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你會教孩子嗎:是教齣來的
定價:25.00元
作者:鄭繼超
齣版社:九州齣版社
齣版日期:2001-09-01
ISBN:9787801146731
字數:
頁碼:285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你會教孩子嗎:是教齣來的》孩子一生的命運其實就掌握在你的手中。為人父母。可貴者在於發展孩子天賦的內在力量,使其不怕挫摺,勇於挑戰,在社會上能盡其纔,達到他應有的地位,這就是教育的終目的。
每個父母親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成功,但是成功的定義很廣,而且重要的是,孩子必須通過父母親的正確指導。纔能順利地將自己的潛能發揮齣來。因此,身為傢長的我們,是否有能力成功地培養齣的孩子,就成為首要條件。
其實,教養本身並不睏難,透過專傢的成功經驗。從瞭解孩子的特徵到順勢引導,甚至給予孩子正確觀念的建立等等,都是傢長所不可忽略的重點。運用一本實用的教養參考手冊,對於傢長來說,更顯得重要。
內容提要
教育孩子,應該施以愛的教育,一味打罵,將造成孩子頑強固執的偏狹個性。但父母也不能把孩子視同“寶物”,為他做好每一件事。這對他也並無好處,隻會造成他的懦弱與依賴,反而害瞭孩子。
每個孩子都是的,不要因錯誤的一句話,毀瞭孩子的自信心;不要讓自以為是的教育方式,誤瞭孩子的一生;不要使溺愛,成為孩子一生的絆腳石;讓孩子知道,無論如何父母都是深愛他的。
目錄
章 學會做個高智商的父母
1.努力營造民主和諧的傢庭環境
2.你的語言傳遞著你的價值觀念
3.你是否真正瞭解自己的孩子
4.改變你的語調敞開你的心扉
5.與孩子討論比訓話更重要
6.不要將孩子推嚮抵製的邊緣
7.不要過多乾涉孩子的事情
8.父母的決定要言齣必行始終如一
9.不要把孩子逼上梁山
10.不要再嚮孩子說那些忌語
11.不要強迫孩子做事
12.不要“慷慨”許諾
13.學會創造性地“對付”孩子
14.學會給孩子留點麵子
15.不要把談話引嚮對立
16.給孩子以成長需要的愛
17.什麼時候該說些什麼
第二章 讓自信陪伴孩子成長
18.為什麼要培養孩子的自信心
19.不要打擊幼兒的自信心
20.不要挖掘溫柔的“陷阱”
21.接受鼓勵是孩子成長的重要內容
22.怎樣鍛煉孩子的勇氣
23.美國孩子為什麼膽大
24.鍛煉孩子的勇氣對於父母自身的勇氣也是個考驗
25.鼓勵孩子積極參加有挑戰性的運動
26.為什麼要對孩子進行磨練
27.要增強孩子對失敗的承受力
28.告訴孩子怎樣麵對挫摺
29.不要心痛孩子吃苦
30.怎樣培養孩子的意誌力
31.怎樣幫助孩子延遲滿足
32.怎樣讓孩子玩齣名堂
第三章 如何對待孩子的挑釁行為
33.怎樣理解孩子的攻擊行為
34.孩子為什麼會無理取鬧
35.為什麼孩子把父母的話當耳邊風
36.父母要學會從與孩子的衝突中撤離
37.用自然結果法解決與孩子的衝突
38.利用自己的解決與孩子的衝突
39.孩子當眾發難的處理方法
40.用堅決的行動製止孩子的鬍鬧
41.有時忽視也是一種力量
42.要學會不進行責罵來引導孩子
43.尋找疼愛與規訓之間的平衡
44.灌輸獨立意識擺脫孩子的“糾纏”
第四章 讓孩子成為學習高手
第五章 讓孩子學會生存學會做人
第六章 做父母的基本功
作者介紹
文摘
不嚮孩子透露自己的內心世界,隻習慣於道貌岸然地對孩子進行訓導,卻要求孩子嚮自己暴露一切,這種不平等的企求,當然不能取得好的效果。孩子們到瞭年齡便不願嚮父母吐露心事,而隻好去和同齡人交流想法。同齡人的經曆有限,經驗往往膚淺,思想也不成熟,孩子們雖在一起有過所謂更深的交流,但大傢都被同樣的問題睏擾,相對來說並得不到多大的提高,而父母卻因不平等的待遇失去瞭與孩子進行交流、引導的機會,這對孩子的心裏發展是一種妨礙和傷害。
父母嚮孩子敞露內心,錶現瞭對孩子的尊重與依賴,加強瞭與子女的情感聯係。這種交流在孩子逐步成熟時尤為重要。十幾歲的年齡是孩子們的黃金年華,但也是多事之鞦,父母與子女間在感情上有這樣密切聯係的,就容易溝通,從而有效地避免少年期容易遇到的問題,而要使孩子順利成長,父母與子女間的這種關係是需要長期、有意識地培養纔能獲得的。
當孩子開始詢問:“爸爸你為什麼不高興?是不是工作上有瞭麻煩?”之類話的時候,做傢長的就應該認真考慮一下是否該與孩子認真談一談?那麼談多少,怎麼談?如果我們輕易一語搪塞地對孩子說:“沒有什麼,很好。”或“不關你的事,快去玩你的去吧!”那我們可就一下子將孩子對父母那善良而美好的關心推開瞭!等於將一顆關懷他人的心冷酷無情地擋在門外瞭!孩子所得到的信息便是父母的事與我無關,凡隻要不關我的事,都不要管。這就是父母不讓孩子有愛心和責任心,就等於公開嚮孩子傳授並灌輸瞭“各人自掃門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的那種自我的腐朽意識和觀點。可見這樣做的話,日後我們也就沒有理由去抱怨自己的孩子不關心父母瞭。
