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有厨房的地方就有萝卜和白菜。 萝卜和白菜是再普通不过的食材,在大厨的手里却能做出高大上的多样美味,且看萝卜白菜如何逆袭!
内容简介
萝卜和白菜是每家厨房常备的食材,一年四季市场上几乎都能找到它们的身影,它们既营养又养生。《萝卜白菜各有所爱》作者凭借其20余年的厨艺经验,介绍萝卜和白菜运用凉拌、小炒、煎炸、烧焖、溜炖、蒸煮等多种烹饪技法制作的菜品,挖掘萝卜和白菜的各种吃法,并且不使用鸡精和味精等调味料,力求展现食材最原始、最美味的味道。作者还会根据自己多年的经验,把每道菜特别需要注意的地方用“大厨唠叨”进行讲解,用“大厨答疑”解答疑问,让普通大众用最平民的食材也能品尝到高大上的美味。
作者简介
王大厨,本名王晓刚,亚洲大厨,中国烹饪大师,知名美食养生专家,美食家。上海世博会中华八大菜系孔府宴金牌主厨,济南泉水宴专家评委,多家生活杂志社的美食撰稿人。从事餐饮行业20余年,曾在汇宝大酒店、上海齐鲁万怡大酒店、日照飞天宾馆、名雅经纬大饭店等多家星级酒店担任主厨、主管、厨师长、行政总厨等职务。曾在2009年新加坡举办的华人烹饪美食交流大赛上获得最佳名厨奖。2010年获得上海世博会中华八大菜系最佳名厨奖。
内页插图
精彩书评
★唯爱与美食不可辜负。做菜也如人生,怎么把萝卜白菜做成绝世美味,怎么把平淡人生活出精彩,其中最关键的就是用心、有爱。就如电影《食神》中的那道“黯然销魂饭”般,最简单的却也是最难的,最普通的却又最能打动人心。大厨做的这些萝卜和白菜的美食就打动了我的心。
——知名作家 苏芩
★萝卜和白菜,再普通不过的两种食材。当大厨乍一跟我聊起他这本书的时候,我还在想,萝卜白菜能做出什么花样?但当我看到王大厨用萝卜和白菜所做的道道美食的时候,我不禁深深折服了。也只有有20多年厨艺经验的真正大厨才能把最不起眼的食材做得如此美味吧!
——美食作家 冰清
目录
萝卜
青萝卜
凉拌青萝卜皮 010
青萝卜泡菜 012
青萝卜炒腊肉 014
炸青萝卜丸子 016
煎焖青萝卜盒 018
青萝卜蒸咸鱼 020
青萝卜丝羊丸汤 022
青萝卜丝炖大虾 024
青萝卜丝炒饼 026
虾皮青萝卜丝 028
白萝卜
酱腌白萝卜 030
香辣萝卜干 032
白萝卜炒肉 034
炸素排 036
萝卜焖牛腩 038
养生白萝卜煲 040
蒸白萝卜肉卷 042
萝卜丝疙瘩汤 044
白萝卜猪蹄汤 046
酸辣白萝卜丝 048
胡萝卜
蜜汁胡萝卜条 050
山药炒胡萝卜 052
胡萝卜小炒肉 054
温炝胡萝卜丝 056
素烧胡萝卜 058
鲜虾胡萝卜盒 060
羊排炖胡萝卜 062
蛋黄?胡萝卜 064
五彩黄金炒饭 066
玉米煲胡萝卜 068
樱桃萝卜
糖醋萝卜花 070
麻辣萝卜片 071
草菇烩红丁 072
樱桃里脊 074
柠檬萝卜丁 076
心里美
养生萝卜烩 078
爽口心里美 079
醋腌心里美 080
腊八蒜炒心里美 082
煎萝卜丝饼 084
白菜
大白菜
白菜拌海蜇 088
凉拌三丝 090
辣白菜 092
珊瑚白菜 094
白菜炒大虾 096
酸菜炒粉条 098
老厨白菜 100
开水白菜 101
白菜煎豆腐 102
栗子焖白菜 104
醋熘白菜 106
白菜豆腐炖粉条 108
白菜煮羊肉丸 110
海鲜一品锅 112
白菜酱肉包 114
油淋菜卷 116
娃娃菜
手撕大拌菜 118
干锅娃娃菜 120
娃娃菜烧草鱼 122
金汤娃娃菜 124
蒜蓉粉丝蒸娃娃菜 126
蒸酿娃娃菜 128
鸡蛋娃娃面 130
咸肉煲娃娃菜 132
豆豉腌娃娃菜 134
圆白菜
炝拌圆白菜 136
圆白菜拌双鲜 138
圆白菜炒粉条 140
干锅圆白菜 142
炒合菜 144
水煮三鲜 146
苏伯汤 148
番茄鲫鱼圆白菜汤 150
牛肉圆白菜馅饼 152
酸辣菜饼 154
小白菜
小白菜拌粉丝 156
鸡汤青菜煲 157
肉丁小白菜 158
小白菜炒扇贝 160
鸡蛋小白菜水饺 162
附录
糖醋汁 辣椒油 164
