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一学就会的107 种西点
定价:29.8元
作者:黎国雄
出版社: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07-01
ISBN:9787553743844
字数:250000
页码:
版次:1
装帧:软精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西点传入中国的时间不长,但这种精致小巧的点心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欢,并且有越来越多的人迷恋上了自己制作西点,把它当成是生活的调剂品。精致好看的外表注定了西点的制作过程非常繁杂,同时还要发挥糕点师的想象力,给点心加上漂亮的外形和点缀。如果你是一个富有生活情趣且创造力的人,那么本书就为你量身定做。
更多精彩好书请点击这里:
href='#' target='_blank'>自己在家成功做饼干(您的**本零基础饼干制作宝典!)
href='#' target='_blank'>一学就会的119 种蛋糕(亲手做美味蛋糕,家庭烘焙的手册!)
href='#' target='_blank'>一学就会的111 种面包(烘焙新手的面包制作教科书!)
href='#' target='_blank'>
内容提要
本书分三部分介绍了107道*受欢迎的西点,读者可根据自身需要选择初级、中级和高级进行循序渐进的学习。书中配有详细步骤分解图,使读者一目了然,材料间的用料搭配更是到克,即便是初学者,也可以轻松上手。
目录
作者介绍
黎国雄:
1987年,制作了**本蛋糕专业画册,开创了顾客在蛋糕店看图片订制蛋糕的先河;
1993年,发明了**个塑料仿真蛋糕,改变了蛋糕店用奶油蛋糕做展示的状况,大大节约了成本。
2001年,研发了艺术陶瓷蛋糕,并获得国家。
2007年,发明了捏土仿真蛋糕,使蛋糕突破食品的范畴,向艺术的方向延伸。
携手多位烘焙名家,创办了黎国雄蛋糕烘焙中心,从创校至今,已为中国烘焙界培养了数万名烘焙技师。
文摘
蛋黄饼
材料
全蛋液、粟粉各75克,盐1克,砂糖110克,蛋糕油10克,低筋面粉150克,清水45毫升,香橙色香油适量,液态酥油35毫升
做法
1全蛋液、盐、砂糖、蛋糕油混合,先慢后快搅拌。
2拌打至蛋糊硬性发泡后,转慢速加入香橙色香油和清水。
3加入低筋面粉、粟粉,拌至完全混合。
4*后加入液态酥油,拌匀成蛋面糊。
5面糊装入裱花袋,在耐高温纸上成形。
6入炉,以160℃的炉温烘烤,烤约30分钟至金黄色熟透后,出炉冷却即可。
制作指导
蛋糊要尽量打起发,加入面粉和液态酥油时需边加入边搅拌,才可保持蛋面糊的硬度。
奶香薄饼
材料
奶油90克,糖粉100克,蛋清70克,低筋面粉90克,奶粉40克,奶香粉1克
做法
1把奶油、糖粉混合,拌至奶白色。
2分次加入蛋清,拌匀至无液体,再加低筋面粉、奶粉、奶香粉拌至无粉粒,拌透。
3倒在已铺上胶模的高温布上面。
4利用抹刀填满模孔,厚薄均匀。
5取走胶模,入炉以140℃的炉温烘烤。
6约烤20分钟,至完全熟透,出炉冷却即可。
制作指导
烘烤薄饼时要控制好炉温。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观察饼干的色泽,调低或升高温度,延长或缩短时间。注意出炉后要放凉,饼干才会变松脆。
菊花饼
材料
奶油60克,糖粉50克,液态酥油40毫升,清水40毫升,低筋面粉170克,吉士粉10克,奶香粉2克,草莓果酱适量
做法
1把奶油、糖粉混合在一起,打至奶白色。
2分次加入液态酥油、清水,搅拌均匀至无液体状。
3加入低筋面粉、吉士粉、奶香粉,拌至无粉粒状,拌透。
4装入已放了牙嘴的裱花袋内,挤入烤盘,大小均匀。
5在饼坯中间挤上草莓果酱作为装饰。
6入炉,以160℃烤约25分钟,至完全熟透,出炉冷却即可。
制作指导
可自由选择果酱来装饰饼干。
豪客饼干
材料
奶油75克,糖粉63克,蛋黄40克,低筋面粉75克,香草粉1克,蛋清43克,砂糖10克,杏仁片适量
做法
1把奶油、糖粉混合,搅拌均匀。
