爸爸的驚喜 :爸爸的生日派對 根據計劃推算時間 / 79
要在時間分配上下功夫 / 80
訓練 9 目標 300 分 分配工作時間 / 83
分步驟完成該做的事 / 84
訓練10 外齣計劃 分步驟行動 / 87
培養專注力 / 88
訓練11 實踐!間隔學習法 提高專注力 / 92
悠閑時間 / 93
4、行動起來吧!
父母不要對孩子指手畫腳 / 100
指導 3 按照時間錶安排行動 / 105
美國的時間管理教育 / 106
製訂計劃,實踐 / 112
指導 4 製訂計劃,實踐 / 117
製訂中長期計劃 / 119
訓練12 任務金字塔 製訂長期計劃 / 124
存儲時間,製作憑證 / 126
訓練13 把時間存起來 提升乾勁 / 129
計劃受阻時,父母該采取的說話方式 / 130
不能順利進行時的計劃修正法 / 133
指導 5 為什麼非要父母提醒 / 137
讓孩子自己管理時間 / 139
訓練14 和爸爸會閤 時間管理 / 141
讓孩子心懷夢想 / 142
附錄 如何與不同類型的孩子溝通 / 146
後記
相關製作人員的話 / 150
《整理好身邊的物品》
1、整理的規則
睏擾大傢的“收拾難”問題 / 2
孩子收拾不瞭,很正常 / 5
指導溝通有訣竅 / 8
自立第一步,從收拾身邊點滴開始 / 12
測試 孩子能做到的事 / 14
2、怎樣分類纔更好
想整理,先分類 / 18
嚮美國小朋友學分類 / 21
訓練 1 宣傳單上的分類遊戲 按照類彆進行分類 / 25
訓練 2 鯨魚 PK 金槍魚 利用圖示法進行比較 / 26
訓練 3 區分太陽和月亮 通過錶格進行比較 / 27
分類訓練始於生活點滴 / 28
訓練 4 垃圾其實是資源 按照規則分類 / 31
嘗試給抽屜裏的東西分類 / 32
訓練 5 整理抽屜 找到實用的分類方法 / 35
自己用起來方便的分類最重要 / 36
訓練 6 找到適閤自己的分類方法 / 38
3、需要父母思考的問題
讓孩子整理前,父母要注意這些 / 44
要有參與意識 / 46
指導 1 督促整理 / 50
確定物品擺放的位置 / 51
指導 2 想想玩具應該放在哪兒 / 56
如何不費力地把東西放迴原處 / 58
保持一定的空間 / 64
訓練 7 包內探秘 提高空間意識 / 66
處理掉不要的東西 / 67
指導 3 處理掉不需要的東西 / 70
訓練 8 跳蚤市場初體驗 教導孩子要愛惜東西 / 71
如何與傢人攜手打造更舒適的生活環境 / 72
掌握整理文件的方法 / 76
訓練 9 歸檔 整理各類文件資料 / 80
4、行動起來吧!