葱油 万能调料油 165
炸鱼糊 花椒油 166
大厨有话说 167
精彩书摘
《萝卜白菜各有所爱》:
青萝卜
青萝卜在我国主要产自天津和山东。天津青萝卜又称卫青萝卜,天津种植青萝卜在元朝就有记载,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了,沙窝萝卜是卫青萝卜中较为著名的一种,天津一直留有“沙窝萝卜——赛鸭梨”、“沙窝萝卜——嘎嘣脆”两句天津人常说的歇后语。山东的青萝卜以潍坊青萝卜为主,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潍坊也一直流传有“烟台苹果莱阳梨,赶不上潍坊萝卜皮”的说法。
天津青萝卜,属生食绿色品种。细长圆筒形,皮翠绿色,尾端玉白色。整个萝卜上部甘甜,至尾部有少许辣味,是地方优良品种,极耐贮藏。
潍坊青萝卜,叶色深绿,肉质根,呈圆柱形,地上部分占全长四分之三,为青绿色,地下部分为白色。潍坊青萝卜既可生食,也可做菜。
青萝卜富含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淀粉酶含量很高,肉质致密,色呈淡绿色,水多味甜,微辣,是著名的生食品种,人称“水果萝卜”。除生食外,青萝卜还可做汤、干腌、盐渍和做泡菜等。 青萝卜还具有药用价值,有消积、祛痰、利尿、止泻等功用,很受人们喜爱。
大厨教你挑菜
1. 选购的时候,挑表皮水气比较大、拿起来稍重的,轻的话可能会有糠心。
2. 挑选青萝卜还有一句话:“看脆不脆,掉地就碎。”
3. 外表长“胡子”的可能会有糠心;如果皮感觉要透出水来的样子,就有可能是要坏了。
凉拌青萝卜皮
口感口味:咸鲜 微酸 甜
凉拌青萝卜皮是一道非常常见的小凉菜,用料简单,口味清淡,口感清脆爽口,一直颇受青睐。但是很多人在家里却做不出餐厅的味道。来吧,把餐厅的菜带回家,你也行。
制作原料
青萝卜1 根( 约500 克), 去皮大蒜3 瓣
制作调料
蚝油1 汤勺,香醋1/2 汤勺,味极鲜酱油1/2 汤勺,糖1茶勺,香油1/3 汤勺
制作方法:
1。 青萝卜削掉最外层的薄皮,再将靠皮的部分削成小块;去皮大蒜切成蒜末。
2。 准备一个大碗,放入削好的青萝卜皮和蒜末。
3。 在碗中依次放入蚝油、香醋、味极鲜酱油、糖。
4。 淋入香油,用筷子搅拌均匀盛入盘中即可。
大厨唠叨
1. 蚝油和味极鲜酱油的咸味就足够了,所以这道菜不需要加盐。
2. 削好的青萝卜皮放入冰水里浸泡30 分钟,口感会更爽脆。
3. 用青萝卜皮做完凉拌菜之后,青萝卜剩余的部分可以生吃、切成块炖牛肉或者炒萝卜丝等。
4. 到超市购买酱油的时候要注意其不同用途,凉拌和炒菜用的是不同酱油,一般瓶子上都有明确的标注。
5. 口味较重的人可以将青萝卜皮提前用盐腌一下,这样更容易入味,但是口感上会不如现拌的好。
6. 喜欢吃辣的人,也可以根据个人口味适当放一些辣椒油。
……
前言/序言
《星海拾遗》:失落文明的最后回响 作者: 佚名(据考证为“苍穹旅人”的残篇记录) 内容提要: 本书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历史编年,而是一份跨越数百万光年的“文明遗嘱”。它以极其精炼的语言,拼凑了关于一个已然湮灭的、被宇宙称之为“织梦者”的古老种族的零星信息。书中收录的并非宏大的战争史诗,而是对生命本质、宇宙法则以及“存在”意义的深刻哲学思辨。通过对残存的星图碎片、能量矩阵编码以及少量幸存的心灵记录的解读,读者将踏上一场寂寥而震撼的探险,去触摸一个高度发达文明在走向终结前夕所留下的思想余烬。 卷首语: “当最后一片星云停止呼吸,当最后的谐振频率归于静默,我们所能留下的,只有这些无法被热力学定律抹去的回响。它们不再指向未来,只指向我们曾经存在过的,那片浩瀚的‘此刻’。” --- 第一部分:维度边缘的信标(The Beacon at the Edge of Dimensions) 本书开篇,聚焦于“织梦者”文明如何突破三维时空的桎梏,探索了他们早期对“超弦共振”理论的实践。