2然后分次加入蛋黄,完全拌匀。
3加入低筋面粉、香草粉,拌至无粉粒,拌透备用。
4把蛋清、砂糖倒在一起,打至呈鸡尾状。
5把步骤4分次加入步骤3中,搅拌均匀。
6倒入已铺有胶模、垫了高温布的表面。
7用抹刀把模孔填满,抹至厚薄均匀。
8取走胶模,在饼坯表面放上杏仁片装饰。
9入炉,以130℃的炉温烘烤,烤约20分钟,至完全熟透,出炉冷却即可。
制作指导
由于饼坯较薄,所以要控制好炉温;装饰果碎可依各人口味来选择。
乡村乳酪饼
材料
低筋面粉125克,泡打粉5克,盐1.5克,肉桂粉少许,奶油乳酪100克,牛奶10毫升,蛋黄1个,奶油少许
做法
1先将奶油乳酪和奶油混合,拌匀。
2将牛奶加入步骤1中,拌匀。
3将低筋面粉、泡打粉、盐和肉桂粉加入步骤2中,拌匀成团。
4将步骤3用保鲜膜包住,冷藏20分钟左右,拿出,擀开成1厘米左右厚度的面皮。
5将步骤4用梅花形状模具印出。
6将蛋黄拌匀,加少许牛奶打发,扫在饼皮表面。
7将步骤6放入烤炉,以200℃的炉温约烤20分钟至金黄色。
8将步骤7出炉冷却即可。
制作指导
步骤3中的粉类很难拌匀,要用手把干粉完全搓匀拌成团后,再包好放入冰箱冷藏。
核桃小点
材料
奶油100克,砂糖60克,盐2克,全蛋液30克,低筋面粉150克,核桃仁碎80克
做法
1把奶油、砂糖、盐倒在一起,先慢后快打至奶白色。
2分次加入全蛋液拌匀呈无液体状。
3加入低筋面粉、核桃仁碎,拌匀至无粉粒。
4取出折叠,搓成长条状。
5切成均匀的若干小份。
6排入烤盘,用手轻压一下。
7入炉,以150℃的炉温烘烤。
8约烤25分钟,熟透后出炉,冷却即可。
制作指导
果碎选择可以因人而定,核桃亦可与巧克力搭配。
指形点心
材料
无盐奶油80克,清水、牛奶各75毫升,盐1克,砂糖10克,低筋面粉、高筋面粉各50克,全蛋液150克,巧克力液、花生碎各适量
做法
1将无盐奶油、清水、牛奶、盐、砂糖混合,煮开。
2将低筋面粉、高筋面粉过筛后,加入步骤1中搅拌至不粘锅底,离火。
3分次加入全蛋液,搅拌均匀。
4装入裱花袋,在高温布上挤成手指状。
5放入200℃的烤箱中烤25分钟左右。
6烤至金黄色后,出炉待凉。
7在放凉后的指形点心表面挤上巧克力液。
8再撒上烤熟的花生碎作装饰即可。
制作指导
中途不能打开炉门,否则点心容易收缩。
序言
轻松变身西点师
顾名思义,西点就是来自欧美等西方国家和地区的糕点。BakingFood是西点的英文名字,Baking是烘焙的意思,可见西点的主要制作方式就是烘焙。西点传入中国的时间不长,在19世纪初期的时候,烘焙技术才算是真正地来到了中国,并且也只是出现在大型城市,人们对面包等西式点心的接受程度还不是很高。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这种精致小巧的点心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并且有越来越多的人迷恋上了自己制作西点,把它当成是生活的调剂品。西点中*受人们欢迎的是蛋糕类、饼干类和混酥类的点心,欧美人把它们当成饭后甜点,而到了中国,它们成了下午茶的宠儿。西点的用料很精细,面皮、油皮、酥心等制作材料到克,原料间的比例都直接影响到*后的口感。西点的原料主要是油、蛋、糖、乳、干果等,从营养价值上来讲,对人体是极为有益的。其实,每一道西点都像是一件工艺品,摆在茶桌上,它显示的是一种生活情调。精致好看的外表注定了西点的制作过程非常繁杂,同时还要发挥糕点师的想象力,给点心加上漂亮的外形和点缀。如果你是一个富有生活情趣且创造力的人,那么不如动手来做专属自己的点心吧。与中式点心甜咸皆宜的特点不同,西点的口味是以甜为主,习惯加入糖、乳制品、动植物油来打造香甜的口感,各种水果派、水果塔、蛋塔都受到人们的青睐,皮的松脆和馅儿的软香在口腔里混合成不一样的感觉,打动着人们的味蕾。
本书分三部分介绍了107道*受欢迎的西点,读者可根据自身需要选择初级、中级和高级进行循序渐进的学习。书中配有详细步骤分解图,使读者一目了然,材料间的用料搭配更是到克,即便是初学者,也可以轻松上手。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进入甜蜜的西点世界吧!
