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家常养生豆浆米糊果蔬汁大全:259道食疗配方,总有一款适合你
:39.80元
作者:张玉磊
出版社: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11-01
ISBN:9787560594736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目录
Part1 健康的时尚美味:豆浆、米糊、果蔬汁
节 浓郁豆浆,自家磨打/ 002
豆浆,八大营养素助健康/ 002
常喝豆浆,好处多多/ 006
豆浆机做豆浆三步走/ 009
喝不完的豆浆保存妙招/ 011
豆浆饮用宜忌/ 012
第二节 喷香米糊,轻松搞定/ 016
米糊,简单易食的养人物/ 016
传统米糊的精细做法/ 017
巧用豆浆机做米糊的懒人法/ 019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说实话,我最担心的是那种标题党式的书籍,内容空泛,美图占据了大部分篇幅,真正的干货却少得可怜。但《家常养生豆浆米糊果蔬汁大全》的厚度就足以说明它的诚意了。我特意对比了几个章节,发现配方的重复率几乎为零,而且即便是相似功效的饮品,其基础配方和制作手法也有微妙的区别,这体现了作者在知识体系上的严谨性。举个例子,书中关于米糊的部分,从最基础的“五谷丰登米糊”到更针对性的“润肺止咳米糊”,每一种的米种选择、浸泡时间、熬煮火候都有明确指导。我试着按照其中一个“健脾养胃米糊”的配方,将糙米换成了芡实,结果口感和功效都有了显著提升,这让我对这本书的“食疗配方”的描述深信不疑。它不是照搬网络上的流行配方,而是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和反复验证的过程。我已经开始计划周末去采购一些书中提到的相对不常见的药食同源食材,准备深入挖掘一下剩下的那些“高阶”食谱了。
评分这本书的实用性简直超出了我的预期。我以前也买过好几本所谓的“健康饮品”指南,但大多要么配料复杂到需要去进口超市采购,要么就是操作流程复杂到让人望而却步。然而,这本《家常养生豆浆米糊果蔬汁大全》完全不一样。它更像是一位贴心的邻家长辈在教你做饭,语气温和,讲解透彻。我特别欣赏它在每个食谱旁边标注的“小贴士”部分。比如,做豆浆时如果想增加口感的绵密度,应该用什么比例的米来搭配;榨果蔬汁时,如何避免氧化变色,保持营养价值最大化。这些都是书本上不会写,但却是实际操作中非常关键的细节。上周我同事感冒了,我赶紧翻到书里“增强免疫力”那一章,给她搭配了一款“姜枣山药汁”,她反馈说味道虽然有点浓郁,但喝完后身体一下子就暖和起来了,比吃药感觉舒服多了。这让我更加确信,这本书不仅仅是提供了259个配方,更是在传递一种系统化的养生理念,让人从内心深处去了解自己身体的需求,然后用最简单的方式去满足它。
评分这本书给我的整体感觉是一种非常扎实的、面向日常实践的工具书,而不是那种只适合在节假日偶尔尝试的“花架子”食谱。我喜欢它没有过分推销任何单一的“超级食物”,而是强调平衡与组合的重要性。比如,对于果蔬汁的部分,它会非常清晰地指出哪些是寒凉性水果,哪些需要搭配温性食材来中和,避免喝了伤脾胃。我一直以为自己喝蔬果汁很健康,但看了书里关于“体质与饮品搭配”的介绍后,才意识到自己过去喝的一些搭配其实并不适合我这种略带湿气的体质。这本书很贴心地提供了不同季节、不同体质的推荐方案,这让选择变得不再盲目。我最近按照书中的“夏季清暑解渴”系列,每天早上换着花样做饮品,发现不仅口渴问题解决了,连午后的精神状态都比以前好多了,不再是那种昏昏欲睡的感觉了。这本书真正教会我的,是如何科学地利用厨房里的寻常之物来调理身体,让人感觉自己对健康有了掌控感。
评分哇,最近我终于入手了那本期待已久的食谱书,名字挺长的,叫《家常养生豆浆米糊果蔬汁大全:259道食疗配方,总有一款适合你》。拿到手沉甸甸的,感觉内容肯定很实在。我本来对这种“大全”类的书有点持保留意见,总觉得量大容易质稀,但翻开目录,我立刻就被吸引住了。里面的章节划分非常细致,不光是按食材分,更像是按功效来的。比如“清热祛湿专区”、“补气养血精选”等等,看得出来作者真的花了很多心思去研究食疗的搭配,而不是简单地罗列食谱。最让我惊喜的是,它对食材的选取非常贴近生活,用的都是我们平时菜市场就能买到的普通食材,这对于我这种厨房新手来说太友好了。我昨天晚上试做了其中一个“暖胃安神米糊”,做法写得非常清晰,步骤图虽然没有,但文字描述到位到每一个火候的把握都写得清清楚楚,成品出来效果简直惊艳,比我在外面买的都要好喝得多,而且喝完感觉身心都放松了,这真是一次非常成功的尝试。这本书的排版风格也挺舒服的,不会过于花哨,让人能安心沉浸在学习制作美食的过程中。
评分这本书的编排逻辑非常适合我这种需要快速找到解决方案的读者。我通常是带着明确的目的去翻阅食谱的,比如最近睡眠质量下降,或者需要给孩子准备一些有助于视力的饮品。这本书的目录和索引设计得非常人性化,能够快速定位到我需要的特定需求。而且,书中的语言风格非常接地气,没有太多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即使是那些涉及到中医理论的部分,作者也能用大白话解释清楚背后的原理。例如,关于“生姜”在不同饮品中的作用,它就解释了为什么有的配方要用老姜,有的要用嫩姜,这个细节体现了作者对食疗经验的积累。我之前尝试过一个给孩子做的“助消化米糊”,里面搭配了少量的陈皮,味道竟然出奇地好,孩子也很爱喝,这让我对这本书的“配比艺术”佩服得五体投地。总而言之,这是一本值得反复翻阅、可以陪伴我度过很多个养生早晨和夜晚的宝藏书籍,绝对物超所值。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