培養整理的習慣 / 84
讓孩子瞭解“自己的責任” / 86
訓練10 誦讀聯絡簿 做到不丟三落四 / 89
孩子能獨立完成前,父母要從旁照看 / 90
遭遇睏難怎麼辦/ 95
就算采取措施也不能順利推進 / 100
訓練11 給自己充電 父母的作業 / 104
清晰傳達需要孩子做的事 / 105
確認孩子是否真的明白,“提示”有技巧 / 108
積纍微小的成功體驗 / 110
訓練12 奬勵印章 整理完成後,給孩子蓋印章 / 113
孩子做到瞭要錶揚,沒做到要重新做 / 114
指導 4 遵守規則 / 117
提高熱情大作戰 / / 119
訓練13 模擬實戰 提高乾勁 / 121
訓練14 預備,開始!享受整理的樂趣 / 122
訓練15 大掃除 享受整理的樂趣 / 123
寫給心中有他人的孩子 / 124
附錄 如何與不同類型的孩子溝通 / 126
後記
相關製作人員的話 / 130
《正確的金錢觀》
1、孩子的金錢觀
生活在物質富裕時代的孩子們 /2
不要忌諱和孩子談錢 / 6
樹立孩子的“金錢觀” / 10
2、父母需要考慮的事
孩子應該在怎樣的金錢環境中生活 / 16
指導 1 收到壓歲錢要心懷感激 / 22
生活中,要和孩子“談錢” / 24
附錄 和錢有關的詞語 / 28
訓練 1 尋找和金錢相關的話題 擴展對金錢的認識 / 31
教孩子學習和金錢相關的等式 / 32
訓練 2 尋找免費物品 思考經濟的構成 / 34
嚮孩子傳遞金錢的價值 / 35
測試 看看父母是怎麼花錢的 / 40
對待金錢要慎重 / 42
訓練 3 什麼顔色? 硬幣和紙幣中包含的重要意義 / 45
思考 :錢買不來什麼 / 47
3、有計劃的支配金錢
有錢纔能生存 / 52
訓練 4 自己的錢 計算個人生活成本 / 57
訓練 5 十八歲,開始計劃旅行 將生活費具體化 / 58
收入來源 / 59
訓練 6 偶爾也要吃粗糧 培養收支意識 / 62
和孩子談談工作 / 63
訓練 7 Hello~Work~ 想想他是乾什麼工作的 / 67
打工賺錢 / 68
訓練 8 尋找打工機會 意識到賺錢的不易 / 73
在購物中,學習經濟知識 / 74
訓練 9 定點觀察 發現價格的變化規律 / 78
訓練10 成為能夠發現“不同”的孩子 注意價格 / 79
讓孩子瞭解與銀行相關的知識 / 80
關於藉錢 / 85
捐贈 / 90
訓練11“24 小時電視”募捐 體驗捐款 / 92
附錄 捐贈清單 / 93
4、開始實踐吧!
關於零花錢 / 96
零花錢,怎麼給? / 100
指導 2 給多少零花錢閤適? / 107
零花錢應該怎麼花 / 109
如果孩子對你說“零花錢不夠用” / 116
不能順利進行的時候 / 121
控製欲望 10 元購物訓練 / 124
訓練12 是你的話怎麼辦? 控製欲望 / 127
成為一個明智的消費者吧 / 129
訓練13 選擇價格實惠的巧剋力 核對每剋的單價 / 132
防止捲入危險契約 / 133
讓孩子學會自立 / 136
附錄 如何與不同類型的孩子溝通 / 139
後記
相關製作人員的話 / 143
這本書真的是讓我醍醐灌頂,特彆是關於“放手”的那個章節,我一直以為自己是開明的傢長,但事實證明,我的“幫助”更像是一種無形的束縛。我記得我女兒上周說想自己規劃周末的活動,我習慣性地就開始在腦子裏列齣一堆“建議”清單,想幫她把時間安排得更有效率。結果,我強忍著沒說齣口,隻是問瞭她一句:“你覺得怎麼安排最開心?”她愣瞭一下,然後眼睛亮瞭,開始滔滔不絕地講她的計劃。看著她自信滿滿的樣子,我纔意識到,我為她做的所有“完美規劃”,其實都是在剝奪她探索和犯錯的機會。這本書讓我明白瞭,真正的愛,是提供一個安全的環境,讓她自己去試錯,而不是事事代勞。它不是簡單地教你撒手,而是教你如何在放手的同時,依然能成為孩子最堅實的後盾。它讓我開始重新審視自己過去那些“為你好”的齣發點,很多時候,我隻是想掌控局麵,而非真正尊重孩子的成長節奏。這本書的理念非常務實,它沒有空談理論,而是提供瞭很多具體的場景和對話引導,讓我在日常生活中就能實踐齣來。
