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管理(上冊)(華章管理大師經典之德魯剋係列)
原價:39.00元
作者:(美)德魯剋 ,(美)馬恰列洛 修訂,辛弘
齣版社:機械工業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0-01-01
ISBN:9787111285151
字數:
頁碼:238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59kg
編輯推薦
啓濛中國現代管理**人
當今中國一切活躍著的組織*迫在眉睫的問題
正是德魯剋嚮我們描述的如何管理的問題
時空的德魯剋,管理者永恒的導師
他稱自己是“社會生態學傢”,他對社會學和經濟學的影響深遠,他的著作架起瞭從工業時代到知識時代的橋梁。
集德魯剋思想之大成
沉澱兩位大師60多年管理實踐之精髓
約瑟夫 A.馬恰列洛運用我的材料授課逾30年,他比我自己對它們還熟悉。
由於這本書很厚,我建議你每次隻讀一章。每讀完一章之後,要問一問自己:“這些問題和挑戰,對於我們組織以及我個人作為一名知識工作者、一名專業人員和一名管理者來說,意味著什麼?”把這個問題考慮清楚之後,再問:“我們組織和作為知識工作者和管理者的我,應該采取哪些行動纔能把這一章所討論的挑戰轉化為我們組織和我個人的機會?”
—— 彼得·德魯剋
對管理實踐的影響,沒有哪一個人比得過德魯剋;對管理實踐精髓的把握,沒有哪一本書比得過《管理》這一鴻篇巨製。彼得·德魯剋給一個無知而又混亂的世界帶來瞭光明,他數十年前在那颱嘎嘎作響的舊打字機上寫下的文字,到今天一如當初那樣切中要害。它們值得每一個肩負責任的人去讀——現在值得讀,明天值得讀,10年之後,50年之後,100年之後都值得讀。
—— 吉姆·柯林斯 美國管理學傢 《基業長青》《從到》作者
今天國內任何一間大書店管理類書架上的齣版物的裝潢都推陳齣新、爭奇鬥艷,但是在一本書中沉澱瞭兩位真誠、嚴肅的求索者閤計60年以上的發現和體驗,如果不是****,也肯定是極為珍稀——這就是本書的閱讀價值。
—— 邵明路 彼得·德魯剋管理學院創辦人 德魯剋百年誕辰全球紀念活動共同主席
全世界的管理者都應該感謝這個人,因為他貢獻瞭畢生的精力,來理清我們社會中人的角色和組織機構的角色,我認為彼得·德魯剋比任何其他人都更有效地做到瞭這一點。
——通用電氣前首席執行官 傑剋·韋爾奇
隻有中國人纔能建設中國,隻有中國人纔能發展中國
——彼得·德魯剋
href='#' target=_blank>
內容提要
彼得·德魯剋的《管理:使命、責任、實務》初齣版於1973年。在該書齣版之後,德魯剋繼續從事寫作、教學和管理谘詢工作長達32年。作為《管理:使命、責任、實務》的修訂版,本書在原著的基礎上,融入瞭德魯剋於1974-2005年間有關管理的著述,所使用的材料。幾乎全都來自德魯剋的作品。約瑟夫A.馬恰列洛把新材料糅進原著,以新替舊,刪除瞭原著中一些已經過時的內容。對其中的具體事例做瞭盡可能多的更新。
本書配套書《德魯剋經典管理案例解析》可以幫助解決如何將本書中的原理運用到解決實際的管理問題當中去。
本書更加充分地論述瞭
·管理的三項責任:
管理者所服務的機構的業績;
使工作富有效率與讓員工有所成就:
管理社會影響和社會責任。
·管理者為瞭履行自己的職責必須承擔的任務和必須采取的實踐。
·管理者的責任以及組織當中的領導群體的責任。
·管理者為瞭履行責任必須承擔的各種錯綜復雜的任務和必須采取的實踐。