坦白说,我买这本书的时候是抱着一种“试试看”的心态,毕竟市面上同类书籍太多了,很多都是图文不符,或者图片精美到完全不符合家庭操作的实际效果。但翻开这本《JYY 一学就会的107种西点》,我立刻感受到了它的“诚意”。首先是排版,非常清爽,没有那种把人绕晕的冗长文字,重点信息突出,而且步骤图的清晰度简直是业界良心,即便是光线不好的厨房角落,也能看清面糊的状态。最让我惊喜的是,它对一些常见原料的替代方案也做了非常实用的说明,比如家里没有特定品牌的黄油时该怎么办,或者没有打蛋器只能用手动搅拌时的技巧调整。这体现了作者对普通家庭烘焙环境的深度理解,而不是高高在上地提供一个完美的、脱离现实的食谱。我甚至发现,有些传统做法中被忽略的小细节,比如在特定温度下让面糊“休息”几分钟的重要性,在这本书里被提升到了关键步骤的高度,这绝对是资深烘焙师的经验结晶。
评分天呐,这本书简直是我烘焙路上的“救命稻草”!我一直觉得自己是个对甜点有那么点天赋的厨房小白,但每次尝试网上那些动辄要用到十几种奇怪原料、步骤复杂到让人头皮发麻的方子,结果总是以“面粉里有两坨硬邦邦的石头”或“烤箱里冒出一缕青烟”收场。这本书的出现,完全颠覆了我的这种悲惨经历。它不像那些专业的烘焙圣经,动不动就要求你了解面筋的形成和水合作用的原理,而是非常实在地聚焦在“一学就会”这四个字上。我特别欣赏它对基础款的细致讲解,比如那个经典的海绵蛋糕,我做了无数次,但总是差点意思,这本书里对打发鸡蛋糊的描述,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大师傅在你耳边手把手地指导,告诉你什么时候该停,火候的细微变化会带来什么后果。我终于明白,原来我以前只是在“做”蛋糕,而这本书教我的是如何去“理解”蛋糕的脾气。而且,那些看起来高大上的法式甜点,被拆解成了超级易懂的小步骤,看完后感觉自己像是解锁了什么隐藏技能,自信心瞬间爆棚!强烈推荐给所有想摆脱“厨房灾难”标签的烘焙新手!
评分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我的感受,那就是“掌控感”。在学会了这本书中的部分核心技法后,我不再需要完全依赖食谱上的每一个克数和时间,而是开始能“感觉”到面糊的对温度和湿度的反应。它教会我的不仅仅是“如何做”,更是“为什么这样做”。比如,为什么有的水果挞需要提前预烤挞皮,而有的则不需要?书中的解释深入浅出地阐明了水分迁移的原理,让我对烘焙的理解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这种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是单纯抄写食谱无法带来的。我甚至开始尝试自己对比例进行微调,比如增加一点点香草精或者用柠檬皮屑来提味,这些微小的创新都建立在它打下的坚实基础之上。这本书,与其说是一本食谱集,不如说是一套系统性的西点入门方法论,非常值得反复研读。
评分这本书的魅力,很大程度上在于它所营造的“轻松氛围”。我以前做甜点总感觉像是在进行一场严肃的化学实验,压力山大。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读起来非常亲切,就像一位邻居姐姐在分享她的独家秘方,没有那种高高在上的评判感。比如,在介绍如何制作酥皮时,它会幽默地提醒你:“如果面团在操作过程中变软了,别慌,把它丢回冰箱冷藏‘冷静一下’,人与面团都需要休息。”这种富有人情味的表达,让我觉得烘焙不再是束缚,而是一种享受。而且,很多食谱的份量设计非常适合现代家庭,不是动辄做出一大批吃不完的甜点,而是刚好够两三个人享用一两次的量,既保证了新鲜度,又不会造成浪费。这种对生活场景的细致考量,让这本书在众多食谱中脱颖而出。
评分我收藏了很多烘焙书籍,但大多是那种“收藏家”级别的——买来压阵脚,偶尔翻一翻,但真的动手操作起来就束之高阁了。这本书完全是“实用主义者”的胜利。它不是那种堆砌冷门花哨甜品的书,而是脚踏实地地覆盖了从基础饼干、布丁到进阶慕斯、挞皮的实用范围。我最喜欢的部分是它对“失败分析”的章节(虽然可能不是独立章节,但穿插在各个食谱里)。比如做玛德琳时为什么边缘起小肚子,或者戚风蛋糕为什么会塌陷,书里给出的解释非常直白,不像有些专业书那样故作高深。它会告诉你,比如,可能是烤箱温度计不准,或者搅拌过度导致面糊起筋。这种“预判式”的指导,极大地减少了我重复犯错的次数。对于我这种时间宝贵、不想浪费食材的业余爱好者来说,效率就是一切,这本书无疑是提升效率的利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