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培養高分高能孩子的120種方法
定價:32.00元
作者:木紫
齣版社:朝華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0-10-01
ISBN:9787505425361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大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本書作者選用瞭120個行之有效的方法,告訴傢長應該全方位地瞭解孩子的學習時間安排、作息狀況、興趣愛好、人個能力、情商素質、智力情況等,遵循孩子的成長規律,使用科學的教育方法,讓孩子從小養成良好的習慣和自強的能力,不斷強化孩子的自學意識和分析能力,不斷地贊賞和激勵孩子的積極行動,這樣,孩子遇到睏難時纔會不逃避、不退縮,纔能發揮齣自身的潛力,實現高分高能!
目錄
Chapter1 鎖定未來,培養孩子高分高能
方法1:告訴孩子“為什麼學習”
方法2:幫孩子建立學習熱情
方法3:給孩子一人利於成纔的童年生活
方法4:發現孩子未來的閃光點
方法5:讓科學引導孩子,實現高分高能
方法6:有主見是未來發展的基礎
方法7:消除孩子破罐子破摔的心理
方法8:對自己負責:不逃避學習
方法9:做聰明傢長,積極促進孩子學習
Chapter2 嗬護智力因素,提高學習能力
方法10:早期智力開發,讓孩子具有無限潛力
方法11:掌握記憶訣竅,增強記憶力
方法12:專注力強,成功率高
方法13:從現實齣發,提高觀察力
方法14:鼓勵和培養孩子獨立思考的能力
方法15:為孩子插上想象的翅膀
方法16:保護孩子的好奇心
方法17:注重培養孩子的創造性思維
方法18:吃好一目三餐,孩子智力發達
方法19:科學用腦,學習效率高
Chapter3 掌握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技能
方法20:藉鑒他人學習方法,但不生搬硬套
方法21:預習,提前進入角色
方法22:掌握方法,養成課前預習的習慣
方法28:預習點燃主動學習的熱情
方法24:不同科目,預習方法不同
方法25:做好假期預習,保證知識銜接
方法26:提高聽課效率,當堂知識當堂消化
方法27:既要聽好課,又耍做好筆記
方法28:緊跟老師思路,做課堂的主角
方法29:邊聽課邊思考
方法30:抓住課後兩三分鍾,做個小結
方法31:趁熱打鐵,當天課程當天復習
方法32:根據遺忘規律進行復習
方法33:巧妙做好臨考前的復習
方法34:寫作業,知識大練兵
方法35:把錯題集中起來,編輯錯題庫
方法36:科目不同,學習方法有區彆
Chapter4 改善偏科,培養“十”字型人纔
方法37:正確理解“人纔都偏科”的說法
方法38:關注學習細節,預防孩子齣現偏科
方法39:找對補習方法,弱科不弱
方法40:從孩子的個性齣發,改善偏科
方法41:改善偏科,不能進入的幾個誤區
方法42:從心理上解決偏科
方法43:補習偏科,文理科對癥
方法44:以特殊方法,把差的那科趕上去
方法45:消除消極心理,改變假性偏科
Chapter5 讓孩子具備“高分高能”心態
Chapter6 發揮目標效應,激勵孩子高分高能
Chapter7 良好的學習習慣促成高分高能
Chapter8 勇於挖掘學習潛能,實現不斷
Chapter9 建立良好的師生、同學關係
Chapter10 成大事,獨立而不倚
Chapter11 培養孩子快樂、進取的品質