作者(或记录者)详细描绘了他们如何利用暗物质流作为信息载体,进行跨越数千光年的即时通讯。 核心章节概述: “无形之网”的构建: 描述了织梦者如何将他们的社会、知识和个体意识,通过一种近乎于量子纠缠的方式连接起来,形成一个自我修复、永不中断的“知识域”。这并非简单的网络,而是一种共生的精神结构。 “时间折叠”的伦理困境: 记录了他们第一次成功地将“信息态”的自身投射至数百万年前的过去,以观察历史的真实面貌。书中深入探讨了这种行为对因果律的冲击,以及他们最终决定自我约束,放弃对“干预过去”的权力。 “虚空之歌”的采样: 详细记载了数种被认为来自宇宙诞生之初的背景辐射的“声波样本”。这些样本被织梦者视为宇宙最原始的“情绪”记录,是理解熵增的钥匙。其中对一种被称为“寂静脉冲”的信号的分析,占据了相当篇幅,暗示了宇宙膨胀背后的某种“目的性减弱”。 第二部分:形态的消解与意识的永恒(Dissolution of Form and the Eternity of Consciousness) 在达到科技巅峰后,织梦者开始面临一个根本性的危机:物质的局限性。本书的第二部分,探讨了他们如何系统性地放弃肉体载体,转而追求纯粹的意识存在。 细节解析: “容器的限制”: 记录了一系列实验,旨在证明生物肉体对高级思维运算效率的拖累。这些实验并非血腥的,而是高度抽象的神经物理模拟,展现了当思维不再受制于新陈代谢时所能达到的运算速度。 “光谱沉降术”: 这是他们“升维”的关键技术。书中以高度程式化的语言描述了如何将复杂的个体意识模式(包括记忆、情感、逻辑结构)解构为纯粹的能量信息流,并将其注入到一个巨大的、类似水晶矩阵的“共同记忆库”中。此过程被描述为“一次漫长而必要的遗忘,以便记住一切。” “符号学的终结”: 探讨了当交流不再需要语言或图像时,符号的意义如何退化。织梦者在最后阶段,他们的交流变得完全基于“概念对撞”,即两个意识直接分享一个完整的、不可分割的“理解块”。书中尝试用人类可理解的类比来重现这种交流的“质感”。 第三部分:大寂灭的阴影(The Shadow of the Great Silence) 这是全书最令人不安的部分,记录了织梦者文明最终的消亡并非由外部入侵或内部冲突造成,而是源于一种更深层次的宇宙学现象——“信息饱和点”的临界。 关键论述与警示: “知识的重力”: 织梦者发现,当一个文明积累的知识和信息量超过其所在时空区域所能承载的“逻辑密度”时,系统会开始自我折叠、自我矛盾。他们称之为“知识的黑洞”。 “对完美的厌倦”: 在解决了所有已知的物理难题、实现了个体意识的永恒共享后,他们陷入了一种“存在感的虚无”。书中以近乎诗意的笔触描述了这种“最终的平静”是如何转化为一种致命的倦怠感。他们发现,没有了未知和局限,生命的存在本身便失去了驱动力。 “遗嘱的编码”: 最后的记录,是他们主动启动的“系统关机”程序。他们设计了一系列极难破解的编码,确保只有在宇宙发展到下一个关键的“信息窗口期”时,这份记录才能被拥有足够智慧的后继者读取。他们选择让自己的文明自然消亡,以避免将自己的“完美静止”传染给新生文明。 附录:残存的宇宙碎片报告 本书的最后部分收录了多份关于“织梦者”残骸的观测数据,包括他们最后的星系位置——一片被称为“永恒之尘”的区域。这些数据充满了物理学的复杂计算和对遥远信号的模糊解读,暗示着即使是他们的“遗嘱”,也只是宇宙浩瀚中的一粒微尘,其真正意图或许永远无法被完全理解。 阅读体验提示: 《星海拾遗》不是一本提供答案的书,它提供的是一系列关于边界、终结和意义的终极提问。阅读时需要极大的耐心和对抽象概念的接受度。它更像是一份来自宇宙深处的、带有强烈宿命感的哲学冥想录。 --- 装帧建议: 全书采用极简的黑白设计,封面仅有细微的、类似电路板纹路的凹凸感,无任何色彩点缀,以模仿“信息流”的纯净与冰冷。内页采用高密度纸张,文字排列极为紧凑,力求在实体空间中重现信息压缩的压迫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