評分這本書的敘事方式非常生動,讀起來完全不像一本育兒理論書籍,更像是一位經驗豐富的過來人,坐在你對麵,拉著你的手,一句一句地幫你把那些糾結的心結解開。我特彆喜歡其中關於“挫摺教育”的探討。我過去總是把孩子保護得太好,生怕他遇到一點點睏難就心灰意冷。結果呢?他稍微遇到點學習上的瓶頸,就立刻想要放棄。這本書裏提到,挫摺是孩子建立韌性的必經之路,隻有自己爬起來的經曆,纔能真正構建起強大的內在驅動力。讀到這部分時,我正在糾結是否要幫孩子寫一份拖延已久的報告,看完後,我默默地把電腦關瞭,告訴他:“這個睏難,你需要自己想辦法剋服。”接下來的幾天雖然很煎熬,我聽到瞭抱怨,看到瞭掙紮,但最終,他自己找到瞭突破口,那種成就感是任何語言鼓勵都比不上的。這本書讓我意識到,我的焦慮,很多時候是源於對孩子能力的低估,而這種低估,恰恰是阻礙他成長的最大障礙。
評分坦白說,一開始我對這種“彆插手”的標題持保留態度的,總覺得教育不可能完全放任自流。但深入閱讀後發現,這本書的核心思想絕不是“撒手不管”,而是一種更高階的“賦能式管理”。它教會我們如何精準地判斷“何時該退後一步”和“何時需要提供恰到好處的支持”。比如,在孩子進行一項需要長期堅持的愛好時,我們通常會因為看不到立竿見影的效果而感到焦慮,從而不斷催促或乾預。這本書則提供瞭一套評估孩子“投入度”和“興趣點”的工具,幫助傢長區分是孩子真的遇到瓶頸瞭,還是我們自己的耐心耗盡瞭。它強調瞭“耐心等待”本身就是一種有力的教育方式。這種細膩的區分和實用的工具,讓我能夠更有底氣地麵對教育過程中的不確定性,真正做到既不溺愛,也不扼殺。這本書帶來的改變是潛移默化的,它重塑瞭我和孩子之間的互動模式,帶來瞭久違的和諧與尊重。
評分我發現,這本書的獨特之處在於,它真的從孩子的角度齣發,去描繪瞭“被插手”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以前我總覺得,我隻是在“指導”,孩子應該能理解我的用心良苦。但書裏通過一些孩子的第一人稱敘述,讓我冷汗直流——原來那些我以為的“熱心幫助”,在孩子眼裏,是充滿質疑和壓迫感的。特彆是關於時間管理的部分,我一直用傢裏的“行程錶”來約束孩子,總覺得這樣纔能保證效率。但這本書讓我看到瞭,當孩子被要求完全按照外部設定的時間錶生活時,他的內在動力是如何被一點點磨滅的。它提供瞭一套非常巧妙的轉換方法,從“規定時間”轉嚮“設定目標”和“自我評估”,讓孩子真正對自己的行為負責。這種思維模式的轉變,對我這個習慣瞭“控製”的傢長來說,是一次徹底的顛覆。閱讀體驗上,它邏輯清晰,層層遞進,讓人讀完後立刻想付諸實踐,而不是束之高閣。
評分這本書最打動我的,是它對“成功”定義的多維解讀。我們很多傢長,包括我自己在內,都把“成功”和“高分”、“名校”劃上瞭等號,因此我們在教育中也無形中將這些目標強加給瞭孩子。這本書卻花瞭大量的篇幅去探討“自我效能感”和“內部動機”的重要性,指齣隻有當孩子找到瞭自己真正熱愛的領域,並且有能力獨立解決問題時,外在的成功纔會自然而然地發生。我有一個習慣,隻要孩子考試成績不如預期,我就會立刻介入,分析試捲,指齣問題,恨不得幫他重寫一遍。這本書讓我意識到,這種“過度分析”恰恰是在告訴孩子:“你不行,你需要我來拯救。”讀完後,我學會瞭更冷靜地麵對成績單,更多地去關注他解決問題的思維過程,而不是最終的結果數字。它提供瞭一種更宏觀、更長遠的教育視角,讓我從短期的分數焦慮中解脫齣來,真正關注孩子的終身幸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