序言
這本書的語言風格,有一種返璞歸真的力量。它沒有使用太多晦澀難懂的術語,即便是那些教育學上的概念,也被作者用非常口語化、甚至帶點幽默感的筆觸重新詮釋瞭一遍。這使得閱讀過程非常放鬆愉快,絲毫沒有學習的壓力感。我記得我是在一個周末的下午,泡瞭一杯茶,靠在沙發上讀完的。那種感覺就像是跟一位非常博學的、同時又非常懂生活的長輩在聊天,聽他們分享自己對人生的體悟。它討論的遠超齣瞭簡單的學習成績或行為規範,而是觸及到瞭如何培養孩子的獨立人格、如何建立穩固的親子聯結這些更深層次的命題。讀完後,我感覺自己的心境都變得平和瞭許多,對那些曾經讓我抓耳撓腮的育兒難題,都有瞭一種“原來如此”的豁然開朗。它真正做到瞭“潤物細無聲”的教育。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簡直太抓人眼球瞭!那種帶著點溫暖的米白色調,配上簡約卻又意味深長的字體排版,一下子就讓人感覺這不是一本枯燥的教育理論書籍,更像是一次深入心靈的對話。我是在書店的育兒區隨手翻到的,光是標題就讓我停下瞭腳步。“你會教孩子嗎:是教齣來的”,這句話像一根羽毛輕輕撓著我的心頭,讓我忍不住思考自己過去的一些教育方式。我記得當時隨手翻瞭幾頁,裏麵的案例似乎都非常貼近生活,沒有那種高高在上的專傢腔調,反而像鄰傢那位經驗豐富、又極具智慧的長輩在娓娓道來。尤其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它似乎沒有直接給齣標準答案,而是通過一係列引導性的提問,激發讀者自己去探索和發現。這感覺太棒瞭,它不是填鴨式的知識灌輸,而是提供瞭一把鑰匙,讓我們自己去開啓那扇通往理解孩子心靈的門。那種被尊重的閱讀體驗,在如今市麵上琳琅滿目的育兒書中,是相當難得的。它讓我對“教”這個字的理解,有瞭一個全新的、更具人性化的視角。
評分說實話,我原本對這類書籍抱持著一種審慎的態度,畢竟市麵上太多打著“教育秘籍”旗號的暢銷書,讀完之後往往覺得空泛無力。但這本書給我的感覺完全不同,它更像是一本陪伴成長的工具箱,裏麵裝的不是錘子和釘子,而是各種精巧的放大鏡和顯微鏡。我特彆欣賞作者敘事時的那種節奏感,行文流暢,邏輯清晰,但絕不生硬。比如,書中提到一個關於孩子“延遲滿足”的小故事,那個場景描寫得栩栩如生,我幾乎能感受到孩子在那個瞬間內心的掙紮與最終的釋然。這不是教科書上的定義,而是活生生的教育瞬間。讀完那個故事,我反思瞭自己平時在處理孩子的小挫摺時,是不是反應過度瞭,是不是無意中剝奪瞭他們自己成長的機會。這種由內而外的觸動,比任何強硬的理論灌輸都要來得深刻和持久。它讓我們意識到,教育的本質,或許是靜待花開,而不是急功近利地修剪枝葉。
評分我是一個比較注重實際操作的人,純理論的東西看久瞭容易打瞌睡。這本書最打動我的地方在於,它把抽象的教育理念,轉化成瞭一個個具體可操作的“場域”。它沒有直接喊口號,而是通過對不同年齡段孩子心理發展特點的剖析,巧妙地嵌入瞭如何應對日常挑戰的策略。我記得其中有一章專門講“情緒管理”的,它沒有說“你要控製情緒”,而是提供瞭一種讓孩子“看見”自己情緒的方法,比如用顔色來代錶不同的感受。這種細膩的處理方式,體現瞭作者對兒童心理學有著非常深刻的洞察力。當我嘗試在日常生活中運用這些小技巧時,效果立竿見影。我不再覺得教養孩子是一場永無止境的戰鬥,而更像是一場需要耐心和創意的閤作。這本書的價值就在於,它把我們從“應該怎樣”的焦慮中解救齣來,引導我們去探索“如何纔能更好地陪伴”。
評分從裝幀設計來看,這本書的用紙質感非常好,拿在手裏沉甸甸的,有一種被認真對待的感覺。這種對細節的關注,其實也映射瞭書中對教育細節的重視。不同於市麵上很多隻關注“結果導嚮”的書籍,這本書似乎更聚焦於“過程的質量”。它反復強調“教”的真正含義,不是塑造,而是激發。我尤其欣賞作者在書中多次提到的“看見”的力量——看見孩子努力的過程,看見他們微小的進步,看見他們隱藏在叛逆行為下的真實需求。這種“看見”,纔是有效教育的基石。每讀完一個章節,我都會閤上書本,靜靜地在腦海裏重放剛纔讀到的觀點,並立刻將其與我自己的養育經曆進行比對和反思。它強迫我跳齣原有的思維定式,用一種更寬廣、更具同理心的視角去看待我的孩子。這不僅僅是一本育兒書,它更像是一麵鏡子,映照齣我自身在麵對成長課題時的不足與潛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