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玉芬: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从事营养专业教学、科研和临床近50年。上海市妇婴健康促进中心专家组成员,专长孕产妇营养与膳食指导。曾任上海市营养学会妇幼营养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原上海医科大学营养食品研究中心主任,并研制成功多项营养产品。曾赴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和法国IARC作访问学者。主编和参编多部营养学著作,发表多篇论文。曾获卫生部和上海市多项科技进步奖,并获国务院特殊津贴。现兼任上海复旦奥医医学科技有限公司总顾问等。 许鼓,母婴护理专家,超级奶爸,育婴蜜语网创始人。 从事专业母婴服务产业20多年,2003年创立洋洋母婴服务机构及育婴蜜语网,构建新颖有效的5S孕婴服务体系,发起并组织27个孕婴服务项目,参与的专业人员超过200人。专家团成员来自全国二十多个省市(含香港、台湾),包括知名妇产科专家、儿科专家、婴儿心理学专家、早教学专家、行为发育学专家、母婴护理专家。 许鼓带领专家团队所研发的27个孕婴服务项目,旨在帮助中**庭解决备孕期、孕期、产褥期、0-1岁育婴期、1-5岁育儿期上千种常见的、有刚性需求的问题,并率先采取远程多媒体服务模式,点对点帮助每一个有需求的中**庭。 曹伟,妇产科主任医师,现任深圳巿妇幼保健院产科三病区主任。 从事妇产科临床专业近30年。曹医师不仅具有丰富的妇产科临床经验,她还非常重视将母婴日常生活护理的科学常识在大众中进行普及教育。一贯主张科学、自然的优生优育理念。
上篇 备孕篇 精心备孕3个月
**章 孕前身体大检查:给优生优孕开个好头
第二章 孕前疾病早治疗:扫清障碍好受孕
第三章 孕前营养积累:让备孕夫妻“孕”力十足
第四章 孕前生活调理:孕育体智双优宝宝
中篇 孕产篇 **孕育10个月
**章 孕1月(1~4周):生命的开始
第二章 孕2月(5~8周):疲惫与快乐交织的幸福时光
第三章 孕3月(9~12周):害喜困扰的时光
第四章 孕4月(13~16周):腹部悄悄鼓起来了
第五章 孕5月(17~20周):来自胎动的感动
第六章 孕6月(21~24周):“孕”味十足
第七章 孕7月(25~28周):日渐蹒跚也幸福
第八章 孕8月(29~32周):延续幸福,憧憬胜利
第九章 孕9月(33~36周):胜利近在眼前
第十章 孕10月(37~40周):迎接胜利的到来
下篇 月子篇 全面呵护妈妈宝宝28天
**章 月子**周(1~7天):新妈妈将面临无数个**次
第二章 月子第二周(8~14天):新妈妈产后恢复进行时
第三章 月子第三周(15~21天):新妈妈产后恢复强化期
第四章 月子第四周(22~28天):新妈妈产后恢复决胜期
附录一:灵智她生活·孕育书系项目主创成员
附录二:读者售后服务专区目录
这本书简直是我的救命稻草!在备孕的初期,我简直是一头雾水,各种信息铺天盖地,真不知道该信谁,该做什么。这本书的出现,就像一个经验丰富的朋友在我耳边细细道来。它没有那种高高在上的说教感,而是用非常接地气的方式,一步步引导我调整生活习惯。比如,它详细讲解了如何通过记录基础体温来找到最佳受孕时机,连那些细微的温度变化都分析得清清楚楚,让我感觉自己对身体的掌控感瞬间提升了好几个level。更让我惊喜的是,书中对于“心理建设”的部分着墨不少,它深知备孕过程中的焦虑感是多么折磨人,提供的放松技巧和积极心态的建立方法,真的很有用。我以前总觉得备孕就是“做功课”,现在才明白,调整好自己的身心状态,才是成功的第一步。这本书的叙述口吻非常亲切,读起来一点也不费力,像是在跟闺蜜聊天,所有的疑虑和不安似乎都在文字中得到了安抚。我强烈推荐给所有正在经历这个阶段的姐妹们,它不仅是知识的宝库,更是精神的港湾。