·信息革命和知識型社會對管理者和管理當局提齣的各種新要求。
目錄
推薦序(邵明路)
譯者序
德魯剋的遺産
修訂版簡介
前言
第1章 緒論:管理與管理者的定義
第2章 作為社會職能和人文學科的管理
第3章 管理的維度
部分 管理的新現實
第4章 一切皆因知識
第5章 新的人口構成情況
第6章 公司的未來與努力方嚮
第7章 管理的新範式
第二部分 企業的績效
第8章 事業理論
第9章 企業的目的與目標
第10章 現在開始創造未來
第11章 戰略規劃:創業技能
第三部分服務機構的績效
第12章 組織社會中服務機構的管理
第13章 成功的高績效非營利組織對企業的教益
第14章 負責任的學校
第15章 反思“政府再造”
第16章 公共服務機構的創業
第四部分高效率的工作與有成就的員工
第17章 讓工作富有效率,讓勞動者富有成就
第18章 體力工作與體力勞動者的管理
第19章 知識工作與知識工作者的管理
第五部分社會影響、社會責任及新多元化
第20章 社會影響與社會責任
第21章 新多元化:如何平衡機構的特殊目的與公共利益
作者介紹
彼得·德魯剋小傳(1909-2005): 管理學科開創者,他被尊為“大師中的大師”、“現代管理學之父”,他的思想傳播影響瞭130多個國傢;他稱自己是“社會生態學傢”,他對社會學和經濟學的影響深遠,他的著作架起瞭從工業時代到知識時代的橋梁。 1909年彼得-德魯剋生
文摘
序言
讀完這本《管理(上冊)》,我感覺自己像是被一場思想的“洗禮”瞭。德魯剋對於“組織”的理解,已經超越瞭單純的盈利和效率,他將組織視為一個有機體,一個不斷進化、不斷學習的生命體。書中關於“變革管理”的論述,讓我受益匪淺。他認識到,在一個快速變化的時代,拒絕變革就意味著衰敗。他不僅僅停留在強調變革的必要性,更是指齣瞭變革的內在邏輯和方法論。他提醒我們,變革並非一時的衝動,而是需要深思熟慮的戰略,需要員工的理解和支持,更需要建立一套持續學習和適應的機製。我印象特彆深刻的是他關於“危機管理”的論述,他指齣,危機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們沒有從中吸取教訓,沒有讓組織變得更強大。這本書讓我明白,如何纔能在不確定性中找到機遇,如何纔能讓組織在風雨中屹立不倒。他還對“企業文化”的形成和作用有著獨到的見解,強調瞭文化的根基在於價值觀,而價值觀的形成需要領導者的身體力行和長期的積澱。
評分翻開這本《管理(上冊)》,我被德魯剋那種洞察人性的智慧深深吸引。他對於“組織”的理解,絕不僅僅是冰冷的製度和流程,而是將人視為組織的核心要素。書中關於“人性”的探討,讓我感同身受。他指齣,人並非隻能被激勵或懲罰,他們擁有自我實現、追求成就的內在需求。這種對人的尊重和信任,貫穿瞭整本書的始終。我尤其欣賞他關於“授權”的論述,這並非簡單的責任下放,而是對員工能力和潛力的信任,是對他們成長空間的給予。許多管理者可能因為擔心失控而不敢授權,但德魯剋告訴我們,真正有效的管理,恰恰在於激發被管理者成為更優秀的自己。書中提齣的“分權”原則,更是強調瞭在組織內部建立自上而下的反饋機製和責任追究體係的重要性,這有助於培養員工的責任感和主人翁意識。我聯想到自己曾經參與過的一個項目,由於任務分配不清晰,每個人都似乎有責任,又似乎誰都沒有最終責任,導緻項目停滯不前。這本書讓我明白,清晰的職責劃分和有效的授權,是避免這類問題的關鍵。此外,德魯剋關於“決策”的分析也十分精闢,他強調決策並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深入的分析、審慎的權衡,並且要認識到“沒有不犯錯的決策”,關鍵在於從錯誤中學習和改進。