Chapter12 做個強者,一生信心百倍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說實話,我剛拿到這本書的時候,還有點擔心內容會過於理論化,畢竟市麵上很多教育書籍都是一大堆晦澀的理論堆砌。但這本書完全沒有這個問題,它的語言風格非常平實、親切,讀起來一點都不費勁,就像一位知心朋友在跟你分享她的獨到見解。我特彆欣賞作者在探討“高能”方麵的獨到視角。很多傢長都隻關注“高分”,而這本書卻花瞭大量篇幅去探討如何培養孩子的創造力、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抗挫摺能力。這些“軟技能”在今天的社會中比單純的知識積纍更加重要,卻往往被應試教育所忽視。書中舉的很多例子都非常貼近生活,讓我能立刻聯想到自己孩子身上的具體情境,從而更容易理解和實踐書中的理念。這本書不是讓你去製造一個“考試機器”,而是真正引導你去培養一個全麵發展、適應未來社會挑戰的人。
評分這本書最大的亮點,在我看來,在於它強調的“個性化教育”。作者非常清醒地指齣,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不存在一套適用於所有人的萬能公式。書中有許多章節都在引導傢長如何去觀察和理解自己孩子的獨特天賦和興趣點,而不是盲目地跟風報各種補習班。我尤其喜歡其中關於如何設置“非學術性挑戰”的部分,這讓我開始重新審視我們傢庭周末的安排。以前總是被各種興趣班占據,現在我嘗試引導孩子去參與一些需要規劃和執行力的活動,比如一起規劃一次短途旅行或者完成一個傢庭小項目。這個過程不僅讓親子關係更融洽瞭,更重要的是,我看到瞭孩子在實際操作中展現齣的那種強大的組織能力和責任感,這是書本知識無法給予的。這本書讓我明白,真正的教育是發掘潛能,而不是填鴨式灌輸。
評分讀完這本書,我的感受是,它提供瞭一種非常平衡和可持續的育兒路徑。它沒有鼓吹“雞娃”的極端做法,反而提倡一種更具人文關懷和科學依據的教育方式。書中關於如何平衡學習壓力與身心健康的部分,處理得極其巧妙。它告訴我們,一個疲憊的頭腦是無法高效學習的,所以保證充足的休息、高質量的親子陪伴,甚至是如何進行有效的“放空”,都是培養高分高能孩子的必要環節。我尤其欣賞書中對於“情緒管理”的重視,它教會我們如何幫助孩子識彆和處理負麵情緒,這對於他們未來的社交和心理健康至關重要。這本書不是一本速效藥,而是一部詳盡的指南,它引導我們建立一個長遠的、健康的傢庭教育生態係統,讓孩子在愛與理解中自然而然地綻放光芒。
評分這本書真是讓人眼前一亮,特彆是對於那些在孩子教育上感到力不從心的傢長來說,簡直是一劑強心針。我一直覺得,所謂的“成功教育”不應該隻是盯著分數,更要注重孩子綜閤能力的培養,這本書在這方麵做得非常齣色。它沒有那種空洞的說教,而是提供瞭大量具體、可操作的建議。比如,書中關於如何激發孩子內在學習動力的部分,我深有體會。它不隻是告訴你“要鼓勵”,而是細緻地拆解瞭“怎麼鼓勵”的步驟,從日常的言語選擇到環境的營造,都給齣瞭非常實用的指導。我試著按照書中的建議調整瞭一些和孩子溝通的方式,發現孩子最近主動學習的意願明顯增強瞭,不再是那種被動應付作業的狀態。這種從根源上解決問題的思路,讓我覺得這本書的價值遠超一般的育兒指南。它更像是一個經驗豐富的教育者在旁邊手把手地教你如何與孩子建立更健康的互動模式,讓你在教育的路上少走很多彎路。
評分我是一位對教育質量要求比較高的傢長,對市麵上那些隻停留在口號層麵的書籍是嗤之以鼻的。然而,這本書的內容深度和廣度都超齣瞭我的預期。它不僅僅停留在“做什麼”的層麵,更深入探討瞭“為什麼這麼做”的教育哲學背景。作者在分析當代教育睏境時,錶現齣瞭非常深刻的洞察力,讓我這個“教育旁觀者”也深受啓發。書中提到的一種“成長型思維”的培養方法,對我改變自己教育孩子的固有思維模式幫助巨大。我過去總是不自覺地在孩子遇到睏難時錶現齣焦慮,無形中傳遞瞭“失敗是可怕的”這種信息。這本書提供瞭一種積極的重構方式,教我如何將每一次失敗都轉化為孩子成長的墊腳石。這種思維層麵的提升,是比任何具體技巧都更寶貴的財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