评分这本书的排版和视觉设计也值得称赞。对于孕妇来说,长时间阅读太厚的文字会造成视觉疲劳,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非常人性化。它大量运用了清晰的流程图、时间轴和对比表格,将复杂的医学信息可视化了。我尤其喜欢它对于“分娩准备”那一章节的处理。从临产征兆的识别,到医院待产包的清单(细致到连润唇膏都考虑进去了!),再到不同分娩方式的优劣分析,都以非常清晰的模块呈现。当我看到那些关于“拉玛泽呼吸法”的图解时,我立刻就能明白动作要领,这比单纯看文字描述有效得多。这种注重用户体验的设计,体现了编者对目标读者群体的深刻理解和关怀,让我在整个孕期这个容易感到压力和迷茫的阶段,总能快速找到需要的指导,不会被海量信息淹没。
评分我是一个比较注重细节的人,尤其在进入孕中后期后,对于各种孕期不适的应对方法非常关注。这本书中关于“胎教与亲子互动”的部分,写得极其富有启发性。它不是那种老套的“听音乐、读诗歌”的建议,而是深入探讨了不同感官刺激对胎儿神经发育的影响。比如,书中关于“抚触”的描述,提供了不同力道和节奏的示范,并解释了这种物理接触对建立亲密关系的重要性。我先生也被书中的内容吸引,我们一起尝试了书里推荐的“睡前对话”环节,那种共同期待宝宝降临的感觉,让我们的婚姻生活增添了新的维度。最打动我的是,书中强调了父亲在孕期参与的重要性,打破了“孕期和育儿只是妈妈的事”的传统观念。这种前瞻性和对家庭整体参与的鼓励,让这本书显得尤为特别和与时俱进。
评分说实话,我本来对这种“全典”类的书籍抱持着审慎的态度,总觉得内容会很泛泛,缺乏深度。然而,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的认知。它在“孕期营养”这块的讲解,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细致。我怀孕初期孕吐严重,吃什么吐什么,整个人都快崩溃了。是这本书里关于“少量多餐”和“特定阶段食物选择”的建议,让我找到了突破口。它不仅告诉你“应该吃什么”,还告诉你“在什么情况下不宜吃什么”,甚至连不同孕周胎儿发育所需重点营养素的配比都有详细的图表说明。我特意按照书里的食谱尝试了几周,身体反馈明显好转,体重增长也趋于健康区间。这种将理论与实践完美结合,并且考虑到个体差异的编写方式,非常难得。它不是简单地罗列食谱,而是教会你如何根据自己的身体反应去调整饮食策略,这才是真正的“授人以渔”。对于追求科学、精细化孕育的准妈妈来说,这本书的价值远超一本书的价格。
评分产后恢复和月子期的安排,是许多新手妈妈最头疼的难题,这本书的这部分内容简直是雪中送炭。它没有盲目推崇某种“坐月子”的极端方式,而是提供了一个非常灵活和科学的框架。比如,在“母乳喂养”的章节中,它详细列举了各种常见问题的处理方案,从如何判断宝宝是否吃饱,到乳腺炎的初步自救方法,都有非常具体的操作步骤。更关键的是,它平衡了“妈妈的恢复”与“宝宝的照护”之间的关系。它强调了产后抑郁的早期识别和应对,并提供了寻求专业帮助的途径,这一点非常重要,体现了对女性整体健康的关注。这本书的深度在于,它不仅仅关注身体的康复,更关注母亲角色的过渡和心理的稳定,真正做到了“全典”的意义——覆盖到生命周期中每一个关键节点所需的全部知识和情感支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