評分這本《管理(上冊)》簡直是一場思想的盛宴,尤其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德魯剋對於“管理者”這個角色的深刻剖析。他不再將管理者僅僅視為一個執行指令的螺絲釘,而是提升到瞭一個全新的高度——一個肩負著組織生存與發展重任的“貢獻者”。書中反復強調,管理者的首要任務是為組織創造成果,而不是僅僅管理好下屬。這種視角轉變,讓我重新審視瞭自己作為一名團隊成員的角色。過去,我可能更關注如何完成自己的工作,但這本書讓我意識到,我更應該思考我的工作如何能夠為整個團隊、整個組織帶來更大的價值。德魯剋提齣的“目標管理”理念,更是將這種貢獻精神具象化。他認為,設定清晰、可衡量、可達成、相關且有時限(SMART)的目標,是激發員工內在動力、引導組織朝著正確方嚮前進的關鍵。我迴想起自己過去在工作中遇到的迷茫,很多時候都是因為目標不明確,導緻大傢各行各業,效率低下。這本書仿佛一盞明燈,指引我如何在日常工作中主動思考,如何通過設定和達成有意義的目標,實現個人價值與組織價值的雙重提升。而且,書中關於“創新”的論述也極具啓發性,德魯剋並非將創新視為天纔的靈感閃現,而是將其視為一種係統性的、可學的過程,這極大地降低瞭創新在人們心中的門檻。
評分這本書給我的最大衝擊,在於它顛覆瞭我過去對“效率”的狹隘理解。我以前認為效率就是“做得快”,但德魯剋在這本《管理(上冊)》中,將效率提升到瞭“正確地做事”的高度。他指齣,很多時候我們之所以低效,是因為我們在做“錯誤的事情”,即使做得再快,也隻是南轅北轍。書中對“管理者的任務”的闡述,讓我意識到,真正的管理並非事無巨細的監督,而是為組織設定正確的方嚮,並確保資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他對於“知識工作者”的定義和管理,更是讓我眼前一亮。他清晰地指齣瞭知識工作者的獨特性,他們需要自主性,需要能夠發揮創造力,而傳統的監督模式對他們而言是無效的。這本書幫助我理解瞭,如何纔能真正地激發知識工作者的潛力,如何為他們創造一個能夠讓他們發揮最大價值的環境。我迴想起自己在工作中遇到的瓶頸,很多時候是因為我們團隊在埋頭苦乾,卻沒有花足夠的時間去思考我們是否走在正確的道路上。德魯剋提齣的“戰略思考”的重要性,讓我意識到,在行動之前,更應該花時間去審視我們的目標和策略,確保我們的努力都方嚮一緻。
評分這本書給我帶來的,是一種宏觀的、全局性的管理視野。德魯剋在這本《管理(上冊)》中,不僅僅是教授管理技巧,更是引導我去思考“管理”的本質和意義。他對於“未來”的洞察,讓我看到瞭管理的深遠影響。他對於“社會責任”的強調,讓我意識到,企業作為社會的一份子,不僅僅要追求經濟效益,更要承擔起相應的社會責任。這種超越商業利益的宏大敘事,讓我對“管理”這兩個字有瞭更深的敬畏。書中關於“終身學習”的理念,也深深地打動瞭我。德魯剋自己就是一位終身學習的典範,他不斷地吸收新知識,不斷地挑戰舊觀念,這纔成就瞭他卓越的管理思想。他鼓勵每一個管理者,都要保持一顆好奇心,不斷地學習和成長,纔能跟上時代的步伐,纔能更好地引領組織前行。我還對書中關於“道德”在管理中的作用的討論記憶猶新,他強調,沒有道德的管理,最終會走嚮毀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